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奶爸经
4221600000002

第2章 改变认知——走出育儿的误区(1)

你的这句话是引导OR误导了你的宝贝?

有这么一位家长,是地地道道的足球迷。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到了一个足球,这个足球可不一般,上面布满了他喜爱的球队所有球星的签名。他把这个足球放在了客厅里最显眼的位置,用来天天欣赏。他有一个特别可爱的儿子,有一天突然对他说,爸爸,我们一起玩这个足球吧!他一听,特别严肃却也耐心地说,孩子,不可以,这个足球上面有签名啊!说完,就上班去了。一天过去了,当他一进门,儿子兴高采烈地捧着一个干干净净的足球跑到他的跟前,说道,爸爸,我们现在可以玩这个足球了,上面的签名被我弄干净了!大家可以想想那位爸爸当时的表情……

与小孩子说话不单是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一句话可以引导孩子,让他们驶入人生正确的航线;一句话也可以误导孩子,让他们陷入明天的沼泽。教育学之父裴斯泰洛奇就说过,母亲与孩子交流,是孩子未来人际交往的理想典范。可以说,你怎么说,将来孩子就会怎么说。除此之外,语言的使用往往会带有很深的心理暗示作用,要知道0-6岁,尤其是0-3岁的小孩子非常“吃话”,他们愿意倾听与相信父母说的每一句话。

这个阶段的小孩子,正处在性格的“服从期”,为了获得生存经验,他们必须在行动上模仿,在语言上学习。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学能力与感知觉并不发达,所以父母的一句也就顶上一万句了。我们从以下几个常见问题说起。

客观评价是引导,主观评价是误导。

所有人都躲不过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死亡,一件事情就是别人的评价。成年人对于人的评价会有很多种反应,有的人一笑了之,有的人却紧张兮兮。0-3岁的小孩子则不一样,他们还是张“白纸”,正等待着父母为他们定这张画的风格。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朋友往往采取两种不太恰当的方式去评价我们的孩子。其一,过高评价。一方面我们望子成龙,另一方面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眼中当然是NO.1的!常见的评价有“宝宝是最棒的!”“宝贝就是个超人!”“你真是个天才,最聪明的天才!”可以肯定这些话都是真诚的,而非客套,其中反映了父母的过度期望。0-3岁的宝宝当然不会感到压力,但他们开始相信自己就是NO.1,因为这是父母“亲定”的,错不了。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形成了“积极”的暗示效果,并且会埋藏在她的心灵深处。长大之后,这样的孩子会形成功利的性格,由于自己是“NO.1”,他们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和别人的负面评价,生活会很辛苦。其二,弱化评价。有一些家长,并不看重评价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他们会这样对孩子说,“你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我们大家都一样的。”“你和其他的小朋友没有区别。”可以说过度评价太“火”,弱化评价的做法又太“温”。如今是一个开放的,主张个性化的时代,良好的个性非但不会脱离群体,反而更容易被大家所喜欢。拥有个人特点,才会拥有个人魅力,才能增强人际吸引力。就像莎翁说的,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一个相同的孩子。弱化评价,就是弱化孩子的个体存在,这样做会牺牲她的自信心,甚至形成抑郁性格。

总的来说,带有个人色彩的评价都是误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如何与人相处的方式。

正确的评价语就是客观的评价,当然我们的语言可以委婉,语气可以随和,关键是让孩子们早一些接受正面与反面的双向评价,同时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还有一种做法是设计《富兰克林表》,在一张白纸的中间画上一道线,左面让孩子写5个优点,右面让孩子写5个缺点,目的同样是让孩子们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

对于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我想也是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一课。很多孩子,包括成年人总是摆脱不了别人的各种评价,他们习惯性地接受暗示。我想用一个比喻给大家一些启发,一个总关注别人评价的人,就好比一盏灯,而评价的人就是那个开关,谁愿意永远做那盏灯呢?

当然,我们也需要让孩子积极吸取别人提出的建议,而不要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安慰也分“引导型”与“误导型”

当孩子磕到了椅子,当孩子摔了跟头,当孩子搭错了积木……孩子会伤心,会哭泣,我们应该说些什么?我们自然会将母爱或父爱大面积地覆盖在我们的安慰中,然而要知道,简单的一句话可能会让孩子学会坚强,简单的一句话也可能让孩子变得务必脆弱。

有一个案例,3岁的彤彤在家里自由自在地奔跑,突然,她被桌腿无情地绊倒了。一阵剧痛,让彤彤不禁失声痛哭。妈妈这时候走过来,对她说:只要你不哭,妈妈给你糖吃。这一招确实很奏效,彤彤果然不哭了。貌似很高明的做法,其实仍然是不当的语言。不哭与吃糖没有关系,吃糖与摔倒没有关系,母亲的一句话让这些本来没有关联的事情连接在了一起。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只要哭就可以得到糖。传统的做法可能更为可笑,母亲会使劲打桌子,让孩子感觉自己是无辜的,是受保护的。彤彤妈妈的做法有进步,但同样并不是最好的做法。误导式的安慰会让孩子形成错误的思维定势,会让孩子失去独立思维与独立性格,最终更加依赖父母。

正确安慰应该是理性的归因。我们可以一边抚摸孩子的头,一边告诉孩子摔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一些举动定义为闯祸或犯错,其实是小题大做。0-3岁的孩子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坏到哪里去,唯一坏的事情是他们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可以和孩子说,在屋里活动可以锻炼身体,但是也要注意安全,注意安全是做任何事情的前提,我们虽然摔倒了,但是长了经验,以后注意了就不会摔倒了。

不要拦着孩子尝试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而是引导他们正确地去做喜欢做的事情。

还有一种安慰是基于孩子的相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本是非常值得父母的骄傲的事情。然而受到社会取向的影响,家长不愿意接受孩子的缺点,哪怕这是从她那里遗传而来有一个案例:有一个女孩长得很黑,母亲从3岁的时候就安慰她说,“你是一个黑美人!多漂亮啊!”等孩子13岁的时候,同学之间都是她是黑煤球,她反驳说,“我是黑美人!”同学们更加嘲笑她了。幼年时的不合时宜的安慰反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当青春期来临时,对孩子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鼓励容易误导,建议才是引导

你喜欢鼓励孩子们?鼓励孩子里面藏着很深的学问。通常认为,对孩子进行鼓励,可以让孩子做得更好,甚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然而你可否知道你的不当的鼓励不但不会让孩子做的更好,反而会让孩子迷恋上夸奖与奖品么?

鼓励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就像大餐,偶尔一顿会让人垂涎三尺,然而经常去吃也就觉得平淡无奇。鼓励是精神奖品,这与物质奖励从本质上来说是没有区别的,有些人认为多一些精神激励既省时,又省钱,又省力,三全其美——然而,我们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因为很多的事情孩子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去做的,他们可以承受挫折,我们也应该让他们知道这本身就是实现目标的一部分。有的家长总是自认为很聪明,没事就在孩子身边说:“好的,你真棒!”“你会做得更好!”“真是你做的吗?了不起!”所以,我坚信孩子的行为要分为两部分:当我们主导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如进行感统训练或培养良好习惯时,可以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自觉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先不要鼓励,当你发现孩子坚持做某件事情,并且没有转移注意力的迹象,又屡遭失败倍感伤心时,我们再进行鼓励。

其实,比鼓励更好的做法是建议。建议的内涵是提出解决方法与解决途径。这对于0-3岁的小孩子显得尤为重要。世界上的每件事情对于孩子来说,都是全新的,陌生的,或者说是困难。我们应该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或者更好的做法是什么,这显然是最好的鼓励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边建议,边进行示范。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很喜欢模仿,这也就是为什么身教往往胜于言传的原因了。

对的批评是引导,错的批评是误导

如果说孩子天生会哭,家长天生会的就是批评。比起年幼的孩子,经验多我们很容易辨别孩子对的行为与错的行为。我们常见的批评有哪些呢?“这样不对!”“太淘气了啊!”“你做的太差了!”“我揍你啊……”我们会发现,批评成为了家长的一种特权,我们拿它主要用于宣泄对于孩子的不满和自己心头的不快。其实,批评与鼓励一样,都是教育的方法,我们只是没有把它利用充分罢了。

有这样一个案例,3岁的瑞瑞在幼儿园里表现一直很好,老师们也非常喜欢她。有一天瑞瑞的老师把瑞瑞妈妈叫到身边,告诉她班上的小男孩亮亮总是亲瑞瑞。瑞瑞妈妈一听火冒三丈,对着瑞瑞批评道:“瑞瑞,你怎么不知道躲着点啊!你知道外人的口水多脏么?以后离亮亮远点……”

其实亮亮吻瑞瑞也是喜欢瑞瑞的表现,亲吻只是孩子模仿大人的表现罢了。当然,母亲在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不淡定,但是她却不知道这句话带给孩子的暗示会有多坏的影响——当瑞瑞长大时候,谈恋爱的年龄,花前月下,男孩想亲吻瑞瑞,瑞瑞却万般恐惧地把他推开。因为母亲的一句话可能形成了她的“拒吻”情节,可以说是母亲的一句话毁了孩子的幸福。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应该用合理的方式为孩子解读这个事情:亮亮是同学,他是因为喜欢你才这样做的,可是要知道,亲吻是大人们表示友好的方式,一起玩耍是孩子们表示有好的方式,我相信你可以很好的处理这件事情。

我们在孩子的对话中,会经常评价、安慰、鼓励或批评,我们只要把握住客观与理性这两条原则,就不会出现大的“误导”。要引导孩子还需要我们阅读更多育儿图书,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前面的了解孩子。

什么样的家长具备最好的育儿潜质?

“我希望我的孩子学舞蹈!”妈妈说。

“你看她的手指有多长,她应该学钢琴!爸爸说。

“我觉得让孩子学跳水!得个奥运冠军!”姥爷说。

“她应该从小和我学炒股!成为理财专家!”奶奶说。

围着刚刚出生不到两月的千慧,家人们笑呵呵谈论着梦想与期许。开始大家只是蜻蜓点水地发表意见,后来就开始引经据典,从各抒己见到各执己见,每个人都打着关心千慧成长的名义,为千慧制定着一个个成功的计划。千慧这个时候,左瞅瞅,右瞅瞅,时而轻轻翘起嘴角,时而用力挤挤眉梢,她听不懂大家的讨论,但是她从来对热闹表示欢迎,她在耐心地等待着大人们争论的结果……

当然没结果!家人们的心情千慧不能理解,但是千慧的心情可能也没有被家人们理解。家人们谈得更多的不是孩子的梦想,而是自己的梦想。但谁又知道千慧在想什么呢?她也许想成为总统,也许想成为普通人,也许什么也不愿意去想……

我有时候想,亲子教育就是对孩子梦想的干预,干预的好,梦会实现,干预不好,梦会破灭,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项事业啊!今天,我不想谈谈如何干预的问题,而是想谈谈什么样的家长更容易帮助孩子实现梦想。有钱的?有名的?有权的?有势的?这些若有,当然最好,可以成为孩子成长路上有利的资源。但大多数的家庭不具备这些资源,我们仍然可以让孩子接近他们的梦想,靠的是亲子教育,靠的是我们父母,靠的是一种生活品质——叫作兴趣广泛。

兴趣广泛的人会有一些类似的特点,比如热情、友善、善沟通、适应力强、情绪稳定、反应快、好奇心强等,他们往往是我们公司、单位的“红人”,有他们的地方就有幽默和欢声笑语。在大量的家庭教育案例中,我们发现兴趣广泛的家长,往往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好奇心的培养

兴趣广泛的家长好奇心很强,他们会对很多跨领域的内容感兴趣。在言谈举止之间,给孩子们提供了体验新鲜信息与事物的可能。最好的教育一定来于热爱教育的人。

好奇心其实也是天性。千慧在很小的时候,总是会对灯、花朵或一些有趣的玩具目不转睛。这个时候,我们不会马上进行教育或指导,而是等待与观察。她看得时间越长,证明她越喜欢,她会将喜爱自觉地转化为思考。这种天然的顿悟我想不亚于任何一种教育。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她不断地扪心自问,这是什么呀?它叫什么名字?它好玩么?

其二,包容心的培养

兴趣广泛的家长由于对较为广泛的领域采取包容的态度,对于各类事物的接纳的同时,也会在待人方面有很好的表现。收到家长的影响,孩子们也会效仿家长,用独特而欣赏的眼光看这个世界和他人。

我想举一个反面的例子。那时我在未成年人管教所当督导老师,有一位叫圈圈的16岁女孩子,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另外一个女孩子抢了他的男朋友,她竟然伙同几个好友将这个女孩子打伤,然后把这个女孩子拖到了铁轨上。所幸这个女孩子在火车来之前,蹒跚着逃了出来,获得了救助。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呢?在我给她做个案咨询的时候,发现她原本是一位特别出色的体育特长生,每次训练回家,父亲没有嘘寒问暖,却是对她不断地批评指责。在父亲眼中,体育根本不是什么正业,学习好才是硬道理。由于受不到理解与包容,圈圈选择了夜不归宿,甚至离家出走。她认识了能够理解与包容她的社会男青年,之后就发生了我们前面讲的事情,令人感到惋惜。

其三,良好情绪的培养

兴趣广泛的家长往往具备非常好的心性,这是因为在受到挫折与困难的时,他们会用积极而有效地方式转移注意力,有的人会唱唱歌,有的人会弹弹琴,有的人会聊聊天,有的人会旅旅游……看似简单,实际上这是咨询心理学上非常关注的“事件应对与行为处理方式”。很多的心理患者正是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行为处理方式,而导致了困惑与无助,换句话说,兴趣便是心理自助的最佳手段。

其四,扩大儿童的视野

片头讲到的家长非常常见,我也在《孩子独立“靠”父母》的案例中提到过。家长如果有“业”,就希望孩子“子承父业”;家长如果未“果”,则希望孩子代替他“结出硕果”。这是一种扭曲的望子成龙观。触摸心灵坊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位女儿三岁的时候,参加了幼儿园有奖故事比赛,讲得不错获得了一等奖。可是上了中班后,便成了和同学一起上台,今年上了大班,却不敢上台了。

家长非常痛苦,问我怎么能让女儿“重返舞台”。我排除一些干扰因素,如孩子胆怯众人,害怕失败,最后终于在与家长的深入沟通中找到了线索,女孩母亲从小就羡慕上台表演的同学,青春期时又羡慕明星大腕,她期望自己的女儿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的夙愿,补偿心灵上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