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问鼎三国
4289400000094

第94章 各出奇谋

荀攸道:“将军认为主公现在派轻骑南下来得及吗?”

“军师的意思……”

荀攸道:“淮军这几日把我军引向城父,目的就是想在城父消灭我等,相信不久刘基就会有所动作。”

“这如何是好?”

荀攸道:“我军来的时候这城父已成一座空城,刘基显然想在这城父阂军陪葬,想毁灭城父无非是水攻和火攻,但刘基不够狠,有些妇人之仁,如果他能在城父留下城中的百姓,我也不会看穿他,但是现在,哼,哼。”

夏侯渊问道:“军师可有什么办法?”

荀攸道:“在城北有一条河,我派人观察了一下,发现水势没有变化,所以可以排除水攻的可能。同时为了防止火攻,我已派人拆除城中的房子。”

夏侯渊喜道:“这样一来刘基想要灭我们是不可能了?”

荀攸摇摇头道:“没那么简单,刘基不是别人,手下能人无数,不可能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不明白,所以他们一定还有另外的计谋。”

“那……”

荀攸冷声道:“所谓的水攻火攻只是刘基迷惑我们的雕虫小技,真正的杀招恐怕还是水。”

“水?”

“对。”荀攸拿起一碗水道:“你看,这是我让人在城中的水源打的水,这水已经被人下毒了,不能使用。”

“原来是想断我们的水源。”夏侯渊恍然大悟:“难道没有其他办法了?”

“刘基既然这么做就说明他已进行了充足的准备,现在就是主公轻骑南下,也会受到刘基顽强的阻击。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那怎么办?”

“刘基兵少,这就是刘基的弱点。以两万淮军根本不足以围困我等,我们完全可以突围而出。”荀攸冷笑一声:“刘基一定会认为我们会北上,到时候一定会把重兵布置在北方,我们只需向南突围,再攻汝南,转战豫州,就地取粮。”

当天晚上三更,夏侯渊各派两千兵马从东南两个方向突围,

淮军大营,刘基听了探子的报告,不由一笑:“传令,东南两方各派一部人马追击。”随着刘基的命令,东南两方各有一部千人追击突围而去的曹军。

紧接着曹军五千人马伪装成两万人马向北突围,刚出城就受到淮军的强烈阻击,损失惨重。但这五千曹军还是突破淮军的埋伏,向北而去。刘基立刻派一万大军追击。

就在淮军追击后,夏侯渊带剩下的一万曹军向南杀出。

刘基听到探子禀报,怀顾左右笑道:“果然不出文和先生所料,接下来看黄忠他们了。”

夏侯渊带着一万曹军下南突围,虽然在这期间碰倒淮军的阻击,但淮军的攻击力脆弱,在曹军的一个冲锋下就溃退了。

夏侯渊的大军向南前进了五十里,除了一些微弱的抵抗外,一切是那么的顺风顺水,同时也和最先向南突围的一千曹军会合了,会合后,夏侯渊所部立刻向西进发。

天明时,夏侯渊所部来到一条河边,准备渡河向汝南进发。

就在夏侯渊所部渡过一半的时候,只见“轰”的一声,滚滚河水从上流飞奔而来。

“啊,不……”夏侯渊脸色大变。

洪水过后,几千淮军乘着木筏杀奔而来,淮军本是淮南人士,熟知水性,虽是陆军,但在水上作战并不弱。而曹军不同,曹军大部分是北方人,天生怕水,在洪水的冲击下本已损失惨重,剩下的都惊魂未定,面对杀奔而来的淮军抵抗微乎其微。

此战,一万曹军丧失殆尽,夏侯渊、荀攸失踪,以淮军大获全胜而告终。而从城父向北突围的五千曹军在一万淮军的追击下,除了不到一千残兵败将和曹操大军会合外,其他的被淮军所灭。

消灭了夏侯渊所部后,刘基也不去寻找夏侯渊和荀攸两人,而是带着两万淮军北上和高顺会合。

谯县,曹军大营。

曹军听到夏侯渊所部被刘基所灭,夏侯渊、李典、荀攸等人不知所终后吐血昏迷倒地。

夏侯渊是曹操本家的第一大将,也可以说是曹军中第一大将,对曹操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典从曹操起兵的时候就跟着曹****,可以说是曹军中的老人。荀攸更是曹操的重要谋士,在曹操的心里就是郭嘉也比不上他。这三人的失踪对曹操的打击比损失十万兵还要严重。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醒来,口中怒道:“刘基,我必杀你。”

“主公。”郭嘉不知何时来到曹操的身边对曹操道:“主公,夏侯渊将军他们只是失踪,并不代表他们已出事。现在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消灭谯县的淮军,好与刘基决战,攻略豫州各地,而且徐州的事已准备的差不多了。”

曹操断然道:“徐州的事暂时放下,派人去和刘备结盟,本相要消灭刘基。”

郭嘉神色微变,但没多说什么。

第二日开始,曹军加强了对谯县的攻势,几万曹军在曹仁等众将的率领下对谯县发动猛攻,同时曹操命令夏侯势咔Ь锬舷拢急缸璧擦趸脑

谯县的高顺虽然拼死作战,但在曹军的攻击下谯县变的摇摇欲坠。

得知曹军七千精骑南下,就是刘基也勃然变色,曹操手中的骑兵可不是普通骑兵,特别在曹操手下关中后,收编了大量西凉铁骑,使得曹军骑兵的战斗力迅猛提高,而现在刘基手中的骑兵最多能聚集四千骑兵,战斗力还不是曹军骑兵的对手。

如果淮军不能在短时间内拿下曹军的七千精骑,一旦谯县被攻下,北方门户洞开,谯县至寿春无险可守,北方大部分地区就会落入曹操之手。

贾诩道:“想对付曹军的精骑并非没有办法。”

刘基神色一动,问道:“文和有什么妙计?”

贾诩道:“妙计谈不上,只是一些老办法。我大汉自高组皇帝以来,为了对付北方游牧民族,同时为了弥补骑兵的不足,设置了大量的弩兵,现在我军骑兵不足,也可用弩兵来弥补。在离谯县三十里的平原上,我军我们利用弩兵和骑兵的配合消灭曹军精骑。”

周仓瞪着贾诩道:“平原上正适合骑兵发挥,在平原上与曹军精骑决战,这不是找死吗?”

徐庶抚须笑道:“妙计,妙计。”

刘基一楞,随即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