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百病食疗全书
4200800000010

第10章 内科疾病之食疗高血压(5)

鲩鱼鳔、当归各10克,红枣10枚。将鲩鱼鳔、当归、红枣同置锅中,加适量水,放火上煎煮成汤。每日饮服2次。可长期服用。

大补气血。适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18.猪血鲫鱼粥

生猪血约500克洗净,切方丁。鲫鱼100克去鳞和内脏,洗净,切段;白米100克淘净;白胡椒若干。共煮粥,注意不要放盐。

常服可治贫血、头痛。

中风后遗症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猝然晕倒、不省人事,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

中风是高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全国每年中风发病病例甚多,约l/4患者在发病4小时内死亡,约半数于3周内死亡,而存活者75%不同程度丧失了能力,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眼歪斜,称为中风后遗症,给家庭、个人和社会带来重大损失。

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下,选用中药口服、针灸,按摩等治疗,有明显疗效,配合食疗药膳方,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1.千斤拔鸡脚汤

鸡脚3对,千斤拔60克,花生肉30克,红枣4个。

将千斤拔、花生肉、红枣(去核)洗净;鸡脚洗净,用开水烫过,除去外皮及爪甲。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汤成去千斤拔,调味即可,随量饮用。

可补肾健步。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属肝肾两虚者,症见腰膝痿软,下肢乏力,步履困难,或骨节疼痛。亦可用于产后风瘫而有上述症状者。

2.黄芪川芎兔肉汤

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将黄芪、川芎、生姜洗净;兔肉洗净,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拖去血水。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汤食肉。

可以补气,活血,通络。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属气虚血瘀者。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下肢痿废,脉细涩。

3.人参五味子紫苏汤

五味子、人参、紫苏叶各15克,赤砂糖150克。将前3味药加水3000毫升,煎取约1500毫升,加入赤砂糖,拌匀饮服,每日1剂。

可以益气养阴固脱。适用于中风手撒尿遗、四肢不温,肢体不遂等。

4.黄芪归杞猪肉汤

黄芪40克,大枣10枚,当归、枸杞各15克,瘦猪肉150克,葱、姜、椒、蒜各适量。将猪肉洗净切片,诸药布包,加水同炖沸后,调入葱、姜、蒜、椒等。待熟后入食盐、味精调味服食。

可补益精气,活血化瘀。适用于中风之肢体痿废、手足麻木、半身不遂,以及肾虚精亏之音喑失语,心悸气短、腰膝酸软。

5.蒸龟血

取3只乌龟的血,加冰糖和水适量蒸服。

适用于半身不遂。

6.梨汁蒸人乳

鲜梨汁100毫升与人乳100毫升加在一起混匀,蒸后服。

适用于半身不遂。

7.酒浸白花蛇

白花蛇60克,南藤15克,独活15克,当归15克,桂枝9克,米酒1000毫升。上料一起放米酒中浸1个月;每次服30~60毫升。

适用于半身不遂。

8.胡椒根煲蛇肉

胡椒根40~60克,蛇肉250克,2味煲汤饮。若和炖过的蛇胆同服,效果更佳。

适用于半身不遂。

9.油炸茄子块

茄子500克,草决明30克。先将草决明放入沙锅,加水煎煮取汁,浓缩至小半碗,并与生粉混匀备用。茄子洗净去皮,切片,用植物油煎炸,入蒜、葱、姜及决明子、淀粉液翻炒,调味食用。

可活血散瘀,清肝明目。适用于中风后遗症及中风。

10.芪枣黄鳝汤

黄芪45克,大枣15克,黄鳝300克。将黄鳝剖开去肠脏,撒入食盐搓擦,再加沸水洗去黏液及血腥,切片,油锅烧热,投入鳝片、姜丝爆香,加料酒少许,水煮片刻,遂下芪枣煮至沸,改文火再炖煮1小时,加调料即成。

可益气补血。适用于中风后遗症、贫血、风湿痹痛。

11.丝瓜醒脑汤

丝瓜500克,桃仁10克,天麻5克,木耳10克。木耳泡发洗净撕片备用,桃仁、天麻加水煮20分钟,过滤取汁,丝瓜去皮,带子切块,放入桃仁、天麻汁内,加木耳一起煮至丝瓜熟,加调料即成,佐餐。

可舒经活络。适用于中风瘫痪。

12.珍珠母粥

珍珠母120克,枸杞15克,粳米50克。先将珍珠母放入沙锅,加水煎煮1小时,去渣留汁,再将洗好的枸杞、粳米倒入,文火煮成粥食用。

可滋阴潜阳。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

13.黄精珍蛎粥

黄精13.5克,珍珠母、牡蛎各40克,白米70克。将前3味水煎取汁,加白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2剂。

可平肝潜阳,息风通络。适用于中风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以及头目眩晕、面色潮红,耳鸣头痛、心悸失眠、烦躁不宁等。

14.黄芪桂枝粥

黄芪20克,炒白药、桂枝各13.5克,生姜3片,大枣5枚,白米135克。将前4味水煎取汁,同白米、大枣同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剂,3周为l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可益气养血,温经通络。适用于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15.二冬杞鱼肚胶粥

天门冬、麦冬各40克,枸杞子27.5克,鱼肚胶13.5克,白米70克。将二冬水煎取汁,同白米、枸杞煮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鱼肚胶烊化,再煮1~2沸即成,每日l剂。

可补益肝肾,养阴宁络。适用于肢体麻木、手足不遂、音喑失语,以及心悸气短、肝肾阴虚、腰膝酸软、口干咽燥,胃纳下降等。

16.羊肚粥

羊肚1个(洗净),粳米100克,姜、豉、葱、椒、蒜五味适量。将羊肚与米煮粥,候熟,下五味,空腹食。每日1次,可间断常食。

适用于中风不遂、身体虚弱。

17.北芪煲蛇肉

北芪50克,南蛇肉200克,姜2片。上料加水煲汤之后,用油、盐调味,饮汤食蛇肉。

适用于半身不遂。

18.独活乌豆汤

独活10~12克,乌豆60克,米酒适量。前2味加水煎,煎后加米酒少许,去渣服。

适用于半身不遂。

19.葛根粉羹

葛根粉200克,荆芥穗50克,豆豉500克。先以水煮荆芥、豆豉,沸后点水至沸,去渣取汁,再将葛根粉加水和成面团,擀成面条状,用上汁煮熟,空腹食之。

可以益气,清热散风。适用于中风。

白细胞减少症

当周围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少于每立方毫米4000以下,就是白细胞减少症。此病有原因不明和继发性两种,一般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所致,如药物过敏、细菌、病毒感染和其他疾病等。

1.花生衣炖红枣

红枣10枚,花生衣10克。上料加适量开水炖汤内服,小儿减量。

适用于白细胞减少。

2.香菇煮猪肉

香菇、猪肉各100克。上料共入锅煮熟,食盐调味食。

可滋阴润燥,益气和血,平肝解毒。适用于白细胞减少。

浮肿

浮肿,又称水肿,是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液体积聚的结果。

引起浮肿的原因很多。

有的是功能性浮肿,在女性中比较常见,而且浮肿与体位有关,譬如它常局限于下肢或眼睑,同时病人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有的则是某些脏器病变引起的浮肿,其中心性及肾性水肿较为常见。心性水肿出现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如心慌、气短、腹胀、尿少等,而肾性浮肿常出现眼睑及下肢浮肿、腰痛、蛋白尿等症状。

中医认为浮肿乃体内水湿停留,多由脾肾阳虚所致,治宜温阳健脾益肾。可常食玉米须、黄瓜、海带、白萝卜、金针菜、赤小豆、冬瓜皮、西瓜、番茄、鲤鱼、大豆、大蒜、花生仁等。

1.芦根薄荷饮

芦根30克,薄荷5克。先将芦根洗净切段,入沙锅加水煎煮10分钟,后投入薄荷再煮片刻即成。

可清热解表,利水消肿。适用于水肿。

2.猪肝绿豆粥

绿豆50克,大米50克,猪肝100克。将绿豆与大米淘洗净,放入沙锅加水煎煮,待绿豆开花时,加入洗净切碎的猪肝,继续煎煮至肝熟透即成。

可利尿消肿。适用于浮肿、尿少。

3.白萝卜汤

白萝卜片30克以水煎服。每天1次。

适用于心性浮肿、小儿麻疹初期。

4.海带玉米须汤

海带、玉米须各30克以水煎服。每天1次。

适用于心性浮肿。

5.翠衣党参汤

西瓜翠衣(西瓜皮)50克,党参25克以水煎服。每天1剂。

适用于心性浮肿。

6.黄瓜皮汤

老黄瓜皮50克以水煎服,每天2次。

适用于心性浮肿。

7.茅根米粥

鲜茅根200克(干品50克),粳米150克。先将茅根洗净放入沙锅加水煎煮半小时去渣留汁,加入洗净的粳米煮成粥,早晚食。

可利水消肿。适用于浮肿、尿少。

8.西瓜番茄汁

西瓜2.5公斤去皮去子,番茄200克去皮,取其汁,加白糖适量。分次服用。

可利水、消肿。

9.姜皮玉米须汤

姜皮10克,玉米须20克以水煎服。每天两次。

适用于肾性浮肿。

10.冬瓜皮汤

冬瓜皮、黄花菜根各15克用水煎服。每天2次,连服20天。

适用于肾性浮肿。

11.黄豆花生粥

黄豆、花生仁、大蒜各150克同煮成粥食用。

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浮肿。

12.赤小豆煮鲤鱼

赤小豆100克,鲤鱼300克。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与赤小豆一起放入沙锅中,加水文火煮至小豆烂熟,调味(少加盐)后食用。

可利水消肿。适用于浮肿、孕妇浮肿。

13.双瓜汁饮

西瓜300克,黄瓜200克。将西瓜(带皮),黄瓜洗净,一起放入压汁器中榨取瓜汁饮服。

可清热利水。适用于浮肿,炎症型水肿,心脏病。

14.苡米红豆粥

苡米、赤小豆各15克同煮成粥,加红糖1匙食用。

适用于浮肿。

15.麦芽粥

麦芽150克煮成稀粥。每天两次食用。

适用于浮肿。

16.红豆汤

赤小豆200克水煎代茶饮。

适用于浮肿。

17.冬瓜皮鲜茅汤

冬瓜皮、鲜茅各25克,萝卜头50克,以水煎服。每天3次。

适用于浮肿。

18.苡米南瓜粥

苡米15克,南瓜适量,洗净切碎,红糖1匙同煮粥食用。

适用于浮肿。

19.黑鱼冬瓜汤

黑鱼l条,冬瓜300克,葱白7根,大蒜5个。黑鱼去内脏留鳞洗净,冬瓜去皮瓤切块,洗净,一齐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炖煮至鱼熟加调料,少加盐,即成,喝汤吃鱼。

可补脾益气,利水消肿。适用于营养性浮肿、心脏病所致浮肿、肾病。

20.鲤鱼苡米粥

鲤鱼肉90克切成片,加入已煮沸的苡米粥中烫熟,再加佐料后食用。

适用于浮肿。感冒

感冒,中医称伤风,是由细菌或病毒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此病起病较急,会出现咽部干痒、打喷嚏、鼻塞、流涕,接着头痛、发烧,全身不适等,其实这是人体的防御系统与细菌、病毒作斗争所引起的反应。一般病程短,可引起流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具有流行性,可以散发或流行。其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生,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并能多次反复。流感病人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带有流感病毒的涕、涎、痰液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排出体外,在易感人群中传播。当带有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破坏呼吸道表面的纤毛上皮细胞,使之变性、坏死和脱落,产生炎症反应和全身毒血症样反应。

感冒患者应常吃柿子,因为柿子含大量胡萝卜素,其被摄入人体后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可增强黏膜的免疫保护作用,提高抗病能力。

1.五神汤

荆芥10克,苏叶10克,茶叶6克,生姜10克,红糖30克。生姜洗净切片,与荆芥、苏叶、茶叶一起放入沙锅,煮沸片刻,去渣取汁,加入红糖代茶饮。

可发散风寒,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2.姜糖饮

生姜10克,红糖20克。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大茶缸内,冲入沸水闷泡5分钟,加红糖,趁热喝完,服后卧床盖被使出汗。

可发散风寒,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3.葱豉黄酒汤

葱30克,淡豆豉15克,黄酒50克。将豆豉放入锅内加水一碗,煮10分钟加入葱再煮5分钟,然后加黄酒立即出锅,趁热服用。

可发散风寒,发汗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4.干白菜根汤

干白菜根一块,红糖50克,姜片3片。加水共煎汤,日服3次。

可清热利尿,解表。适用于风寒感冒。

5.当归生姜羊肉汤

精羊肉100~200克,生姜60克,葱白10克,当归15克。先将羊肉切片,素油炒过对汤两碗(约1000毫升),加其他味料,煮30分钟,加食盐适量煮熟食。

可补虚温中,补血祛寒。适用于风寒感冒、产后感冒。经常感冒者食本汤有奇效。

6.乌梅红糖汤

乌梅4个,红糖100克,用水1碗煮汤。

可祛风清热。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不退。

7.芫荽黄豆汤

鲜芫荽(即香菜)30克,黄豆50克。每次用鲜芫荽、黄豆加水2碗半,煎至1碗半,用食盐少许调味服食。

可祛风解毒,清热止痛。适用于感冒风寒、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

8.橘子苹果汁

橘子200克,苹果400克,胡萝卜300克。上料切碎,加适量蜂蜜或砂糖入榨汁机,酌加冷开水制成汁饮服。

可预防感冒。

9.大蒜柠檬饮

大蒜400克,柠檬3~4个,生姜100克,蜂蜜、酒适量。大蒜去皮蒸5分钟后切片,柠檬去皮切片,生姜切片;上料加蜂蜜70毫升共浸泡到800毫升酒中,3个月后过滤饮用。但不可过量饮。

可杀菌、祛风散寒。适用于伤风感冒。

10.葱白麦芽饮

葱白5根,麦芽15克,牛奶适量。葱白洗净剖开与麦芽放入杯中加盖,隔水炖熟后去葱及麦芽,加入牛奶或奶粉调匀。每日2~3次,连服2日。

适用于伤风感冒。

11.萝卜粥

粳米50克,萝卜250克。将水800毫升大火烧开,再将萝卜洗净切碎放入,小火慢熬成粥,下精盐、味精,淋麻油调匀即成。分2次空腹服。

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胸闷气喘。

12.青叶鱼腥草汤

大青叶30克,鱼腥草、龙葵、射干各15克,白糖或蜂蜜150毫升。上药加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分2次服用。每日2剂,小儿酌减。

适用于风热型感冒。

13.草鱼汤

草鱼肉180克洗净,切成片;生姜洗净,切成丝。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沸后放入草鱼片、生姜丝和料酒,煮至草鱼片熟透后放入精盐、味精,淋入芝麻油,调匀即成。

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畏寒。

14.双椒汤

将少许红辣椒洗净、拍裂,与少许花椒、姜片一同放入沙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后继续加热5、6分钟,去渣,加入精盐调匀即成。趁热服用。

适用于风寒感冒。

15.绿茶葱白饮

绿茶10克、葱白3节、白芷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可清热,疏风,通阳,适用于风寒头痛。

16.茶叶拌椒糊

茶叶10克,辣椒500克,胡椒、盐各适量。共捣碎和匀,存放半月后食用。

可驱寒解表。适用于伤风头痛、食欲不振。

17.茶叶薄荷饮

茶叶、薄荷、白芷、荆芥各6克,川芎、羌活、防风各9克,细辛、炙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也可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和匀备用,每日2次,每次用白开水送服9克。

可祛风散寒。适用于风寒头痛。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能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和慢性肺心病。

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吐痰或伴有喘息。无喘息者称单纯型慢支,有喘息者称喘息型慢支。1年之中有3个月的咳嗽史,并且排除心肺等其他疾病者,即可诊断为本病。老年人易患本病,尤在冬春两季容易发生,特称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尽管慢性支气管炎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但是直到现在,该病的病因仍然是一个谜。通常人们认为,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发病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外因,即包括感染因素、理化因素在内的外在影响;一个是内因,包括过敏因素、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与损伤、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遗传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