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建筑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4305200000019

第19章 世界建筑瑰宝(7)

白金汉宫,是19世纪前期的豪华式建筑风格,庞大的规模甚至比华丽的外表更加引人注目。1726年由乔治三世购得,一度曾做过帝国纪念堂、美术陈列馆、办公厅和藏金库,1825年改建成王宫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继位起正式成为王宫,现仍是伊丽莎白女王的王室住地。女王召见首相、大臣,接待和宴请外宾及其他重要活动,均在此举行。白金汉宫于1931年用石料装饰了外墙面,最近的一次外墙清洗使其重放异彩。

白金汉宫是一座四层正方体灰色建筑物,悬挂着王室徽章的庄严的正门,是英皇权力的中心地,四周围上栏杆。宫殿前面的广场有很多雕像,以及由爱德华七世扩建完成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堂,胜利女神金像站在高高的大理石台上,金光闪闪,就好像要从天而降似的。维多利亚女王像上的金色天使,代表皇室希望能再创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辉。宫内有典礼厅、音乐厅、宴会厅、画廊等六百余间厅室,此外占地辽阔的御花园,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若皇宫正上方飘扬着英国皇帝旗帜时,则表示女王仍在宫中。如果没有的话,那就代表女王外出。如今女王的重要国事活动,如召见首相和大臣、接待和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接受外国使节递交国书等都在该宫举行。此外,来英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元首也在宫内下榻。王宫由身着礼服的皇家卫队守卫。目前白金汉宫的拥有者是伊丽莎白二世,她出生于1926年,是乔治三世的长女。

整个白金汉宫用铁栏杆围着,对着白金汉宫主建筑物的铁栏杆外,有一个广场,广场中央竖立着维多利亚镀金雕像纪念碑,它的四周有四组石雕群。王宫西侧为宫内正房,其中最大的有“皇室舞厅”,建于1850年,专为维多利亚女王修建。厅内悬挂有巨型水晶吊灯。蓝色客厅被视为宫内最雅致的房间,摆有为拿破仑一世制作的“指挥桌”。拿破仑失败后,法国路易十八将桌子赠送给当时英摄政王乔治四世。白色客厅是用白、金两色装饰而成,室内有精致的家具和豪华的地毯,大多是英、法工匠的艺术品。御座室内挂有水晶吊灯,四周墙壁顶端绘有15世纪玫瑰战争的情景。正中的御座是当今女王1953年加冕时和王夫爱丁堡公爵使用的,室内还保存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加冕御座和英王乔治四世加冕时使用的四张大座椅。宫内音乐室的房顶呈圆形,用象牙和黄金装饰而成,维多利亚女王和王夫阿尔伯特亲王曾常在此举办音乐晚会。

伊丽莎白二世,无疑是在此生活最久的女王。从其父王即位的1936年到她结婚的1947年,她一直同妹妹玛嘉烈公主住在方形楼的三层,即正门的右边。5年后,她又以女王的身份回到这里,和她的丈夫及他们的4个儿女住在北翼的二层楼上,那是她父母从前住过的私人套房。女王的个人套房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其日常工作区域,包括她的接见厅和办公室,这一房间最易从外边认出,因为只有那儿的窗户是圆拱形的。另一部分包括她的私人餐厅、卧室、浴室和藏衣室。这间藏衣室又通过一座内部楼梯与三层楼上的一处储藏室相连,那层楼上还有许多盥洗室。宫内的家具摆设相当简单,女王及其丈夫并不过分豪华,至少他们的日常生活是如此。家具没有包金,也不带著名红木家具商的印记,而是些很实用的家具。唯一可让人看出女王财力雄厚的痕迹是,其住处墙壁上悬挂的油画的笔触之高深,颇为惊人。这些画作不仅拥有欧洲绘画大师的署名,且经常从王室收藏的名画中轮换悬挂。

白金汉宫在建筑学上讲,说不上是一座精美绝伦、熠熠生辉的建筑群,但它却是驰名世界的君王宫阙,无声地诉说着英吉利民族的由来、英格兰国家的起源、大不列颠王室的兴衰沉浮、日不落帝国的沧桑历程。作为英国王权的象征,白金汉宫主人的荣华辛酸以及那风格别致的宫殿,栩栩如生的镀金雕像群、花团锦簇的御花园、琳琅满目的女王艺廊、戎装皇家卫队的换岗位式……都令游人流连忘返。

克里姆林宫:世界第八奇景

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的官邸驻地,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克里姆林宫曾是历代沙皇的宫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筑群。12世纪上叶,多尔戈鲁基大公在波罗维茨低丘上修筑了一个木结构的城堡——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就是从这个城堡逐步发展起来的。

克里姆林宫,位于俄罗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罗斯的标志之一。克里姆林宫,坐落在涅格林纳河和莫斯科河汇合处的波罗维茨丘陵上,南临莫斯科河,西北依亚历山德罗夫花园,东南界红场,始建于1156年,初为木墙,1367年改为石墙。15世纪的砖砌宫墙保留至今。中央教堂广场上建有15—16世纪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报喜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和多棱宫等。1788年参议院大厦(今政府大厦)竣工。19世纪40年代建成克里姆林宫大厦。宫墙四周有塔楼20座。在克里姆林宫周围是红场和教堂广场等一组规模宏大、设计精美巧妙的建筑群。此外,还有建于公元18世纪的枢密院大厦,以及建于公元19世纪的大克里姆林宫和兵器陈列馆等。每一座建筑都蕴涵着俄罗斯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筑史上不可多得的杰作。宫内保存有俄国铸造艺术的杰作:重达40吨的“炮王”和200吨的“钟王”。克里姆林宫由此成为俄罗斯备受珍视的文化遗产。

克里姆林宫整体呈不等边三角形的形状,面积27.5万平方米,始建于1156年,原为苏兹达里大公爵尤里·多尔哥鲁的庄园,有木造小城堡,称“捷吉涅茨”。1367年在城堡原址上修建白石墙,随后又在城墙周围建造塔楼。几经修缮扩建,20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的三边。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波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楼各装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红水晶石和金属框镶制而成,内置5千瓦功率照明灯,红光闪闪,昼夜遥遥可见。

大克里姆林宫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体宫殿,坐落在克里姆林宫西南部,1839—1849年建造,为二层楼建筑,楼上有露台环绕。宫的正中是饰有各种花纹图案的阁楼,上有高出主建筑物的紫铜圆顶,并立有旗杆,节日时即升上国旗。第一层正面大厅全用大理石、孔雀石装饰,陈列有青铜制品、精致瓷器和19世纪的家具;二层有格奥尔基耶夫大厅、弗拉基米尔大厅和叶卡捷琳娜大厅。苏联解体前,大厅主席台正中立着列宁塑像。大厅正面有18根圆柱,柱顶均塑有雕像。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处在呈三角形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始建于1960年年初,1961年10月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是莫斯科乃至俄罗斯最壮观的大礼堂。这座白色乌拉尔大理石和玻璃结构的恢弘建筑,凝聚了现代建筑的特点和俄罗斯传统建筑风格。克里姆林宫大礼堂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这里有6000个舒适的坐席,坐席以主席台为中心呈半圆型向外辐射。每个坐席配有电子投票和同声传译系统。主席台即舞台面积为450平方米,灯光、音响、布景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能容纳一个交响乐团的乐池。环绕剧院的是明亮宽敞的休息大厅。大礼堂的最高一层是900平方米的宴会厅。大会堂整个建筑的1/3建在地下,主要是办公用房,整个建筑共有800间办公室。

克里姆林宫大礼堂是俄罗斯举行重要会议、节日庆典和颁奖授勋的地方,也是普通民众欣赏芭蕾舞、聆听音乐会和观看时装表演的场所。俄罗斯的表演团体在这里献艺,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艺术家也在这里演出。大礼堂还经常为普通观众和青少年举办普及性的芭蕾舞等演出。

克里姆林宫内的教堂建筑也很有特色。宫内有一个教堂广场,广场四周围绕着四座教堂:十二使徒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及圣弥额尔教堂。但最美的教堂要数位于红场上的有“用石头描绘的童话”之称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它是伊凡四世时所建,由九座参差不齐的高塔组成,中间最高的方形塔高达17米。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更难得的是,它与克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为整个克里姆林宫增色不少。

克里姆林宫不愧为一座大型博物馆和艺术的殿堂。宫中原有一个大武器库,1720年彼得大帝将其改建成博物馆。馆内收藏着许多珍贵文物,有历代沙皇用过的物品、美术工艺品,以及掠夺而来的战利品。这里的皇冠、神像、十字架、盔甲、礼服和餐具无不镶满宝石,仅福音书封面就嵌有26千克黄金,以及无以数计的宝石;哥登诺大帝的金御座上则镶有两千颗宝石。信步宫中宛如目睹沙皇奢侈的生活。另外,四座教堂中收藏的文物珍宝也非同一般。教堂中满墙装饰着用黄金做框架的圣画像;圣母升天教堂内的圣画像则是出自希腊画家的手笔,价值连城;圣弥额尔教堂内有历代沙皇的灵柩,装饰得极为富丽堂皇。

一句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可以说,从公元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克里姆林宫那高大坚固的围墙和钟楼、金顶的教堂、古老的楼阁和宫殿,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波罗维茨基山岗上,构成了一组无比美丽而雄伟的艺术建筑群。它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保护遗产。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历史瑰宝、文化和艺术古迹的宝库。

凡尔赛宫: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杰出的典范

凡尔赛宫,曾是法国的王宫,是欧洲最宏大、最豪华的皇宫,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灿烂的明珠。 1979年凡尔赛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凡尔赛宫,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凡尔赛宫和园林是17世纪专制王权的象征,也是法国古典主义艺术最杰出的典范。凡尔赛宫所在地区原来是一片森林和沼泽荒地。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当时的行宫拥有26个房间,二楼有国王办公室、寝室、接见室、藏衣室、随从人员卧室等房间,一层为家具储藏室和兵器库。1661年,路易十四将这里改造成一座豪华的王宫。凡尔赛宫于1689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凡尔赛宫占地面积111万平方米。宫殿气势磅礴,布局严密、协调。正宫朝东西走向,两端与南宫和北宫相衔接,形成对称的几何图案。宫顶建筑摒弃了巴罗克的圆顶和法国传统有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宫殿外壁上端,林立着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凡尔赛宫的外观宏伟、壮观,内部陈设和装潢更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壁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而来的中国古代的精致瓷器。

正宫前面是一座风格独特的法兰西式大花园。近处是两池碧波,沿池而塑的铜雕多姿多态,美不胜收。园林作几何式布局,中轴线长达3千米。靠近宫殿的是图案式花园,它的西边是小林园,再往西是大林园。轴线在小林园中的一段叫“王家大道”(今名“绿毯”),主题是歌颂“太阳王”路易十四。大林园以十字形水渠为骨干,横向水渠的北端有国王的别宫大小特里阿农。小特里阿农的花园曾是中国式的,后经改造,但还存有自由布局和叠石假山等遗迹。

1789年路易十六当权时,凡尔赛宫的富丽堂皇、奢侈豪华,达到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终于引起人民的愤慨,大革命期间,凡尔赛宫几乎被荒废。直至1837年,路易·菲利普才重新修理,把它改为法兰西历史博物馆,展出美术、雕刻等许多艺术品。

凡尔赛宫主要由建筑师勒沃和芒萨尔先后设计,室内装修由勒布伦负责。18世纪时,建筑师加布里埃尔增建了教堂、剧场和其他一些部分。园林的设计人是勒诺特尔。宫殿的建筑风格基本是古典主义的,但在室内装修上有许多巴洛克的因素。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上半叶,法国最优秀的绘画、雕塑和工艺品都集中在凡尔赛宫和它的园林里。所以凡尔赛代表着当时法国美术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1837年,它成了博物馆,向公众开放。

凡尔赛宫始终是法国封建统治历史时期的一座华丽的纪念碑。凡尔赛宫不仅是法兰西宫廷,而且是国家的行政中心,也是当时法国社会政治观点、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凡尔赛宫是欧洲自古罗马帝国以来,第一次表现出能够集中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专制政体力量。当时,路易十四为了建造它,共动用了3万余名工人和建筑师、工程师、技师,除了要解决建造大规模建筑群所产生的复杂技术问题外,还要解决引水、道路等各方面的问题。可见,凡尔赛宫的成功,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法国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今日的凡尔赛宫已是举世闻名的游览胜地,各国游人络绎不绝,参观人数每年达200多万。南北宫和正宫底层处已改为博物馆,收藏着大量珍贵的肖像画、雕塑、巨幅历史画以及其他艺术珍品。凡尔赛宫除供参观游览之外,法国总统和其他领导人也常在此会见或宴请各国国家首脑和外交使节。

凡尔赛宫宫殿为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立面为标准的古典主义三段式处理,即将立面划分为纵、横三段,建筑左右对称,造型轮廓整齐、庄重雄伟,被称为是理性美的代表。其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

凡尔赛宫的建筑风格引起俄国、奥地利等国君主的羡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宫、玛丽亚·特蕾西亚在维也纳修建的美泉宫、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无忧宫、以及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海伦希姆湖宫都仿照了凡尔赛宫的宫殿和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