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东方育儿经:0:3岁宝宝同步养育速查手册
4222400000019

第19章 新生儿期(13)

新生儿哭了,妈妈去抚摸,抱一抱,拍一拍,宝宝就睡着了。有时,宝宝在那里不哭也不睡,妈妈也会不自觉地伸手去抚摸宝宝。妈妈对新生儿的抚摸当然是一种母爱的行动,但是,它所起的作用,却大大超过母爱,它对宝宝的身体、精神的发育大有好处。

有专家做过试验:把10个新生儿分成两组,每组5人。一组宝宝除了每天吃奶、换尿布以外,每个小时妈妈都在他的背、颈部和手臂上轻轻抚摸5分钟。另外一组只是在喂奶、换尿布或宝宝打嗝时才有人接触宝宝,不给予抚摸。结果发现,受到经常抚摸的5个新生儿在抚摸10天以后,比较活泼,而且恢复了出生时丢失的体重(新生儿出生后几天内体重都会下降,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而没有受到抚摸的5个新生儿,则到15天后才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宝宝皮肤得到良好的触觉刺激,各式各样的触觉传到大脑,有利于脑子发育。

同样,宝宝的两只手掌的皮肤也有丰富的触觉神经末梢感受器,要让宝宝多摸摸这、摸摸那,感受一下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这也有利于宝宝的大脑和精神发育。

贴心TIPS

为什么不能用闪光灯给新生儿拍照

宝宝出世后,父母都想给心爱的小宝宝拍些照片作为美好的纪念。由于产房或室内光线较弱,影响拍摄效果,有人便想到了借助闪光灯来提高照明度,殊不知这样做是有危险的,对新生儿危害很大。

宝宝在出生前经过了9个月漫长的子宫“暗室”生活,因此对光的刺激非常敏感。出生以后,宝宝多以睡眠的方式来逐渐适应这突如其来的急剧变化,而且,人们还发现,刚出生的新生儿白天睡眠比夜间多,这是对外界环境尚不适应的表现。

新生儿眼睛受到较强光线的刺激时还不善于调节,同时由于视网膜发育还不完善,遇到强光可能会使视网膜神经细胞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用闪光灯拍照可能引起眼底及角膜烧伤,甚至导致失明。因此,切勿用闪光灯或其他强光直接照射孩子的面部进行拍照。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不能被强烈光线照射,但这并不等于说新生儿不能见光,如果把宝宝的房间布置得很昏暗,几乎没有光线,对宝宝的视觉发育也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民间所说的“新生儿不能见光”是错误的。

新生儿的几个特

殊现象

新生儿“马牙”

有些新生儿在上腭中线两旁或牙床边缘可见散布的黄白色小点,俗称“马牙”。

有些成年人,尤其过去农村的老人认为它会影响新生儿吃奶,而主张用粗布蘸上盐用力摩擦,直至擦破流血为止。这是一种错误的、不科学的、不卫生的方法,往往给细菌打开了大门,甚至会引起口腔炎、牙龈炎或败血症。

其实它是正常上皮细胞堆集而成的,经过数周或数月可自行消退,一般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无须处理,对宝宝吃奶以及将来长牙不会有什么影响。

新生儿胎记

几乎所有的宝宝出生时都带有胎记,也叫“胎生青记”,医学上称为“色素痣”。胎记大多发生在宝宝的腰部、臀部、背部以及四肢,一般为青色或灰青色的斑块。胎记的形状大小不一,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晰,用手按压后不褪色,这是由于宝宝出生时皮肤色素沉着或改变引起的,一般在出生后5~6年内自行消退,所以不需要治疗。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两三天,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新生儿皮肤渐渐发黄,到出生第七天发黄最明显,这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为什么会出现黄疸呢?这是因为胎儿在妈妈体内时,氧气靠母体的血液提供。由于血液中氧的浓度有一定限量,而母体本身也需要氧气,胎儿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想要得到足够的氧气,就得增加红血球的数量。

出生后,新生儿建立了外呼吸,从大气中吸收氧气,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红血球了,多余的红血球被破坏后,造成血液中胆红素增加。又因正常的各种肠道菌群还没有建立,肝脏功能尚不健全,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增加的胆红素。这种胆红素就像黄色的染料一样,将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和巩膜染黄,从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7~10天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疗,有的喂些葡萄糖水即可。黄疸若发生在早产婴儿则较严重,出现早而退得晚,三周左右才能消退。

新生儿黄疸若出现过早,即在出生后24小时以内出现,并且迅速发展,或黄疸消退过迟,或消退后又再现,多属病理变化,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乳房肿大

男女新生儿都会发生乳房肿大,一般新生儿出生4~7天后出现乳房肿大,甚至有如鸡蛋大小,而且有少量淡黄色乳汁分泌出来,通常在出生后一周左右乳房肿大最明显。有的妈妈看到自己宝宝的乳房肿胀,认为是异常情况,并且民间流传着此时要挤压乳头,不然女孩长大后将无法分泌乳汁的说法。

其实挤压乳头是错误、有害的,且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新生儿出现乳房肿胀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是由于胎儿受母体内分泌(雌激素)影响突然中断所造成的,不需要治疗,两三周后就会自行消失。帮新生女婴挤压乳头,有可能使细菌侵入,引起乳腺化脓,严重时还会导致败血症,即使不发生细菌感染,用力挤压也有可能损害乳房生理结构和功能,这样会害了宝宝的一生。

宝宝吸气时嗓子发响

出生后1周左右,有时宝宝吸气时,喉部会发出“咝咝”的声音。总是在吸气时发出这种声音,妈妈就会着急了,担心喉部被什么东西阻塞了。但又不总是这样,大多是在宝宝哭闹时发出很大的声音,安静之后,就不明显了。此时新生儿哭声不哑,吃奶也很好,也不发热,去就医,医生会说没有什么异常。这是因为喉部生来软弱,吸气时,喉头的一部分变形、狭窄而发出的声音。过一段时间,软弱的部分逐渐变强时,这种声音就会自然消失,既有6个月时自愈的,也有需要更长时间的,不过到周岁时都会自愈,而且平时并不出现,只在哭闹严重时出现吸气的声音,所以不需要特殊治疗。

宝宝出气时,发出呼噜声

有的宝宝一切都正常,但出气时,咽喉部会发出呼噜声。这是由于新生儿没有清理呼吸道的能力,分泌物积留在咽喉部造成的,属于新生儿期的正常状态,爸爸妈妈不必担心。只需要在分泌物过多的情况下,帮助清理一下就行了。方法是轻轻拍背,具体操作如下:妈妈一只手托住面朝下、向前稍微倾斜的宝宝,另一只手握成空拳状,然后用非常小的力气拍打宝宝的背部,促使分泌物移到咽部并咳入口腔。对进入口腔的分泌物,新生儿是不知道自己吐出来的,此时需要妈妈用手清理。如果宝宝把分泌物咽到消化道中,可能会引发呕吐,但这是排出分泌物的正常办法,妈妈不必紧张。

“螳螂齿”

宝宝出生时,上下前部的牙床是不接触的,两侧后部各有一个隆起的上下能接触到的脂肪垫,俗称“螳螂齿”。有些人错误地认为这种脂肪垫是多余的,常用刀割“螳螂齿”,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螳螂齿”对新生儿来说是一种正常现象。在宝宝吸奶时,前部用舌头和口唇黏膜、颊部黏膜抵住乳头,这时后部的脂肪垫关闭,帮助增加口腔中的负压,有利于宝宝吸奶。用刀割“螳螂齿”不但影响宝宝吸奶,还可引起口腔破溃、感染,甚至还可引起全身的败血症,严重的可致宝宝死亡。随着乳牙的萌出,这种高出的脂肪垫就会渐渐变平,所以不需要处理。

表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表情

只要注意观察,妈妈就会发现,新生儿时常会表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表情,比如皱眉、咧嘴、空吮吸、咂嘴、皱鼻等。此时一些没有经验的新手妈妈,就会怀疑宝宝出现了“问题”。其实这是新生儿特有的正常现象,与疾病没有关系。不过当新生儿长时间重复出现一种表情动作时,就应该带宝宝去医院了,因为抽搐的症状就是这样。

新生儿脐疝

少数新生儿脐部有圆形或椭圆形肿块突出,在宝宝哭闹或咳嗽时更为明显。

仔细观察会发现,肿块周围的皮肤颜色正常,当宝宝静卧时肿块可消失,如用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此时一般不会有其他症状。这说明宝宝患了脐疝。

脐疝的发生是因新生儿脐部未完全闭合,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所致。宝宝得了脐疝一般不需治疗,绝大多数宝宝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两侧腹直肌发育,于两岁前自行愈合。在这期间,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宝宝的哭闹和咳嗽,因为哭闹和咳嗽会使腹内压增大,不利于脐疝的愈合。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绕宝宝两周半的皮带,加上棉花包硬币围腰压紧脐疝的方法来治疗,并严格防止脐部发炎和大便干硬。同时还可口服维生素B1,每次5毫克,每天3次。

特大脐疝属于疾病范畴,需要手术治疗。发生疝气嵌顿,则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不可有半点拖延。

新生儿眼白出血

头位顺产的新生儿,由于娩出的时候受到妈妈产道的挤压,视网膜和眼结膜会发生少量出血,俗称眼白出血。新手爸爸妈妈看到宝宝眼白出血,不要惊慌,几天以后宝宝自然就好了。

新生儿过敏红斑

新生儿过敏红斑多数发生在洗澡之后,部分新生儿对光线、空气或香皂、毛巾、温度等刺激都会出现红斑,多者可会合成片。面部和躯干四肢都可以有,其中以躯干部较为多见,2~3小时后自然消失。但亦有此起彼伏的,约1周左右自愈,无须特殊治疗。

新生儿粟粒疹

粟粒疹也是新生儿较常见的皮肤疹象。粟粒疹最多见于新生儿的鼻尖,其他像面部和躯干上偶尔也会看到,但往往比鼻尖上的大。粟粒疹主要是皮脂腺分泌不畅,形成黄白色针尖大到粟米大的小点,可以高于皮肤,但周围无红晕(如果是小脓疱,则周围有红晕)。无须治疗,以后会自然消失。

新生儿油耳朵

正常新生儿的耳道可以分泌一种黄色透明无臭的非脓性分泌物耵聍,俗称“油耳朵”,不必处理,会自然减少。

黄疸半个月还没消退,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应在1周或者10天左右消失的黄疸,到半个月时还没有消退,甚至过了3周,仍然还存在时,妈妈就开始担心了,因为很多书上都讲到,黄疸不消退就可能是宝宝患有某种疾病。可是只要黄疸开始逐渐出现变淡的倾向,宝宝也很健康地吃奶,大便没有变白,就可以等一段时间。足月正常产的健康新生儿,即使是黄疸期延长,一般也都属于生理性黄疸的持续。出生时体重在2.5千克以下的新生儿,黄疸到1个月时仍不消退的并不少见。

新生儿免疫接种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如果妈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还要在出生后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种卡介苗

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新生儿身体各部分的内脏器官都比较娇嫩,抵抗传染病的能力较差。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至今仍有流行。它往往以很隐蔽的形式传播,不少新生儿、婴儿在不知不觉中被传染上,并发展成为很严重的症状,如结核性脑膜炎,不但威胁生命,就是存活下来也可能造成痴呆的后遗症。结核菌还能长期隐蔽在体内,成为以后疾病的隐患。而卡介苗是强有力的抵抗结核病的武器,所以一定要给新生儿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出生后,一般在医院都会接种卡介苗,在家里出生的也应到卫生所、保健门诊部去接种,一个月后局部出现红肿、化脓结痂,不需处理,痂皮脱落后留下疤痕。接种是否成功可到卫生所或医院检查,不成功者还需要重新接种。在3个月时,到结核病防治站或卫生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48小时或72小时后看结果。如果注射部位出现直径大约0.5~1厘米的红肿硬斑,说明卡介苗接种成功;如果注射部位无任何反应,则说明接种失败,需要重新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妈妈若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就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我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关键人群是新生儿,这是阻断母婴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也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好办法。

我国早已将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计划免疫之中,也就是说,宝宝从出生那一天开始,必须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免疫程序是“0、1、6方案”,即出生后立即(不超过24~48小时)注射1针,以后1月龄和6月龄时再各注射1针,注射完3针疫苗后,才算完成对乙型肝炎的免疫程序。

需要注意的是,出生后注射维生素K不属于预防免疫,但对预防新生儿出血和婴儿迟发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有明显作用。所以医院会为新生儿注射小剂量维生素K。

如有羊水污染、胎膜早破、难产等其他感染可能时,医院要给新生儿注射预防性抗生素,时间为3天。

新生儿在什么情况下不可接种卡介苗

新生儿有下列情况时可暂缓接种卡介苗:

体温超过37.5℃;

早产儿及难产儿;

具有明显临床症状的分娩创伤;

患有脓皮病、全身湿疹等影响全身的疾病。

以上新生儿可在以后适当时机,由医生确定时间补种卡介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