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满映”电影研究
4210100000024

第24章 “满映”电影研究参考资料参考资料(1)

满洲

[日]山室信一:《キメラ—満州国の肖像》,中公新书,1993年。

[日]西原和海、川俣優:《満州国の文化》,せらび书房,2005年。

[日]原田勝正:《満鉄》,岩波书店,1981年。

[日]冈田英树:《伪满洲国文学》,靳从林译,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日]中村政則編:《年表昭和史増補版1926—2003》,岩波书店,2004年。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中·下》,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

霍燎原、崔国玺:《从沦陷到解放1931年到1948年的长春》,长春市文史资料总第47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年。

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合编:《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汪伪政权》,中华书局,2004年。

孙邦编:《伪满人物(伪满史料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孙邦编:《伪满文化(伪满史料丛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上官缨:《东北沦陷区文学史话》,长春市文史资料总第71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2006年。

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对日本侵华文学的研究与批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严绍璗:《日本中国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电影史[日]岩崎昶:《日本映画私史》,朝日新聞社,1977年。[日]佐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5年。[日]佐藤忠男:《日本映画史増補版》全4卷,岩波书店,2005年。[日]キネマ旬報社编:《日本映画人名辞典·女優篇》,キネマ旬報社,1995年。[日]岩本憲児、牧野守监修:《映画年鑑·昭和編,S18年版》,日本図书センター,1994年。[日]筈見恒夫:《映画50年史(新版)》,創元社,1951年。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李道新:《中国电影史(1937—1945)》,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程季华:《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朱剑、汪朝光编:《民国影坛》,民国春秋丛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张骏祥、程季华编:《中国电影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5年。李少白:《影史榷略:电影历史及理论续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飞宝:《台湾电影史简编》,1983年。陈飞宝:《台湾电影史话》,1988年。黄仁:《台灣影評六十年》,臺北亞太圖书出版社,2004年。叶龙彦:《日治时期台湾电影史》,1998年。黄仁、王唯编:《台湾电影百年史话》,中华影评人协会,2004年。回忆录等[日]坪井與:《満洲映画協会の回想》,《映画史研究》第19号,

1984年。[日]山口淑子、藤原作弥:《李香蘭私の半生》,新潮社,1987年。[日]山口淑子:《戦争と平和と歌—李香蘭心の道》,東京新聞出版局,1993年。[日]山口淑子:《次代に伝えたいこと——歷史の語り部李香蘭の半生》,天理教道友社1997年。[日]山口淑子:《[李香蘭]を生きて—私の履歴书》日本経済新聞社,2004年。[日]藤原作弥:《満洲の風》,集英社,1996年。[日]武藤富男:《私と満洲国》,文藝春秋,1988年。[日]岡本功司:《ああ満洲》,圭文舘,1963年。[日]羽田令子:《李香蘭、そして私の満州体驗日本と中国のはざまで》,社会評論社,2006年。[日]岩崎昶:《根岸寛一》,根岸寛一伝刊行会,1969年。[日]川崎賢子、原田健一:《岡田桑三映像の世紀》,平凡社,

2002年。[日]持永只仁:《アニメーション中日交流記—持永只仁自伝》,東方书店,2006年。[日]常澤巌:《失われた日記満州から中国へ——残留日本人の軌跡》,東銀座出版社,2001年。[日]内田吐夢:《映画監督五十年》,三一书房,1968年。[日]大塚有章:《未完の旅路》,三一书房,1976年。[日]喜多和子:《敗戦前后の満映—敗戦直前の社員募集に応募して》,《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土屋外生雄:《初仕事[満州勤労報告隊]》,《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森川和雄、森川和代、鈴木尚之、新藤兼人:《満映崩壊后の日々》,《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7文化の中の植民地》,岩波书店,1993年。[日]森川和代、森川忍:《中国我的第二祖国——森川和代未完成的遗稿集》,汪晓志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日]清水晶:《上海租界映画私史》,新潮社,1995年。[日]辻久一:《中華電影史話》,凱風社,1987年。[日]木村荘十二:《新中国》,東峰书房,1953年。[日]北川鉄夫:《マキノ光雄》,汐文社,1958年。

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友谊铸春秋卷一》,新华出版社,2002年。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友谊铸春秋卷二》,新华出版社,2005年。张奕:《满映始末》,长春文史资料总第70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2005年。胡昶编:《东影的日本人》,长春文史资料总第67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2005年。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编:《长春文史资料总第17辑——长影部分电影艺术家小传专辑》,长春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发行,1987年。李映:《“满映”解体后的经历》,《长春文史资料总第38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1992年。张奕:《我所知道的“满映”》,《长春文史资料总第12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1986年。张辛实:《动荡年代回忆—从满映到长影》,《长春文史资料总第12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1986年。张锦采访整理:《袁小平访谈录》,《当代电影》,2009年4期。宋晓东采访整理:《摄影生涯水墨人生——原美影厂总工程师、技术委员会主任段孝萱访谈录》,《上海党史与党建》,2007年11月号。李慧丰、巩如梅:《浓墨重彩写意人生——中国电影摄影师访谈系列之一:王启民访谈》,《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唐建军采访整理:《慈父严师聂晶》,《电影艺术》,2008年320期。钱筱璋:《最初的甘苦》,《电影艺术》,1961年3期。钱筱璋:《最初的历程——忆接收“满映”和成立“东影”》,《当代电影》,1985年5期。黎煜采访整理:《鲁明访谈录》,《当代电影》2008年10期。有关研究著作等[日]市川彩:《アジア映画の創造及建設》,国际映画通信社出版部,1941年。[日]岡田真吉:《映画と国家》,生活社,1943年。[日]澤村勉:《現代映画論》,桃蹊书房,1941年。[日]津村秀夫:《映畫政策論》,中央公論社,1943年。[日]津村秀夫:《映畫戰》,中央公論社,1944年。[日]朝倉信夫:《映画国策之提唱》,个人发行,1931年。[日]《満州の記録》,集英社,1995年。[日]佐藤忠男:《キネマと砲聲——中日映画史》,リブロポート,1985年。[日]山口猛:《幻のキネマ満映—甘粕正彦と活动屋群像》,平凡社出版,1989年。[日]山口猛:《哀愁の満州映画—満州国に咲いた活动屋たちの世界》,三天书房,2000年。[日]四方田犬彦:《日本の女優》,岩波书店,2000年。[日]四方田犬彦编:《李香蘭と東アジア》,精興社,2001年。[日]岩本憲児:《日本映画とナショナリズム1931—1945》,森話社,2004年。[日]岩本憲児:《映画と“大東亜共榮圈”》,森話社,2004年。[美]Peter、B、High:《帝国の銀幕—十五年戦争と日本映画》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5年。[日]加藤厚子:《総动員体制と映画》,新曜社,2003年。[日]山口昌男:《挫折の昭和史》,岩波书店。[日]角田房子:《甘粕大尉》,中央公論社,1979年。[日]角田房子:《甘粕大尉—増補改訂》,ちくま文库,2005年。[日]佐野眞一:《甘粕正彦乱心の曠野》,新潮社,2008年。[日]鈴木尚之:《私説内田吐夢》,岩波书店,2000年。

[日]清水晶:《戦争と映画—戦時中と占領下の日本映画史》,社会思想社,1994年。[日]古川隆久:《戦時下の日本映画—人々は国策映画を観たか》,吉川弘文館,2003年。[日]櫻本富雄:《大東亜戦争と日本映画—立見の戦中映画論》,青木书店,1993年。[日]山口猛:《上海シネマと銀座カライライス物語》,集英社,2000年。[日]田村志津枝:《はじめに映画があった—植民地台湾と日本》,中央公論新社,2000年。

[日]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臺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年—1942年)》,台湾文史丛书116,前卫出版社,2002年。

任白涛:《日本对华的宣传政策》,商务印书馆,1940年。胡昶·古泉:《満映国策映画の諸相》,横地剛·間ふさ子译,パンドラ,1999年。胡昶·古泉著《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中华书局,1990年。王艳华:《“满映”与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殖民化电影研究——以导演和作品为中心》,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胡昶:《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苏云、胡昶编:《忆东影》,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

傅葆石:《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刘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艾以:《上海滩电影大王张善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左桂芳、姚立群编:《童月娟:回忆录暨图文资料汇编》,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1年。

胡昶主编:《长春市志——电影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胡昶编:《吉林省志——文化艺术·电影》,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滕振才、杨维新、武凤兰编:《北京志—文化艺术卷·戏剧志、曲艺志、电影志》,北京出版社,2000年。陈焕编:《吉林电影发行放映纪事1907—1992》,吉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印,1994年。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论文[日]山口猛:《擬制の王国としての満映》,《文化のなかの殖民地—近代日本と殖民地7》,岩波书店,1993年。[日]佐藤忠男:《満洲映画協会》,《戦争と日本映画—講座日本映画4》,岩波书店,1986年。[日]中薗英助:《[満映]興亡の小史》,《満洲国と関東軍》,新人物往来社,1994年。

[日]大場さやか:《満州映画協会の役割とその影響》,早稻田大学第一文学部日本现代史专业毕业论文,1999年。[日]松田政男:《満映《虛構》のラビリンス》、《20世紀の記憶·満州囯の幻影1931年—1936年》。[日]池川玲子:《滿映女性監督坂根田鹤子》,《歷史評論》,第624期,2002年4月。

[日]山口猛:《彼女は本当に“満映”の女優だったのか》,《毎日グラフ別冊李香蘭—二つの祖国に揺れた青春》,每日新闻社,1991年。

[日]川崎賢子:《岡田桑三と満映のカラーフィルム開発》,《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牧野守:《中国の満映研究》,《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田中益三:《明星異聞—李香蘭の大陸三部作》,《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西原和海:《満映と満州文学》,《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日]刈間文俊《満映がその后の中国映画に残したもの》,《20世紀の記憶満州国の幻影1931年—1936年》,毎日新聞社,1999年。

严绍璗:《双边文化关系研究与“原典性的实证”的方法论问题》,《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一期,总第22期。

严绍璗:《大东亚情结的陈套表演艺术——评日本东映公司的军国主义影片〈自尊〉》,《经济时报》,1998年6月3日。严绍璗:《二十世纪日本人的中国观》,《日本学》,1991年第三辑。张泉:《沦陷区文学研究应当坚持历史的原则—谈沦陷区文学评价中的史实准确与政治正确问题》,《抗日战争研究》,2002年1期。张伟:《三枚の写真—私の母と満映》,《彷书月刊》,彷徨舎,1998年6月号。朱天纬:《《新土》《东洋和平之道》——电影文化侵略的铁证》,《电影艺术》,1993年第5期。朱天纬:《日本侵略者蓄意制造的“李香兰”谎言》,《电影艺术》,

1994年第5期。宋国贤:《接收“满映”纪实》,《党员之友》,1994年第12期。胡昶:《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华的电影政策及实施》,《电影艺术》,

1995年第4期。朱天纬:《“友好”还是侵略川喜多长政的电影文化侵略罪行》,《电影艺术》,1995年第4期。邵功游:《“东影”创建的前前后后》,《当代电影》,1995年第4期。邵功游:《“东影”创建的前前后后》,《当代电影》,1995年第5期。邵功游:《“东影”创建的前前后后》,《当代电影》,1995年第6期。

田野、梅川:《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期间的电影文化侵略》,《当代电影》,1996年第1期。

邵功游:《“东影”创建的前前后后》,《当代电影》,1996年第1期。

孙晓鸥:《从“满映”到“长影”》,《文史春秋》,1996年第1期。

邵功游:《创业“东影”的难忘往事》,《大众电影》,2002年第24期。

柳晓燕:《殖民主义思想文化的畸型儿——“满映”与伪满电影》,《兰台内外》,2002年3月。

张学智:

《满映——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铁证(上)》《电影艺术》2003年1月。

张学智:《满映——日本对华文化侵略的铁证(下)》《电影艺术》2003年2月。陈威利:《伪“满铁”和“满映”——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的宣传基地》,《中州今古》,2003年2月。于雁宾:《浦克的电影人生》,《吉林日报》,2007年3月15日第009版。金云:《浦克传》,《长春文史资料总第13辑》,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发行,1986年。胡昶、朱晶:《朱文顺的电影人生》,《电影艺术》,2007年312期。

郑春雨:《吕宪昌,新中国电影录音的旗帜》,《电影艺术》,2008年第322期。刘素英:《寒凝大地发春华——记“满映”时期的反日电影导演王则》,《党史纵横》,2005年9月。鲁艺:《接收“满映”的全程记录》,《山西档案》,2006年1月。刘守华:《接收“满映”前后》,《百年潮》,2006年7月。程季华:《筱璋同志对接管“满映”的历史性贡献》,《电影艺术》,

1993年4月。钟晓光:《日伪时期的沈阳电影市场》,《沈阳文化局<文化资料选>》,1985年第一期。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六期。王蒙:《人·历史·李香兰》,《读书》,1992年6月。李倩:《日据吉林时期的文化专制与妈化教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12月第16卷第4期。冯为群:《梁山丁和他的抗日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6期。德勒格尔玛:《大海之子——记电影艺术家于洋》,《电影创作》,1996年1期。解治秀、张川:《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时期摄制的影片简介》,《新文化史料》,1998年2期。上官缨:《东北沦陷区“日系”作家》,《吉林日报》,2002年09月21日第007版。李春燕:《东北沦陷时期的戏剧》,《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3期。

张沈:《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南方周末》,2005年05月05日。杨茗:《选择的路走到底——介绍著名演员于洋》,《电影创作》,1999年6期。王素萍:《从电影期刊演变中探讨四十年代电影》,《当代电影》,1996年2期。吴佩军:《“伪满洲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外国问题研究》,2009年第3期。胡昶等:《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满映”:文化侵略桥头堡》,《吉林日报》,2005年8月3日第008版。王艳华:《“满映”与电影的国策思想宣传》,《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2期。蒋蕾:《“满映”作家群落考》,《社会科学实践》,2008年5期。刘春英:《“满洲”“新京”时期日语文学杂志钩沉》,《日本学论坛》,2007年第4期。贡改改、子若:《中共对北平电影业的接管》,《北京党史》,2004年第1期。付羽弘:《伪满洲国时代东北作家笔下的日本阴影——对梁山丁作品的考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谢保杰:《民国时期北京电影业》,《北京观察》,2004年6期。

伍春明、伍音菲:《民国时期上海流行歌曲的歌星演唱风格初探》,《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