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物理探索发现全纪录
4305300000021

第21章 物理猜想(7)

反电磁波辐射导弹可以在一次战斗或对抗中彻底摧毁对方的电子战核心装备——雷达和有源干扰系统。因此,也有人称它为反雷达导弹。它的摧毁有力是目前其他任何电子对抗手段都望尘莫及的,因此,即使在未来战场上,它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电子战武器。

反电磁波辐射导弹是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它与机载或舰载探测跟踪、制导、发射系统等构成反雷达导弹武器系统。通常有空地、舰舰反雷达导弹等类型。最早的反电磁波辐射导弹,是美国于60年代装备的“百舌鸟”导弹。80年代,美国又新装备了一种“高速反雷达导弹”。这种导弹接受的是目标雷达(或干扰源)辐射的单柱电磁波,信号强,导引头作用距离大,因此,它可以在被对方发现前,在对方的防空火力范围之外先发制人,实施攻击。战后的几场局部战争,证明该导弹对对方地对空导弹的制导雷达、高射炮炮瞄雷达等是一种严重威胁,能取得较好的战果。因为既可以对付精密探测雷达和警戒雷达,又能对付导弹导领雷达和炮瞄雷达,还可以对付干扰己方电子装备的干扰源等。不管有多少电磁辐射信号进入导引头,它都能在经过处理后,排除干扰正确跟踪单一目标。此外,该导弹的导引头可以实现全波段覆盖,它的这种宽频带特性使得反辐射导弹的应变力极强。在雷达和干扰源采取关机的措施来对付反辐射导弹的情况下,它可以借助弹载计算机提供的对方雷达(或干扰源)的位置参数来控制自己的飞行,直至命中目标。

它还能采用复合制导,以被动雷达为主,在目标关机的情况下,迅速地转换成红外、激光、电视或惯性导航等导引方式,继续导引导弹飞向目标。因此它成为一个进攻型的凶猛强悍的杀手。

据分析,未来的反电磁波辐射导弹,将向着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导引头性能,增大射程、威力和攻击多种电磁辐射源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核电磁脉冲弹

核电磁脉冲弹,就是利用核爆炸产生的射线与大气或某些材料中的分子、原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瞬时核电磁脉冲。作为主要破坏因素的核武器。与一般核武器的不同点,就在于它以产生电磁脉冲为主,其他破坏因素影响很小,所以又有第三代核武器之称。

我们知道核弹爆炸时,除产生光辐射、冲击波、贯穿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外,第五种效应就是电磁脉冲效应。当核弹在空中爆炸时,会产生极强的γ射线。这种具有高能量的γ射线可使空气发生电离,电离产生的电子以光的速度离开爆心,使爆心周围聚集了大量的正离子,形成强电场。电磁场在非对称条件下向外辐射,就产生了核电磁辐射脉冲。核爆炸的x射线、高能中子和其他放射性粒子与空气撞击时,也会激励出电磁脉冲。

当对核武器进行技术改造,使其爆炸时将更多的能量转换成电磁脉冲,这样核武器就变成了专施电磁脉冲破坏的核弹了。核电磁脉冲的持续时间虽只有几十至几百微秒,但它的电磁场强度极高,爆炸瞬间可达每米几万至十几万伏;频率范围宽,可覆盖大部分军用和民用电子设备的工作频段;作用范围大,可达数百公里乃至数千公里;传播速度快,以光速向四周传播;脉冲上升前沿很陡,对各种电子设备威胁极大。

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美军正在太平洋上的约翰斯顿岛上空进行核试验。一切进展顺利,核弹发射成功了。可是,令人们惊奇的是,核弹爆炸刚过一秒钟,距试验场800余公里的檀香山岛上,数百个防御报警器全部爆裂,瓦胡岛上的照明变压器被烧坏,檀香山与威克岛之间的远距离短波通信中断。与此同时,夏威夷群岛上美军的电子通信监视指挥系统全部失去控制和调节能力;警戒雷达故障不断,荧光屏上产生无数回波和亮点、电子战储存程序出现严重误差……

事关重大,美国军方立即组织了调查,事后查明,“肇事者”竟是核爆炸试验所产生的核电磁脉冲!于是,人们对核电磁脉冲另眼相看了,一种未来的“电磁脉冲核弹”的设想也便由此孕育而生。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核电磁脉冲弹及其防护问题的研究,并已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值得肯定的是,未来的核电磁脉冲弹将在战场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金字塔中的反物理现象

金字塔作为人类史上最伟大、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由其建筑技术的精妙和定位技术的精确,一直以来都让世人惊叹不已。

目前埃及约有80多座金字塔,建于4500年前,其中,以胡夫金字塔(也称大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及孟卡拉金字塔三座最为宏伟和完整。

金字塔是古埃及奴隶制国王的陵寝。这些统治者在历史上被称为“法老”。古代埃及人对神的虔诚信仰,形成了“来世观念”,认为人死后可以得到永生。于是,这些古埃及的法老们花费几年,甚至几十年,精心修筑自己的陵墓,希望自己能在死后同生前一样生活得舒适如意。法老们是否永生我们无从知晓,但是,金字塔中有一些东西却真的得到了永恒。金字塔中的奥秘数不胜数,其中的反物理现象更是让众多科学家们趋之若鹜。

20世纪初,一位法国科学家参观胡夫金字塔国王墓室时,在一些罐子内发现了猫和老鼠的尸体,尽管墓室内非常潮湿,尸体却未腐烂,他因此怀疑墓室具有使物质脱水的功能。这位科学家回国后按照胡夫金字塔的设计用纸做了一个底边0.9米的模型,并将其四方位配合东南西北的方向,将一具刚死的猫尸体放在距底部三分一高度之外的地方。结果数日后,猫尸体竟化成了木乃伊。接着,他又以肉片等加以实验,结果确认,不论放什么入内,全都不会腐烂。

其后,捷克的科学家发现金字塔具有使旧剃须刀的刀片再生的作用,每天他用完剃须刀后,放入金字塔中,剃须刀竟可耐用200次以上。

这些消息传遍整个世界,更多人不断反复实验,最后都认同金字塔确实具有能让酒或果汁香醇可口及保存蔬菜、水果鲜度的效果。自此,人们开始逐渐发现金字塔里的一些反物理现象。

生锈的首饰置于塔内,过一段时间后,首饰锈斑全无,变得光亮如新。

肉、蛋和鲜奶等食品可以长时间贮存于塔内,没有任何腐烂、变质现象。

塔内放置的水有愈合伤口的作用。

据说塔内的水还有返老还童的功效,用其洗脸后,可以让人看起来比之前年轻……

据目前的研究推测,可能是金字塔的结构恰好巧妙地运用了地球的磁场能量,使塔内的物体不会很容易丢失能量,即可有效地阻止物质熵的形成,使物质不会变坏。

金字塔的奥秘至今仍不能被科学完全解释,在惊叹古埃及人民智慧的同时,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早日解答金字塔的奥秘,让金字塔中的神秘作用早日应用于社会。

未来的等离子体武器

等离子体是一个物理学概念。人们通常把距地球表面60~1000公里的高空大气层称作电离层。在电离层中,由于太阳紫外线和其他高能粒子(宇宙射线)的辐射作用,空气分子发生电离反应,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电子和离子。电子、离子与少量的中性气体分子和原子混合便构成了等离子体。由于空气稀薄,电离出的电子和离子再复合过程十分缓慢,从而形成了保持很高电子浓度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反映了电离层的电离程度,其随高度不同呈不均匀分布。电离层可以影响无线电波的传输特性,如短波电台和短波通信便是利用电离层对无线电波的反射而达成的。由于大气电离层中等离子体的密度和电离度很低,它一般不会影响到飞行物体的正常飞行状态。等离子体武器,就是超高频电磁能束或激光束在大气中聚焦,焦点会形成高电离化空气云一离子团。飞行物一进入这种等离子团,如导弹的弹头、飞机以及卫星等,产生旋转力矩,就会使其偏离飞行轨道,并在巨大的超重的影响下销毁。这种超重现象是由飞行物表面巨大的压差和飞行物的惯性造成的。整个拦截过程仅需1/10秒时间。等离子体武器的工作原理是:将超高频电磁波束在高空中聚焦,焦点处空气便会发生高强度的电离反应,形成等离子体云团,其密度和电离度比大气电离层高出1万~10万倍。飞行物体一旦撞入等离子体云团中,不管是导弹、飞机还是陨石,其飞行环境都会遭到完全破坏,从而偏离正常飞行轨道。由于飞行状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根据惯性原理,飞行物体将承受巨大的惯性力,最终遭到破坏而坠毁。显然,等离子体武器与普通武器直接作用于目标不同,它辐射的微波束或激光不是直接聚焦在飞行目标上,而是聚焦在目标的前方或两侧。它不像激光武器那样利用高强度的能量直接烧毁目标,而是给目标下一个“电磁脚绊子”,使得目标在飞行过程中由于自身产生的惯性力作用而自毁。尽管导弹的飞行速度很高,但等离子体武器的波束以光速传输,因此可在瞬间准确地摧毁多个空袭目标,足以防护来自太空或空中的飞机和导弹的威胁。等离子体武器欲击毁目标,必先破坏其飞行环境。这确实是一种全新的构想,但不少人对等离子体武器仍然大加怀疑。

等离子体武器的想法看似简单,但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却十分复杂,它的技术要求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力。当前,等离子体武器研究领域仍需要更多科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