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常识:健康生活的5000个细节
4211400000008

第8章 医部(7)

手腕下垂无力,或手指关节变得像鸟爪一样,称爪状手;大鱼际肌和小鱼际肌萎缩明显,使手掌变平,如同猿猴的上肢,称之为猿形手。两者都常见于手臂神经受损。

手指关节肿胀,两头小中间粗,且疼痛活动时加重,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

闭目直立,双手平伸,手指张开后出现颤抖,多是甲状腺机能亢进。

手指端掌面皮肤皱褶、干瘪,好似手在水中长期浸泡过,常见于急性胃肠道疾病,剧烈、频繁的腹泻、呕吐等症。

手掌部皮肤起水泡、脱皮、伴奇痒,多为手部真菌感染,即手癣,俗称鹅掌风。

手背皮肤干皱,各指关节发僵不灵活,一年四季都感冰冷,这是手足冰冷症。

2.手掌颜色与疾病

正常人的手指丰满红润,手掌呈淡红色或粉红色,明润光泽,气色调匀。一旦手掌颜色变深或变浅,甚至出现其他颜色,身体多会呈现出某种不适。

手的肤色变深,常见于色素失调症、肠胃疾病。

手掌呈淡白色,常见于贫血、慢性失血。

手掌呈青绿色,常见于血循环障碍。

手掌呈黄色,常见于慢性病症。

手掌呈金黄色,常见于肝脏疾病。

手掌出现红色网状毛细血管,常见于维生素C缺乏。

手掌表面,尤其大拇指根部和小指根部下面鼓起的地方发红,似手掌红斑,常见于肝硬化和肝癌。

手掌呈红色后又逐渐变成暗紫色,常见于心脏病,并预示病情在逐渐加重。掌色过红者,有患中风的倾向。高血压患者如果整个手掌呈红茶色,可能是脑溢血的前兆。

手掌皮肤像缎子样柔软红润者,容易患风湿热或痛风。

手掌的皮下组织瘀血发绀,呈青紫色,常见于严重的感染性休克等疾病。

手掌呈黑色,常见于肾脏病。

手掌中间呈黑褐色,常见于肠胃病。

3.观指甲颜色辨病

黄色:多见于甲癣、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胡萝卜血症等。

青色:见于急腹症。此外,指甲出现青色瘀斑,可见于中毒或早期癌症。

绿色:部分或全部变绿,可能是长期接触洗涤剂或肥皂所致,也可能是绿脓杆菌感染。

灰色:多见于营养不良、类风湿性关节炎、偏瘫或黏液水肿等。

棕褐色或黑色:多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黑色素斑、胃肠息肉综合征,或服用环磷酰胺等抗肿瘤药物所致。细菌性心内膜炎、旋毛虫症,有时指甲可见到棕黑色的点状瘀斑。

青紫色:常因为缺氧所致,多见于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或大叶性肺炎、重度肺气肿等。

紫色与苍白色交替出现:多是肢端动脉痉挛症。

白色:多见于低色素性贫血症;呈毛玻璃样白色,甚至连指甲根部的淡色半圆形部分也分不清,或在指甲远端部横贯一粉红色线条,可见于肝硬化患者。

4.从指甲形态察病

指甲增厚:常见于外伤、霉菌感染、银屑病、先天性厚甲症、毛囊角化症等。

甲板剥离:常见于霉菌感染和银屑病。

指甲点凹:最常见于银屑病,其次为斑秃、肢端皮炎或湿疹、扁平苔藓等。

脆甲:指甲质地松脆,有纵嵴,容易断裂,可见于周围循环障碍、缺铁性贫血、长期碱水浸泡等。

指甲变薄:见于发育缺陷、末梢循环障碍、扁平苔藓等。

竖条纹:多是缺乏维生素A。

横纹:多由缺乏营养引起,心肌梗塞发病前也可出现。另外,可见于肠道感染或肺炎。

横贯的白色线条:多见于砷、铅等金属中毒,或霍奇金病、糙皮病等。

软甲:指甲软而不坚,多是营养不良的表现。

指甲隆起:指甲的横脊和纵脊高度弯曲隆起,多见于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疾病、肝硬化、骨折、溃疡性结肠炎和某些恶性肿瘤等。

匙状甲:指甲变薄,中央凹陷,边缘翘起如匙,常见于低血色素性贫血、长期缺铁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风湿热、钩虫病、梅毒等症。

圆形甲:多见于心脏病、肺病、长期缺氧、肝萎缩、肾衰竭等。

5.皮肤上的疾病征兆

1.蜘蛛痣。

皮肤表层血管向四周放射,如同长出了许多细足,形如蜘蛛。通常出现在胸腹部。多见于孕妇,属正常生理现象。另外,在肝炎患者身上也可出现。

2.蝴蝶斑。

在鼻上或面颊出现一块块红斑,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青壮年女性。

3.细小肉粒。

孕妇与老人身上常出现细小的肉粒,可手术除去。但如果短时间冒出很多肉粒,可能是糖尿病或黏膜瘤所致。

4.胸部瘙痒斑块。

女性对新胸罩、内衣可能产生这种皮肤反应。如果只在一只乳房出现,并有黏液从斑块渗出,则可能是乳癌。

5.皮肤下面肿块。

关节部位的坚硬肿块,可能是风湿性关节炎。但其他部位出现皮下肿块,要小心肿瘤。

6.鱼鳞状皮肤脚。

因风吹日晒,脚的皮肤干燥成鱼鳞状,涂润肤剂可愈。如长期不见好转,并蔓延到其他部位,则可能是皮肤癌的征兆。

6.步态与疾病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步态也可发生改变,并具有一定的特征。

1.蹒跚步态。

行走时摇摆迟缓,像鹅和鸭走路一样。多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等。

2.醉汉步态。

步态紊乱,摇摇晃晃,重心不稳,如醉酒者走路一样。常见于小脑疾患、酒精中毒或巴比妥中毒。

3.跨阈步态。

行走时,高抬下肢才能起步,跨步小,并使足尖擦地而行。常见于多发性神经麻痹或多发性神经炎。

4.慌张步态。

身体前倾,起步慢,随后越走越快,慌慌张张难以止步。见于震颤麻痹患者。

5.剪刀步态。

步行时两膝相互前后交叉,两腿牵曳擦趾而行。常见于大脑性瘫痪和下肢痉挛。

6.间歇性跛行步态。

行走一定距离后,感到一侧或双侧下肢无力,蹲下休息片刻后恢复正常,但再度行走时又会重复出现上述病态。

多是由于脊椎管内病变压迫,或大动脉病变引起的短时间和非持续性的脊髓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此外,下肢畸形、外伤、关节损害等也可引起不定型的异常步态。

步态正常与否,如同诊断某些疾病的一面镜子,一旦发现步态异常,则应及早就医。

7.从肚脐形状看健康

圆形:肚脐圆圆的,下半部丰厚而向上,是男性健康的标志,预示着精力充沛。

满月形:肚脐结实丰满,下腹有弹性,是女性健康的标志,预示着身心健康,卵巢机能良好。

向上形:肚脐向上延长,几乎成为三角形,多预示着胃、胆囊和胰腺的功能不佳。

向下形:与向上形相反,呈倒三角,常表明患有胃下垂、便秘等疾病,同时还要注意慢性肠胃病及妇科疾病。

偏右形:易患肝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

偏左形:肠胃不佳,容易患便秘、大肠粘连等疾病。

浅小形:身体比较虚弱,激素分泌不正常,常感浑身无力。

观分泌物识病

1.异常出汗的征兆

自汗:这种自然出汗的现象,多见于佝偻病及甲状腺机能亢进。

盗汗:入睡即汗出,醒后则汗止,称为盗汗。常见于肺结核。

战汗:先全身战栗,继之汗出是为战汗。多见于各种传染病的初、中期。

绝汗:突然出汗不止,四肢厥冷,脉搏微弱。多见于心衰和虚脱病人。

头汗:汗出仅限于头部。若为重危病人,多提示病情恶化。另外,小儿睡时,常出现头汗,不属病态。

偏汗:或见于左侧,或见于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如老人出偏汗可为中风先兆。另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也常常出现偏汗。

手足汗:指手足心出汗,常是紧张所致。

甜汗:经常微微出汗,汗味具有芳香味及甜味,多见于糖尿病。

黄汗:肝病或肝硬化时,常出现一种特殊腥味的黄汗液。

无汗:气温高而不出汗,慎防中暑。

2.观鼻涕辨疾病

脓鼻涕:常见于伤风感冒、副鼻窦炎,特别是长时间流脓粘鼻涕者,应考虑患副鼻窦炎的可能。

黄水样鼻涕:多见于上颌窦浆液囊肿,表现为一侧鼻腔间歇性地流出黄水。

白豆渣样鼻涕:常见于干酪性鼻炎,并有恶臭;如呈绿色而有特殊臭味,多为萎缩性鼻炎。

黑色鼻涕:多由于吸入大量黑色粉尘附在鼻涕内所致。虽不是疾病引起,还是要采取防护措施。

红色鼻涕:鼻涕呈粉红色,是因为混有血液所致。常见于鼻外伤、手术、炎症、结石、异物,以及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急性传染病、化学性中毒、维生素C和K缺乏等。

另外,中年以上患者,经常擤出血性鼻涕,要及早去医院检查,以防患有鼻腔恶性肿瘤。

3.察痰辨病

吐痰对少数人而言,是一种明显的病理反应。如经过仔细观察,可从痰的颜色、浓度上反映出体内的某些变化。

灰色或黑色的痰:多为铁末、炭末或灰尘的沉着,常是某些相关的职业病。

白色的黏痰:多为呼吸道的轻微炎症,常见于感冒。

粉红色泡沫痰:多是肺水肿,痰呈粉红色,形如泡沫。

黄色或绿色痰:提示呼吸道有化脓性炎症。

果酱色痰:大多为肺瘤,即使浓度不大,病情亦严重。

铁锈色痰:多为大叶性肺炎。

带血丝痰:多见于肺结核、肺癌、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癌等。另外,咽喉炎、口腔外伤、胃或食管病变也可使痰液变红。

4.屁是胃肠功能的信号

肛门排气即为放屁,无屁或多屁多不是正常生理现象。

无屁即肛门停止了排气,且有自觉症状和体征,如有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大便等情况,可能为肠梗阻。

腹部手术后,随着肠蠕动的恢复,可出现放屁,此时才可以进食,如果几天都不见肛门排便排气,则要小心肠粘连。

多屁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消化不良。另外,也可能是摄入过多的淀粉类与蛋白质类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蛋类等;或进食时狼吞虎咽,以及习惯性吞咽功作过多所造成。这些均非病态。

一般情况下,屁不会特别臭。屁特臭,常见于消化不良;晚期肠道恶性肿瘤时,屁可出现腐肉样奇臭;消化道出血、肠道炎症(如菌痢、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小肠炎等),屁往往比较腥臭。

此外,臭屁还可能是进食大蒜、洋葱和韭菜等含有刺激性气味食物引起,这属正常生理现象。

5.尿液异常与疾病

1.多尿。

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为多尿,多见于糖尿病、肾病和尿崩症。

2.少尿和无尿。

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为少尿,少于100毫升为无尿。多见于大失血、急性肾炎、脱水、休克和心力衰竭。

3.夜尿。

夜间排尿次数与尿量显著增多,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和肾病。

4.红色尿。

多提示尿路出血,可见于肾结核、急性肾炎、紫癜、膀胱肿瘤和泌尿系结石等。

5.黄褐、黄绿色尿。

常见于肝、胆系疾患引起的黄疸。另外,可见于服用维生素B2、金霉素、痢特灵等药品,或大量进食胡萝卜等。

6.琥珀色。

多见于发热后。

7.乳白色。

多为泌尿道化脓性感染、丝虫病、肿瘤压迫淋巴管等。

6.便血与疾病

正常大便是不带血的,因此,如果出现大便带血,或黑色大便,则应考虑出现了某些病理改变。能导致大便带血的常见疾病有以下几种:

直肠息肉:常见于儿童及男性,血呈鲜红色。

痔疮:血呈鲜红色,不与大便相混,多伴有疼痛、便秘。

肠套叠:多见于小儿,右侧腹部可出现肿块,压时出现疼痛。

肠道炎症和结核:大便与血相混,且出现粘液或脓,伴有腹痛、腹泻及腹部坠胀,如痢疾、肠结核或结肠炎等。

肠道肿瘤:结肠癌腹部可触及肿块,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直肠癌表现为便秘、便后出血、大便形状改变等。

7.观白带辨性病

1.淋病。

常表现为白带增多,呈淡黄色,为稀脓性,同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小腹胀痛、外阴明显红肿、尿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等症状。

在显微镜下,可见到分泌物中有大量淡红色蚕豆状成对的淋球菌。

2.滴虫性阴道炎。

白带增多,外观呈灰黄色,污浊、带泡沫,有臭味。有时呈白色或黄白色稀液体,或为大量脓液。

患此症后可有外阴瘙痒、灼热、疼痛及性交痛等不适,阴道分泌物检查可发现活动的滴虫。

3.阴部尖锐湿疣。

白带增多,呈黄色脓性,散发恶臭。在外阴、阴道或宫颈处可见乳头状、菜花样或鸡冠样突起,突起物早污灰色或红色,表面湿润,质地柔软。

4.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

白带有色、量、质的异常变化,尿频、尿痛及性交痛。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有白色分泌物,擦除后露出红色糜烂面,有浅表溃疡。

鉴味听声辨病

1.体味与疾病

人体发生某些疾病时,可散发出某种特殊气味,且不同的疾病散发的气味也不尽相同。

烤面包味:可见于伤寒。

羽毛味:可见于麻疹。

啤酒味:可见于淋巴结核。

烂苹果味:多见于糖尿病。

酸味:汗液有酸味,可见于风湿病。

氨气味:即小便味,可见于肾炎患者。

粪臭味:呕吐物中有粪臭味道,可见于急性腹膜炎和肠梗阻。

恶臭味:可见于气性坏疽。

狐臊臭味:可见臭汗症,即狐臭。此病对健康无影响。

霉臭味:口中常有此味,多见于肝脏疾患,即肝臭。

血腥味:可见于牙龈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以及支气管扩张。

腐败性口臭:多由口腔不洁引起。

脓性口臭:常见化脓性鼻炎、副鼻窦炎、小儿鼻内异物、咽喉或扁桃体炎或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

馊性口臭:多见于消化不良。

2.口味异常是病变的征兆

口香:多见糖尿病重症。

口甜:多为脾胃湿热。

口苦:多为肝胆有热。

口咸:多为肾虚。

口酸:多为肝胆有热。

口淡:多见脾胃虚寒或病后脾虚。

口辣:多为肺热壅盛。

3.声音与病变

健康人的声音自然和畅,男声低而浊,女性声高而清,儿童声尖利清脆,老人声浑厚低沉。当机体出现不适时,往往声音会有所改变。

声调异常,可反应病情的虚实变化。语声低微,有气无力,或先重后轻,多为久病之后气虚中气不足;声音高亢,语言烦多,见于发热、高血压、甲亢等实证热证。

妄言谵语、或喃喃独语,多见于危重病,是神志昏迷的前兆。

呻吟常常是痛苦的反应,比如,头痛呻吟伴攒眉;呻吟不起,多为腰腿有疾;呻吟扪腮多为牙痛。

借叹息发泄心中的郁闷,多见胁胀痛,饮食减少,失眠等。

声音中经常带有浓重的鼻音,除了感冒外,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也是常见原因。

声音嘶哑常是喉部疾患和全身疾患的信号,例如:

咽喉疼痛,声音粗糙、低沉,发音费力,早上较严重,常见于急性喉部炎症;声音低沉、粗糙发硬或破裂,晨轻夜重,讲话前需清清嗓子,多见于慢性咽喉炎;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呼吸困难,最后完全失音,可能是喉部恶性肿瘤,常见于40岁以上男子,尤以长期吸烟者多见。

另外,声嘶可出现于长时间用声音,或突然用声过度,或甲状腺、扁桃体、喉部的炎症、水肿等。

4.听咳声巧辨病

干咳伴有胸痛、吐血丝,年龄在中年以上者,应警惕患有肺癌的可能。

咳嗽,吐痰带血伴有低热乏力盗汗时,多是肺结核的表现。

反复咳嗽,发热,痰多,有时带血,常见于支气管扩张和阻塞性肺炎。

频咳浓痰,多为肺部化脓性感染,脓痰量多且伴有恶臭,多为肺脓肿。

咳嗽伴声嘶,多为咽喉及声带的炎症或肿瘤。

儿童突然发呛咳,多为异物误入气管或百日咳、白喉等所致。

咳声低沉无力,常见于年老体弱、极度衰弱者,也可见于慢性支气管炎。

急救常识

1.家庭急救箱的配置

1.家里要备一些消过毒的纱布、绷带、胶布、棉棒等,这些东西急救时常会用。如有条件,最好备有一块边长1米左右的大三角巾。

2.体温计是必须准备的量具。医用的剪子、镊子也要相应地配齐,在使用前先用火或酒精消毒。

3.可配置碘酒、紫药水、红药水、烫伤膏、眼药膏、止痒清凉油、伤湿止痛膏、创可贴及75%酒精等外用药。

4.可配置解热、止痛、止泻、防晕车、一般消炎药和助消化药等内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