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我的第一本历史经典(班级图书角系列)
4263200000004

第4章 中国历史故事(4)

楚国自从被秦国打败以后,一直受秦国欺辱。楚怀王想和齐国联手,一起对抗暴秦。但秦昭襄王很客气地给楚怀王写了封信,请他到陕西丹凤当面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很犹豫,不去,怕得罪秦国;去,又怕出危险。于是不得不和大臣们商量。大夫屈原坚决反对,可是公子子兰却力劝楚怀王去。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但是,楚怀王刚踏进秦国的武关,就被秦国预先埋伏的人马截断了后路。从此,楚怀王被囚禁在秦国一直到死。

楚国人因为楚怀王受秦国欺辱,死在他乡,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气愤。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的劝告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招来公子子兰等人的仇视。他们天天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大王没听说屈原数落您吗?他总跟人家说大王忘了秦国的仇恨,就是不孝;大臣们不主张抗秦,就是不忠。楚国出了这种不忠不孝的君臣,哪儿能不亡国呢?”楚顷襄王听了大怒,把屈原革了职,赶出了国都。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心中感到非常郁闷。他来到湘南,经常在汨(mi)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附近的人知道他是一个爱国的大臣,都很同情他。

有一天,屈原在江边遇见一个渔父。渔父对他说:“您是楚国的大夫吧?怎么会弄到这等地步呢?”

屈原说:“许多人都是肮脏的,只有我是干净的;许多人都喝醉了,只有我还醒着。所以我被赶到这儿来了。”

渔父不以为然地说:“既然您觉得别人都是肮脏的,就不该自命清高;既然别人都喝醉了,那么您何必独自清醒呢?”

屈原反对说:“我听人说过,刚洗头的人总要把帽子上的尘土弹掉,刚洗澡的人总是喜欢掸去衣上的灰尘。我宁愿跳进江里,被鱼吃掉,也不能让自己干净的身子跳到污泥里,染得一身脏。”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屈原一直在等待楚王召他回去的消息,谁知等到的却是秦国已经打下了楚国国都的消息。屈原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放声大哭。此时他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知道楚国已经没有希望了,就在五月初五那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去了。

知识链接

屈原及其影响

屈原是楚国伟大的诗人,他生前是楚国的大臣。政治上,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但他的建议遭到公子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郢都,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中打捞他的真身。一位渔夫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喂了鱼虾,以免鱼虾咬屈大夫的身体。一位医师拿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为的是药晕伤害屈大夫的蛟龙水兽。后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屈原。

《离骚》

《离骚》是《楚辞》篇名,也是屈原的代表作。全篇共370多句,2400多字,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诗人在《离骚》中用了许多比喻,无情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丑恶,抨击了他们的奸邪、纵欲、贪婪、淫荡和强暴。同时,他也塑造了坚持正义、追求真理、不避艰难、不怕迫害、热爱乡土和人民的人物形象。

完璧归赵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让秦王知道了,想把美玉占为己有,便派人送信给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和氏璧”。赵王看了信,心里想: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犯;答应吧,又怕上了秦王的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想找一个合适的人出使秦国。

这时,一个叫缪贤的大臣推荐自己的门客,说他可以担当出使秦国的任务。这个门客就是蔺相如。他见到赵王后,主动提出拿着宝玉出使秦国,并表示:秦国把城池割让给赵国,我就把玉留在秦国;秦若不给城,我一定把宝玉完整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点头同意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他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计策,于是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大王,这块‘和氏璧’虽然外观很好看,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您看。”秦王一听,赶紧把宝玉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后退几步,背靠柱子,愤怒使得他的头发竖起几乎要将帽子顶起。他说:“大王只顾观赏宝玉,根本不提交城之事,可见您并无诚意,所以我将璧收回。大王要是逼迫我,我就撞死在这根柱子上,这块宝玉也一块儿撞碎。”

秦王怕真的撞碎宝玉,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呢?”说着,他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说:“这是块天下难得的宝玉,大王只有举行一个盛大的典礼,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然后派人送蔺相如到客舍休息。

蔺相如知道,秦王根本不打算给赵国城池。当天夜里,便叫手下人穿着破衣服,抄小路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王斋戒五天后,在正殿里隆重地接待了蔺相如。蔺相如对秦王说:“我看大王并无诚意,因此早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了。我并不是想违约,秦国比赵国强大,如果大王您做出高姿态,先交出十五座城池,赵国一定不敢不将宝玉拱手相送。我知道这样做是欺骗了您,请您把我煮死吧!不过,这样做对您有没有好处,也请您先好好考虑一下。”秦王恼怒万分,但又无可奈何,心想,杀了他不但得不到宝玉,还把秦、赵的关系弄僵了。只得放他回去了。

就这样,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胆识圆满地完成了这次出使秦国的任务。

知识链接

和氏璧的来历

春秋时,一天,楚人卞和在荆山下见一凤凰栖于一块石头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卞和终于在山中发现了一块玉璞。卞和捧着它去见楚厉王,楚厉王让玉工辨识,玉工说是石头,所以楚厉王以欺君之罪断了卞和的左足。后来,武王即位,卞和又把宝玉献给了武王,武王又以欺君之罪断了他的右足。文王即位后,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泣,以致哭出血。文王见了,派人问原因,卞和说:“我很伤心,我进献的宝玉被说成是石头。”文王得知,就派人雕琢那块石头,果然得到了一块美玉,为了纪念卞和,文王把这块美玉称之为“和氏璧”。后来,和氏璧传到了秦国,经过精工良将的加工,把和氏璧雕琢成玉玺,李斯在上面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小篆。秦始皇驾崩后,他的孙子子婴把玉玺献给了汉高祖,和氏璧从此成为传国玉玺。

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不详,传为河北曲阳人,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为赵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强秦意图兼并六国、斗争逐渐尖锐的时候,他不仅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让秦国的图谋屡屡受挫,更难得的是,他有容人之量,以大局为重,“先国家而后私仇”,是一位胸怀广阔的政治家。

荆轲刺秦王

战国后期,秦王嬴政一心要灭掉燕国。燕国太子丹非常着急,他把家产全部拿出来,寻找能刺杀秦王嬴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听说荆轲是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就去找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接近秦王,一要给我燕国的地图,二要给我樊於期将军的头。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於期,说:“我有一个主意,既能帮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樊将军报仇,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樊於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秦王,但怕见不到他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带着你的头去,他定会接见我。”樊於期很爽快地答应了,拔出宝剑自刎。

太子丹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立刻就会气绝身亡。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一个十二岁时就杀过人的勇士秦舞阳跟随。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去咸阳。太子丹和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边送别。走在寒风萧萧的易水边,荆轲唱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泪流不止。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嬴政听说燕国派使者把樊於期的头颅和燕国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朝见的仪式开始后,荆轲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燕国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秦舞阳见到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发起抖来。见此情景,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走上去,献给了秦王。秦王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地图慢慢打开,当地图全都打开时,卷在地图里的匕首露了出来。秦王一见,惊得跳了起来。荆柯急忙抽出匕首,向秦王刺去没有刺中。秦王慌忙撩袍闪到大红柱子后边,荆轲追赶,两人围着柱子就转起来了。后来,秦王拔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这时满朝文武和卫兵一哄而上,七手八脚擒住荆轲和秦舞阳,当场把他俩剁成了肉酱。燕国的黎民百姓为纪念荆轲,就在荆馆旁边的小山上,修了一座荆轲塔,这实际是荆轲的衣冠冢。

知识链接

《战国策》

“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期、秦汉年间编辑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战国策》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后来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记载的是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35年的历史。《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叙事上,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秦王嬴政

秦王嬴政就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秦王朝的始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他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将大臣议定的尊号改为“皇帝”。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韩信分油

韩信是汉初著名的军事家,祖籍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西南),所以汉高祖刘邦封他为淮阴侯。

韩信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常常吃不饱肚子,周围人也都瞧不起他。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人们就对他刮目相看,改变了以前的看法。

有一天下午,韩信走在路上,看到不远处有一群人围在一起,爱凑热闹的韩信也急忙赶了过去。走到跟前一看,原来是两个合伙做生意的油贩子因为闹了矛盾,准备散伙各自回家,他们现在正要平分这最后剩下的10斤油。但是他们只有一个油缸、一只空罐和一只空葫芦,罐能装7斤油,葫芦能装3斤油,他们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一直到太阳落山,这10斤油还是没能分配平均。

韩信想了一会儿,就想出了答案。于是他对人们大声说:“这件事情很好解决,就交给我吧!”

人们一看说这话的是韩信,都笑了起来,纷纷出言讥讽:“小孩子捣什么乱,别影响大人商量事情!”“你也能想出主意来?”“饿了吧,韩信?油可不能吃啊!”韩信装作没听见,其中一个油贩子说:“孩子,把你的方法说出来试试!”

韩信站直身子,镇定地说:“首先,你们用葫芦装满油,然后倒进油罐里,重复三次,因为油罐只能装七斤油,葫芦只能装三斤油,所以第三次只有一斤油倒进了油罐,这时葫芦里还剩两斤油,而油罐则装满了七斤油,还剩下一斤油在油缸里。”

这时人们都不再说话了。根据韩信的说法,油贩子把油倒了一遍。

“接下来,你们再将油罐里的七斤油全部倒回缸内,再把葫芦里的两斤油倒入油罐内,这样油缸内有八斤油,油罐里剩下两斤油,而葫芦里没有油。最后用葫芦在大缸里灌满三斤油倒入油罐里。这样,大缸和油罐子里不就都是五斤油了吗?”

根据韩信的建议,油贩子很快就把油平分好了。就在人们对韩信的话进行着细细回味的时候,韩信已经悄悄离开。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轻视韩信了。

知识链接

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时,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韩信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但他的计策始终不被采纳,于是,他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韩信看见汉将夏侯婴,他问道:“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听到韩信的话,认为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下令释放了他,并把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萧何很赏识他。在刘邦到南郑的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得到刘邦的重用,便中途离去。萧何发现韩信逃走后,不顾刘邦的反对追回了韩信,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了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可缺少的将帅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了萧何的建议。七月的一天,刘邦择选了一个吉日,设斋戒和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萧何

萧何(前257~前193),西汉初期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沛(今属江苏沛县)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诸将皆争夺金银财宝,他却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李广传奇

李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将领,以抗击匈奴战功赫赫而名垂千古,历史上把他称为“飞将军”。他出生名门,从小练就一身武艺,骑射更是无人能比。

汉文帝时,北方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常常跟随军队抗击匈奴,因英勇善战,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被升为侍卫官。每当汉文帝外出巡视、打猎,他就跟随左右,在危难时刻冲锋陷阵,解除文帝遇到的种种危险。所以汉文帝说,如果李广生在高祖时期,就是封个万户侯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