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百病食疗全书
4200800000001

第1章 防病健体,需要食疗(1)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

据文献记载,饮食文化出现于夏、商、周三代,迄今已有2800多年,是中华大地孕育的传统文化之一。

在中国,民间发明了许多食品,但无法确切知道发明人的名字。这些食物有饴糖、豆豉、酱油、酒曲、豆腐、粉丝、皮蛋等。中国的伊府面是世界最早的速煮面,中国的粽子是世界最早的软罐头。

夏禹时懂得如何种水稻,造酒的杜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国君,夏朝有虞氏为庖正,专司烹饪,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厨师。

饮食文化真正起源于商朝的伊尹。在商朝,已出现了五谷、五畜,烧烤和酿酒,并使用青铜器作氽、炸、煎、炒等烹饪行为。商朝人喜欢饮酒,那时制作的盛酒器具非常精美。商纣王造酒池肉林,重视物质享受,这说明当时的饮食水平已达到相当的高度。

到了周朝,饮食文化更为璀璨夺目。《诗经》、《周礼》、《礼记》中对饮食的记载,已较为可靠和翔实,在那个时候,饮食文化已具有很高的规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饮食文化的基础已经确立,其内容相当丰富。

周朝的“八珍”是帝王美食的典范之作。所谓八珍是:淳熬、淳母、炮豚、炮群、捣珍、渍、熬、肝膋。

《礼记·内则》对八珍的原料、调制、烹制工艺和炊器等进行了具体的记载。其中淳熬、淳母颇似今天的“盖浇饭”。淳熬即“煎醢加于陆稻上,沃之以膏”,淳母即“煎醢加于黍食之上,沃之以膏”,就是用炸肉酱加油脂,浇在煮熟的饭上。不同的是淳熬,它是浇在陆稻米上,而淳母是浇在黍米上。

八珍中的炮豚是烧、烤、炖小乳猪。炮群是烧、烤、炖小羊。捣珍是捣肉松、脍肉扒一类。渍大概是酒、酱、醋渍之品,熬则是烹五香牛、羊、猪、鸡、鸭等肉类,或熬鱼汤。肝膋是以油烹制的动物肝脏。八珍是古代珍品美味,时至今日,人们还往往将一些美味统称为“八珍”。

在《周礼》一书中,对用于制作珍馐的120种原料、100种酱制品进行了记述。其中主要食物种类有如下一些:

六谷:稌、黍、稷、粱、麦、菰;

六兽:麋、鹿、熊、麇、野猪、兔;

六禽:雁、鹌鹑、鹃、野鸡、斑鸠、鹁鸽;

六清(饮料):水、浆、醴、醇、医、酏。

一些水产品:鱼、龟、鳖、蜃、蚌等。

据《周礼》记载,周朝宫廷中掌管厨师的官职,有食医、膳夫、庖人、酒人、浆人、醢人、醯人、盐人等。

所谓“食医”,与今日的营养师大致相当,负责掌管王家保健。《周礼》中讲:“食医,掌和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眠春时,羹齐眠夏时,酱齐眠秋时,饮齐眠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徐,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周礼》中记载了“凌人掌冰”的规定。凌人要在12月大寒前后,采集天然冰块,贮存在地下冰室中,以备一年之需,用来对食品进行冷冻。

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观点。士大夫和文人骚客热烈响应,将饮食文化推向高潮。孔子还主张:“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

夏商周三代以后,饮食文化继续稳步发展。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这本书对当时农牧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方面的技术和成就进行了全面记述。

其中记载的饮食内容非常丰富,仅所记谷物就有10余类200余种之多。书中还记载了瓜果类40类近200种,并收入野生动物100多种。书中记载的面点有50种以上,包括胡饼、起面饼、汤饼、蒸饼、烧饼、髓饼、馒头、馄饨等。

书中还记载了民间节气所流传的特色食品,如夏至、端午吃角黍(粽子),寒食节吃大麦粥、干粥、醴饼、环饼,重阳节吃饵(糕)等。

到了隋唐时期,由于我国进入太平盛世,饮食文化更加得到大的发展。食物品种多,烹饪技术高,山珍海味、奇肴异馔已勿庸细言。饮食已不仅是满足食欲的需要,而是与养生保健、治疗疾病紧密结合,把食疗、营养、文化联系在一起。

以陆羽的《茶经》为代表,说明唐朝的茶道已经大兴于世。以孟诜的《食物本草》为代表,说明食治、食疗开始兴起。由于唐代佛教的盛兴,素食的烹饪技术更加发达。

宋元时期,我国饮食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候,人们的主食已由五谷杂粮向稻、麦两种转变,杂粮已成为辅助性的食品。元代的饮膳太医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对元代宫廷饮食进行了忠实、完善的记录,是一部著名的营养学专著。

该书记录了元世祖忽必烈进驻北京后,在汉族饮食结构中加入了蒙古族饮食习惯的饮乳、肉食,促进了兄弟民族文化的融合。那时兴起的乳制品就有醍醐、酪、酥、干酪、湿酪、脱脂干酪、马奶酒、奶茶、腐乳、乳饼、乳皮等,以及各种乳制茶肴、点心、面食等。兴起的其他食品中,最有名的当属元世祖特别爱吃的涮羊肉。

明清时期,中国饮食文化达到全盛,我国的饮食水平已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

在明代,豆腐和豆制品得到广泛食用。清代的饮食规模和水平,在《红楼梦》一书中有详细的描写。清代除了正餐、副食外,还有各种小吃和应时食品,使人们要感叹食品之无穷、脾胃受纳之有限。光是清代曹庭栋所著的《姥姥恒言》一书中的“粥谱说”,就依据上、中、下三品,对100种粥的选料和制作方法及服食宜忌进行了评述。

进入近代,西方饮食传入我国,传统饮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烹调实践中,中国人大胆改良,不仅将传统的饮食文化予以保留,并使烹饪技术更加科学。由于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人们开始采取中菜西做或西菜中做的原则,丰富了中国菜的做法。

中国四大菜系中的鲁菜系孕育于黄河流域,粤菜系发源于珠江流域,长江上游有川菜系,下游有苏菜系(包括扬、苏、锡、沪)。四大菜系之外,尚有湘、浙、徽、闽四菜系,合为八大菜系。

仅海派菜就有广帮、京帮、扬帮、本帮、苏帮、锡帮、宁帮、杭帮、津帮、豫帮、潮帮、闽帮、徽帮、湘帮、清真菜、素菜、西菜等18种,还不算近年来引入中国的朝鲜烧烤、沙嗲(印尼)风味以及生猛海鲜等。

北京的“谭家菜”是一种官府菜,其创制者谭篆青是海南人,曾在北京做官,聘请许多名厨,成功地将南方菜和北方菜融为一体。谭家菜作为官场内宴会的名肴,在全国范围享有盛誉。

食物的烹饪

烹饪就是把食物加热,厨师和家庭主妇做菜时都注意掌握火候。所谓大火、中火、小火、文火、武火,都是根据火的温度来说的。

中国菜有多种烹制方法,常用的也有50多种,有人将其归纳为8大类:

炒、爆、熘;

炸、烹;

煎、溻、贴、瓤;

烧、焖、煨、烛、焗、扒、烩;

烤、盐焗、薰、泥烤;

氽、熬、炖、煮、蒸;

拔丝、糖水、蜜汁;

涮锅、什锦锅、生片锅、沙锅。

以上的区分是根据操作方法和传热方法的不同而进行的。

从广义上来说,“烹”还包括不用火的方法,例如用冷冻之法制作冰淇淋、杏仁豆腐、肉皮冻等,用发酵之法制作四川泡菜、腐乳等,用腌渍之法制作皮蛋、咸蛋、糟蛋、酱菜、榨菜等,用高压之法制作罐头食品、爆米花等,以及还有微波炉烹制之法。

中国饮食文化受中医药的影响,并与之相得益彰。“烹”是用火,“调”是调和。中药的熬制和调剂也是如此。中国菜烹调技术的始祖是伊尹,他在烹调的实践中掌握了药性,所以他也是汤药的始祖。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人也讲究食物的调和和搭配,但他们更多的是在食物的盘子里进行调和。他们将作料与辅料加入到生菜和煮熟的菜中,然后食入各种食物调和成的大餐。

中国人的烹调则是在锅里完成。中国人在锅内将油加热至冒烟的程度,再加入葱、姜、蒜等“炝锅”。在中国菜中,用武火炒、爆、熘的菜品所占比例相当大。一盘炒菜往往调和了几十种原料和主副料,其配料和操作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其质量则是品评厨师的依据。

油炸之法是仅次于炒、爆、熘的烹饪方法,由于油的沸点很高,所以食物被炸后可迅速变熟,出现脆、嫩、鲜等美味。油炸有多种种类,可分为脆炸、香炸、软炸、胖炸、各种成形炸和熟料炸等。

同样是炸,因为使用不同的方法,炸出的食物也具有不同的风味。

例如无锡的脆鳝,原料选用双背鳝丝中的鳝背而不用鳝肚,因为鳝肚不易炸至脱水。油炸分为两步,先将鳝背在开水中泡热后在温油中脱水,再提高油温拨散炸至无响声,待变硬性(90%的水分炸掉)后捞出,冷后变脆酥。另用酱油、黄酒、白糖、葱、姜、白汤熬制好的卤汁与炸好的鳝一起翻动,使卤汁粘上黄鳝,淋放麻油,装盆,并洒上胡椒粉。

日本有一种食品叫天妇罗,其实是胖炸的成果,因此又叫挂糊炸。制作此品时,将食物在调制好的糊中四面拖满,炸时外表形成一道糊壳并起胖大,外脆里嫩,形态美观。胖炸要用有发力的糊浆,如鸡蛋和酵面等。

美国的油炸食品,较著名的有炸鸡和虾仁吐司等。中国的炸品更为丰富,如炸猪排、虾球、茄盒、软炸里脊、脆皮鸭、炸苔条等都是炸品中的美食,其烹调方法更为多样化。

以上谈到的是用油为加热体,下面谈一下用水为加热体。凡是用汆、煮、闷、烧、蒸、煨、烩、炖、熬、水煎等烹调方法都要用到水。

水有一个好处,就是沸点只有100℃,能始终保持此温度,适用于较长时间的加热。配料的味道很容易渗入主料中,使食物的色、香、味大大增加。有时为了去掉食物的腥膻等不良气味,可将食物放在开水中进行短时间的汆煮,去掉水后再烹饪,这叫做“焯水”。

有些菜肴,为了突出主料,可将汤汁蒸发浓缩,以增加主料的味道,这被人们称为“收汤”。

用水煮、汆食物,同样要注意对火候的讲究。家常炖菜,如炖排骨、鸡等,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炖。鱼要煮成浓汤,并用旺火猛滚。

汆鱼丸、肉丸,为使之不散,最好用80℃左右的水,并使这个温度得到保持,待挤完最后一个丸子后,再烧开短时就熟了。煮白切肉、牛肉、猪肚等不易煮烂的食物,时间则要长些。

清煮菜汤时不能用太高的水温,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蔬菜会煮黄、煮烂。食物的焖烧,是先将主料用油炸、煎、煸炒后,加汤和调料用小火焖烂,如烧茄子等,焖烧过程中不能开锅盖,也不宜使汤汁过多,最后勾芡收汤后起锅。

蒸是用水蒸气来加热食物的,可是蒸菜不易入味,多数情况下要事先用调料将主料拌和或腌渍片刻再蒸,如米粉肉、清蒸鱼等。

烹饪学其实是调和之学,无调和即无烹饪。试想一下,一块肉或一块豆腐,如果不加调料将会让人觉得可厌,难以下咽。若将一块肉或一块豆腐烹制成五香肉或麻婆豆腐,则是人人想吃的美味佳肴。

调和的食物能使原料的本味加上热后的熟味,再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这多种味道融和在一起,使各种食物成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奇妙的复合物,从而引起食欲。

能够流传下来的调和食品,都是“善调众口”的搭配。这样的食物有芹菜炒豆腐干、西红柿炒鸡蛋、土豆烧牛肉、萝卜烧羊肉、榨菜炒肉丝、仔鸡炒蘑菇、栗子红烧鸡、虾仁炒鸡蛋等。至于大范围的搭配食物,如罗宋汤、全家福、素什锦等,其组成更有无穷的妙处,配料缺一不可。

中国美食有色、香、味、形、质、声、器等八要素。味占到第一位。宋太宗曾在朝廷上问大臣,哪一种口味最好吃。四川籍大臣苏易简说:“物无定物,适口者珍。”

其实,味美还有一个饮食习惯问题。所谓“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就反映了各地风味的不同。北宋时的王安石,曾以“羊大为美”作为题目,叫学生们作答。在美食中,羊肉是一个典型例子。

另一个“鱼羊为鲜”也值得注意。南方人以鱼为美,北方人以羊为美,鱼和羊合起来便是一个“鲜”字。过去北京广和居善于以羊汤氽鱼片,还有用鲫鱼汤涮羊肉的。鱼和羊这两种美食合在一处,菜肴怎会不鲜!

北京的谭家菜,其特色是以甜提鲜,以咸提香,菜肴口味适中,不管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都爱吃。杭州的西湖醋鱼,其烹调方法与众不同,不用油煎,而是将鱼在水中氽熟后,再在鱼身上浇卤汁。此菜对于不吃油腻的人来说,是一道可以放心食用的美食。

北方的涮羊肉传到广东,广东人对热性的羊肉没有兴趣,却用涮锅涮起鸡、鱼、蛋、肉和海鲜来。后来,这种烹饪方式又和朝鲜的烧烤相结合,广东人用的加热器可以当涮锅,又可当烤锅。

中国的烹饪技术还能将一种食品原料制成各色各样的菜肴,讲究一个“全”字。比如百鸡宴、饺子宴、豆腐宴、全羊席、全鸭席、全鱼席等。

饺子宴上,各种饺子都有,给人强大的视觉、味觉刺激,水饺、蒸饺、炸饺,有咸的、甜的、辣的、荤的、素的……都统一在这“饺子”的形色上。即使每样饺子只尝一只,也过足了吃饺子的瘾。

全聚德的全鸭席,将烤鸭、鸭胗、鸭肝、鸭舌、鸭蹼、鸭心,都烹制成独具特色的菜肴,极大地满足了广大食客的食欲。

广东人非常讲究喝汤,一般的汤都要煨、炖,熬制一、二个小时,有时竟要花费半天、一天的时间熬一道汤。

古代帝王对膳食是非常讲究的。《礼记·内则》记载,供帝王享用的“浑羊”,其烹调方法竟要用几十道工序,三天三夜不绝火,将羔羊烹制成味道醇厚、烂熟而细腻的美味。

宋太宗年间的《太平广记》所引《卢氏杂说》“御厨”条中,对“浑羊殁忽”的宫廷菜制法有着详细的记载。此菜是将子鹅若干只去毛和内脏,用肉和糯米饭调和五味,塞进子鹅体内,再杀一只羊,将子鹅置于羊体内,缝合后用火炙之,待羊肉烤熟,便将子鹅取出,单食鹅,其味香美异常。

在中国烹饪史中,古老的食法是,每一种动物肉都要配一种蔬菜。如牛配嫩豆苗、羊配苦菜、猪配薇菜。到了冬天,可在肉中加入温性的姜。到了夏季,可在肉中加入凉性的葵。孔子说过:“不撒姜食,不多食。”意思是,作为调味品的姜,虽然吃得不多,但是经常要吃的。

病从口入

日本是全世界的长寿国家之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国民的生活质量很高,其传统饮食结构是以低热量、低油脂、高蛋白、高纤维素为特点的,所以多数日本人总是显得很健康。

可是,日本的一些营养专家最近沮丧地宣布:日本人的长寿历史正在结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由于日本生活节奏加快,青年人的饮食习惯逐渐向欧美靠拢,对方便食品及快餐过分依赖,应当补充的营养却离他们越来越远。

比如说吃苹果,日本青年不吃整个苹果,而是去喝方便好喝的苹果汁,这样摄取到的食物纤维只有苹果中含量的1/20。

以前,骨质疏松症多在50岁左右的女性中出现,可现在,不同年龄的男性也有很多人罹患此病。据估计,美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共有2400万,每年有130万人骨折,最常见的是脊柱骨折患者,占到骨折人数的40%左右。在欧洲,1990年髋骨骨折患者约为471万人,到2015年将会增至650万人。

随着骨质疏松患者的急剧增加,有人发现,此现象与人们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现在肥胖病患者也大量出现,虽然此现象多因缺乏运动引起,却也和不良饮食习惯脱不了干系。

不合理的饮食还能引发癌症。大量事实证明,食物既是抗癌明星,又含有致癌的元素。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食物中含有的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食物纤维以及多种矿物质都与人类肿瘤的引发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