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4185100000050

第50章 一直玩到5岁——孩子学啥都来得及(5)

一位老师有一次在给学生上课时,出了一道智力测验题,题目的内容大致是在屋子顶端隔一定的距离系上两根绳子,并提供少量的工具如钳子、螺丝刀、凳子等,要求学生想办法把两根绳子系起来。这个智力测试题难倒了班上的许多孩子,但却有一个孩子在一分钟之内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他的答案就是把绳子的一端系上钳子,然后摆动它,接着再去拿另一端绳子,等系有钳子的那跟绳子摆过来时再抓住它,最后将两根绳子系上即可。老师很惊奇地问他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学生回答说,自己小时候就玩过这种游戏,只是绳子上系的是石头而不是钳子。这就是从游戏中玩出来的智力!

在许多艺术家、科学家的成长,就是在儿童时期的玩耍中起步的。万籁鸣成为动画艺术家的起点,是用硬纸板剪些孙悟空、牛魔王等人物,用筷子支着在油灯下晃动,玩耍映在墙上的黑影;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直接诱因,就是父亲带回来的一架用橡皮筋作动力的玩具飞机;达尔文成为生物学家的种子,就是在小时候采集动植物标本时播下的。

其实,在玩的过程中我们能发现孩子特殊的才能和天赋,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地培养、强化这种兴趣,就可以培养出孩子特殊的才能,使孩子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做出特殊的贡献。

方法三:会玩的孩子更会学。

没有不会玩不爱玩的孩子,而只有一味抑制孩子玩的父母。看看现在的独生子女,虽得到了许多父母在童年时代得不到的物质上的享受,却也失去了许多过去的孩子所享有的童年玩耍的乐趣。孩子们背负着沉重的学习压力,课余时间被各色各类的辅导班、提高班所占据了。许多父母一提到孩子的玩,首先想到的是耽误学习。我们时常听到有人训斥那些爱玩的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玩,真没出息!”可是,家长是否想过,如果连幼儿时都没有玩的机会,孩子的童年该有多惨!

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母亲的来信: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他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每天只是喝和睡,而是多了几分活泼和调皮,多了一份玩心。看到孩子成天疯玩,我的内心真得很着急,孩子会不会就此不安心学习。于是,我开始限制他,正儿八经地教他认字、背英语单词,想让孩子收心后按照我们的意愿去学习和发展,最终成为令人羡慕的天才。

然而,孩子的反应和表现却大大令我失望,他不但丝毫没有要接受“正统教育”的意思,依旧“我行我素”,而且一旦玩起来,便把所有其他事情抛在脑后。是自己的教育能力有问题,还是孩子根本就不是这个料,面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看完上面这段话,你是否觉得似曾相识?是否觉得自己的孩子也是一个“疯”孩子,从而对孩子的前途丧失信心。其实,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要点,那就是玩——是孩子的天堂。孩子只有在这个天堂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这是每个孩子的成长规律。

没有玩的童年算什么童年啊!会玩的孩子才是健全的孩子,只知道学习不会玩,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傻,将来也是废物一个。现在讲的是综合素质,将来更是如此。父母们要把眼光稍放远些,不要按照自已的意愿来培养孩子,不要你自已当年没考上清华北大,就逼着孩子去实现你的梦想,这对孩子不公平,也是极不负责的表现,孩子是你的,但他永远是独立的,你不应该也无权完全抑制他玩的天性。

会玩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启发兴趣爱好,还可以从玩中发现问题,培养主动性。有许多有特长的孩子,就是在课余时间玩自己爱玩的东西,从而有了小发明小创造。所以说,玩是为了将来更好的学。

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一名年轻母亲对东子讲,她在其女儿3个月时开始教她识字。厨房、卫生间、家具等到处贴满了认字卡片,女儿6个月后确能在报纸堆中拣出父母指定要的一份报纸,但到了1岁后,女儿看见识字卡片就又撕又扔,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才好。

一名从事音乐演奏的年轻妈妈,为才22个月的儿子定下了学演奏的指标:每天静听小提琴演奏半小时,3岁开始学习认识五线谱,4岁学会拉3首简单的曲目。起初他儿子觉得很新鲜,但仅过了一个星期他就不干了,现在听到演奏声就大哭大吵,这位母亲不知如何是好。

“我正在教儿子认字,可他一刻也坐不住,我上次去开家长会得知,班上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在学识字卡片。”一位儿子才上幼儿园小班的妈妈如是说。

为了不让自己孩子落后于人,现在的年轻父母们一方面亲自上阵教孩子,一方面花大价钱投资孩子的早教。“天才宝贝EMBA”、“儿童高尔夫培训班”“幼儿瑜伽”课程等等价格不菲的“精英式幼教”备受白领父母的追捧。

一位有20年幼教经验的幼儿园园长告诉东子,一些高学历的白领年轻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存在着“精英式教育,最好培养出个神童”的心理。他们只注重智力开发(文化知识),认为教会孩子掌握一种乐器、学会一种技能也是智力开发,他们盲目崇尚“天才式”教育。越是学历高的白领父母越自信,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套餐”:2岁学写字、3岁学画画、4岁学弹琴、5岁读逻辑思维读物、参加创造力课程培训……还有相当多的年轻父母只要一听说别的孩子在学什么,马上神经紧张地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加班加码。

我理解父母的心情,可是这真的是为孩子未来负责么?以泯灭孩子天性为代价换取所谓的优秀,这值得吗?

很多人都以为孩子的教育“输不得”,很少有人想到迷信超前教育和神童方案的结局将是“赔不起”。在这种不惜血本的赌博中,极少数人由于独特的气质和家学背景,而能如鱼得水地展现其优势;绝大多数人,不过是把晚餐桌上的食品提前摆到早餐席上,落个消化不良的厌食症而已。父母们将尴尬地看到,昙花一现的虚荣过去之后,他们的努力不过是把孩子提前变成袖珍型小大人,严重点说,是对幼儿身心的一种催残。

实际上,过早的智力开发并不适于所有孩子。过度的教育会阻碍儿童应有的发育规律,影响身心发展。此外,培养幼儿积极的性格特征,如独立精神、自信心、自尊心、自制力、理解力等,防止幼儿产生消极性格,如胆小、依赖性、自卑、骄傲、任性、自私等,这才是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这才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所在。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早教不是越早越好

很多年轻的家长,热衷于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于是孩子两岁时就开始被灌输数的概念,再大点的时候又给他讲时间、长度等概念。有的家长还特意制定了每天的计划,逐步加码,层层深入。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感知是受客观实践制约的。研究发现,4岁的儿童认知一日之内的时序还很困难,5-6岁也只能认识一日之内及一周之内的时序,但对一年之内的时序认知还有困难。5岁儿童估计时间极不准确、不稳定,根本不会利用时间标尺;6岁儿童短时距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7岁儿童开始利用标尺但尚不能主动利用标尺。

所以,儿童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新名词,如“超常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立体智力开发”等等,不管弄出多少名堂,很多都是伪科学!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才能进行适时的训练,这是0-5岁婴幼儿保健的基本科学规律。

就好比吃桃子,这桃子本来没熟,无论你用什么高招处理过,它吃到嘴里总是酸的。

如果我们从一对双胞胎婴儿中挑出其中一个,训练他先学爬楼梯。结果发现,他也不过就是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无论是从智力还是从体能,二者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说明,人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到了不同的年龄段,自然就会获得不同的技能。一些期望孩子成为天才的父母,在婴儿才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训练孩子走路、认字,好像走路走得越早越好,认字认得越多越好,这种观念是极其错误的。

方法二:孩子过早读写弊端多

许多父母都望子成龙,而英国日前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让孩子在三四岁前就读书写字,对他们日后的成长很不利利。

研究报告指出,儿童一般要在5岁以后,才能够发挥手指的协调能力,而且男孩在这方面的发展,比女孩还要慢一些。假如父母们不考虑孩子的生理承受能力,在孩子具备基本的协调能力以前,便强迫他们学习写字,这不仅无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成长构成不良影响。

在众多的5岁前开始学习写字的孩子中,只有极少数儿童能够真正培养出写字能力。报告说,虽然儿童的写字和阅读能力,都建立在良好的说话能力基础之上,但是未满5岁的儿童,无论他们说话能力多强,或者他们自己多么喜欢读书写字,到后来绝大多数儿童的读书和写字能力并不超群。那些阅读能力强的儿童,大多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

父母爱读书,子女一般都会仿效。此外,儿童读书的浓厚兴趣,大都是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并非强迫的。

方法三:幼儿学外语毫无疑义

如今中国孩子的说写能力正在全面沦丧!而外语教育,尤其是英语学习却热火朝天。于是,各类双语幼儿园、双语学校铺天盖地,都赚的个金满铂满。

英语在中国被供到比自己的民族语言还重要的地位。让孩子从小学外语,家长追捧迎合,“赢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让越来越小的孩子,早早开始接触英语语言的培养,父母们也为此煞费苦心。

幼儿学外语时,经常把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弄混了,汉语拼音和字母都记乱了,孩子似懂非懂,老师很难纠正。而且,现在的幼儿英语很大程度上被家长逼得走了样。作为幼儿英语应培养一种兴趣和爱好,可家长往往用会背多少单词和句子来衡量孩子优劣,这本身是违背孩子学习的自然规律的,但没有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因此幼儿英语的路也越走越偏离轨道。

对于孩子,还是先把母语学好,先把中国话说地道了,再去学什么外语。说白了,幼儿学外语真的没啥意义,即使将来要用,等到年龄了再学也不迟。

方法四:幼教小学化是对孩子的摧残

前段时间,我应邀到长春市的几家幼儿园给家长做讲座,几乎所有的园长都对我反映,现在不少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小孩来认字识数,一旦幼儿园不教识字写字,他们就认为幼儿园不规范,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以学字为主的幼儿园。

5岁的男孩兵兵两年来曾频繁换“园”。原因很简单,兵兵的妈妈听说朋友家同龄的小孩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就天天上课,不但会背诵几十首古诗,还能认识1000多汉字,会很多英语单词,一年级的数学、拼音都快学完了。想到儿子的幼儿园没教孩子这些,兵兵妈妈着急了,迅速把儿子转到了一家幼儿园的学前班……

正如一名家长所说,幼儿园提前开小学课程,孩子就等于抢先跑了一步。早起步,以后上小学就轻松,就能领先,能得表扬,这对孩子有好处。

在家长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幼儿欢乐的天性被剥夺了,无情的应试教育过早地开始蚕食孩子们。而这样做对幼儿的身体发展白害而无一利。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将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另外,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他们的智力水平是跟不上的,如果学习过于吃力,幼儿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会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方法五:玩得尽兴,学的才能开心

与现在的早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那个时代的人,大都是玩到8、9岁才上学。也就是说,9岁以前的东子一个字不识,可现在却也发表了700多万字的文章,出版了20几部着作。如果说东子的分量不够有说服力,那么再说聂力,一个16岁才开始上小学接受文化教育的女孩,后来成了中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女中将,也是世界上军衔最高女将军。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东子和聂力的事都过去了几十年,还缺乏说服力,那就说说东子的女儿,今年刚满12岁的范姜国一,她该算是新时代的孩子了吧。她的幼儿成长时期,我并没有给她灌输多少文化知识,而是一直鼓励她玩耍,而且要她能玩会玩巧玩。结果范姜国一幸福的玩过幼儿阶段后,又用3年半时间“玩过小学”,而后连跳两级升入初中,并且还写出了一部畅销书《玩过小学》。

为此,一些媒体的记者大惑不解:很多孩子苦学死学都学不好,玩着学却成绩好能跳级?在向女儿寻求答案时,依依蹦蹦跳跳的说“因为玩得尽兴,学的开心,所以成绩好啊。”

瞧瞧,其实,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对于孩子来说,玩是最开心的事情,玩得尽兴,学得开心,自然是事半功倍;而对于幼儿父母来说,玩也是最佳的教子方式。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增长的能力,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

通过在玩耍的过程中引导孩子的想像力,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记忆力,在大自然中锻炼孩子的观察力等方法,来提高孩子的能力,远比直接知识的授予、灌输要重要得多。所以,应该让孩子享受属于他的童年快乐,对于孩子来说,成功不是最重要的,健康的身心成长才最为关键。

东子向来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拥有生存的能力,让孩子全面成长,从而可以在漫长的一生中,快乐、从容的度过每一天。

现实告诉我们,一个综合能力强、心里充满快乐、阳光的孩子,孩提时即使学习成绩不一定好,但将来走出学校后,无论他身在何处,都会因为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强,而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的价值。所以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孩子学了多少文化知识,考了多少分,而在于他是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玩耍就如一块投入海洋中的海绵,有无尽的甘霖供孩子汲取。父母要学会鼓励孩子聪明、巧妙、愉快地玩,父母不仅要重视孩子的智商、情商,也要注重发展孩子的“玩商”。该玩时就让孩子尽情的玩,要学时他自然会开心的学。如此,孩子快乐了,家长也轻松了,何乐而不为呢?

为此,东子郑重的建议您,快给幼小的孩子减负吧,因为: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