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求人:人生最大的生存和竞争本领
4300700000022

第22章 求人探心理的10种方法(2)

握手这一见面礼形式虽然简单,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握手方式。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嘉兰在一本书中指出,一个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最能反映出他的个性。

握手藏有深层的心理术。一般来说,握手的力气大小同性格有关。比如握手有力者多是富于主动性并充满自信的人,握手无力者则缺乏魄力,性格软弱。在舞会或公共场合里,不断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这个人富有社交能力和自我表现欲。

具体地说,利用握手的方式,怎样才能了解对方微妙的心理活动呢?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就是透过手的湿度状况来判断。

在人类的身体中,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感情变化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会突然活动起来,并引起呼吸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是汗腺的兴奋等状况。

跟对方握手时,如果你发现对方的手掌出汗,这就表示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象征。

有些女性表面上冷若冰霜,但若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掌心有汗迹,这是因为男性的容貌、身体或者语言、气氛等,引起了她某种兴奋的表现。由此可见,可从握手的用劲与否,以及手掌感触,来窥探对方内心的秘密。

曾经在警察局活跃一时的科学侦查老手,就曾经劝警官们试用一下询问握手法,就是在询问嫌疑犯时轻轻地握握手。

开始询问时先握一下手,然后,每当触及到核心问题时,边说着“让我们慢慢谈好吗”之类的话,边握对方的手。

假如嫌疑犯开始手掌是干的,在谈话过程中出起汗来,就可以推测出此人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众所周知的测谎,就是依靠记录汗腺的兴奋情况,对受测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的判断,但其原理和询问握手法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说谎时的下意识动作

了解了以下这些动作,在求人或交往中,你就知道对方是不是拿谎话来搪塞你。

在求人时,被求者有时为了拒绝你,可能编个谎话来搪塞。当然,当时你并不知道他在说谎,但是,他的一些动作或神情表明他刚才说了谎话,只是你没有留意观察而已。

有哪些表现可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对方是在说谎呢?以下这些动作分析可在你求人时作为参考。

掩嘴。

这是一种明显的孩子气动作,用拇指触在面颊上,将手遮住嘴的部位称作掩嘴。也许说谎者大脑潜意识中使他想忍住那些骗人的话,而导致了掩嘴这一动作。

也有人假装咳嗽来掩饰其捂嘴的动作。如果一个同你谈话的人常伴有掩嘴的手势,说明他也许正在说谎话。可当你讲话时,听者掩着嘴,说明听者可能觉察到你在说谎话。

揉眼睛。

说谎者为防止别人看出其虚假的表情,常用这种手势掩饰自己。

说谎时,男人一般用力揉眼睛。如果说了大谎,他讲话时经常会向别处看,通常会向地板上看,女人说谎时通常轻揉眼睛稍下的部位。

挠脖子。

说谎者讲话时,常用写字的那只手的食指挠耳垂下方部位,有趣的是,这种手势通常有五次左右。

摸鼻子。

这种手势是老练、乔装的形式。摸鼻子手势包括在鼻子下方轻揉一下,或者很快地揉一下,甚至摸得特别快,几乎不容易察觉到。

为什么会摸鼻子呢?一种解释是:当相反的想法进入脑子时,潜意识就会指令手去掩嘴。然而在掩嘴的最后时刻,为了使动作不明显表示出来,手又不知不觉地离开面部,快速摸鼻子就这样形成了。

搓耳朵。

这种手势常暗示着听者没有听出谎言。搓耳朵的变化形式还包括拉耳朵,这种手势是小孩子双手掩耳动作在成人动作中的一种重现。

搓耳的说谎者还会用手拉耳垂,或将整个耳朵朝前弯曲在耳孔上,后一种手势也是听者厌烦了的标志。

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这几种小动作虽不是判定谎言的直接依据,但是起码能给你一种科学意义上的参考。

掌握地形心理学

在军事上,领地和地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求人办事时,掌握地形心理学同样十分重要。

求人交往的最佳地形

科学研究发现,动物在自己的“领地”内最有办法防卫自己,人也是如此。

美国心理学家穆勒尔和他的助手做过一次有趣的试验,证明许多人在自己的会客厅里谈话,比在别人的客厅里更能说服对方。这就表明,人们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与人交往容易无拘无束,取得优势,可以灵活主动地展现或推销自己,有利于社交的成功。

倘若在别人熟悉而自己不熟悉的地方交往,则容易引起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恐惧,难以洒脱自如,自然处于劣势。这就是为什么在比较开放的今天,经人介绍的对象初次见面时,绝大多数人仍愿意在自己的“领地”内进行,而不愿在对方“地盘”内进行的原因所在。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在自己的领地内,固然容易充分发挥自己的交往潜能,但也时常伴有少了约束的弊端,使自己的缺点外露。而在别人的地盘内进行,虽然受到的约束较多,然而却可用心专一,利于深层次、多方位地观察和了解对方。

因此,善于社交者,决不局限于自己的领地,他们既可“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是不会作茧自缚的。

《孙子兵法》将“我可以往,彼可以来”的地点叫“通形”,即四通八达的地形,这种地方是“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

其实社交的最佳地利也应该是“通形”。从社交的友好互利的角度来看,选择利己损人的个人领地,假如对方不能欣然接受,你显然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应与人为善,不强加于对方。

当然,如果自己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没有足够的适应陌生环境的经验和能力,最好对于至关重要的社交,也不要勉为其难,选择损己利人的对方地盘。所以,为人为己选择“通形”才是最佳地利,彼此在社交心理和技巧的发挥上才是平等的。

那么何处才是社交的“通形”之地呢?一般认为彼此都可以接受的第三者地盘,或其他公共场所,都属于“通形”之列。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外交会晤选择在维也纳,斯大林、邱吉尔、罗斯福选择在德黑兰,经人介绍的对象,初次相见,选择在介绍人家中,或其他双方都熟悉的地方等,都是理想的、彼此两便的交往地点。

最佳地利是有条件的、辩证的、可以变化的。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交往,在一般情况下是有利的。但若对方是老人、长者、女士等,让他们也屈身就己,恐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反之,倘若听凭他们选择,自己前往他们的地盘,则更能体现对他们的照顾、体谅和尊重,这样做的本身就极有利于社交的成功。

地点是与交往的目的是密切联系的,二者相符方能收到最佳效果。高级宾馆、豪华客厅是招待高级宾客的好去处,而花前月下、幽静隐蔽之地是谈情说爱的理想场所,办公事在单位为宜,办私事则到家里办。因事而定,随事而变,才是明智的选择。

学点地形心理学

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坐的地理位置很重要,求人时,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能否成功。具体说来,地形心理学有以下一些要点。

第一,对初次见面的对方,采取立于旁边的位置,较能迅速建立亲近感。

初次见面,和人面对面地谈话,是一件不好受的事。因为两人之间的视线极易相遇,导致两人之间的紧张感增加。而坐在旁边的位置,则不必一直注意对方的视线,因而容易轻松下来。

另外,在室内放一盆花,使对方有转移视线的对象,效果会更好。

第二,相距50厘米能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要使对方对你产生好感,与谈话者就应保持理想的距离。谈话的距离较近,能制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消除紧张情绪。最合适的距离就是一方伸出手可以够到另一手,即50厘米左右。

如果你想在社交中尽快打开局面,适应环境,那么,每次与人打招呼或谈话的时候,要注意尽可能地把距离拉近一些。

当然,拉近距离并不是亲密无间,特别是在与上级或女性打交道时,不能冒昧莽撞,不然会引起对方反感,以为你没有规矩或用心不正,反而弄巧成拙。

第三,黑暗有助于人们交往。

在光线暗的地方,人们比较容易亲近。心理学的实验也表明,黑暗是人们亲密起来的保护伞。

人们聚在黑暗中,因减少了戒备而增加了亲近感,便于双方沟通。同时,在黑暗中,对方难以看清自己的表情,也容易产生一种安全感。这样,彼此间的对立情绪就会大大少于光线明亮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