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4185100000023

第23章 5岁前的教养——孩子的游戏玩耍要保证(4)

到了孩子四五岁时,他们越来越喜欢和小伙伴们在一起,一般不爱跟父母玩游戏。所以,父母最好退居二线,成为游戏的旁观者。

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完全退出游戏,实际上你还是应该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与内容,做孩子们最可靠的“监护人”和最聪明的“游戏顾问”。比如在玩追跑游戏时,有的孩子眼看就要被追上了,一时情急之下,很可能从高处跳下来。父母就得想方设法防止类似的危险因素,还有就是要考虑各种玩具的安全问题。

国内外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当孩子的父母参与游戏时,他们游戏活动的时间明显增长了。而另一方面,毕竟孩子才是游戏真正的主人,游戏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所以,父母要参与并支持孩子的游戏活动,但应避免过分介入。至于如何把握这一分寸,就需要父母明智地作出判断了。

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玩耍

在钢筋水泥构筑的都市里,生活在鸽子笼一样的居室里,人们室外活动的欲望越来越弱,孩子们的室外活动自然也越来越被忽视甚至受到限制。过去,傍晚时分,一群孩子在空旷的操场上跳皮筋、扔沙包、捉迷藏,追逐打闹的情景,现在越来越难以见到了。

除了因为现在都市建筑越来越星罗棋布,孩子们玩耍的空间被蚕食这一客观因素外,孩子们被剥夺了室外活动权利的原因主要来自父母的思想。

一来,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恨不得一天24小时守护在孩子左右。要孩子到外面玩耍,万一摔着或者遇到更大更可怕的意外怎么办?再说,出去玩多累啊,外头有风有沙尘多脏啊……总之,让孩子呆在家里最安全,最让父母放心。

二来,出去玩找谁啊?家家的孩子都关在屋子里,自己家一个孩子在外面,也没意思,趁早就别出门了。曾有朋友对我诉苦,孩子想下楼去玩,苦于没有伙伴。她就给孩子支招:给同学打电话啊,邀请他们出来一起玩。结果孩子打了十多个电话,竟然一个孩子也没叫出来。不是父母不同意,就是因为作业没写完。结果孩子失望地取消了下楼玩的计划,不住地叹息:“真没劲!”

基于这几点,孩子们即便有一点享受玩耍的时间,也只是独自在家里玩玩具、看电视、玩游戏……

结果,孩子们终日从家到幼儿园,过着“笼子式”的生活。有人把现代的孩子称为“温室儿童”,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在本该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发出“生活真无聊”的感叹……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

我坚持一个理念: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户外活动不可缺少。所以,不仅要让孩子快乐地玩,而且要从家里玩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

因为第一,室外活动可以增加孩子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的时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体格。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孩子,往往身体结实,抵抗力很强,不容易感冒,也很少患其他疾病。而那些终日被关在家里,夏天怕中暑冬天怕冻着的孩子,越是被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身体反而越娇弱,仿佛温室里的花,经不起一点风雨。

第二,走出家门,孩子有更广阔的空间放飞心灵,收获快乐,身心都会得到充分的放松,有助于张扬孩子的个性,满足孩子自由、好动和探究的天性,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

第三,到外面的世界玩耍,可以有更多了解自然,了解社会的机会,对增长孩子的见识、开拓孩子的眼界大有裨益。

第四,室外活动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使孩子在和他人一起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收获友情,而且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如何互谅互让,如何遵守人际交往的一些规则等等。

总之,当我们的家长一味地致力于孩子的智能发展的时候,我想说:别忘了带孩子到外面的世界里尽情玩耍。

前文我已经谈到了,我对依依室外活动的安排主要分三种方式:每日的户外运动、每周的近郊游玩、每年的远足旅游。

这三种户外玩耍都不同程度的给孩子带来了快乐,强健了体魄,开阔了视野。

方法二:尽可能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和美丽,它蕴含了无穷无尽的知识,可以说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老师了。我们不该让孩子远离它。周末,带上孩子去尽情地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在孩子投身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的过程中,孩子的观察力会越来越敏锐,想像力会越来越丰富,对大自然的认识、对各种生物的了解也会越来越细致,而且对美的欣赏能力也会越来越高的。

我一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让依依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广阔,有多奇妙,在别的孩子为上补习班奔忙的时候,我却带着她去北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去大连游览老虎滩,去西安看兵马俑,去青岛、杭州、哈尔滨、长春、济南……或者去乡下奶奶家、姥姥家,到农村的辽阔天地里尽情玩耍。

十年来,我带依依游历了吉林、黑龙江、辽宁、山东、江苏、浙江、湖南、广东、陕西、北京、天津等10余省市的60多个城镇、乡村,在快乐的游玩中,孩子学到了太多课本无法给予的知识。因为“见多识广”,孩子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谈资丰富,在写作文的时候内容充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孩子看问题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了。

孩子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太多太多,它们在大自然中,在外面的世界里……

孩子的玩耍与金钱无关

在和家长交流教子经验和感受的时候,谈到让孩子尽情玩耍,经常会听到家长说:“唉,要让孩子玩得开心,就要舍得花钱。你说,去游乐园玩,哪样东西不要票?而且那门票都贵得吓人;带孩子去旅游,吃住行一路下来扔出去的钱也不是小数目;给孩子买玩具吧,现在的玩具动辄上百元……”

也有家长从另一个角度谈玩耍和金钱的关系:“多投点钱,给孩子多买点高档玩具,请个陪玩的也可以,总之,投入越多,孩子自然越高兴……”

如此说来,是不是贫困家庭里的孩子就与快乐无缘,就玩不起了?想想我们的童年,连饭都吃不饱,“玩具”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我们不快乐吗?我们耽误玩耍了吗?当然没有,一块泥巴、一根树枝、一颗石子……都是我们最好的玩具,都能带给我们至纯至美的快乐。

所以,玩耍与金钱无关。

正如“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样,可以说“有钱没钱,都不影响玩”,而且玩耍中获得的快乐体验,也根本和金钱的投入没有任何关联。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家长做孩子的玩伴,既省钱,又快乐

我和依依玩的好多游戏,金钱的投入是零,但是获得的快乐指数,用当下的流行语是★★★★★!

在依依三四岁的时候,我常常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一个“大玩具”。

比如,我躺在床上,偷眼看到依依进了屋,就装作睡着的样子,紧闭着眼睛趴在床上,却抬起一条腿,高高伸向天花板。依依一看,感到奇怪,咦?睡觉了怎么还举着一条腿啊?于是走过来使劲按下高举着的腿。可是这条腿刚刚落地,另一条腿又抬起来了。她只好扔下这条腿,接着按另一条腿。就这样两条腿一起一落,怎么也不驯服。

依依咯咯笑着,动起了脑筋。她想办法按下一条腿,然后坐到腿上,用屁股压住,然后再用双手按住另一条腿。结果,终于治服了“捣乱”的腿。依依得意地哈哈大笑……当然,不“驯服”的还有胳膊、脖子,甚至嘴巴、眼睛……依依在“征服”的过程中,不断有新奇的“训导策略”产生,也不断发出胜利的笑声……

还有,吃过晚饭后,依依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电视。我在卧室里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头上顶着一个玩具熊,面部用依依的小裙子包着,屁股上挂着毛刷子,一副卡通怪物的形象。然后弓腰驼背头冲前屁股蹶着,一步三摇地从卧室走向客厅,走向依依。

乍一看,依依会发出无比惊奇的尖叫,然后就兴奋地跳起来,随着我摇摆的节奏蹦跳着,欢呼着。在我快走到面前的时候,她会迫不及待地扑过来,我则快速后退,装出害怕的样子,倒退着从客厅“逃”回卧室。依依满含期待地朝卧室张望着,静默了片刻后,我又会以新的“造型”出现在她的面前,再次引发她欢快的叫声……

方法二:户外游戏照样可以不花钱

室外的游戏有很多也是不需要任何经济上的投入的。比如一场春雨过后,我带依依拿上小铲子小水桶等工具,找一处有水洼的地方,开始“挖水渠”、“建桥梁”,或引水或阻流,看着一股股水流或者被自己引导着流向指定的方向,或者被阻隔在一个小水洼里,依依兴奋地拍手欢笑。这样的游戏常常让依依乐而忘返,不知道疲倦。

依依四五岁起,我就和她玩一种户外走步游戏,游戏的玩法是:我们并排站在一起,然后“石头、剪子、布”,谁赢了谁就往前走一步,输者原地不动。我们就这样你输我赢,你赢我输的往前走。当依依走在我前面时,她充满胜利的喜悦,而当被我追上来时,她又不甘落后,奋起直追,最后在共同的欢笑声中结束游戏。

快乐是一种自我感觉和体验,不是靠金钱买来的,不是靠物质堆砌出来的。所以,想要孩子快乐,不是要父母从口袋里掏钱就可以做到的事情,而是要靠父母用爱心和耐心去创造条件,引领孩子在快乐的长河中徜徉。

让孩子玩的更多彩

我如此强调玩耍的重要性,强调让孩子玩耍的必要性,并不是就此赞同让孩子无限度地玩,随意地玩。如果这样,那玩仅仅只是“玩”了。我们要做的是赋予玩耍教育的“使命”,引领孩子在感受玩耍的快乐的同时,更使得精神上、身体上、能力上等各方面都得到提高,得到锻炼。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只是玩而不培养能力”呢?这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用一点心。在孩子快乐地玩耍的时候,稍加引导,那么任意一种游戏都可以为我们所用,成为教育的一种手段。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棋牌游戏益智敏思

说起下棋打扑克,我们脑子里首先会想到怎样的场面?夏日闷热的夜里,昏黄的路灯下,一群老爷们光着膀子、摇着蒲扇、叼着烟卷,围坐成一圈,吆三喝四地甩着纸牌,或者两个人对弈,边上是一群“观棋纷语”的围观者……

似乎棋牌游戏只能和这样的场面嫁接在一起。如果换作一群孩子如此围坐在一起,会立刻引来一片喝止声。在父母的眼里,下棋打扑克尤其是后者要么和赌博联系在一起,要么和无所事事、消磨时间联系在一起,而孩子第一不能和赌博沾边,第二不应该无所事事,所以下棋打牌就和孩子没有一点关系了。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玩扑克等于“不学好”,而下象棋又不能挣钱,换不来饭吃。所以,棋牌游戏怎会和“教育”有关联呢?

可是我想说,第一玩扑克和赌博是不是有联系,要看扑克是不是用来做赌具,玩的过程中是不是带赌注。若说赌博,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来做赌具。拿两支铅笔,猜那只手里的铅笔长,猜对赢钱,猜错掏钱,那铅笔就是赌具,是不是从此就不让孩子用铅笔了?所以不能单对扑克抱有偏见。第二,孩子怎么就不可以无所事事呢?成人工作累了还要消遣,打麻将下象棋,或者跳舞听歌郊游,孩子就不需要有消遣?

更何况棋牌游戏除了消遣,本身还具有益智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