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4185100000025

第25章 5岁前的教养——孩子的内在潜能要发现(1)

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以此为乐,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才不会觉得孤单。孩子的每一个兴趣爱好,都仿佛是一把金钥匙,都有可能打开未来成功的大门,培养孩子多一种兴趣爱好,就仿佛为他多开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路。

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大多希望孩子长大后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但是许多家长却不知道,如何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去正确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才能。很多家长只是按自己的意愿,为孩子安排未来发展的道路。

一位年轻的母亲听说目前很缺男舞蹈演员,他觉得自己的儿子眉清目秀正是块好材料,于是四处奔走托人,不惜重金把孩子送到一个“艺术学校”学舞蹈。无奈孩子性格内向,对舞蹈兴趣不大。虽然每天早晚被督促着压腿下腰,终是进步不大,最后不得不半途而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就会学得更轻松、更快乐。他们也愿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不知疲倦。如果不去考虑孩子的爱好兴趣,而是强加给孩子父母认为应该学的东西,会使孩子失去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容易使孩子产生厌烦心理。

还有的家长因为某种固有的教育思想,强迫孩子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阻断了孩子兴趣爱好的萌发。

5岁的小华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非常热衷于研究小动物的生活习性,他常常因为观察小动物而弄得浑身是泥。父母对此非常生气,觉得他不务正业,于是就想方设法阻止他去外面玩。父母希望他学钢琴,以便将来考重点校时加分。

开始,小华总是趁着父母不注意偷偷地跑到院子里做自己喜欢的事。有一次,他把一个黑色的蜘蛛带回家后,父母大发雷霆,训斥他不应该把这么脏的东西带回家。爸爸还一脚踩死了蜘蛛,那一刻,小华愣住了,后来坐在自己房间的角落里掉了很长时间的泪。从那以后,小华变得沉默寡言,父母为此非常发愁,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智力有问题。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会犯像小华父母这样的错误。像小华父母这样干涉孩子的兴趣,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危害。一是父母对孩子兴趣的过分干涉,会使孩子对自己的爱好产生片面的认识,认为自己没有眼光、没有本事,从而否定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变得没有自信;二是父母忽视孩子的兴趣爱好,不听孩子的解释,不从孩子的爱好出发去了解孩子真正喜欢和感兴趣的事。这样做既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还会使孩子觉得父母不能理解、尊重他,而产生逆反心理。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作为父母,不管你对孩子的兴趣持什么态度,你都要以极大的热情尊重并支持它,使其发展成为一种能力。要想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开发孩子的多种智能,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使之得到适当的满足。

例如,如果孩子喜欢扑蝴蝶,父母就不妨为他准备一只扑蝶网,和他一起到大自然去抓蝴蝶,并趁此机会教孩子一些有关蝴蝶或其他昆虫的知识。回家之后,父母还可以教孩子把蝴蝶制成标本的方法,然后和孩子一起对标本进行分类、存档。有机会还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图文并茂的有关蝴蝶的书籍。说不定,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你造就了一位未来的昆虫学家呢。

在欣赏和尊重孩子的兴趣,并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孩子方面,国际象棋大师谢军的母亲就做得很优秀。

那年,谢军面临着要么去棋队,要么继续上学放弃下棋的选择。她想上学更想去下棋,因为只有她自己知道,只要往棋盘前一坐,她就会无比地畅快、兴奋。而作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妈妈,既不愿因家长干预断送一个确有天才的棋手,也不愿女儿为此耽误一生。

于是,母女间进行了一次很严肃的交谈,那时谢军才12岁。“你很喜欢下棋,对吗?”小谢军看着妈妈,从没见妈妈这么严肃过,有点儿害怕,但依然点点头。“那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选择了下棋,今后,就要对自己负责任!”

试想,如果当年妈妈硬逼着谢军读书,压制她对国际象棋的爱好。那么,我国会多个大学生,而少了一位出色的棋手。

方法二:不要过早对孩子进行定向培养

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之间的知识已经渗透溶合,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做家长的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大脑的信息贮存。这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前提。反之,过早地把孩子紧紧地束缚在特走的狭小圈子里,进行定向培养,会使他们信息贫乏,思路闭塞,难于通过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真正的天赋反倒会被窒息。

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兴趣面广,好奇心重、创造欲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家长过早地规定儿童的发展方向,甚至事业前途,一厢情愿的采用粗暴的办法压制、强迫孩子参加学习或训练,对儿童身体和心理发育是十分有害的。

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试着引导孩子多在兴趣方面下工夫,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机会,创造条件,让孩子无忧无虑地在自己喜爱的天地里畅游。这样会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从而在某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父母还应该站在一个平等的立场上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问问孩子喜欢做什么,或许父母从孩子天真的回答里可以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其实,从小发现、鼓励和培养孩子有一种或几种爱好,会使孩子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和期待。在孩子选择兴趣爱好时,固然需要父母的引导,但绝不可以代替孩子。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势

在成功心理学看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成功,最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优势。通过研究发现,人类有400多种优势。这些优势本身的数量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家长应该知道自己孩子的优势是什么,之后要做的则是努力使孩子的生活、工作和事业发展,都建立在他的优势之上,这样孩子就容易成功了。

但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去比较准确地把握孩子的优势呢?

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可以让你知道你孩子到底有哪些优势。比如,当你的孩子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他心里是否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他是否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孩子在做某类事情时非常快,无师自通,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当他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行云流水般地一气呵成,这也是一个信号。

很多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做许多事情时需要学习,需要不断地去修正和演练。而在做另外一些事情时,孩子却几乎是自发的,不用想就本能地去完成这些事情。这就是你孩子的优势。

当然,另外一种了解“你孩子的优势”的方式,就是向专业人士寻求咨询。

如果孩子本来没有某种优势,却一再地坚持和不放弃,希望将他的劣势变成优势,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代价却是巨大的。

好好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如果是兔子就让他去跑,是鸭子就让他去游泳。

让孩子每一天都能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要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优秀孩子不一定是数学天才,他可能擅长吹小号,也可能很会玩篮球。要知道,每一个人都有天生的优势,成功的家教就在于使孩子发现优势,并得以很好的发挥。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不要照搬别人的培养方式

心理学研究表明,5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良好时期,一些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也往往抓住这一段时间,送孩子进绘画班、提琴班、电子琴班、舞蹈班……对孩子进行专门的艺术训练。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是否只有进行专门训练才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呢?其实,未必如此。启迪和培养孩子对的兴趣可以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

有一个5岁的女孩,她曾是一个活泼、开朗、兴趣广泛的孩子。她的父母看别的孩子都参加培训班,唯恐她落下,也给她在舞蹈、体操、绘画、书法几个班都报了名。从此,孩子每天都忙于“上班”,疲于练习,下了这个班,上那个班……就这样,孩子不仅不能正常参加幼儿园的日常活动,而且性格也变得非常浮躁,做什么事都安不下心来,学什么都不够专心。

在幼儿园中,别的孩子都生气勃勃地玩耍,她却常常显得很疲劳,注意力也不集中,平时与小朋友的交往也逐渐少了,不像以前那样活泼了。一段时间下来,她在许多方面都明显地不如同龄的其他小朋友。这样的结果与家长预期的效果是背道而驰的。

方法二:优势和自信并行

所有人都有短处和缺点。表面看来完美无缺的人,也有不为外人所知的苦恼和弱点。人们完全没有必要总是和别人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优越感或自卑感。人从本质上来说没有什么大的差异,但现实中确实有很多的人认为自己地位卑下,没有自信,总是把自己禁锢在别人的想法和眼色当中。陷在自卑感中不能自拔,这对自身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一定要强调自身的优越性。

阻碍大脑开发的最主要的障碍,就是对自己缺乏信心,这是一种胆怯自卑的心理。只有跨过这个障碍,才能开发出大脑中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及创造力。

无论谁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具有其他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独创性。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耐心地观察一下孩子具备什么样的才能和潜质,不要一味地强调孩子不足的地方,而应该积极地寻找他擅长的一面,然后帮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认识真正的自我。

对自身充满信心的父母不会无条件地跟着别人,也不会照搬别人对孩子的培养方式。在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的时候,这些父母会更注意观察自己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才能和潜质,更愿意去发现孩子擅长的方面,而不是一味地比较孩子哪些地方不如人。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信,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

与之相反,缺乏自信心的家长总是依据别人的意志生活。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把自己的观念意识强加给孩子,压抑孩子的成长。这样的结果是孩子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羡慕或嫉妒别人,总是以别人的眼光或评价为准绳生活。这样的孩子的人生自然会变得毫无意义。即使是内心有一些空虚或不满足,也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如别人而产生的。

其实真正重要的是自己本身。只有信任自己,不断地关心爱护自己,身体的能量才会产生,并逐渐变强。

发现并激发孩子的潜能

当孩子把奶瓶反转,并且试着从奶瓶的底部来吸奶的时候;当孩子将停下了的玩具火车,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动起来的时候;当孩子在公园里专心地看着,被风吹得摇摇摆摆的花草的时候……这些都是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这个陌生世界的表现。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

此时,大人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地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并在这个过程中去发现和激发孩子的潜能。

任何人才的成功,都离不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和记忆力: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

人的一生中,儿童时期正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智力发展,将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因此,抓住儿童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及时开发儿童的智力潜能,是教子成才、助子成功的重要途径。

作为家长,又该如何发现并激发孩子的潜能呢?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在玩耍和交流中发现孩子潜能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注意孩子的行为举止、喜悦、憎恶,观察他做一件事或与别人交往中的特征:虽没有耐性却有创意,虽不善言辞却很热心……把这些细心表现记录下来,就能归纳出孩子的性格特征、擅长,从而诱导启发他。

在潜能发现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在平时的玩耍中和交流中。

玩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他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最基本手段。如果父母能在休闲时间和孩子一起玩,并利用玩耍时接触到的事物和材料,对孩子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这样,孩子不仅在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许多知识和感受经验,而且也从中也可发现孩子的内在潜能所在。

比如孩子十分专注的玩一样东西,或者特别讨厌某样东西,这说明他对这些东西是有想法的,这时家长就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法。

还有,在和孩子的日常沟通交流中,不经意间孩子会留露出,他的兴趣、喜好、个性特点,而这些恰是他内在潜能的所在。

方法二:在想象中激发孩子潜能

想象力,是一种强大的力量。爱因斯坦概括自己一生的科学实践,得出了“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的真知灼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是无限的”因此,我们应当把想象力看作是科学研究中的必备因素。

幼儿期是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他们的世界充满了想象,人的很多潜能,都是从幼儿时期的想象力开始萌发的。在大人看来,孩子的想象力有时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的思维能力的健康成长是非常珍贵的。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启发孩子进行丰富的想象。

在生活中,年龄小的孩子对吃的、玩的东西很感兴趣。家长可以激发引导孩子,把平时只能吃的香蕉,想象成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例如,家长可把香蕉变换各种不同的位置,孩子就会在家长的引导下想象出很多的东西,孩子可能会说:“像爸爸的手机”、“像天上弯弯的月亮”、“像小摇床”……大多数孩子都能在家长的鼓励下,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现想象的结果。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除此之外,要给孩子制造激发潜能的机会。比如激发孩子的口才潜能,可在家人生日时,让孩子表演一个节目;节假日新朋好友团聚时,让孩子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让孩子朗读一篇短文并发表心得等。

再有,就是别忘了给予孩子鼓励。当孩子自己动手做、开口说时,为了不扼杀他的才华,应该给他肯定的赞美、鼓励的掌声。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批评,孩子会感到抬不起头,再也不肯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