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奶爸经
4221600000014

第14章 关注性格——塑造幸福的一生(1)

每个孩子都有个幻想的朋友

卡洛琳娜(Caroline),当她5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她的大哥哥让(Jean)。让总会在放学后来幼儿园接她,教她做作业,其他男孩捉弄她的时候,让总是保护着她。最让卡洛琳娜开心的是,让总是开着小摩托车载着她到处玩。是的,让就是这么一个超级棒的大哥哥。可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卡洛琳娜只有一个3岁大的,在她眼里总是碍手碍脚的小妹妹。让仅仅在她的想象中存在。幻想中偷吃糖果的朋友,会说话走路的玩具,孩子们的世界里总是有好多离奇的故事,并且他们坚信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

精神分析学家帕斯卡尔?内沃(PascalNeveu)指出:“大约三分之二2岁半到7岁间的孩子会经历这样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时间段。甚至可以把这个阶段看作是在孩子个人意识形成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出生后的7到9个月里,小婴儿对自己的存在是完全没有意识的。现实和虚幻对他来说是混淆在一起的,他还没有能力区分。”逐渐地,婴孩脱离母亲,学着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但是要等到7岁左右,众所周知的“开始懂事的年纪”,他才能真正地学会分辨真实和虚幻的事物。

不知道作为家长的你是否察觉,但现实的情况就是这样,每一个孩子至少有一到二位虚拟的朋友,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朋友,他们也不知道那位朋友根本不存在。他们只是傻傻的相信,傻傻地陪着,傻傻地一起游戏。直到内心足够强大时,朋友便自觉地离他而去。

我们反观我们自己会发现,成人世界的朋友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是指让我们维系我们社会关系,帮助我们生存与发展的伙伴。一方面我们依靠情感,一方面我们依靠互利互惠这种模式。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关系被解释为心理距离,最远的距离是路人,最近的距离是恋人——朋友则在其中摇摆不定,时刻都有下岗的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朋友是世界上最“暧昧”的一个词。

朋友是人的需要。其一,出自本能。人的祖先便是群居的,一起生活,各有分工。遇到紧急情况,部落成员会群起而上,比如对抗大型野兽。根据进化心理学的观点,我们的很多行为是环境选择的结果,这使得我们不得不延续祖先的行踪。其二,满足安全感。在一个陌生城市,“遇故知”自然是最大的幸事,朋友会让我们气场稳定下来,情绪稳定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容易受到骗子的蛊惑,因为他们太需要得到支持与温暖了。其三,社会需要。我们要实现一个目标,自然要奋斗,但如果有了对的朋友,我们便会得到精神、物质与关系方面的支持,离目标愈发接近了。

孩子,尤其是6岁之前的孩子可没有那么多心眼,他们的朋友观是非常纯洁的,当然这点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他们需要“朋友”,是因为他们需要更好的了解自己,通过“朋友”把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一分为二。

非要“幻想”的朋友不可么?在出现“幻想”的朋友之前,我们还有很多资源尚未被利用与开发。其一,亲子关系。就像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是孩子成人之后人际交往的理想典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的情商培养与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裨益。0-3岁,3-6岁分别有着不同的早教主题,而家长往往把极其有限的时间用来教会孩子背下可怜的几首唐诗宋词,错过了培养亲子情感,维护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亲子关系是要靠亲子沟通来实现的,亲子沟通有需要共同的话题。我在《孩子独立“靠”父母》专门谈到了“家长到底和孩子聊什么”这个话题,你会发现有些家长很善于使用绘本、运动或亲子游戏与孩子进行交流,有些家长则不知道如何与孩子相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与孩子进行交流是难的,一方面我们需要理性的使用语言,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另外,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根本听不懂孩子的语言,这就使得孩子产生强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孩子在咿呀学语的阶段,你急他更急,就是“话不投机”,没办法。其二,同辈群体。在我给低幼孩子的家长做培训的时候,有一位家长抛出了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在和别的孩子一起的时候,并不是很主动,他们之间也看不到很多交流……你会发现从平房到楼房,包括我们成人在内,大家都变得封闭起来,生疏起来。我们的孩子有自己独立的房间,独立的玩具,他们变得“独立”起来。然而,这对于学龄前儿童是非常不利的一件事情。一方面他们缺少了同辈群体间的交流经验,一方面他们缺失了最佳的学习机会。家长这时总会运用到一些抽象的优秀生,进行教育:“邻居王妈妈说他的小孩子会背100个单词啦!”“你画画怎么还不如你的表弟?”事实上,小孩子并没有和“榜样”见过几次面,这让他对于学习的对象倍感模糊。此外,独生子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缺少同龄玩伴的时代,孩子不得不去寻找“幻想”中的朋友。

缺少亲子关系与同辈群体的支持,是孩子寻找幻想中朋友的社会原因,而“泛灵论”似乎是心理条件了。马克思说过:“问题总是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产生!”这话在1岁的孩子上就可以应验!她发现,和父母对话是得不到“回音”的,自己有没有同胞的“知音”,她开始把自己的视野从自己扩展到周围,他开始耐心地遴选他的好友,发光玩具、大龙珠、拨浪鼓……并且他开始将这些“人”进行分类,能够形成互动的,自然成为她最要好的“知己”,而呆若木鸡的则不被视为“朋友”。心理学家兼作家伊丽莎白?布拉米说:“直到7岁,孩子们都是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的。所有的物体和动物都能听懂我们的话,并且会和我们对答。”事实上,发光玩具或大龙珠是不会和孩子对话的,孩子把自言自语当做与他们的对话。华特?迪士尼(WalterDisney)和刘易斯?卡罗尔(LewisCarroll)创造的童话世界之所以如此受孩子们欢迎,是因为这个世界里居住着爱迟到的兔子,唠叨的茶壶和爱生气的火车头等等对孩子们来说是如此熟悉,它们就像是每天都在身边的朋友一样。

当孩子的视力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他也开始意识到他是一个人,他应该和“人”进行交流。这是意识水平的一次飞跃,当然还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好。她依旧非常纠结与母亲的关系,她不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面对母亲时而亲近,时而疏离的状态,她急需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定位,然而这时候母亲如果成为不了最好的老师,她就只能靠朋友了,这个朋友就是她幻想经验的结果。伊丽莎白?布拉米说道:“想象的朋友是孩子自我意识的投影,和这个朋友说话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起自我的意识。安娜?佛兰克(AnneFrank)想象中的朋友‘亲爱的凯蒂(Kitty)’是她最好的朋友,陪伴她度过孤独的时刻。”

可以十分肯定的是,拥有一个幻想的朋友是自我意识成长的必经阶段。它的好处有三。其一,增强了自信与安全感。其二,为孩子从人内沟通到人际沟通搭设了桥梁。其三,与虚拟的世界做最后的了解,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

在0-3岁的时候,如果你听到孩子说一些夸张的语句,甚至似乎是幻觉或妄想,千万不要表现惊慌,因为这是他们良好想象力的表现,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你确实也该多陪陪孩子了。

0-3岁的儿童处于感性思维阶段,他们很难把外部获取的信息整合起来,所以你和她耐心地去讲“圣诞老人其实不存在!”或者“从来就没有神仙皇帝!”,他们显然听起来吃力而乏味!这个时间段,我们把培养的重心放在感统训练与行为塑造上。至于认知能力与意识形成则不必操之过急。

尽管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布拉米认为:“直到7岁,孩子们都是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的。”我们却不能一味地放任这种行为。因为幻想中的朋友有可能会成为“坏朋友”,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

其一,影响认知水平的进步。当儿童适应了与“朋友”进行“交流”,阻碍了他与周围人或环境的互动,很难获取新的知识与经验。

其二,幻想中的朋友会占用儿童的思维空间,降低行动效率。龙龙5岁了,妈妈在他的房外呼唤他,他总是反应迟钝,其实他正与“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开心!

其三,幻想中的朋友会成为避风港,造成人际退缩。反正已经有了最好的“朋友”,重要的话说给最信得过的人,既不怕挨骂,也不怕被嘲笑。

其四,人格难以独立。“朋友”的出现本身是为了将儿童与环境分开,当“朋友”与孩子合二为一时,“朋友”把他包裹了起来,她很难了解自己与周围的关系,“自我”难以形成与独立。

介于此,3-6岁是进行干预的最佳时期,恰恰也是亲子关系教育的黄金时期。我们要通过适合的家庭教育方法,将孩子的意识水平达到第二次飞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让孩子们用最温和方式与她最好的幻想中朋友告别:

其一,理性的劝说。莉拉(Lilas)开始要求给她想象中的小猫每天早上喂牛奶时,家长们该怎么处理?帕斯卡尔?内沃说道:“我们不建议家长们过度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甚至给一个不存在的物体留出真正的空间。家长们必须帮助孩子把想象中的朋友停留在游戏的层面,但是也需要认真对待,不应该嘲笑或不当回事。”莉拉的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和莉拉说用她的玩具餐具假装给小猫准备餐食是个非常棒的想法,而不是帮莉拉把牛奶倒到真正的餐具里。

其二,增加亲子陪伴的时间。我们作为真正的“朋友”要经常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当然还要表现的有趣些。我们可以通过亲子阅读、亲子运动、家务劳动等多种互动形式稳固亲子关系,让儿童将注意力转移到真正快乐生活上来。此外,在互动过程中,将人际交往的技巧顺利成长的介绍给孩子。

其三,增强自我意识。让孩子更多的了解自己,包括自己的生日、身高、性别、兴趣、血型、星座等全面信息,尝试让孩子通过《富兰克林表》客观地评价自己。

其四,鼓励孩子进行人际交往。可以带孩子多见识世面,多认识真实的好友。

不管怎么样,幻想中的朋友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伙伴之一,但是如果能让孩子们在适当时候拥有它,在成长中自然的忘记它,孩子们一定会在未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完美人格就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在学校当老师的时候,我发明了一个简单的游戏,名叫“最恐怖的游戏”。游戏玩法就是一个学生站在讲台上,让下面的学生提缺点,每个人提一种,大家不能重复。这个游戏提出来之后,没有学生敢举手,后来有了两个大胆的男生。我没有让他们去玩这个游戏,而是表扬了他们。关键在于我想向孩子们表达一种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都有很多,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要接受这个现实,因为这就是我。

在九十年代,一股成功学的培训风暴席卷了整个大陆,什么“性格决定命运”,“态度决定一切”,“成功可以复制”,“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出路决定思路”,“重要的是你想要成为什么,而不是你能成为什么!”等等,听得人心沸腾,仿佛有精神传销的感觉!成功学培训师在台上更是挥汗如雨,酣畅淋漓。在我通读了四遍心理学史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成功学是伪科学,当然那时候大家都知道它是伪科学了!成功学的合理之处就在于他把各个心理学流派的知识分别抽取了一部分,让你觉得非常科学,又非常全面。如“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你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是成功学讲师抽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当中“自我概念”理论。创始人罗杰斯曾经举的例子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如果认为自己是一个绅士,那么他就会穿上整齐的服装,每日修剪自己的胡须,打理自己的皮鞋,让他的形象合乎自我概念……于是成功学讲师就把它拿过来,说“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事实上,“自我概念”这本书还有一半没有被读到,是这样的,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即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你认为你可以从事什么)和现实状态(即现实生活中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你实际从事了什么)并非总是划着等号。自我概念和实际状态的比值接近一,则证明你是一个心理正常的人。而自我概念低于现实状态的人,容易有躁狂倾向,如中大奖的人或一夜暴富的人,还没有完全做好准备,就获取了一定意义上的成功,心理往往也接受不了。而自我概念高于现实状态的人,容易有抑郁倾向。总觉得我们能力强不被提拔,或干了很多事情也没有被领导发现。从一个层面上讲,自我概念理论解释了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即错误的认知是一切心理疾患的根源。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归根结底回到孩子的话题。话说这股伪科学之风不仅刮到了企业、机关、商场、医院,歌厅,在任何人都想要成功,都渴望效率的时候,学校自然也成为一片温和的土壤。

“你能行!”“你最棒!”“你是完美的!”“你是天才!”这席话不经意地成了一时的教育风尚。“赏识”成为教育的一股新浪,让教师、家长、甚至孩子眼前一亮。有位专家说,“家长,你们太不懂得怎么教育才好,总是一味挑孩子的小问题,却不知道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诚然,中国家长确实喜欢批评孩子,这是和中国二千年封建家长制背景深深相关的,家庭的等级观念具有很强的世袭性。然而,一味的赏识会真的如人所愿么?连弗洛伊德都钦佩的弟子阿德勒,曾经说了这样一句话,“……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决定孩子在未来生活中与其他人的一切关系。”他又说“父母对孩子过分不切实际的夸奖,为孩子成年后的生活埋下了深深地心理隐患”。父母在和孩子建立关系,维护关系时必然会涉及一些对孩子本人和行为的评价,这些评价就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心理健康。4-6岁不客观的评价会一直伴随孩子的一生,成为其一生的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