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自我管理一本通(居家自疗保健系列)
4220400000021

第21章 科学膳食,美食滋补(5)

要指出的是,因为香蕉中含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镁骤然升高,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另外,虽然香蕉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但是胃酸过多、胃痛、消化不良和腹泻者不宜多吃。还要提醒的是,因为香蕉不耐低温,所以不适宜放在冰箱内存贮。

鲜梅

鲜梅富含枸橼酸、苹果酸、琥珀酸,有降压、安眠、清热生津的作用。比较适宜头晕、夜间难以入睡的高血压患者食用。以每天5~10克为宜。另外,夏季将乌梅与砂糖煎水做成酸梅汤饮用,可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要注意的是,乌梅不能与猪肉同食。胃酸过多的患者也忌食乌梅。

饮食调理,摄入蛋白质要适量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在我们的身体中,无论是骨骼、肌肉,还是皮肤、血管,所有组织的细胞构成都离不开蛋白质。另外,人的身体从生长发育到受损组织的修复,从新陈代谢到酶、免疫机制及激素的构成,从保持生命力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都离不开蛋白质。因此,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的话,不仅会加快血管老化,加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形成,而且会从根本上影响生命活力。因此,即使是高血压患者,也应该适量摄入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可以强健血管

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十分密切。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多摄入优质蛋白质,高血压的发病率会降低,即使饮食中摄入较高的钠,只要补充适量的高质量动物蛋白,血压也不容易升高。一些沿海地区的渔民,虽然存在许多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比如:精神高度紧张、睡眠时间少、长期海上作业、吸烟饮酒量普遍偏高、摄入较多盐等,但是高血压患病率和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都比较低,这与他们经常吃鱼,膳食中摄入较多优质蛋白质有关。

优质动物蛋白质能够预防高血压,主要是通过促进钠的排泄,保护血管壁,或是通过氨基酸参与血压的调节(如影响神经递质或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地选择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牛奶等,尤其是优质鱼是不可少的。一味强调以素食来预防高血压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此外,蛋白质是由很多氨基酸构成的,其中有一种叫“牛黄酸”的氨基酸,可以提高心脏和肝脏功能、抑制血压上升并降低胆固醇,而且还能预防血栓形成和动脉硬化,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蛋白质可谓万能药。

在以往的高血压治疗中,往往强调低蛋白质饮食,但现在普遍认为,除了合并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他人不必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患有高血压的人更有必要积极摄取优质蛋白质。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以每千克体重1克为宜,即60千克体重的人,每日应食蛋白质的量为60克。

其中植物蛋白应占50%,植物蛋白主要来源于米面、豆类,但是米面类和豆类的蛋白质营养价值不同,米面类来源的蛋白质中缺少赖氨酸(一种必需氨基酸),因此,这类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的程度不太好。

从营养学上说,植物蛋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完全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质;二是不完全蛋白质,绝大多数植物蛋白质都属于此类。植物蛋白为素食者饮食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但是长期食用不完全蛋白质,会发生营养缺乏症,因此,应兼食大豆蛋白质。大豆蛋白质虽无降压作用,但大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能预防脑中风的发生。

此外,每周还应摄入2~3次鱼类蛋白质,这样可以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有利于尿、钠的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对于动物蛋白,则最好选择脂肪较少的里脊肉和鸡胸脯肉等。

一般来说,为充分发挥蛋白质的作用,提高食物蛋白质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率,在日常膳食中,应注意多种食物荤素搭配。通过粮菜兼吃、粮豆混合和粗粮细做等方法来调配一日三餐,比如,将黄豆面与玉米面混合食用,其蛋白质的价值与瘦牛肉无异。

虽然蛋白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但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如苯乙胺等具有升压作用的胺类,这些物质在肾功能正常时可以进一步氧化成醛,进而由肾脏排出体外。如果肾功能不全或是肾脏缺氧,则会导致胺蓄积,存在使血压升高的可能性。因此,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还要指出的是,蛋白质、脂肪和糖在人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蛋白质摄入过多,热量过高,久而久之,也会造成肥胖、血管硬化,甚至血压升高。因此,蛋白质的摄取应适当。

适当选择动物蛋白,尤其是鱼类

多食鱼类可以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这是因为鱼类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而通常我们所进食的肉类食物,如牛羊肉、猪肥肉等,含有较高的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进食大量饱和脂肪酸后肝脏中的酶活性增加,会加速胆固醇合成。如果降低食物中的总脂肪含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不仅有利于控制血脂水平,对降血压也有明显作用,并且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

因此,多食鱼类不仅能通过其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参与对血压的调节,而且可以通过促进钠的排泄,直接降压,保护血管壁。此外,鱼类蛋白是一种优质蛋白质,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比高脂血症更能引起中风)及肾功能不全,应适量多吃。

一般来说,白色鱼肉和油性鱼肉可以为人体提供优质蛋白、维生素和大量的矿物质。尤其是章鱼、鱿鱼等鱼类、螃蟹等蟹类以及牡蛎、蛤蜊等贝类,含有较丰富的牛黄酸,另外,鱼的背骨附近暗红色的部位牛黄酸也较多。

专家建议每周至少应该吃两次鱼肉,特别是油性鱼肉。但是,鲨鱼和箭鱼不适合儿童和孕妇吃,其他成年人每周也不宜吃超过两次。另外,鳝鱼的胆固醇含量较高,不适宜高血压患者食用。

下附其他适宜高血压患者的动物蛋白。

鸡肉:适合身体较弱的高血压患者食用

有研究表明,鸡肉中的胶原蛋白具有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相似的降低血压的作用。此外,鸡肉还有营养丰富、低脂肪、低热量、易消化吸收的特点,适合身体较弱的高血压患者食用。营养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病后虚弱的人也很适合。每天以80~100克为宜。

应该指出的是,鸡肉含有谷氨酸钠(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烹调鸡肉时只须放油、盐、葱、姜、酱油等调料,味道就会很鲜美。不宜放花椒、大料,会掩盖鸡肉的鲜味。

鸡肉降压食谱

三色鸡丝

材料:芹菜100克,鸡胸脯肉50克,香菇25克。

调料:葱花、盐、鸡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芹菜择洗干净,切段;将鸡胸脯肉洗净,切丝;将香菇去蒂,洗净,切丝。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待油烧至七成热,炒香葱花。放入鸡肉丝滑熟,放入芹菜段、香菇丝和适量清水翻炒至芹菜熟透,用盐和鸡精调味即可。

鸡丝凉粉

材料:鸡胸脯肉150克,绿豆凉粉100克,黄瓜丝、红柿子椒丝各25克。

调料:白糖、醋、盐、白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做法:将鸡胸脯肉洗净,放入沸水中煮熟,捞出,凉凉,撕成丝;将绿豆凉粉切条。取盘,放入鸡丝、切好的凉粉、黄瓜丝和红柿子椒丝,加香油、醋、盐、白胡椒粉、白糖调味即可。

鸭肉:对防治高血压有益的肉食

鸭肉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能防治高血压。据媒体报道,法国西南地区的居民习惯吃鸭肉,因此较少患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鸭肉每天以60~80克为宜。

炖制老鸭时,加几片火腿或腊肉,可以增加鸭肉的鲜香味。此外,鸭肉性微寒,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者应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