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429300000031

第31章 2时机一去不复返

第六篇2时机一去不复返

优柔寡断的人通常很难真正开始做一件事。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犹豫和迟疑当中,这种人也往往会错失许多良机。成功的秘诀,就是随时随地把握时机。要把握时机确实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里等待或拖延。

诗海漫步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出处:唐·杜甫《咏怀古迹·其五》

释义: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于积劳。诗人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虽是宿命观,但表明机遇很重要。

【人间桑海朝朝变,莫遣佳期更后期】

出处:唐·李商隐《一片》

释义:人世间情况随时都在变化,不要让好事因错过日期而延误了。

【自古天下事,及时难必成】

出处:宋·欧阳修《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

释义:自古天下事,只要抓住时机,虽然很困难,但一定能成功。

【君要花满县,桃里趁时栽】

出处: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赵景明知县韵》

释义:您想要桃花开满县城,桃树就应在合适的时间栽种。比喻善于捕捉时机。趁时:利用适当的时间。

名句拾遗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出处:《易经·系辞下》

释义:君子将自己的才能练好,等待时机成熟就行动。比喻要抓住机会展示才华。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天予不取,反为之灾】

出处:《国语·越语下》

释义:得到了时机就不要懈怠,时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度重来。上天给予的良机,如果不能利用,反而会遭受灾害。

【得时无怠,时不再来】

出处:《国语·越语下》

释义:得到了机会就不要优柔寡断,机遇是不会重来的。

【冻者假衣于春,暍者反冬乎冷风】

出处:《庄子·则阳》

释义:冬天里受冻的人,到春天里才借衣服穿;夏天中暑的人,到冬天才吹冷风。比喻全都错过了时机。暍(yē):中暑。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锱基,不如待时】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释义:即使有智慧,还不如跟形势;即使有锄头,还不如等农时。

【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

出处:《吕氏春秋·首时》

释义:事能不能成,不是事大事小的问题,而在于时机是否恰当。

【日中必彗,操刀必割】

出处:《六韬·守士》

释义:太阳当头的时候就赶快晒衣服,拿着刀就一定要割肉。比喻不要错过机遇。彗(huì):本意指扫帚,这里是指洗刷晾晒之意。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释义:事业难成功易失败,时机难得易失。

【力田不如逢年】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佞(nìng)幸列传序》

释义:努力耕田种庄稼,还不如碰上一个好年成。比喻机遇很重要。

【时不至不可强生也,事不究不可强成也】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时机不成熟,不能勉强找机会;事情不弄清楚,不能够勉强去做成。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出处:唐·张九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

释义:在机会到来时一定要抓住机会;否则,机会失去了就不会再有了。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出处:唐·韩愈《杂说》

释义:好马是经常有的,但能识别好马的伯乐却很少有。喻指机会难得。

【大丈夫相时而动】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

释义:男子汉大丈夫要看形式行动。相:察看。时:时机。

【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出处:清·罗贯中《三国演义》

释义:如果好的机会来了,就要抓住机遇提早行动;否则,后悔就晚了。

【运去黄金减价,时来顽铁生光】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

释义:运气没有,就是黄金都会减价,时机来了,就是铁块也会发光。

谚语集锦

【天时不作弗为,人事不作弗为】

释义:时机不成熟的事不做,人力做不到的事不做。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释义:天气好时不愿意去,直到雨淋头了才行动。比喻错过了时机。

【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

释义:走过了这个村庄,就再不会有这个客店了。比喻机遇一错过,就不会再来了。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释义: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觅:寻找。

【谋贵众,断贵独】

释义:计议事情贵在人多,决定事情贵在独立决断。

【不会做饭的看锅,会做饭的看火】

释义:不会做饭的人,老是揭开锅看饭熟了没有,结果反而煮生了;会做饭的人注意观察和掌握火候,饭做得又快又好。比喻真正会办事的人,不看表面现象,而是注意观察和把握时机。

【趁水和泥,趁火打铁】

释义:趁着有水的时候和泥,趁着火旺的时候打铁。比喻办事不要错失时机。

歇后语荟萃

【铁树开花——千载难逢】

释义:一千年里也难碰到一次。比喻机会极其难得。

【放出笼子的鸟——远走高飞】

释义:比喻一旦有机会就去很远的地方,再也不回来。

【石匠打铁——不会看火色】

释义:比喻人不会见机行事。火色:词义双关,既指火候(火力大小和时间长短),又指时机。

【蛇过了才打棍——马后炮】

释义:蛇已经消失了才想起打它,来不及了。比喻做事失去时机。马后炮:象棋术语,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牢门口的匾——后悔迟】

释义:本指旧时监狱门口的匾额上常提“后悔迟”三个字,转指做错了事或误了好时机,后悔已经太迟了。

【炉外的锤子——趁热打铁】

释义:铁要趁烧红的时候打。比喻要抓紧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去做。

【瓜熟蒂落——时机到了】

释义: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会做成功。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

【瞎子摸鱼——靠碰机会】

释义:比喻机会带来成功。

趣味阅读

【古诗趣话】

落魄的凤凰不如鸡

背时的凤凰走运的鸡,

凤凰脱毛不如鸡,

有朝一日毛复起,

凤还是凤,鸡还是鸡。

这是一首饶有趣味而又富有哲理的打油诗。第一句中所讲的“时”和“运”,实际就是机遇。由此看来,诗的头两句是说机遇的好与不好,关系事物的身价和发展前途。凤凰是百鸟之王,美丽无比,但如果机遇不好,它连鸡也不如。相反,在百鸟中排不上名号的鸡,若时来运转,它也能超过百鸟之王凤凰。

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机遇,但机遇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人去争取。有人说:“机遇如同河里的游鱼,要想捕捉它,就要平时认真结网,并掌握最佳时机撒开去,才能捕捉到机遇这条鱼。”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每天盼望自己时来运转,倒不如练好功夫,努力争取自己的机遇。

【妙联巧对】

抓住时机先“做官”

明代文学家李东阳、程敏政都是少年聪敏,都被人们称为“神童”。李东阳是湖广茶陵人,程敏政是安徽休宁人。

在李东阳4岁、程敏政6岁那一年,两个少儿同时被英宗召见,这不但对他们本人,而且对他们全家来说,都是十分荣耀的事。

中午时分,英宗邀他们与自己共进御膳。看到其中的螃蟹,英宗出了个句子让他们对:

螃蟹一身甲胄

程敏政对:

凤凰遍体文章

李东阳对:

蜘蛛满腹经纶

句子中的螃蟹、凤凰、蜘蛛都属于动物,并且都是联绵词;“甲胄”、“文章”、“经纶”

分别由各动物本身的硬壳、羽毛、丝线生发联想而来,还都用了拟人手法;“一身”、“遍

体”、“满腹”几个词,意思相近而又有变化,都极为贴切,几乎无法置换。皇帝即景出句,两个孩子能有如此表现,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英宗见两个少儿的确不凡,对他们喜爱有加。便有心再试一试他们的才华,又出句道:

鹏翅高飞,压风云乎万里

程敏政对道: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李东阳对道: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英宗的这个出句,是以鲲鹏展翅高飞为比喻,来考察他们的志向。程敏政的对句,显示了雄伟的抱负;李东阳则构思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鹏翅高飞”一句充满了气势,而两个少儿的对句似乎气势更盛。

于是,英宗龙颜大悦,当即发话;“就这样安排:以后此二人,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

后来,李东阳果然做了宰相,程敏政则做到了礼部右侍郎。当然,

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