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重生之问鼎三国
4289400000091

第91章 攻击曹兵

李典看了看天色,已经快三更了,将士们赶了一天的路又经过一次大战早已疲惫不堪,况且现在淮军也经过一天的追击相信现在也不会追上来。于是就下令全军扎营休息。

曹军将士听到李典的命令离开埋锅造饭,吃了一点东西就倒地大睡,虽然李典派出了不少的守卫,但那些守卫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尽心尽责。

魏延带着五千疲惫淮军接近曹军大营,看着静悄悄的曹军大营魏延终于露出喜色,挥手让淮军将士准备进攻。

“杀……”五千淮军在魏延的带领下如潮水般冲入曹军大营。

此时的曹军将士睡的像死猪一样,等他们发现淮军时,淮军悍卒已经冲进了曹兵之中,他们在各自统军将领的指挥下分割包抄着曹兵,利用这波出奇不意的攻击向曹兵杀去。

锋利的枪尖映起道道寒芒,带着一股强悍的劲道直扑曹兵的胸膛。历经无数次生死系于一发的惊险锻炼了曹兵的潜意识,朦胧之中似乎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天生的警惕让他瞬间后退。长枪就在这时猛然刺来,在曹兵的身体失去重心的一瞬间撒开了敌兵身上的护甲,扎进他的胸膛之中,滚烫的鲜血在收回长枪的一刹那间喷涌而出,夹杂着这长枪搅碎的内脏。蓦然而至的打击驱散了他脑海之中混乱的思绪,让他彻底清醒过来,但为时已晚,大脑的清醒反而让他更加清晰的感觉到了胸口传来的巨大的痛苦,死亡的恐惧笼罩着他的全身,让他放声惨嚎,挣扎着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捂住伤口,去堵住喷涌的鲜血,但早已失去重心的身躯却毫不留情的带着他重重摔了下去,在翻滚之中带走了这条鲜活的生命。

在这片纷乱的战场之上,失去身旁队友的曹兵惨遭重创,单个的曹兵根本没法应付四面冲来的敌军。那些原本便疲惫不堪的淮军将士此刻更是进入疯狂状态,一个个的收割曹军将士的生命,用自己的战刀肆意砍杀着坡上的曹兵。

魏延高大威猛的身躯犹如狂龙出海,势不可挡,枣红的脸上沾满敌卒身体之中喷涌而出的鲜血,一眼看去,显得极为狰狞恐怖。血战之中,魏延根本没有机会去拭去涌进眼中的鲜血,他只能瞪大双眼,挥舞着手中的战刀横砍竖劈,不断的配合着身旁的袍泽冲击着敌军的战阵,用自己的战刀为身旁的兄弟挡住敌人刺来的长枪,保住他们的生命。

鲜血横飞,碎肉如雨,身旁的兄弟惨遭痛击,死亡开始蔓延,突如其来的冲击确实给了曹兵重重一击,让他们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失去战阵掩护的曹兵几乎死伤殆尽。但更多的曹兵以三人为组,五人为阵,长枪、战刀、盾牌能攻能守,熟练老到的配合更让他们发挥出强大的战力,最让人惊愕的这些个阵中,尽然还有曹兵弯弓搭箭以一支支冷箭来为远处的袍泽提供支援。

在经过最初的慌乱和死伤之后,凭借着小型战阵的配合以及高超的个人武艺,那些从睡梦中惊醒的曹兵迅速的稳住了阵脚,将冲来的敌军死死的挡住。

蓦然响起一阵号角之声,一个面如冠玉的年轻小将带着满脸的杀气,带着满腔的怒火紧盯着大营中的曹军,在他的身后得到指令的号手正在奋力吹响号角之声,很显然正是这员小将下达了战令。

这阵号声来的十分突兀,让身陷血战之中的曹军等人有些莫名其妙,但是淮军将士却没有任何的犹豫,立即俯身于地反竖起盾牌,护住身躯,他们十分清楚这阵听起来毫无差别,但却别有玄机的命令所代表的意义,那是充满死亡的声音,代表着死神的降临。

已经忍伤大战的李典一看到俯卧在地的淮军将士就惊叫不好,李典不是初上战场的初哥,几年的南征北战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让他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玄妙。

“箭袭,卧地举盾,举盾。”李典焦急的大声喊叫起来,

伴随着号角之声,淮军将士弯弓搭箭瞄准了交战之处,一具具血淋淋的袍泽尸体刺激了他们的神经,让他们冷酷的外表之下聚起了滔天的杀意。箭雨破空而去,那阵“嗖嗖”的声音让人心中不由泛起一股凉意。

射箭的淮军将士虽然已经尽量瞄准敌人,但是风的吹扯与坡道的影响让很多箭矢出现了偏差,立即就对坡顶交战的双方众人形成一次无差别的打击,由于处置及时,双方两翼的损失都不是很大。

淮军精制的箭矢,配合上质地坚硬的角弓,形成了巨大的杀伤力,大量的曹军士卒死伤殆尽,他们身上的衣甲根本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不仅是他们,就连淮军身上穿着的轻甲也没有任何的效果,锋利的长箭带着巨大的劲道一闪即致,直接一穿而过,将血战之中的士卒直接钉死在地上。箭雨之下,双方死伤惨重。

锋利的长箭片刻之间便吞噬了无数条鲜活的生命,缠斗在一起的双方士卒正忙着躲避对方锋利无比的兵器,根本顾及不到密集射来的箭矢,只能任由精制的长箭刺穿身体,将他们钉死在地。

箭雨覆盖之下的无情杀戳一下子盖住了战场之上震天的喊杀之声,纷乱的战场在箭雨突袭之后似乎陷入了完全的沉静之中,看着那片几乎死绝的战场,众人不由狠吞下一口口水,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想以前来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但是这种短暂的沉寂只在片刻之间,迎来的却是众人更加疯狂的血战。魏延等人一跃而起,疯狂的朝刚刚卧倒于地的曹兵扑过去。

大营外的淮军在箭矢射出以后大步的朝大营冲去,熊熊烈火让他们完全能看清楚大营的情景。

那指挥箭袭的小将名叫太史亨,乃太史慈之子,太史亨年纪虽轻但年少老成,颇有其父当年之风,尚忠义、好游侠,已随淮军征战半年有余,屡立战功,现领左曲军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