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别让食物害了你
4211300000051

第51章 婴幼儿的饮食禁忌(4)

给孩子补钙的正确方法是: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再根据其程度,来决定是否需要补钙及如何正确补钙。此外,吃糖钙片并不能预防佝偻病。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不可随便购买补钙药给孩子服用,以免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

小儿贫血不宜只用蛋黄补

鸡蛋含铁量为每百克2.7毫克,鸭蛋为每百克3.2毫克,与瘦肉中含铁比较相似。蛋黄中的铁与磷酸盐、磷酸蛋白结合成复合磷酸铁,很难被吸收和利用。

因此,小儿贫血时不宜只用蛋黄来补铁,可在婴儿4个月后,慢慢增加猪肝泥,因为猪肝中含有大量的铁。还可同时加用含铁和维生素C的饮料,或辅助食用绿叶蔬菜等。

婴儿忌多食富含铁的食品

研究表明,出生后3~9个月的婴儿,发生“猝死综合征”与婴儿期铁摄入量有关。

科研人员对猝死的婴儿进行尸检发现,其肝脏内的含铁浓度比正常的婴儿高2~3倍。婴儿如果铁摄入过多,就会影响小肠对其他微量元素如锌和镁的吸收,引起缺锌症及缺镁症,降低婴儿的免疫功能,使其容易遭致病菌的感染。

此外,还会引起体内维生素E缺乏,导致体内抗氧化剂的机制失调,使毛细血管膜遭到广泛的破坏,引起猝死。

因此,专家建议,婴儿忌食添加太多富含铁的食品。

婴儿不宜食完全低脂饮食

一些家长认为,多吃脂肪对孩子生长发育不利,会得肥胖症,将来长大后还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因此,他们控制给孩子吃含脂肪的食物,于是孩子越长体质越差,不但体重不增,而且可能出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因此,婴幼儿期采取低脂肪饮食是不科学的。

脂肪是供给体内热能的重要来源,并且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体表脂肪能防止体热散失,内脏周围的脂肪能保护脏器不受损伤。维持肌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必须由食物提供,肌体无法自己合成。

因此,必须为婴幼儿供应适量的脂肪,但也不能供给太多,不然会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日久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

婴幼儿饮食忌缺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只有1.4~2.3克,但其功能非常重要。婴幼儿缺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的停滞,而且会影响婴幼儿智力的发育。

婴幼儿缺锌最常见的症状是厌食、异食癖和生长停滞。若在胎儿和乳儿期缺锌,就会造成智力发育障碍。

为给婴幼儿补充锌元素,乳母的膳食必须注意平衡,多摄入含锌较多的食物,如除鱼以外的海产品。

不同月龄阶段的婴幼儿对锌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出生至半岁婴儿每日需要锌1.25毫克。除吃奶的孩子外,不吃奶的孩子还必须合理调配膳食。多吃含锌较多的食品,如肝泥、肉泥及强化了锌的婴儿营养米粉等。

忌随便给小儿食用保健食品

保健品可分为滋补品和疗效食品两大类。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以天然食品为主要原料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沙棘、黑加仑、猕猴桃、椰子等,这些食品安全可靠,对人体无副作用。另一类是对食物进行营养强化,加入一定量的氨基酸、维生素及无机盐等,来提高食品的营养水平,如维生素A和D强化牛奶、赖氨酸饼干、魔芋面食等。

保健食品对改善食品结构,增强人体健康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必须合理使用,否则,滥食过量反而破坏体内营养平衡,影响人的健康。对小儿更应注意,必须按不同年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缺什么补什么,并要合理搭配,对症使用,切不可盲目食用。

食用时必须征求医生意见,不得以保健食品代替药物治疗。健康小儿不要吃疗效食品,并须注意食品的质量和出厂日期、保质期限等。

小儿每日吸收脂肪和糖类忌过多或过少

小儿的营养需要中脂肪和糖类也是必不可少的,是供给小儿热量的主要来源。

婴儿每公斤体重每日约需脂肪4克,幼儿及学龄儿童需3克。初生婴儿所需的脂肪与成人不同,含不饱和脂肪少,在人奶喂养1年之后,脂肪的性质渐与成人相似。小儿食物中所供的脂肪需新鲜并防止氧化,因氧化作用可使脂肪丢失营养价值。

每1克脂肪可产生9千卡热量,脂肪所供的量约占小儿每日总热量的35%。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婴儿饮食中的糖类一般为乳糖、蔗糖及淀粉类。乳糖为乳类所含的糖,不发酵,味不甚甜,初生婴儿能消化吸收,适用于热量需求较高的婴儿。蔗糖指日常食用的白糖和红糖,能发酵,其味甜,婴儿可以消化,但每次用量不要太多。蜂蜜中主要含果糖及葡萄糖,有利于通大便。

婴幼儿所需糖类较成人多。1岁内的婴儿每公斤体重每日约需12克,2岁以上约需10克。婴儿饮食所供糖类的热量约占总热量的50%。婴儿饮食内糖类含量过高,而蛋白质含量过低时,开始体重增长很快,继之可出现肌肉松弛无力,成为虚胖,免疫力低下,严重者可发生营养不良性水肿,且经常易患各种疾病。

忌忽视小儿对水和热量的正常需要

小儿为适应生长发育的需要,每日对水和热量的需要量比成人大得多。究竟比成人大多少,根据不同年龄而定。特别是患病时,常常要精确计算所摄入的液量与热量是否能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因为维持足够的液体和热量对辅助治疗和恢复健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无论是在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或是患病时都需要掌握小儿期水与热量的正常需要量。

其正常需要量是:1岁以下的小儿,每日需水量为125~150毫升/公斤,热量是110~120千卡/公斤。以后每长3岁,减少25毫升,热量减10千卡,即可推算出水与热量的生理需要量。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迅速,则需要量越大。

吃奶的孩子每日需要的水大部分由牛奶或母奶补充,不足的部分在奶间喂水补足。

忌给孩子吃补品

有些家长为了使独苗苗聪颖强壮,不惜代价做健康投资。什么人参糖、人参饼干,喝人参奶粉、人参可乐,只要孩子愿意喝,就保障供应。更有甚者让小儿喝冰糖燕窝。这些补品如果让老人或病人服用也许有益处,但让小儿服用是有害的。

因为人参可促进激素分泌,燕窝可促进性腺功能。小儿服用后,可以发生性早熟,严重时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例如,有一家长经常将冰糖燕窝给2岁半的孩子喝,以“增加营养”。4~5个月后,这个孩子的乳晕变黑了,乳腺结节发育增大,阴道分泌物出现。

我们诚恳地呼吁家长不要给小儿吃补品,以保证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小儿不宜长期吃鱼肝油

为防治小儿佝偻病,首选的药物应是维生素D,鱼肝油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小于维生素A10倍。如用鱼肝油来防治佝偻病,在维生素D达到治疗量时,维生素A已远远超过了需要量,就容易产生维生素A蓄积中毒。

维生素A中毒发病缓慢,常见症状为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奇痒、食欲不振、脂溢性皮炎、容易激动、口角皱裂、肝脾肿大及颅压增高等症状。

维生素D也能引起中毒,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血钙过高、肾功能减退等。发生鱼肝油中毒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去医院诊治。

由此可见,小儿长期大量吃鱼肝油,既非营养的必需,又存在一定危害性。

给小孩做饭不要太单调

从1~2岁起,孩子的乳牙逐渐出齐,咀嚼能力有所增强,这时可以采用多样化食物,各种米、面食品,菜、肉、鱼均能食用。但要注意食品必须要细、碎、软、烂。每日3餐以外,可补充饼干、牛奶或豆浆1~2次,3岁以后,可以逐步过渡到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饮食。

为了不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要特别注意饮食的种类和调味的多样化。因为一旦养成偏食的习惯,要改变就很困难。

为了增加孩子的食欲,引起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对婴幼儿的饮食也要注意色、香、味。要经常变换食物的品种和制作方法,如做成面片、面条,加上肉末、鸡蛋及青菜,也可做成小的馄饨、饺子、包子、馒头、花卷、烙饼及馅饼等,鸡蛋可做成蛋糕等。

即使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也不能天天吃,因为这种吃法会使孩子生厌的。有的孩子不喜欢吃青菜或肉、鱼,可以做成带青菜或肉、鱼的有馅的食品。孩子的饮食既要照顾他的口味又不能让其随心所欲。

总之,让孩子不仅能吃饱,还要吃得好才能使他从饮食中得到各种营养物质,从而保证他的正常生长发育。

忌强迫孩子进食

有的小儿食欲不好,吃饭不香,这时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吃饭,常常采取强制手段,如吓唬或不给买想吃的糖果及玩具等,有的甚至打骂孩子,迫使他吃东西,孩子只能在极不愉快的心情下勉强吃饭。

强制饮食对于小儿的肌体和个性都是一种压制,不利于小儿身心健康成长。孩子不想吃或不愿吃的东西,常常是他当时并不需要吃的东西。

强制小儿进食,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引起对立情绪,久而久之小孩把吃饭当作一种负担,害怕吃饭。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多样的启发教育方式让孩子吃,使他把吃饭当作一件愉快的事。

同时大人和他一起吃,做出好榜样。如果孩子有抵触情绪,坚决不吃,那就不要硬逼他吃,尤其是孩子生病时,更不要强迫他吃东西,因为食欲差是病态反应,应去医院请医生诊治。

不宜只给孩子吃“精”食

目前,大多数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人觉得现在有条件让孩子吃得好一些了,为了让孩子生长发育得更快、更好,于是便只让孩子吃精品食物,例如,巧克力、牛奶、精米、精面、精肉等。一些粗粮、粗米、加工粗糙一些的面粉等,便与孩子无缘了。这样做,看起来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不当的。

这是因为粗米、粗面及各种粗粮,虽然比较粗糙,但它们含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都是精米、精面所缺乏的。

原因是精米、精面及其他精制食品,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随着去壳、去皮、去色等,把上述一些营养物质也去掉了。如果长期只食用精米、精面等精制食品,就会使人体内缺乏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缺乏维生素B和铬、钙等元素。

孩子正在生长发育时间,若长期缺乏这些营养素,就会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家长们切不可只从表面看问题,贪图给孩子吃“精”食;不然,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害了孩子。

儿童不宜多吃肥肉

肥肉中的动物脂肪占90%左右,虽然吃起来很香,但大量摄入动物脂肪,对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是不利的。

这是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是需要各种营养素比例适当的饮食的。而脂肪,只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而且由于其不易消化,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使人有饱腹感,还影响对其他蔬菜、食品的进食量。

另外,吃肥肉多了,过多的热量在体内会变成脂肪蓄积起来,很容易使人发胖。而儿童期肥胖常常会导致成年后的肥胖,进而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前奏。所以,儿童是不宜多吃肥肉的。

儿童不宜过多吃鱼片

不但成年人爱吃鱼片,有的儿童更是嗜吃。干鱼片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有的儿童在饭前、饭后要嚼干鱼片达10余包,成了不可缺少的零食。鱼片的香味虽然可以唤起孩子的食欲,但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宜过多食用。

据有关科研资料表明,儿童每吃一包鱼片的咀嚼次数达上百次之多;若是吃得多,咀嚼可达数千次、上万次。这种异常增多的咀嚼,不但会浪费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唾液,而且也会影响正常的胃肠功能,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因为,咽下大量的唾液会稀释胃液,降低胃的消化能力,使儿童产生呃逆、胃痛、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

此外,在饭后吃干鱼片,能使胃蠕动加强,加速胃中食物的排出。这样,食物在胃内搅拌、磨碎不够充分,必然给十二指肠、小肠、大肠增加过大的负担,容易造成后段肠管功能紊乱,会使儿童出现腹泻、粪便过多等症状。

还有,由于异常的咀嚼,大量的唾液内酸碱度的变化还会使牙齿的珐琅质受损。更值得警惕的是:鱼片在腌制过程中有致癌物亚硝胺产生。因此,为了孩子健康,家长还是要教育孩子少吃生鱼片为好,以防后患。

儿童忌多吃鱼松

鱼松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有些家长便常给儿童大量食用,这对儿童健康也有不利的一面。

研究表明,鱼松中的氟化物含量非常高,并且食后吸收率也很高。

如果一个儿童每天食用10~12克鱼松,就会从鱼松中吸收氟化物8~16毫克,再加上每天从水中和其他食物中摄入的氟化物,数量就相当大了。

人体摄入氟的安全值为每日3~4.5克,如超过此值,氟化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食物性氟化物中毒。一旦发生氟中毒,7岁以上儿童可出现氟斑牙,严重的可出现牙齿早脱或氟骨症。

因此,不能把鱼松作为一种营养补充品给儿童长期大量食用。

小儿吃动物肝肾忌过量

有不少家长认为,动物肝肾是小儿的营养佳品,因而经常给孩子吃,这样做有一定的危害。

研究发现,动物肝肾中的有毒物质和其他化学物的含量,比肌肉中要多好几倍。因为肌肉组织具有通透性高的特点,血液中的大部分有毒物质都能进入肝脏。

另外,肾和肝组织内还含特殊结合蛋白,与毒物亲和能力较强,能把血中已与蛋白质结合的毒物夺过来。如肝肾组织中含有的金属蛋白与镉、汞、铝、砷等毒物有较强的亲和力,它使这些毒物长期贮存在肝肾组织细胞内,对健康不利。因此,不宜给小儿多吃动物肝肾。

不要给孩子吃半熟的鸡蛋

6岁左右的孩子对营养需求比较高,仅靠吃一般正常的饭菜,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的需要。特别要吃一些高蛋白的食品,鸡蛋营养很丰富,可以适当地给孩子多吃一点。有的家长认为煮得半熟的鸡蛋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看法。实际上,孩子吃这种鸡蛋甚至有可能产生害处。

原来,每100克鸡蛋中含蛋白质14.7克,脂肪11.6克,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的含量也很高。但是鸡蛋的蛋白质中,含有抗生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这两种物质能阻碍蛋白质被人体的分解、消化、吸收。

因此,给孩子吃鸡蛋时,必须先将其破坏掉,才能有效地利用鸡蛋中的营养。在高温下,这两种物质可以分解,在没有完全熟的鸡蛋中,这两种物质并没有被破坏,会使一部分蛋白质在体内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在代谢过程中被排了出去。

另外,鸡蛋在形成过程中,细菌可以从母鸡的卵巢直接进入蛋体内。在半熟的鸡蛋里,细菌没有全部被杀死,容易感染疾病。因此,不要给孩子吃半熟的鸡蛋。

儿童忌吃皮蛋

皮蛋也称松花蛋,是把鸭蛋或鸡蛋用特殊方法制作而成的,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