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说万事由来
4303700000081

第81章 医药卫生篇(5)

西方的古人喜欢使用镇痛剂。古希腊人使用的忘忧药可能是鸦片。而阿拉伯医生则使用鸦片和天仙子。16世纪,现代医药发展的先驱帕拉切尔瑟斯研制出一种鸦片酊剂。它其实是一种酒精溶液,因效果奇佳,被人们称为“鸦片酒”。

18世纪,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英国人进行外科手术时常使用朗姆酒。可是,这些麻醉剂是口服的,并且在手术中无法调整,用量很不精确。如果病人用少了,起不到任何作用,用多了则会有死亡的危险。

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认真地研究了一氧化二氮。他发现,谁吸入了这种特别的气体,就会心情愉快,哈哈大笑起来,到最后则会昏昏沉睡。他还发现,这种气体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当时,欧洲人提到该气体时,总喜欢称它的别名——笑气。

1800年,戴维在英国皇家学会作报告,与会人员吸入笑气,这一下可非同小可,有的人大笑不止,有的人在桌子上呼呼大睡,有的人则大声谈笑……当时还有人画了一幅漫画,以诙谐的语气形容笑气“可以治好嘴碎的太太”。

在19世纪初期,一氧化二氮以及乙醚成为英美两国的交际娱乐品。一直过了几十年,人们才开始重视一氧化二氮的镇静功能,利用该气体开发出一些口服药物。40年代时,几位医生开始使用麻醉人的气体,结果使现代麻醉术出现了较大的发展。

1842年,美国佐治亚州的医师克劳福德·朗将乙醚用于外科手术。同年,威廉·克拉克在为别人拔牙时,适量使用了一氧化二氮。

1845年,美国牙科医生贺拉斯·韦尔斯得知一氧化二氮具有镇痛功能。他想到,自己在给病人拔牙时,由于没有使用麻醉药,许多病人遭受了巨大的痛苦。他觉得,如果拔牙时使用它作为麻醉药,一定能对病人有益。这位体察病人的好心医生不惜拿自己做实验,他先是吸入一氧化二氮,然后请助手给他拔了一颗牙,果然没有感到疼痛。从此,他提出倡议,要求人们进行手术时,选择一氧化二氮做麻醉药。

威廉·托马斯·莫顿是韦尔斯的学生兼助手。1846年,他在一次演示中首次成功地介绍了麻醉术。莫顿觉得一氧化二氮的麻醉效果还不够理想,就去请教化学教授杰克逊。杰克逊向他推荐了乙醚。

1846年10月16日,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莫顿为一名病人切割颈瘤时就使用了乙醚,结果取得了成功。这件事轰动了全球,并且作为麻醉药学史上的特殊事件载入史册。

一般说来,麻醉药物的种类共有三种:一是使皮肤神经末梢无法感受刺激,这就是局麻药;二是将感觉神经阻断,使大脑无法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这就是半身麻醉药;三是直接使大脑皮层暂时丧失知觉,这就是全麻药。

1853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生育第8个孩子利奥波德王子时,她的医生约翰·斯诺为了保证其安全,发明了一种吸入装置,使她放心地使用氯仿。

早在欧洲人发现美洲大陆之前,北美的土着居民就知道,古柯等植物能产生麻醉效果。可是,直到1860年,麻醉效果奇佳的可卡因才被介绍到欧洲,渐渐为欧洲医学界熟知。成功分离出可卡因晶体的科学工作者,是一个名叫艾伯特·尼曼的德国人。

1884年,眼科医生柯勒首次利用可卡因对病人实施麻醉。进入20世纪以来,各种麻醉药被科学家发明出来,数量举不胜举,令人眼花缭乱。它们在各种手术中发挥着奇妙的作用,使无数患者受益。

血型的由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血型的国家,远在13世纪的宋代就有“滴血认双亲”的记载,这种简单的方法类似现在的血型交叉反应。只可惜,未能对这种现象作进一步研究。

1818年,英国妇产科医生布伦德尔,在一次救治过程中,首次通过输血成功地抢救了一位产妇。此后,输血技术被广泛地采用。

但是,最初的输血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输血后被救活了,而有些病人却当场死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奥地利病理学家兰茨泰纳想要揭开这个谜,他在维也纳大学埋头工作十年之久,致力于血型的研究。但政府并不重视他的科研,也没有机构愿意协助他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接受了荷兰医学院的邀请,在荷兰完成了关于人体血型的初步论着。三年后,美国洛克菲洛医院将兰茨泰纳聘到他们的机构。从此,他全身心投入血型分类的研究中。

有一天,兰茨泰纳邀请了五位同事一起做一项实验。他先分别从同事和自己的静脉中抽出5毫升血液,并把这些血液分离成淡黄色的“血清”和鲜红的“红细胞”,然后,找来一个大瓷盘,在盘上分别滴下六滴自己的血清,再把所有六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此时,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有的血清与红细胞毫无反应,有的却凝成了絮团状!

后来,经反复研究,兰茨泰纳发现人类血液有着四种不同的类型,即A、B、O、AB型。随后,由于技术的进步,人类逐步发现了许多不同的血型。

假牙的由来

假牙的发明,在医学史上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公元前700年,居住在意大利北部的伊特拉斯坎人,开始用黄金来做假牙的桥托,以骨头、象牙作为雕制假牙的原料。

可是,中世纪时期的牙科医生却认为,齿龈中的虫会导致牙齿腐烂和疼痛。这种看法使他们拒绝所有的假牙。伊丽莎白女王一世在还未进入老年时,门牙就开始脱落,面部肌肉向里凹陷,样子实在不太雅观。为了保持帝王的尊严,她一旦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就预先把细棉布塞在嘴里。

进入17世纪末叶,人们还没有普遍安装假牙。一方面是由于安装水平较低,另一方面是价格昂贵,能够用得起假牙的只是少数有钱人。牙科医生给病人安装时,先用圆规来测量口腔,然后做好合适的假牙,再把假牙用丝线系在邻近的好牙上。如果需要整套的假牙就比较麻烦,需要人工雕刻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宫廷里流行着一种时尚,就是用假牙作为装饰品:有的用银做假牙,有的用珍珠母做假牙,有的则将玛瑙作为制作假牙的原料。

18世纪初,法国巴黎有一位牙科医生,他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为牙科医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固定假牙方面,他第一次用钢弹簧来固定成套的上下牙。这种方法由于非常实用,所以到今天还在沿用。

长期以来,使用假牙时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用骨头和其他有机物质制作的假牙,容易被唾液所腐蚀。而以象牙为原料的假牙在安装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怪味。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就安装过这种假牙。为了消除怪味,他每天夜里睡觉之前,都要在葡萄酒里浸泡这副假牙。

大约从1845年起,科学家在整套瓷牙的基础上,又对单颗瓷牙进行革新,使这种牙能够一颗颗地待在牙床上。

进入19世纪,牙科方面的革新大多数是美国人完成的。比如,美国科学家固异特发明了硬橡胶假牙。这是一种经硫化变得发硬的橡胶,它非常便宜,加工起来也很方便。制作时,根据口腔的压迹,把假牙安在一个用硬橡胶仿制的牙床上。由于这样造成的吻合效果很好,上面一套假牙靠自己固定就行了。

后来,人们又发明了以赛璐珞为原料的假牙,假牙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器官移植的由来

美国医生卡雷尔是第一个倡导器官移植的学者。卡雷尔出生于法国,1905年,他来到美国进入血管缝合术、器官移植和组织培养的研究领域。1913年,他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任何人体器官都可以从人体上取下培养起来,而且可以移植到另一个人体上。”20多年后,他又语气肯定地指出:“人身上的所有器官离开机体之后,依然能够存活。”

1922年,苏联眼科医生费拉托夫开始着手人眼角膜移植的试验。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取得圆满的成功,这是器官移植最早的事例。他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因为他比前人在手术器具方面有所改进,还因为他将“冷藏尸体眼球角膜”作为试验时的移植材料。这不但使材料的来源问题得到解决,又因冷藏而除去了角膜的生物刺激因素,使角膜浑浊部分透明化得到较大的改进。

到1941年,费拉托夫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了3100多例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可是,人们对肾、肝、心脏等大型器官的移植试验,从来都是不敢轻动的。从动物试验的结果人们知道,体内抵御细菌和病毒的系统,会使所移植的器官逐渐受到破坏,直至丧失功能。

1953年,波士顿外科医生梅里尔通过研究发现,孪生兄弟之间进行肾脏的移植,“排斥”现象的可能等于零。第一例肾移植成功的事例,就是第二年由一位法国医生在一对孪生兄弟之间做的。在此之后,有人发明了一种药物,可以对非亲属之间移植器官的排斥现象进行抑制。

有了这些保证安全的药物,就可以进行肾脏移植手术。但使用这些药物的病人罹患传染病和癌症的概率很大,所以医生不会轻易为病人移植器官。

进入上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给病人使用免疫压制剂,选择有一定血缘关系、经鉴定可用的人的肾脏作为移植器官。由于这些举措的实行,器官移植的成活率不断提高。

1967年12月3日,在南非的开普敦,医生巴纳德进行了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一位55岁的病人换掉了已遭严重破坏的心脏。这次手术的结果是令人不满意的,病人在手术后数月一命呜呼。

虽然病人的存活时间不长,但人们对这次手术的成功仍然承认。在这以后,世界上的很多名医开始大胆地进行心脏移植手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姆韦医生,先后进行了几百例心脏移植手术,大多数患者的手术效果都很好,人们对他的高明医术非常佩服。

沙姆韦的胜利,对有志于器官移植手术的医生是一个激励,器官移植随之渐渐增多起来。

试管婴儿的由来

1932年,作家奥·赫胥黎出版了一部小说《美妙的新世界》。在这部着作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故事:在未来社会里,政府像工业大生产那样,通过试管来生产婴儿。生产出来的人类拥有各种特定品质,可以从事不同的工作。

后来,这种由政府控制的人口生育过程,反复出现在科幻作家的作品之中。这些科幻作品指出,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可能带来出人意料的可怕后果。

1937年,在医学文献中开始出现试管受精这一词汇。而试管婴儿由幻想变为现实,则是继心脏移植手术之后出现的又一件神奇发明。

使试管婴儿变为现实的方法是,用人工方法把夫妻双方的精子、卵子取出来,置于试管之中,让它们慢慢结合,等到培养成胚胎卵后,再移植到母亲的子宫内,保证它们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育,直到母亲生出聪明可爱的小宝宝。

这种神奇的技术于1978年被研究出来,发明者是英国产科医生帕特里克·克里斯托弗·斯特普托。

从1971年开始,斯特普托与另一科学家爱德华兹一起,开始研究如何使用受精药物的问题。1977年,他们在卵子的成熟期将卵子取出,然后试着在实验室进行体外受精。仅仅过了两天的培养期,他又将受精卵置于子宫内。

1978年7月5日深夜,首例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出生。

路易丝·布朗的母亲是一位输卵管阻塞症病人,医生早就对她断言,她不能拥有亲生的孩子。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她找到了斯特普托和爱德华兹两位先生。那时,斯特普托和爱德华兹在漫长的12年里,已经对试管婴儿技术进行了充分研究。但他们当时并不是满怀信心,因为他们对8名妇女的试验都以失败告终。

路易丝降生时进行了剖腹产手术,比预产期提前了9天,出生时体重为2.7千克。这已经很令她那执着的母亲满足了。

路易丝·布朗的出世,引起了全球人的震惊。一些人为这一重大科学成绩而兴奋不已,而另一些人却对它违背了正常的生育过程而大加指责。

这种矛盾在宗教界人士中表现得尤为激烈。一派认为它为不育症患者带来福音,是件好事;而另一派则认为,这种技术与上帝的意志正好相反。

幼时的路易丝·布朗在人们好奇的目光下成长起来。斯特普托和爱德华兹以及路易丝·布朗的家人,把全球第一例试管婴儿的独家报道权卖给了英国《每日邮报》,得到的补偿是35万英镑。他们将这笔钱的绝大部分作为试管婴儿的科研经费,还开办了一个诊所。

1998年,为了祝贺路易丝的20岁生日,英国下院特地举行了招待会。可是路易丝从小就不喜抛头露面,所以并没有出席。这是秉性如此,实在不足深怪。但她也没有让关心她的人失望,特地给期待试管婴儿的妇女们写了一封支持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认识在不断进步,终于接受了试管婴儿。1988年3月10日,中国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出生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至今,全球出生的试管婴儿约有数万人。试管婴儿技术巳成为不育症患者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