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华集团董事长陈丽华总是和财富等字眼一起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年过六旬的陈丽华多次蝉联“女首富”桂冠。
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位女富豪从事她从童年就喜爱的紫檀木收藏。据说在这方面的投入比她的任何房地产项目都费钱,但质朴如初的陈丽华,却将自己的“率性而为”看成一种不计成本的“财富回归”。
黄金宝地——金宝街
来中国的人一定会想去北京,去北京的人一定会想去王府井,而去王府井的人,一定会想去王府井东侧总投资近40亿元、占地35万平方米的金宝街看看。
“黄金宝地——金宝街”,对于这个2005年收工的巨无霸工程,陈丽华笑言这是富华集团最豪气的一个地产项目,大手笔的陈丽华要搭建中央商业区与中央商务区之间的桥梁。
陈丽华在北京著名的颐和园出生和成长,她是满族人、正黄旗世家。但是幼年的陈丽华却因家境贫寒,读到高中便辍学在家。为生计所累,少年的陈丽华不得不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没想到她颇具生意头脑,而且待人热忱、讲信用,所以生意红红火火,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厂。
陈丽华从起家到后来的发家都比较顺利,她的生意之路走得还算平坦,没有经历过一般生意人那样的坎坷起伏。陈丽华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掘到的。
那是20世纪80年代初,她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就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资本。1982年,陈丽华移居香港,从事国际贸易、地产投资。80年代后期,陈丽华返回北京,她笃信自己的事业可以在内地更上一层楼。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2008年,由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无数企业被推到了破产的边沿,但是对于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企业家们来说,他们战略性的眼光却总能使他们在任何风暴中毫发无伤,陈丽华就是其中一个。
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风暴对陈丽华而言就几乎毫无影响,因为在返回北京那年,陈丽华就静悄悄地实现了从香港的战略转移,在澳洲以及东南亚诸国遍设分公司,进行地产投资。
陈丽华从不认为自己先知先觉,她说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陈丽华一向以步步为营、稳健投资著称,她没有过早地进入资本市场“圈钱”,她说富华集团现有的庞大现金流足以运作高质量的项目,完全不必“拆借”股民的钱。1996年,当她在北京投资5亿多元的长安俱乐部终于竣工的时候,让许多人大吃一惊。直到现在,出入长安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仍是身份或财富的象征,长安俱乐部也是时下中国最豪华的私人俱乐部之一。
如今,富华集团在北京的固定资产已超过50亿元,已建成使用、已开工和准备开工的项目总面积超过13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值得玩味的是,十多年来,陈丽华接揽的地产项目个个都是寸土寸金的金贵地段,个中玄机谁人能参破?陈丽华却淡淡一笑:“都是靠朋友帮忙。很多人都问我经商的诀窍,我说很简单——诚实、信用第一,真心实意地交朋友。”
拯救“活的国宝”
在陈丽华看来,她生平最大的“投资”是对“活的国宝”——传统文化技艺的拯救。
陈丽华对紫檀的喜欢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她经常携重金远赴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雨林地区,查访紫檀的生长环境和木质属性,她有过八次赶赴丛林采办木料的壮举。有一次,突遭热带毒蜂袭击,她被铺天盖地的蜂群追赶,幸亏及时利用科学常识才避过一难,那一次绝对是死里逃生。
1999年国庆前夕,陈丽华耗资2亿元建造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在北京正式落成,坐北朝南,气派恢弘。
在紫檀博物馆里有一尊高三米的紫檀故宫角楼,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榫卯密合,瓦光柱圆,精致无双,总重十几吨。紫檀的名贵难求世人皆知,素有“百年寸檀、寸檀寸金”之说,陈丽华采买紫檀曾八进缅甸金三角等地,每吨价钱十几万元,而一个角楼耗材400吨。
但是陈丽华并不指望这个博物馆能给她带来什么利润,也不奢望它赢利,她说:“亏损的博物馆不可能带来金钱上的回报,纯粹从经济上而言,我的这个文化投资或许是不成功的,但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个博物馆所蕴涵的巨大潜在价值。寸檀寸金,馆里的藏品个个都是无价之宝。”
此外,陈丽华还有个大计划,筹备着把她的紫檀宝贝带到世界去巡展、去露脸:“做别人没有的、世上无双的。别人都看重外国的高科技,我要做外国人看重的中国玩意儿。”
1999年5月,美国最大的私立艺术学院——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因为陈丽华在紫檀雕刻艺术上的非凡成就,授予她荣誉人文博士称号。萨凡拉市市长还向她授予金钥匙,宣布她为荣誉市民,并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陈丽华日”。
陈丽华如是说:
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上的富足更容易让人快乐。
画外音:
像陈丽华这样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是对人生进行规划的正确方式。亲爱的女孩儿们,你们对自己的人生又有着怎样的规划呢?
陈丽华小档案:
出生年月:1941年
出生地:北京
身份:富华国际集团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
民族: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