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玩到5岁,学啥都不晚
4185100000016

第16章 5岁前的教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必须有(3)

有一名女大学生辛辛苦苦考上了某名牌高校,然而就在开学后的第四天,这名19岁的女生不辞而别回到了老家。她的父亲千里迢迢,专程到大学里为她办理退学手续,退学原因仅仅是无法独自一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

学校一位老师说,跟这个同学的退学相比,其他学生选择了陪读。每年的新生入学,学校都要花很大精力来帮助学生适应环境。不会洗衣服,不会收拾床铺,甚至不会买饭菜票的学生太多了。按说,一些必须的生活技能应该在进大学前就掌握,可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一旦离开父母就无所适从了。

事事包办代替,或把孩子看的过于娇弱,尽自己所能为他们做各种事情,解决各种问题,这对孩子的独立性与自信心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而且还会严重扼杀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不前。从而表现出消沉、懒惰、无能、自卑埋下了祸根。

其实,爱的付出不等于爱的收获,方法不当的话,有时候付出得愈多,收获得愈少,孩子没有锻炼得机会,永远也长不大,没有与他年龄相应的能力,永远也适应不了社会发展得需求。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孩子的自信心是独立的前提

婴儿不到一岁就抢着抓碗筷,试图自己动手吃饭,尽管弄得满脸是饭粒,但却表明他的愿望。到了两三岁,随着自我意识的萌生,独立的愿望更加强烈,什么都想要“我自己”了,自己穿衣,自己开电视。年幼的孩子从不会做到逐渐学会做,总是在反反复复中感受着独立做事的快乐。这是一种良好的发展过程,在“我能做”的过程中,促进了孩子独立人格的形成,同时建立起自信心。过度的照顾、保护或经常拒绝孩子“我能做”的想法,不仅会使幼儿无从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失去成功的体验。

家长要认识到,让孩子锻炼,不要怕他们做不好,也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了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信心。如果从这时开始,父母能因势利导,放手锻炼并从旁支持、鼓励与帮助,孩子的独立性便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方法二: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别管”

许多父母任劳任怨,一切为了孩子,对他们百般呵护,怕他们累了、饿了、热了、冻了、摔了、伤了……处处越俎代庖,事事包办代替,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最优越的物质生活,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是许多父母的愿望却落空了,孩子不仅没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而成了他们永远的负担,孩子好像永远长不大,不仅担负不起创造未来家庭幸福的使命,而且连自己的生存和生活都要依赖父母。“养儿防老”变成了“养儿养到老”。生活好像在有意和他们开玩笑,辛勤地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

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不能一见孩子哭就“心软”,有时需要下狠心,“别管”孩子,这样才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迎接人生各种挑战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别管”他,给他提供锻炼的机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能自己穿衣的时候让他自己穿,能自己吃饭的时候让他自己吃,能自己排队的时候让他自己排队。这种“别管”的做法,能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自强,能让孩子完成他力所能及的事,并能让孩子从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其自信心。当然,这种“别管”的做法,绝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建立在了解孩子的能力范围,尊重他的情感的基础上。

因此,我们平时应该要求4-5岁的孩子要学习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整理自己的房间、玩具,倒垃圾、叠衣服等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幼儿时期是各种能力初步发展的时期,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机,耐心细致地培养和训练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技巧,放手让他们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给他们一定的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力,尊重他们的合理意见和要求,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由,不过分限制他们的活动,鼓励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未来是属于孩子的,孩子未来的路要靠他们自己去走,未来的生活要靠他们自己去创造。这一切都不是父母替代得了的,深爱孩子的父母们,让你的孩子从小学着自己走路吧!

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许多的选择,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选择,只是有的选择无关紧要,而有的却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有时,我们在不愿意经历某些事时,往往会说:“如果可以让我有重新选择的机会,该多好!”看来,选择,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却又不得不需要的。那么,你听到过孩子们渴望选择的请求吗?你能发现他们不同的需要吗?你给过他们选择的自由吗?你能尊重他们的选择吗?

当孩子呱呱坠地,孱弱地躺在襁褓中,家长恨不得把他含在嘴里装进心里,在此后孩子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用柔柔的爱呵护着他,照顾着他,直到他长大成人。

好像是习惯了这样一直对孩子照顾下去,好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在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该逐渐放手,该给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

所以,孩子本可以自己走路了,爸爸依然抱着他;孩子本可以自己吃饭了,妈妈却依然每顿追着他喂;孩子本可以自己决定每天穿什么衣服了,奶奶依旧要日日将自己选择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孩子本可以自己出门买文具了,爷爷依旧要坚持做孩子的采购员;孩子已经可以独立往返于学校和家中,可是家长还是要轮换着接送;孩子已经可以独立为自己的事情做决定了,父母还要一手包办,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

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有照顾和抚育孩子的义务,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提供给孩子,但是千万不可以代替本应由孩子去做的一切,如果那样就会限制孩子的成长,剥夺孩子生长的空间。孩子是要走向未来的,而未来社会是能力型社会,孩子的生存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自学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决定着他未来的发展。这诸多能力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生活实践、交往实践、学习实践中才能获得。所以,当孩子一点点长大,我们要适时放手,让孩子去做他们该做、他们能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让孩子自己决定,并不是让父母推卸责任,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责任意识,让孩子逐渐成熟起来。在生活中,不要让孩子一味地服从父母的决定,要让孩子用自己的意志选择或取舍事物;让他有自我决定的机会,并在决定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出肩负责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尊重是选择的前提

尊重就是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尊重就是不把家长的要求强加于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孩子有自己的见解。尊重对于孩子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尊重孩子呢?

尊重孩子,就要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要发展孩子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力。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4岁的佳佳性格内向,不愿意参与到小伙伴的游戏中,总是在家里自己玩玩具,邻居家的明明约她同别的小朋友一起去拍球,她就是不去,妈妈怎样说服都无济于事。开始,妈妈以为是明明他们玩的拍球游戏佳佳不会,就尊重了她的选择。

但是经过几天观察,妈妈发现佳佳不是不会拍,而且拍得还挺好。妈妈便问佳佳:“为什么你不同明明他们玩呢?看你拍得多好呀!”佳佳小声告诉妈妈:“那么多人看着,要是拍不好,多不好意思呀”。噢,妈妈终于了解到了佳佳的真实想法,原来是她对自己缺乏自信。为了帮助佳佳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潜力,妈妈经常鼓励她,表扬她,树立佳佳的自信心,慢慢地佳佳进步了,自信心提高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院子里经常出现了佳佳同小朋友玩耍的身影。

对于孩子而言,什么个性的都有:有动作慢的,有性格开朗的,有做事毛糙的,有不爱讲话的,有脾气犟的等等,无论什么个性的孩子,都有他的内心优点。家长应该从心理上理解、了解孩子的需要、兴趣、能力、智力、气质及性格,尊重孩子的个性。

方法二:信任是选择的翅膀

也许有人会说:“还不是父母说了算?让孩子自己选择,有必要吗?”你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他们当然只能顺从,但是,如果你真的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你一定会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晚饭前,妈妈将月月的故事书翻开,准备给月月讲个故事。妈妈习惯性地问了一句:“现在,妈妈给宝宝讲个好听的故事,好吗?”本以为没有异议,可是却听到月月反对的声音:“不好。”开始妈妈觉得十分恼火,但是,转念一想:既然是自己无意中给了孩子选择的机会,为什么在她作出自己选择的时候生气呢?为什么不听听她不同的意见呢?这不也是交流沟通的机会吗?于是,妈妈问到:“为什么不想听故事呢?”“妈妈,我困了,我想睡觉。”

原来如此,看来孩子这样选择不是无理取闹,而是有原因的。妈妈看了看月月说:“那好吧,累了就上床睡一会儿,等宝宝睡醒了,再听,可以吗?”“好的!”

孩子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明他愿意和父母沟通,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需要,可以勇敢地表达自己了,这不是我们家长一直期望的吗?

选择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在这个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条件。家长要尽一切可能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因为有了选择权,孩子才会体验到被尊重的快乐,孩子才会养成自己做主的意识。我们大人总是强调,要让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可是,我们却总是忘记给他们这个机会。

当然,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并不代表什么事都让孩子决定,什么事都顺从孩子的意思。如果你想让孩子看一本非常有益的书,但是孩子不一定乐意。此时,你让他选择愿不愿意看,他的拒绝一定会让你不知所措,何不让他选择什么时候看这本书呢?他一定会很乐意按照自己选择的时间去看。同样是选择,但选择的对象不同,结果完全不同。

总之,要善于利用选择这样一种手段,让孩子在一次次选择的机会中,学着思考、学会表达。

尊重孩子合理的决定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传统往往把好孩子的标准定为“乖”。何为“乖”呢?那就是听话,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我们大人常常有意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很多本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我们或者出于疼爱孩子,或者嫌过于麻烦,于是就自己包办代替。其实许多事情,我们大人看起来很简单,但对孩子却是一种极有益的锻炼。

比如买文具时,就应让孩子自己决定,是买这件好,还是买那件好?这里面就包含了观察、分析、权衡、判断、综合等思维的过程。父母可在一旁问问为什么,适时给他们提点参考意见。孩子每经历这样一次机会,其做决定的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一分。

对于1-5岁的孩子,一般家长都会以孩子太小为由凡事包办代替。其实,只要是孩子能够做、应该做、做起来安全的事情,父母应该让孩子有机会做决定,并对合理的决定予以支持。

比如:孩子想自已进食时,家长应由他自行尝试,只要为他系上围兜即可。孩子在练习自己吃饭时常常会弄得满脸、满地都是,这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责怪他,剥夺他学习的机会;在孩子对衣服样式、颜色的选择上,家长应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只是天气冷的时候建议孩子戴上帽子、穿上外套;当孩子心情不好或情绪不佳时,他有选择独处的自主权,家长这段时间暂时不要去打扰他;让孩子自己决定在哪个地方玩玩具,以不妨碍他人为原则,在这段时间这地方是属于他的游戏区,父母不要去干扰他;当孩子对某种物品(如布娃娃等)情有独钟时,无论走到哪都要带着它,一旦没了它,孩子的情绪便焦躁不安。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这种情结会自然退却,家长不要强求孩子改掉这个习惯。

孩子能健康地成长,亲子关系能够比较融洽,与尊重是分不开的。父母尊重孩子的合理决定,会使孩子具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方法一: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

父母总是习惯于把“选择权”和“决定权”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不是强迫孩子放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是逼着孩子做他们没有兴趣的事情。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遇到事情只会依赖父母,听从父母的意愿和决定,根本没有自己的主见;二是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跟父母“较劲”,什么事都和父母对着干,你让我朝东,我偏要向西。

下面的例子就是这样:

一天,已经放学很长时间了,亮亮才带着一身泥土回到家。爸爸非常生气地问他:“怎么这么晚才回来?身上还弄得这么脏?”看到爸爸不高兴,亮亮有点害怕了,怯怯地对爸爸说:“下午学校足球队选拔队员,我去参加选拔了。”

“什么足球队?谁让你参加足球队了?你经过我同意了吗?”儿子竟然自作主张,这让爸爸更加生气了。“是我自己要参加的,好多同学都报名了,我……”

“这绝对不行!成绩那么差,还有心思参加什么足球队,你要敢去小心我打断你的腿!”亮亮还想为自己辩解,却被父亲的怒吼打断了。后来,亮亮只好放弃了参加足球队的选拔,但是他的成绩并没有因此好起来,反而比以前更差了。因为自己的爱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亮亮逐渐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所以,当孩子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作为家长,应该给他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不要把自己的感情和观点强加到孩子身上,要信任孩子,相信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即使孩子最后失败了,相信孩子也能从中得到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为自己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二:要理智对待孩子的决定

在美国出生的小托尼从小就对汽车着迷,父母为了让他保持这个爱好,总是尽力满足他的收藏需求,经常给他买回各种各样的玩具车,他们认为这个爱好对他的成长十分有利,因此坚决地支持他,并和孩子一起分享着这种快乐。

一天,托尼和妈妈逛街,妈妈又为他买了一辆蓝色的新“车”。托尼拿着车兴冲冲地和妈妈往家走,刚到家门口,邻居鲍伯、米丽等小朋友约他去玩儿,妈妈叮嘱他千万别把小车弄丢了。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时,手中的汽车果然不见了,变成了一张小卡通画片。妈妈十分生气,真想立即责问孩子,但她迫使自己忍住了,并平静地向孩子了解小汽车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