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4302300000064

第64章 养老(2)

时常寻找花草树木,供老人游玩欣赏,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而不要让他独自坐卧,这会导致心情郁闷;春季若亲戚朋友相召聘请,老人愿意前往,应让其任意游玩,但要有亲属服侍陪同,而且饮酒不可过量;春季的一些冷食、米食之物,不要给老人吃,如水团兼粽、粘冷肥腻生僻之物,易损伤脾胃,难以消化,对老人非常不利,一定要奉陪监护才是。

如果天气温暖,不能立即脱下棉衣。因为老人气虚体弱,骨质不坚固,风寒之邪易伤肌体,需要多穿一些衣服。天气过于温暖的时候,可一层一层地渐减,才不会暴伤致病。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春时摄养第九》

老人春季的药养

春季,老人宜服用延年草,以增进饮食、顺气,男女均可用。

青橘皮四两,浸洗,去内瓤;甘草二两,研成细末;盐二两半,炒干。

以上三味,先浸洗橘皮,去掉苦水,用小火烘焙,然后放入甘草一同焙干,最后放入盐。每日早晨,细嚼三两片橘皮,行气的效果极佳。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春时用药诸方》

老人夏季调摄

盛夏季节,是最难调治摄养的。阴气伏于内,暑毒蒸于外,纵意当风,过食寒凉之物,人们多患暴泄之病。因此,老人尤其要注意保养。

屋檐之下,走廊过道,缝隙及破窗之处,都不可乘凉。因为,这些地方的风均为贼风,伤人最为厉害。宜在空旷干净的居室内,或水榭凉亭,或树荫之下,洁净之处纳凉。

饮食宜温软,不可吃得太饱。若因日长而饿,可随时再吃。口渴可饮用粟米煮的温热汤水,或豆蔻煮的水。生冷肥腻的食物尤宜少食。因为老人气虚体弱,夏季阴气藏于内,再食生冷肥腻之物,则易造成滑泄,损伤正气,短时间难以用补法来恢复,务必要谨慎从事。

如果要吃些瓜果之类的东西,应根据身体的虚实适量而食。因为老人想吃某种东西,如果子女违背其意愿,心里便生不乐,所以应随老人之意让其食用。当老人刚食之际,以合适的言语向老人解释,使其知味便休,不违逆老人的意愿,自然不会造成什么损害。

夏至之后,如果是气虚体弱的老人,宜服不燥不热、平补肾气的温药二三十服,以助其元气,如苁蓉丸、八味丸之类的药。

老人宜去清洁、雅致的寺院中,选空旷宽敞的处所,投其所好,使其心情愉快。若要卧息,可随其意,但不可让其久睡。可随时歇息,但久睡易致神昏。若让其与年高能与之和洽的人相处,每日一起闲聊,谈论过去的旧事,老人自然欣喜愉悦,忘却暑热之毒。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夏时摄养第十》

老人冬季的调养

冬天,最宜住在防护周密的房间,盖着温暖的被子或身穿温暖的衣服,调节饮食,使寒温适度。大寒之日,可适当饮用山药酒,扶助衰弱的阳气,抵御寒邪。不可轻易外出,以免触冒风寒。由于老人气血虚弱,真阳已衰,若外感寒邪,便生疾患,多为咳嗽、呕吐、气逆、肢体麻木、头昏眼花等症。

冬季气候干燥,煎烤的食物要少食……冬天阳气在内,虚阳上攻,若再食炙烤燥热的食物,则易导致气机壅满、咽喉哽噎、痰喘咳嗽、眼目昏花之类的病。

冬季也不宜洗澡沐浴,因为阳气蕴于内,如果再用汤火逼迫,必定大汗淋漓,阳气容易随汗发泄。老人骨肉疏薄,易于伤动,多感外邪而致病,故冬季宜早睡晚起,以避风霜的侵袭。早晨宜饮用少量醇酒,然后进粥。临睡之前,宜进服药力温和的凉膈化痰药。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冬时摄养第十二》

老人秋季摄养

秋末之际,水冷草枯,容易引发宿疾。此时做子女的尤其要在身旁奉陪监护,早晚要仔细了解观察老人的举止神态。若面露不悦之色,则须多方劝导,转移注意力,忘掉秋思。

新成熟的五谷,不宜给老人吃,以免引发宿病。若素有宿疾,秋末多发,或为痰涎喘嗽,或为风眩痹癖,或为泄泻劳倦,或寒热往来。在这些宿疾未发之前,预先服用温和应病之药,以防止疾病的发作。

(宋)陈直《养老奉亲书·秋时摄养第十一》

养老之宜

鸡鸣时起床,并在床上行导引功;梳头洗漱之后,正襟端坐,依据季节的寒温,可吃点心,或粥之类的饭食。如果要服药,应先吃饭,再服药。

然后,于静室内烧香诵经,洗涤心灵,平息烦恼忧虑。良久,事毕后出来,到庭院内缓步而行,以舒畅气机。若庭院地面已湿则不宜,可在屋里沿东西方向步行,令气舒畅即可。

家中琐事交给孩子,不宜过多关心。平时不要过分嗔怒、叫喊。饮酒致醉,危害极大。四季气候和畅的日子,依据时节的寒温,出门步行为宜,量力而行,不觉气喘乏力即可。亲戚朋友相互访问,结伴出游数百步,或坐着谈笑,量力而行,以求欢快,但不能过度……

(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

老人见客

《礼记·王制》中说:“年过七十不应参与宾客往来之事。”大概迎来送往不是老年人体力所能胜任的。如果来而不往,《礼记》中认为这不符合礼的规定。

难道这些事还要牵涉到老年人吗?我曾经写过一首《扫径》诗说:“积闲成懒痼难砭,扫径欣看客迹添。若要往来拘礼法,乐音金玉亦无嫌。”

见客总会要相互作揖,礼本不可废,但恐怕腰易酸痛,这种礼就应该抛开。腰为肾之府,肾属水,水动则生波。《蠡海集》中说:“肺居上、肝居下,一鞠躬则肺俯肝仰矣。”故嵇康说:“礼岂为我辈设”。我说:“揖岂为老年设”。

客来饮茶,这是最基本的礼节。饮茶就必是主客各一杯,这就是所谓的主人陪客人。常来往的老友一定都很熟悉,只以佳茗敬客人就可以了。若要相陪,可不必强饮,或设而不饮也可,又何必拘泥于这种繁琐之礼呢?

老年人的穿着适体即可,不必为见客而择穿着。热即脱,冷即穿,见客穿便服即可。如果一定要整肃衣冠而后迎客,不仅频繁穿脱比较烦琐,而且冷暖的变化较大,这岂能适体?《南华经》中说:“是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如有尊贵的客人来访,可叫守门人婉言推辞即可。

凡盛暑时客人来,必然穿戴整齐,站在堂中,等主人衣冠而出,客已热得受不了了。应与知己者约定,主不衣冠,客至即可免冠而着便衣。本为方便主人,却也方便了客人。

老年人多喜谈旧事,爱听新闻,但不可太烦琐,时间不能太长,稍有倦意即止。客人即使在座,也不必周旋,正如张潮诗中说的“我醉欲眠卿且去”即可。大呼大笑,耗人元气,与客人交谈时亦须自律约束。

去赴筵席,没有精力和雅兴周旋揖让。即使家中来客,陪坐陪饮,勉强做自己不愿做的事,会觉得烦苦。假若正赶上良辰美景,良友欢聚,偶尔开樽设馔,随兴而为即可,不要太枯寂。

庆贺与吊唁之礼,皆非老年之事,自应拒绝。按:礼重居丧。《曲礼》中说:“七十惟衰麻在身,饮酒食肉处于内。”另外,《王制》中说:“八十齐丧之事弗及也。”何况其他事呢?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处世长寿不老方

我有处世良策,犹如长生不老方:防寒勿忘粗布棉衣,吃饭须是五谷杂粮。床头备上烧酒一壶,膝上放置琴弦一张,兴之所至随手抚琴,宾客临门举杯相迎。临清池磨墨弄砚,对窗而坐抄写辞章。每日生活如此充实,便觉日月悠悠漫长。人参茯苓药性平和,滋补身体让人难忘,依仗药力纵情声色,后患无穷如养豺狼。上述道理非常明白,句句实在毫不荒唐。诸君谨记时时莫忘,以此处世长寿无妨。

(清)陆以恬《冷庐医话》

延年益寿之方

天地之间人最宝贵,头像苍天脚像大地。父母精血倍加爱护,箕子五福长寿第一。要想长生先戒色欲,真火不泄神志自定。木柴无火不会成炭,人戒色欲寿命延长。

世人要知养生之道,喜笑要多烦恼要少。不寻欢乐独自寻忧,自讨苦吃自设地狱。沉溺恩爱失去自由,功名羁绊几时罢休。放宽心胸受用不尽,避免中年早早白头。

思虑害人超过酒色,苦思焦虑耗费精神。肾水枯竭心火旺盛,百病缠身长寿难求。别人骑马我骑毛驴,仔细思量心中不平。回头看见推车老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会享快活及时行乐,会享快活心无牵挂,会享快活心平气和,会享快活胸怀宽阔。别说婚嫁应该趁早,结婚之后麻烦不少。别说僧道出家多好,出家之人俗念难了。

只有世上知足之人,上床呼呼睡到天晓。只有世上悠闲之人,整天憨憨一直到老。过去未来是非短长,不必总是记在心上。只要心中不留烦恼,便是延年益寿法宝。

(清)石成金《传家宝》

养老戒贪

少壮已过,岁月不常在。孔子说:“等到年老后,血气已衰,应戒贪得。看到马就想车,想到车又想车盖。未得到的想得到,得到后又担心失去,说话顾虑重重,睡觉惊悸不安。”

张紫阳在诗中说:“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遗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欺。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更迷痴。”

(元)王珪《泰定养生主论·论衰老》

养老之道

老年人一般都仗恃年老,没有什么可以慰藉的东西,常多骄恣,不遵循规则。忽然有所爱好,就可合乎心意。懂得养老的方法后,应当常常预防谨慎。

养老的关键,在于耳不妄听,口不妄说,身不妄动,心不妄念,这些都有益于老人……老人为人之道,常想善,不想恶;常想生,不思杀;常念诚信,不念欺诈。

善于养老的人,不是养老的书不读,不是养老的声音不听,不是养老的事不做,不是养老的东西不吃……应经常吃些清淡的食物,但黄米、小豆不适宜老年人食用,所以应该忌吃;大小麦面,粳米等都是佳品;切忌强力撕咬坚硬的脯肉,以免导致牙齿折断。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老人饮食

年过五十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大便不利,或苦于下痢。对这两种症状,应时常加以预防。如果是大便干结难下,就应多吃几次葵菜等冷滑的食物;如果是下痢,应吃些姜韭等温热之物。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老人六戒

擅自安顿,不要劳累多礼,广筵专席老人哪能长时间的作陪呢?这是老年人的一戒;戒得失,家业尽赋予儿孙,悠游自在,清心寡欲,这是其二。

衣服薄布轻纱,不宜穿得沉重华丽,穿脱谨慎,避开风寒湿热的侵害,小心调摄,这是其三;食物宜暖不宜凉,宜细软而不硬,量少多餐,细嚼慢咽,不能过饱,也不能狼吞虎咽,四季应配备健脾理气补养的药剂,这是其四。

不要为寻幽望远早早起床,不要同年少健壮的人纵情尽欢,唯适情即可,这是其五;不管子孙贤与不肖,自己准备棺材衣服,常把“朝不保暮”四个字放在心上,这是其六。

老人能坚持这六戒,即使不用药也可保安康。如果家贫,子孙不能称心如意,只应安于天命,把持操守,闭门端坐,颐养天年就是,不能贪嗔责备,反生恼恨,加速死亡。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