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趣说万事由来
4303700000020

第20章 节日习俗篇(4)

三娘出来后,众宾客不分老幼地在桌前热闹起来。高世山还特意叫女儿在一旁添油拨灯。客人们向新娘提出各种问题,三娘对答如流,客人们都赞不绝口。

从此,客人闹新房的事情就流传开了,并成了一种婚姻习俗。直到现在,闹新房时,还有不少年轻的姑娘站在一旁笑而不语,她们恐怕不光是来看热闹,多半还是想长点见识吧!

新娘蒙红盖头的由来

古时候的婚礼上,新娘头上蒙着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被称为“红盖头”,这块盖头要在入洞房时由新郎亲自揭开。

最早的盖头大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国,当时只盖住头顶,用以避风御寒。以后各族人民纷纷仿效,蒙盖头成为一种习俗。到唐朝初期,这种盖头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

据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要求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

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广为流行,已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装饰,而且新娘的盖头一般都选用红色的。

关于新娘蒙盖头的习俗,有一个神话传说。

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记载,宇宙初开的时候,天下只有女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得配为夫妻。于是,兄妹俩上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就让空中的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

结果那几个云团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兄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者,盖也。

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就逐渐被用盖头蒙头代替了。其他许多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中,也都有用树叶、兽皮或编织物遮面避羞的描述。也许,新娘蒙红盖头就是由此演变过来的。

新娘乘花轿的由来

封建社会早期,士大夫家庭很讲究娶亲的礼仪,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六项规定。每项规定中,又都有极为细致的要求。

譬如,男子到女家“亲迎”,要穿黑色衣服,要在黑夜里乘黑漆车子,打着火把前去。新媳妇坐在车子里,车上有盖,里面有帷幕,以免被人看见。古人认为妇女代表阴气,迎阴气入室,宜在晚上进行。

轿子大致起源于唐朝。宋朝时,南宋孝宗曾为皇后制造了一种“龙肩舆”,上面装饰着四条飞龙,用朱红漆的藤子编成坐椅、踏子和门窗。内有红罗茵裤、软屏夹幔,外有帷幕和门帘、窗帘。可以说,这是最早的“采舆”(即花轿)。这以后,历代帝王都为后妃制造采舆,而且越来越华丽。

轿子娶亲这个仪式出现在宋代,并渐渐成为民俗。这主要和“亲迎”仪式出现了一系列变化有关。例如这时亲迎已改在早晨进行,新郎要披红插花,所以新娘坐的轿子也改成鲜艳的花轿。

婚纱的由来

如今,有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大多数喜欢戴上洁白的婚纱。这种习俗可不是最近才有的。

一般人会认为戴婚纱的习惯可能是从英国流传而来。原因是,英国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举行婚礼时新郎穿长礼服,新娘身着白衫,白裙,头戴白色的花环,还要罩上长长的白纱,手持白色的花束。总之,在英国人心目中,白色象征爱情纯洁、吉祥如意。

其实,戴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更早公元前10世纪,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用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罗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中世纪以后,宫廷贵族之中出现了用珍珠装饰的花冠,而后发展成白色头纱,尺码也日益延长,并遍及欧洲各地。

交杯酒的由来

谈及交杯酒,大家都不陌生,因为它是婚礼上一个十分常见的节目,为婚礼平添喜庆的气氛。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先秦时期。《礼记·昏羲》载:新郎、新娘各执一只一剖为二的瓢饮酒。其意是象征一对新人自此合二为一,夫妻均享有相同的地位,婚后相亲相爱,百事和谐。

唐朝时期,除了沿用瓢做婚礼上新人用的酒器外,亦可以杯替代。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各自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置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至清末时期,交杯酒仪式已发展成为“合卺”、“交杯”、“攥金钱”三个部分。

如今的婚仪中,“安杯于床下”之礼已被革除,“攥金钱”则为“掷纸花”所代替,唯“交杯酒”之礼仪仍然被沿用。

生日祝寿的由来

在我国,祝寿这一习俗很早就存在了。传说华山封人曾向尧祝过寿,只不过,当时对祝寿活动没有具体的时间限定,未必就是当事人生日的那一天。

在我国,过生日的习俗,大约是从南北朝时开始的。据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记载,当时,在江南就盛行着庆祝孩子一周岁生日的习俗。

唐朝时期,庆祝成人生日的习俗也很盛行。据史籍记载,唐太宗有一次对大臣长孙无忌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人都为之欢乐,而我却感到悲伤。”唐玄宗生日时,曾在花萼楼下宴会百官,百官上表建议以皇帝生日这天为千秋节。

生日上的寿礼,大约始于宋朝。当时,朝政腐败,做官的过生日,僚属都要献寿礼。《水浒传》一书中,就有一段“送生辰纲”的故事。

绍兴年间,宋高宗曾下令,禁止官员接受生日贺礼。但秦桧掌权后,四方之官为巴结他,都趁他生日之机向他送礼,各地效仿,使得这一习俗流传下来。

抓周的由来

古时候,父母在孩子刚满一周岁那天,在吃中午那顿“长寿面”之前,要在他(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服饰胭脂、瓜果点心等,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看孩子抓取何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这种仪式名叫“抓周”,又称“啐盘”、“试儿”,它是我国一个古老的风俗。

据史书所载,此风俗始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即一周岁。

当时,人们认为,如果婴儿抓弓矢,长大后习武为将;抓纸笔,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贪婪爱财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刀尺针缕,长大后即为贤妻良母……

唐宋时期,抓周已很流行,民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梦粱录·育子》篇中有关南宋时杭州风俗说:“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啐’,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彩段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拈周试啐’。”

祝寿送寿桃的由来

在中原和豫北地区,每逢祝寿,尤其是给老年人祝寿,儿女们都要送一份寿礼,以此来向老人祝寿,祝贺他们健康、长寿、幸福。而民间寿礼中经常要送个寿桃。

据说送寿桃祝寿的习俗是从孙膑开始的。

战国时,齐国的孙膑18岁时离家,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在孙膑刻苦学习的12年中,从来没回过一次家,也没写过一封家信。

这一年五月初五那天,孙膑猛然想起,今天是母亲的60岁生日,便向师傅告假回家探母。临行前,师傅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这桃是不轻易送人的,我送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接过桃就辞别师傅急忙往家赶。

孙膑回到家,看见母亲憔悴的面容,心里难过极了。他赶忙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给母亲说:“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

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老母亲容颜大变,皱纹一扫而光,青丝如墨,双目明亮,牙齿重生。

后来,人们纷纷效仿孙膑,也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上鲜桃祝寿。在冬春初夏没有桃子时,人们就用面粉做成寿桃,蒸熟了送给父母拜寿。

此后,这个风俗广为流传,一直到今天。但是,现在的城市人更多的是按西方风俗给老人送蛋糕。

吃长寿面的由来

在民间,生日有吃寿面的习俗。据说,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

相传,汉武帝崇信鬼神,相信相术。有一天,他与众大臣聊天,谈到人的寿命这一话题时,汉武帝说:“《相书》上讲,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1寸长,就可以活到100岁。”

当时,坐在汉武帝身边的东方朔听后,就大笑了起来。众大臣莫不吃惊,都怪他对皇帝无礼。汉武帝问他笑什么,东方朔解释说:“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岁,人中1寸长,彭祖活了800岁,他的人中就长8寸,那他的脸该有多长啊。”

众大臣和汉武帝听后,也不禁大笑起来。看来想长寿,靠脸长长点是不可能的,必须换个方法来表达自己长寿的愿望。

脸即面,那“脸长即面长”。于是,人们就借用长长的面条来祝福长寿。渐渐地,便演化为生日吃面条的习俗,并称之为吃“长寿面”,一直沿用至今。

压岁钱的由来

按照我国的习俗,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少不了给孩子们准备一点儿压岁钱,以示祝福。压岁原意是压惊,与古代“年”的传说有关。

相传远古时期,有一种凶恶的怪兽叫“年”,每隔365天后的夜晚,“年”就出来伤害人畜,践踏庄稼,常常使儿童受惊吓。

但“年”怕“啪啪”的响声,于是,人们就用燃烧“啪啪”作响的竹子赶走“年”,随后,用食物来安慰小孩,谓之压惊。

久而久之,压惊逐渐演变为压岁钱。据《宋史》记载,宋神宗时,王韶的幼子南陔元宵观灯时,被坏人背走,途中恰巧有皇家车子经过,南陔呼救,得以随车入宫,神宗赐给他压惊金犀钱。

早期的“压岁钱”是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待年过后方可花掉。明清时,压岁钱大多用红绳串着。

民国以后,流行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寓“长命百岁”之意。如今,大人们则喜爱选用新钞票,赠给孩子们作为春节的礼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压惊逐渐转化为节日的祝福。

圣诞树的由来

欧美国家过圣诞节,家家都必须扎圣诞树。关于这一习俗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古罗马人在农神节(12月17日)喜欢用绿树枝和花朵装饰神殿和自己的家。克尔特人在这些日子里,以极隆重的仪式摘槲寄生枝叶挂在家中;撒克逊人则喜欢采摘冬青、常春藤和月桂枝以作装饰。

后来,这些习俗就演变成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并且从单个的枝叶发展成结扎在一起的“圣诞树”。

另一种说法是,扎圣诞树起源于德国。

日耳曼人奉橡树为圣树。每年初冬,总会有一名志愿献祭的小英雄蒙头跑在橡树前,他人用棒子猛击他的头,直至头破血流,他们认为此时灵魂已走向神的面前。

公元8世纪,英国传教士温弗烈来到德国时,日耳曼人以儿子献神的风俗已盛行多年。温弗烈想帮助人们铲除这种恶俗。

于是,在圣诞节前夕,温弗烈来到人们献祭的地方,用斧子砍倒橡树。然后,他将一棵松树作了精心的装饰,建议人们把它作为快乐树,并借此取消献祭仪式。

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那一夜,人们便把小松树打扮得花枝招展,这棵圣诞节的松树传遍了全世界,称之为“圣诞树”。

第三种说法是,过圣诞节摆设圣诞树,在16世纪之前,便在德国人的家庭中流行。

据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有一次在圣诞节的夜里从一个小城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山林的夜景格外迷人。为了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山林夜景的美丽,回家后,他将一棵小松树上点缀了一些烛光代表星星。

以后,每年的圣诞节,信徒们便学马丁·路德的样子,在屋里布置一株圣诞树。不久,这种装饰圣诞树的风俗传遍其他国家。

还有一说法是,圣诞树源于中古时期的德国戏剧。剧中有一棵挂满苹果的棕树象征伊甸乐园,表示“生命之树”。“乐园树”是救世主来临的象征。

15世纪,十分流行装饰“乐园树”。每逢新年,他们都要布置“伊甸树”,还要在另一间房里布置用树木制成的三角形“圣诞塔”,上面装饰有蜡烛、星星和常青枝条。到16世纪时,“伊甸树”和“圣诞塔”就合而为圣诞树了,并逐渐演变成现代的圣诞树。

19世纪中叶,德国王子阿尔伯特和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结婚后,将布置圣诞树的风俗传入英国。17世纪,法国移民将此风俗带到美国。

现在,圣诞树已风靡全世界,所采用的树木也不仅局限于松树或棕树,用塑胶制成的假松树也登上了舞台。

春联的由来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

上古时期,有神荼、郁垒(读“伸舒”、“郁律”)两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阴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老百姓为了驱鬼、压邪,便在大门左右各挂一块桃木,画上他们兄弟俩的神像(左为神荼,右为郁垒)用来镇邪。当时把这种桃木上的画称为“桃符”。

从桃符发展成春联,据说与两个皇帝有关。

公元10世纪,五代中的后蜀皇帝孟昶,有一年,要求学士辛寅逊题桃符,但又觉得词句欠佳,于是便亲自题“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于宫外。这就是传说的最早的一副春联。

不过,那时还称桃符而不叫春联,一直沿袭到宋代。如王安石《元日》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明朝时期,桃符才改称春联。据说这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据明朝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建都金陵(南京)后,曾令各家贴对联,并将门联改名为春联,一律用红纸书写。据说有一次,朱元璋亲自到民间察看,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当朱元璋得知这户人家是阉猪的,不识字后。他便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春节贴春联便成为我国民间的一种风俗了。而且,春联也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长盛不衰。

贴门神的由来

门神的前身是桃符,又称“桃版”。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以桃木做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是古代的一个叫成庆的勇士。

班固《汉书·广川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中,杀了自己的亲哥哥、亲弟弟,所以心里总是疑神疑鬼的,弄得他整夜不得安宁。

为消除李世民心中的恐惧,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二人披盔戴甲,连续几夜就站在宫门外守护。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便安心地入睡。

这使李世民满心欢喜,称赞秦叔宝和尉迟敬德说:“两位将军真是门神啊!”

随后,又找来画师给他们画像,并把画像悬挂在宫门左右,李世民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驱邪。于是,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的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