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醒醒吧,女人:给聪明女人看的智慧书
4221000000015

第15章 人脉决定你的“富贵命”(2)

心理学家解释说,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在别人眼中留下前后一致的好印象,既然前面已经帮过一次忙了,这一次如果不帮,难免有损自己的形象。既然如此,再帮一次又有何妨?于是,“门槛效应”就发生作用了,为了保持自己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好形象,答应了第一个请求的家庭主妇们,只能硬着头皮同意了第二个本不想答应的请求:

在院子里竖一块难看的大牌子。

因此,聪明的女人们,当有人向你推销某种产品、或者只是让你帮个不起眼的小忙时,你千万得睁大眼睛,保持高度的警惕。别看他让你做的只是举手投足就能完成的事情,重要的是接下来他会利用我们门槛效应的心理特点,一步步地让你掏出钱包!当然,门槛效应如果被我们合理地运用,也会带来非常多的好处,就像开始我们讲的,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求人帮忙,或者向人提出请求,就可以分步实施,先提一个容易实现的小要求,再根据事情的发展,提出你真正的要求,成功的概率当然就大得多了。

5.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感动

聪明的女人洞悉人性,在人际交往中她们懂得——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能让人感动!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帮助,这是一种比原子弹威力更猛的感情投资法。

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年冬天,突然下起了百年难遇的大雪,天气极为寒冷。楚怀王点上熊熊燃烧的炉火,穿上厚厚的皮袄,就差坐在火炉上了,还是觉得冷入骨髓。

他沉思了一会,对身边的一位大臣说:

“我有这么好的条件,都无法驱走寒冷,那些贫苦的百姓岂不更冷吗?”于是,他下令给全国贫穷的百姓都送去取暖的火炭,让他们都能烤火取暖。

一时之间,饥寒交迫的百姓们都非常感动,对楚怀王十分感激。

后来,就有了“雪中送炭”这个成语: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有困难时,给予他物质或精神上的及时帮助,让他摆脱危机。

楚怀王雪中送炭,赢得了民心。不过,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假如在平时没有下雪或天气并不很冷时,他作出这个决定,全国的百姓还会对他这样感激涕零吗?至少,不会如此激动!再假如,他采取另一种方式:到了秋天,就开始每个月给百姓送去一些数量不多的火炭,直到寒冬。那么在下大雪的这一天,他即使给百姓增加火炭的数量,也依然不会起到故事中的轰动性效果。

原因就在于,前者虽然只大发慈悲了一次,但却是雪中送炭,是救人性命;后者虽然更合理、更爱民,却只是锦上添花。两者给人的心理刺激是不一样的,锦上添花固然也是帮助人,但雪中送炭似的帮助,却更为紧迫、更为重要,让人印象深刻。

常言说:

“患难见真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心理,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人与人之间的情谊是否可靠。一个人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有人伸手帮了一把,他会终生难忘;但平时他只是遇到了一点自己能够解决的小麻烦,你跑过去帮忙,换到的只不过是一句贬值的“谢谢”。

所以,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感动,也是人际交往中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种常见心理。

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定律叫“边际效应递减”,说的是我们在向往某种事物时,情绪投入越多,第一次接触到这个事物时,情感的体验也就越猛烈,印象就越深刻,感觉就越难忘!但是,第二次接触时,就会淡一些,到了第三次,会更淡。然后依次递减,接触该事物的次数越多,情感体验也就越淡漠,最后趋向于乏味。

在边际效应中,雪中送炭给人的感觉,就像第一次让人体验某种向往已久的事物。而锦上添花,给人的感觉则是较为淡漠的体验。

广西有一位高校教师,她发现一个孩子家庭条件特别差,根本读不起书,而且母亲还得了重病,急需一大笔钱治疗。怀着恻隐之心,这位教师筹集了10万元人民币,送到了这个孩子的家里,以表自己 的心意,孩子和家人全都感激得要跪下给她磕头。因为她这10万元钱,不仅救了孩子的前途,还救了孩子的母亲,救了一个眼看就要崩溃的家庭!从那以后,这个孩子每年的春节,都会和母亲一起去该教师的家里探望她,还给她做了一面锦旗,将她的事迹写信告诉了电视台。电视台拍摄了专题节目,高校也给了她极高的荣誉。

你看,“雪中送炭”的价值有多大!但是,我们在社会上也经常看到另外一些真实的事情,有的人每个月都资助给贫困学生几十到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和学费,这种资助长达几年,一直到学生读完大学,找到工作。但是根据媒体的调查,有不少资助者都曾反映说,他们并没有从中得到期望得到的“学生强烈的感恩态度”,甚至说:

“虽然从未渴望一点回报,但最起码应该每年写几封感谢信吧,这也没有。”

从这两个例子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带给被资助者的心理刺激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同样是帮助别人,这位教师成了名人,而那些给予对方稳定支持的慈善者,却一直默默无闻。

当我们知道了人们的这种心态,在平时的人际交往中,就应该注意掌握。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及时送上我们的帮助,要比锦上添花的效果好。

6.像滚雪球一样扩大你的人脉圈

让网络成为你捕捉人脉的“天罗地网”。用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洞察力去遴选,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把他纳入自己的人脉圈里。

人脉的源头,是自己身边的人。

我们最先接触到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然后是老师、同学,然后是朋友、同事,就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发散性地向四周扩大了我们的人脉圈。因为熟悉和了解,身边的人往往可靠,值得依赖。同学介绍同学,朋友带来朋友,我们的人脉圈就会像雪球越滚越大。

我认识一个女孩蓝慧,初中毕业后,独自一人到北京打拼。为人乖巧灵活,同事、老板、客户关系都处理得很好。她边做边学,进步 非常快,不到半年,无论公司里接什么活,她都能独当一面了。老板也渐渐注意到她,很放心地把工作交给她独立去做——和客户谈判,要欠款,去进料。这些她都能应付自如,所有的客户混得都很熟。他们在业务中有什么需求以及他们的脾气禀性,她都一清二楚。在这家公司干满三年之后,她向老板提出辞职。老板极力挽留。她说,自己想去另外一个区开店,因为她是家里的顶梁柱,得挣钱补贴家用。老板看挽留不住,就帮她出点子,关于店铺选址,关于店内设计,关于招牌,关于用人。她拿出几年挣的工资,又借了一些,门店很快就开张了。她原先的老板、同事和客户,都帮她介绍生意。加上她在新环境的好人缘,小公司竟然红红火火。有个客户,是个挺帅气的小伙子,还偷偷喜欢上了她。无论爱情还是事业,她都丰收在望。

蓝慧有什么资本呢?她什么也没有。她就靠着努力和人脉关系,把自己做成爱情事业双丰收的幸福女人。她在公司的三年,并没有挣多少钱,但是她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她认识了那么多的人,结识了那么多的朋友,积累的人脉资源,让她在以后持续受益。

聪明的女人一定要记住——要像滚雪球一样,扩大你的人脉圈。

认识一些关键的重要人物。这里说的“关键”和“重要”不是绝对的“关键”和“重要”人物,而是相对的。也许他对于别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却对你的人生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就像蓝慧,在公司里能得到老板的器重,即使在她要离开另起炉灶时,老板不但没有憎恨她,相反却很热心地帮她分析与解决一些困难,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为她在创业路上扫除了障碍。其他的一些人,比如某些重要的客户,他们往往与同行的人有诸多的业务联系,他能为你在寻找客源时提供帮助。这就是你要结识的关键人物。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女人和男人不同,千万要注意结识这些人物的方式,要用你的才华,你的能力,而不是别的什么。

女人虽然矜持、胆小,但也要和外界接触,不能把眼光死死盯在有限的范围里。陌生人并不可怕,也许你会在陌生人那里获得意外的帮助。不要对外界怀着排斥的态度,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要接触他们, 用敏锐的眼光和非凡的洞察力去遴选,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把他纳入自己的人脉圈里。

让网络成为你捕捉人脉的“天罗地网”。虽然网络是虚拟的,可面对的人却是真实的。有的女人比较内向,你可以多用网络积累人脉。

网友建立的各种群,各种圈,讨论一些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比如IT,比如摄影,比如写作,比如旅游等等。内向的女人可能不敢在现实中和人多说话,在网上就可以让自己无拘无束了!有什么不懂的只管问好了,将会有许多热心的人帮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