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
429300000001

第1章 前言:国学之美 生生不息

前言:国学之美 生生不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发出这句感叹,已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了。光阴如白驹过隙,在同样的春夏秋冬中,人类经历了悲欢聚散,最后沉淀下来的,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

华夏子孙世代相传,从古至今没有改变的是对文字的热忱和尊重。从史官秉笔直书,到文人惜墨如金,是我们对古老的文化与生俱来的信任和崇拜。时间留给中国人的财富,就是沉甸甸的五千年历史。而在这历史的河床之上,流淌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国学。

四书五经、经史子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贤者智慧;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变换的形式之下延伸着我们对美的追求和触摸;亭台楼阁、水榭雕栏,普通的生活也可以充满诗情画意;太极八卦、针灸推拿,有限的人生可以聆听自然永恒的大道……传统生活的衣食住行皆有精粹,它们是民族的灵魂,也是五千年的历史生动传神之所在。

向孩子传授国学常识,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教育,而是一种爱的表达,更是对历史的交代、对后人的负责、对民族的贡献。因为,一个有文化的民族才有未来,只有懂得欣赏传统、理解传统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中国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孩子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风景,了解更深刻的历史。

为此,我们向家长呈现了这样一套书,包括人文知识、历史典故、中华句典、汉字故事、美丽诗词和国学精粹,一套六本,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悉数呈现。

这一套书各有特色,既注重人文知识的普及,又留心诗文句典的介绍,有历史整体的梳理,也有片言只语的解析。远可以看五千年历史的大走向,近可以赏字画走笔的小技巧;不敢说收尽了天下的奇珍异品,足以让父母和孩子在这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中,感受到文化的颜色、气息和味道。

有好书,还需要有眼光的人赏识,有心的人去解读。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最值得信赖的图书采购员、最合适的演讲者。借父母的口,这些林林总总的知识能更有效地传达给孩子,成为他们年少时最愉快的学习经历、最熟悉的常识库。

这一套国学丛书,或许不能培养出一个诗词大家,只要能培养出一颗谦逊好学的心灵,我们也就劳而无憾。让我们拿出最好的知识,父母拿出一段时间和一份耐心,让孩子们走近国学,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分工协作,而是我们民族继续向前、生生不息的动力所在。

启迪智慧的国学句典

国学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从内容上说,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全部智慧精髓。从小熟读并掌握国学的内涵,不仅可以长知识,长见识,长智慧,还可以帮助孩子塑造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面对璀璨悠久的传统文化,孩子不免有不得其门、无从入手的望洋兴叹之慨。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为孩子,更为家长编写了《为孩子讲点中华句典》这本书,希望家长能引导孩子通过古典名句走近国学经典,深入浅出地渗透国学精髓。

那么,何为古典名句?古典名句包括古诗词、圣人贤语、谚语、歇后语和对联等。它们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精英们的精辟妙语,是人们用精辟而富有智慧的语言讲出的深刻而又质朴的道理,是优秀的先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结晶。如果说国学经典是一座知识的宝库的话,那么这座宝库中的钻石无疑就是古典名句了。

为了能使孩子在阅读中积淀文学底蕴,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本书精选了我国文化经典里的诸多名言警句和趣味典故。

所选警句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是必须传承的文化精髓,具有现实的教育和指导意义。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尊敬父母尽孝道、懂得感恩学会包容、快速掌握学习方法、为人处世需稳重、珍惜友谊等。此外,还涉及了各种各样的职业,描绘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涵盖的信息非常丰富,对孩子了解社会生活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另外,本书所收录的趣味典故,行文言简意赅,融趣味、知识、文化于一炉,对格物致知有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这部作品中浓缩了人生处世智慧之精华,可谓是句句精辟,字字珠玑,充满了无价的生活智慧。

让孩子熟读经典,与古圣先贤直接对话,能使国学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而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理,心胸宽广。其实,面对先哲留下的国学经典,多数成年人的认知又何尝优于孩子?倘若能利用闲暇,和孩子一起浏览诵读,补上人生中缺失的这一课,受益自不待言。

关心孩子教育的家长朋友,千万不可轻忽对孩子的读经教育,快快让你和你的孩子加入到读经的行列中来吧!当你和孩子一起来分享这本书的时候,你们之间的对话是一种绝妙的体验。

贴心实用的写作宝典

有些孩子在作文世界里快乐地生活,他们拿起笔有写不完的话,可也有的孩子一拿起笔来仿佛有千斤重,怎么也写不出来,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出来的文章也是语言贫乏,苍白无力。真是心中有话说不出,眼前有景道不明。

其实,“不会写作文”是现在孩子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让老师感到头疼,更让家长感到困惑。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孩子不会写作文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老师、家长给予的关注少

现在,一些老师、家长只注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注重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从大大小小的测试中就会发现,每次测验都有阅读内容,而有助于孩子积累语句的古诗默写、文言翻译等却很少。虽然阅读有助于写作,但如果不让孩子大量积累词汇,即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再强,也不会写出好文章。

二、语句储备不丰富

语句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元素,孩子脑子里没有足够的语句,写起作文来肯定感到吃力。出现这种问题,除了课堂教育的缺陷外,还与家庭辅导不到位有关。

常言道起房子离不开砖瓦,那么写作文就离不开素材。本书就是一个为孩子们量身定做的“素材库”,它几乎覆盖了孩子作文的所有范围。因此,一方面,它是一本工具书,让孩子们根据写作的需要临时从中查阅提取。另一方面,又是一条扩充孩子们知识面、提高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的捷径。阅读这本书,可以使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浏览和领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

本书特点主要如下:

一、本书收录自上起先秦、下迄清末,包括诸子百家、正史笔记、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戏曲杂著等各类题材作品的名言佳句3000余条。

二、名句按意义类别编排,共分54类。同一类别中的名句按朝代的先后顺序排列。

三、每一名句条目包括所引句子、朝代、作者、篇名、释义等五部分内容。

四、释义力求准确、简明。如有难字、难词,先加注释;有典故的,说明出处。

五、趣味性浓厚。学习的快乐不外乎两个,一为每天看到自己的进步所带来的成就感,二为学习材料本身的明智与幽默。因此,本书收录有关语句的经典故事近200个。

如此一来,本书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既有与本类相关的古代诗词名句、民间谚语,更有歇后语和趣味故事,富有阶梯性。既便于孩子们学习,又利于大家知识储备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且眉目清晰、便于查阅。

翻开本书,仿佛走进一座国学图书馆,因此,当孩子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对卷帙浩繁的古籍望洋兴叹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埋头在历代著作中寻章索句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当孩子为翻译句子而苦恼时,请你为他翻开这本书!本书实为一部写作宝典,一位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