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4304100000014

第14章 悲痛与抑郁(2)

抑郁症使我们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回答这个问题使我们为难。这种方式过了一段时间就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大的变化痕迹,这是与悲伤共有的特点。在悲伤时,为了逐一执行受现实检验所发出的命令,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一工作完成之后,自我就能成功地使性欲本能从失去的对象那儿解放出来。我们可以设想在抑郁的过程中,自我也有类似的任务,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我们都无法洞察发展的实际过程。抑郁的失眠特点显然表明这种情况缺乏灵活性,无法使发泄全面撤回以满足睡眠的需要。抑郁情结的行为就像未愈合的伤口,它从各方面吸收发泄的能量(在移情神经症中我们把它称为“反精神发泄”),从而消耗自我的能量,直到它筋疲力尽。这证明很容易使自我撤回入睡的愿望。在接近晚上时,这种条件一般都有明显的改进,很可能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而无法用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还进一步关系到,与对象脱离是否构成自我的损失(自我的纯自恋创伤),这点足以提供抑郁的临床描述。自我的性欲本能是否匮乏的直接原因是对某些病不起作用的因素。

抑郁症最显著也是最需要解释的特点,是它有一种转化为与症状完全相反的躁狂症的倾向。就我所知并非每一种抑郁症都会有这种结局,有许多病例的发展过程中都有间歇期。在这些间隔里,没有躁狂症的迹象,或者极为轻微。其他人证明,抑郁症与躁狂症的正常交替,可以归为循环神经错乱。如果精神分析的方法无法成功地解释和用治疗改善这类疾病中的一些病例,那么就会有人企图否认这些病例具有心理发生的根源。实际上这不仅是可以做的,而且我们有义务把关于抑郁症的解释推扩到躁狂症上去。

我无法保证这种努力能完全令人满意,它初看起来似乎如此,实际上很难做到。我们可以从两点出发,第一是精神分析的观点。第二点也许可以说成心理学中的一般观察问题。精神分析的观点是一些分析研究者早已详细描述过的,那就是躁狂症的内容与抑郁症没有区别,两者都是与同一“情结”纠缠在一起的障碍,只是在抑郁症里,自我屈从于情结,而在躁狂症中自我控制了情结或者把它排除在外。另一种观点是根据观察与躁狂症对应的所有正常状态,例如玩笑、胜利、狂喜都有同样的条件。首先,总是存在长期消耗大量心理能量的状态,或者靠长期的习惯力量建立起来的状态,在这基础上,伴随着某些影响,会使能量消费成为多余,于是大量能量就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并且有许多种释放方式。例如,有的穷光蛋,赢得一大笔钱,就突然摆脱了每天对面包的不断焦虑。又如长期艰苦的战斗终于获得成功;再如一个人发现自己一下子摆脱了某种沉重的负担,摆脱了他长期承受的那种虚伪状态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的特点都是高度兴奋,具有流露喜悦激情的迹象,愿意采取任何行动,它完全像躁狂症,与抑郁症的沮丧和压抑相反。人们可以冒险断言,躁狂症不过是这样一种胜利,自我曾经屈服而现在却胜利了,逃避了它。酒精中毒属于同样的情况,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解释,它也是由得意洋洋的状态构成的,这也许是由于毒素的作用而将压抑中消耗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通俗的观点很容易证实,一个人处于躁狂状态也会乐于运动和行动,因为他如此“精力充沛”,实际上是上面所说的条件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躁狂症如此高度兴奋,对行动不加抑制。

如果我们把两种途径得到的看法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以下结果。有躁狂症伴随发生时,自我必定曾经屈从于损失的对象(或者是为损失而悲痛,或者就是屈从对象本身),从而抑郁症痛苦承受的所有的“反精神发泄”都来自自我,“束缚”也就成为可能。此外,躁狂症病人明白地向我们表示,他摆脱了使他痛苦的对象,因为他像一个饿鬼追逐面包一样,追逐着新的发泄对象。

这种解释看来很有道理,但是,第一它是如此不确定,第二它又引起了新的问题和疑虑,这是我们无法回答的。我们不回避这种讨论,即使我们并不奢望它会使我们有更清楚的理解。

那么,首先在正常的悲伤中也有对象的损失,它无疑是被克服了。而这个过程只要存在就会吸收自我的所有能量。那么为什么在这个过程之后,不会形成胜利阶段的条件呢?我发现要立即回答这种异议是不可能的,它再度提醒了我们,我们甚至还不知道用什么来作为悲痛功能的测度。但是,也许有一种假设可以在这儿帮助我们。如果对象不再存在,现实便根据单独的记忆和希望进行裁决,而性欲本能正是通过这些记忆和希望依附于失主的对象的;同时自我面临是否要有与对象同样命运的决定,接着,它为自己全部的自恋满足所说服,切断对不存在对象的依恋而继续活下去。我们可以想象,由于这种切断的过程是缓慢的、逐渐的,因此为达到目的需要消耗的能量很多。

我们想根据对悲痛功能的猜想,来试着描述在抑郁中完成的功能。我们在这里一开始就遇到了不确定性。迄今为止,我们很少考虑在抑郁中的心理位置,也没有探讨在心理中什么系统或哪些系统之间完成抑郁的功能。疾病有多少心理过程仍然被已经放弃的无意识的对象发泄所占据,又有多少心理过程在自我中为认同所代替?

现在论述“性欲本能抛弃的对象的无意识代表”,是很容易的。然而,实际上这种代表是由无数个单独印象(它们的无意识痕迹)组成的,因而这种撤回性欲本能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过程,像悲伤那样并不能一下子完成。很难判定它们是否在几个点上同时开始,或者按照某种确定的序列。分析往往表明,记忆的活化是逐个开始的,悲哀却总是一样的,单调而乏味,每次发生时有一些不同的无意识根源。如果对象对于自我没有重要的意义,只是因为上千种连系而强化,那么失去他并不会引起悲痛或者抑郁。性欲本能逐渐撤回的特点对于悲痛与抑郁是同样的,两者大概是为了同样的目的,通过同样经济的安排维持的。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抑郁的内容要比正常的悲伤多,在抑郁中与对象的关系不是单一的,矛盾情绪的冲突使这种关系复杂化了。后者或者是构造性的,也就是说它是由这种特殊自我所形成的每一种恋爱关系的元素,或是来自那些失去对象的坏兆头的经验。因此激发抑郁的原因要比悲痛广泛得多。悲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由于真正失去了对象,由于对象的死亡而造成的。在抑郁中,爱和恨交织在无数个单独的冲突中,它们为对象而斗争;有的要使性欲本能脱离对象,有的则要保持性欲本能的地位而防御攻击。这些单独的冲突不可能在其他系统里存在,只能存在于无意识系统、事物记忆痕迹的区域(成为语言发泄的对照)。悲痛时,该系统里也有性欲本能的脱离,但没有什么东西妨碍这些过程以正常的方式通过前意识进入意识;而抑郁的这种管道大概由于某些原因或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被堵死了。构造性的矛盾情绪就其本质讲是受压抑的,与对象有关的创伤经验可以激活某些被压抑的东西。因此与这些矛盾情绪的冲突有关的任何东西都在意识之外,直到出现那些抑郁的特点。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它存在于受到威胁并最终抛弃对象的性欲本能发泄,但只是恢复了它在发源处自我中的地位,于是爱逃避到自我中,避免了毁灭。该过程在性欲本能退化之后可以成为有意识的,它在意识中表现为自我的一部分与它的自我批判能力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