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解答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的本质之前,必须先对这两种结构的起源有更深人的研究。不过,我们还是应该相信朗格所说的,即使在原始的民族里也无法保留这些结构的原始状态,因此在这神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在研究过程中做某些程度的想像②在这些解释之中,有些过于机械和理性化而忽略了情感的因素,有些则纯粹利用假设而无法经由观察得到证据。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专家们在批评他人的理论时,其尖锐敏感的程度似乎远远超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此,我想先对众说纷纭的各派学说做个简单的介绍,同时,我又会不按照年代顺序而是以同一论题中所表现的不同理论来作为对比。
[②“事实上,图腾崇拜的起源已远超出历史考证范围,因此,我们只有加以推测“我们已尤法看到最原始的民族和图腾制度的形成过程。”——朗格]。
1.图腾崇拜的起源
我认为,应该把图腾崇拜起源问题的重心放置在原始民族如何和为什么会把动物、植物及无生命的物体①的名称用在自己或部落身上?
[①最早,可能是仅以动物的名称来命名。]
当苏格兰人麦克雷南(1865和1869—1870)发现图腾崇拜和外婚制后,于是就避免讨论任何有关图腾崇拜起源的文字。依照朗格的说法,他当时曾一度认为这是由禁忌习惯所造成的结果。我打算把有关图腾崇拜起源的研究归类为三种:(1)惟名论的学说;(2)社会学的理念;(3)心理学的理论。
(1)惟名论的学说
我们可以在秘鲁印加后裔加西拉索·德拉维加(GarcilassodelaVega)在17世纪撰写的一部本民族史中发现,在17世纪时,他们已知道怎样用名称来区别族与族之间的不同。基恩(Keane)把图腾认为是一种标志,用它来区分个人、家庭和种族。麦克思·缪勒(Max-Mtiller)在后来做了类似的解释:“图腾,刚开始是一种种族的标记,然后转变成为种族的名称,接着变为种族祖先的名称,最后才演变为种族所崇拜东西的名称。”朱丽斯·皮克勒(JulinsPikler)在稍后又提出:“基于实际上的需要,人类些始把社会和个人附上了一个永恒的名称以便于记载……因此,图腾的产生并不是因为人类宗教上的需要,而是出自于实用和口常生活的要求。图腾崇拜的最重要组成——命名法,实在是由于原始书写所产生的结果。图腾的本质就像一个通俗易懂的象形文字。只是,当原始民族们习惯于某一动物的命名后,自然时然地对它产生了一种和它极为熟悉及亲近的念头了。”
如同上述说法,赫巴特·斯本塞(HebertSpencer)也认为产生图腾崇拜的决定性因素是这种命名方式。他讨论道,由于某些个人的特殊性格,使同伴们偶然以某种动物的名称称呼他(例如由于某人的特殊性格或体型像狮子或老虎,同伴很自然地称他为狮子、老虎等等——译者注这种称呼经过不断转变,逐渐成为后人对祖先的一种尊称。在这种转变过程中,由于原始语言的表达不甚明确,使后来的族民竟慢慢地相信并且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动物所演变而来。因此,图腾崇拜实在可以说是一种被曲解了的祖先崇拜。
艾夫伯里(LordAvefury)虽然不像赫巴特·斯本塞那样强调这种误解所造成的影响,何他也做了类似的说明。他认为在解释这种动物崇拜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究竟有多少人类的名字是沿用动物的名称。例如,当一个名为“鹿”或“虎”的人,由于不断地繁衍,其子孙也就常很自然地将它视为种族名称了。因此,我们可以说以动物来命名刚开始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可是,后来由于时代的不断进化,使它渐渐地转变为代表一种仰慕和敬畏了。
但是,费森又曾经针对上面所记述的图腾是由某一人的名称时转化来的说法,提出了强硬的反驳意见。他从澳洲土著人的研究中提出:“图腾是一个群体的标记而不是仅属于某一个人所有。”即使这种论点不能成立(即图腾果真由个人名称衍生而来),它们仍然无法像艾夫伯里所说的那样能够传递到其子孙身上,因为按照通常惯例,图腾的传递仅可经由母亲而不经由父亲。
再者,我在上面所提及的理论显然仍有其不足之处。也许我们可以用它来解释原始民族用动物作为种族标记的行为目的,但是,它们还是无法用来证明紧随命名而来的图腾结构及由此产生的奇迹。在这类学说之中,较值得注意的只有朗格所提出的理论。他也是将命名的起源作为整个记述的中心,不过他同时指出了两个极有趣的能引导我们解开图腾崇拜之谜的关键的心理因素。
朗格对一个种族为什么会用某一种物的名称来作为标记并不十分重视。因为,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容易明白的问题。你只要假设,有一天当他们睡醒以后突然想起了某一种动物的名称而加以命名即可以了,根本不必深究他们会用这种名称的原因。由于名称的起源已无法考证,因此,后来的族民只有对此做了许多猜测并企图加以解释,且由于原始民族对姓名的偏爱,因此许多与此有关联的事物也就渐渐地积聚而形成图腾结构了。原始民族(或者较进化的土著人,甚至我们自己的小孩)并不像我们一样将姓名视为仅是一种用以称呼的标记,他们很严肃地将姓名看成一种神圣且不可侵犯的东西。姓名在他们看来是人格的重要部分,甚至是构成自己灵魂的一个因素。事实上,当原始民族将自己取名为某一动物后,他们必然会坚信,他们和该动物之间已然存在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只要你仔细地思考,将不难发现血缘关系是最易为人所接受。也正因为如此,当想及人和动物之间名称的关系后,有关血禁忌的禁制也就自然地包含在图腾的仪式中,这些禁忌当然包括了外婚制。“一群未知起源的动物名称,相信具有同一名称的人或动物之间,保有一种神秘的关联和对血的迷信,这三种因素构成了所有图腾的仪式和禁忌,其中并包括了外婚制。”
朗格的解释分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他从图腾名称的起源探索出心理因素的存在;第二部分,他企图去了解这些名称的真正起源。就如同我们所见,他的第二部分显然与第一部分有些差异。
朗格在其第二部分理论中所作的研究与我所称为“惟名论者”的其他人并无显著不同。因为,他仍然相信图腾形成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种族称呼和区别上的便利。这种由“无中生有”的命名方式,是他的理论中的主要基础。他认为原始民族用动物名称来命名之举无须再做任何补充或说明,因为命名本身并不表示具备任何意义。稍后,他又在历史的进化中找出了若干例子,指出有些种族的命名是由外族的戏称而渐渐为人所接受和承认(如:“Whigs”和“Toris”,前者指美国独立运动时的革命党员,即主张革命反对英国的美国人,而后者则指美国独立战争时倾向于英国的美国人这些理论和假设是这类学说中的概要。
(2)社会学的理论
雷诺对图腾结构在后期所残留的社会习俗经过深刻探索之后,确信图腾崇拜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体现一种社会制度。类似的观点最近又在杜克海姆(Durkheim)的书中出现。他解释道,图腾是一种社会宗教的形式,它使整个社会拥有了具体化的结构。
其他的作者则发现了构成图腾结构的某些社会特质。例如,哈敦(Haddon)假设,每一个原始部落常以某种动物或植物为生,或者以此与其他部落交换及从事贸易。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部落也就很自然地被其他部落以该动物的名称来称呼了,当然,一个部落对于自己赖以为生的动物一定具有高度的熟悉和兴趣,由此而逐渐形成图腾崇拜。
然而,有些专家却对这种关于图腾崇拜的“合理”化解释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在原始民族的生活史中并没有发现这类情况的存在。原始民族大多是杂食性的,因此,如上所述的食物习惯可能性极小。而且,由饮食习惯导致对图腾的宗教信仰,即这种由嗜食某种动植物而转变为对其绝对禁食的戏剧性转变确实令人难以接受。
在对图腾崇拜起源的讨论中,弗雷泽曾经应用过几种讲法。最初,他致力于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可是当他看到两位专家对澳洲中部土著人的研究报告后又做了更改。
斯本塞(Spencer)和纪伦(Gillen)于1899年在研究阿龙塔族中几个部落的某些特殊仪式习俗和信仰后,做了许多说明。弗雷泽对于他们的说明和发现极为重视,认为它们将有助于解开图腾崇拜起源及其含义之谜。
在阿龙塔部落(阿龙塔族的一部分)中所发现的特殊现象大致如下:
①阿龙塔被分成几个图腾部落,然而,图腾的存在并不是由传递而来,它的决定方式我们将在稍后讨论。
②图腾部落并不采行外婚制,但所有通婚必须遵照严格制定的婚姻阶级限制且不得触犯。这种婚姻阶级的划分与图腾并无关联。
③部落图腾的作用是在于通过一种仪式,以神秘的方式来祈求可食性图腾动物的不断繁殖。这种仪式称为“因特祈玛”(intichiuma)。
④阿龙塔有一套特殊的有关再生的理论。他们认为那些已死图腾的灵魂都附着于部落各个角落的“图腾中心”,并且都在伺机转世或投胎于途经该地的妇女身上。当一个婴儿出生以后,母亲们即判断他们可能是在哪个地方投生的,也就用那个地方的图腾来作为婴儿的图腾。他们同时又对这些灵魂(已死或投生的)与在该地所发现的某种叫“珠灵珈”的石头护身物有着神秘的关联深信不疑。
从上面的说法,我们可以确切地发现,有两个主要因素促使弗雷泽假设阿龙塔人的仪式是构成图腾崇拜的最早方式。第一,在某些神秘且难以理解的事件中显示出阿龙塔人往往食用其图腾动物,同时,与本图腾的妇女通婚。第二,在他们对造成妇女怀孕的可行性判定中,似乎认为性行为并不重要。所以,最原始的民族可能就是那些还不能明白发生性行为是导致怀孕的必备条件的人们。
当弗雷泽把他对图腾崇拜的论述集中在对因特祈玛仪式时,他开始对图腾制度产生了一个新的看法:图腾制度是基于人类自然需要所形成的一种实用组织。原始民族用此建立了一个极奇妙的贸易制度。每一个图腾部落都保护出产某一种食物。至于那些非可食性图腾(如凶残的野兽、风雨等)的部落,则是利用图腾来控制自然力量或减低其可能的伤害力。每一个部落的存在似乎都对其他部落有一定益处,因为,每一个部落都禁止或很少食用其图腾动物,如此则造成了与其他部落交换食物的机会。从因特祈玛仪式的研究中,弗雷泽开始相信,禁止食用本族的图腾使人们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即要求生产更多的可食性图腾来满足其他部落的需要。
弗雷泽从阿龙塔人的传统观念中得知,每一个图腾部落在刚开始时并不限制食用其图腾动物。可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很难解释其第二步的推论,即放弃自己的图腾而供给他族食用这种改变。弗雷泽对心理转变会做如下的解释:禁食图腾的禁忌并不是出于宗教的观点,它可能是原始民族们长期观察动物食物的习惯而来。他们发现动物很少食用同类的肉,使他们相信食用自己的阁腾将对其共同作用产生破坏,同时也将降低有效控制它的能力。可是,他对这些解释中的另一个复杂现象却没有做任何进一步的说明:即阿龙塔人所采行同图腾内相互结婚的制度为什么会转化为外婚制。
弗雷泽由因特祈玛仪式观察而得到的结果,似乎对阿龙塔人习俗的原始性质做了某些猜测。但这种猜测却遭到杜克海姆和朗格的批评。与弗雷泽相反,他们认为阿龙塔人似乎是澳洲土著人中最进化的一支,因此,它所信仰的图腾崇拜与其说是一种最原始形态,倒不如说它正处于瓦解阶段。
(3)心理学上的理论
弗雷泽的第一个心理学上的观点,是在他尚未熟识斯本塞和纪伦的观察以前提出的。它主要是建筑在相信有一“外在灵魂”的基础上。依这种观点而言,图腾被当作一种灵魂的避难所,可以使灵魂免遭迫害。当一个原始民族的族民将自己的灵魂托付于图腾后,他即认为可避免外来的危害。正因如此,他自然必须去尊重和保护图腾。而且,因为他不能分辨出图腾动物里的哪一只寄托着他的灵魂,因此他开始将保护对象扩展到同一种类的所有动物。
弗雷泽后来认为,把灵魂信仰当作是图腾崇拜起源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当他看到了斯本塞和纪伦的观察报告后,他开始承认了上面我曾提到过的社会学上的理论。不过,他渐渐又发现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图腾崇拜的形成仍有许多疑点,因为这些促成图腾形成的动机似乎太过于“理智化”,而&;,从其复杂的社会结构来看,这些动机仍然很难令人相信是最原始的状态。于是,他开始寻求其他更简单的因素,他希望找寻出那些包含于这种结构内的更原始的迷信,以便解开图腾崇拜之谜。最后,他终于在阿龙塔人著名的有关怀孕的故事中找到了这种原始因素。
像我前面说的,阿龙塔人将性行为与怀孕之间的可能性加以排除。当一位妇女自己感觉到她是一位以亲时,那些聚集在图腾中心等待转世的灵魂(死人)之一即投入其体内而变为胎儿,然后,这个胎儿即与其图腾中心同属于一个图腾。不过,这种怀孕的理论显然仍无法解开图腾崇拜之谜,因为它早已肯定了图腾的存在。现在,我们照他们的理论来推衍,那么,可以发现一个人与其图腾的认同,是基于其母亲的信仰和其所伴随的禁忌仪式而来。一个入将拒绝食用其图腾动物或植物,因为他们深信食用图腾即为食用自己。不过,在某些仪式中,这种禁忌已被打破。他们利用在仪式中分享图腾借以增强自己对它的认可,这也是图腾崇拜的本质。里弗斯(Rivers)曾经对居住在班克斯群岛的土著人进行了某些观察,他发现他们似乎也类似上面所说,以怀孕理论为基础来认同其图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