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爸爸胜过好老师
4185000000041

第41章 “好爸爸”是孩子力量的源泉(6)

爱因斯坦、爱迪生在孩提时代,就常常想些、做些成年人看来“没有道理”的事情,而遭到老师的非议。可是实践证明,这对他们长大后,从事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是大有益处的。善待孩子涂鸦中的创新意识,也许他们辉煌的人生,就是从这些“不可思议”的涂鸦起步的。

现代社会是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的创造型人才。

日本在战后为什么能在短时期内迅速恢复发展起来,并成为世界经济、技术强国呢?这是因为他们一方面,长期推行一条技术引进方针,另一方面则是重视对新一代创造能力的培养,并在国民中广泛开展创造发明活动。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要振兴,一个民族要自立,就要培养大批创造型的人才。有研究表明:3-9岁是人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如果错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就很难重新点燃创造的火花了。

目前许多家庭中,由于家长缺乏对孩子创造性行为的认识,对孩子的一些创造行为表现,看作是异想天开、调皮,或是添乱,往往不予理睬,或是粗暴干涉,在无意中伤害、压制了孩子创造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才能有创造能力。

说到这里,有的家长或许认为,我的孩子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它不可能成为科学家,发明家。

其实,这是家长们的一种盲性认识,把创造能力看得太神秘,高不可攀了,对于孩子来说,虽然他们并不能创造出什么“震憾世界的东西”,但他们却蕴藏着巨大的创造潜能,只不过是他潜在的创造力,还没有被开发利用起来罢了。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当您的孩子画出一幅标新立异的图画来,那是他创造力发挥的表现;当您的孩子把手电筒、摇控器、玩具大御八块弄得乱七八糟时,那也是孩子好奇心创造欲望的表现;当孩子说出一句新颖的词语、唱出一首自编自创的歌曲时,那都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

家庭中,在与孩子的朝夕相处中,细心的您就不难发现,孩子随时都有创造的潜在能力,关键是您如何发现、引导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东子给爸爸们的建议——

方法一: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创造力发展的保障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环境,在家庭中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孩子自由想象,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这对促进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气氛下孩子和父母,有着积极交流的愿望,孩子往往会尝试着,想出一些新颖的主意和看法,使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更具独特。也只有在这种自由式的气氛下,孩子敢疑、善疑、敢问、善问、敢于创造、善于创造。

因此,爸爸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孩子开放并在物质方面,提供给孩子独立的空间,充足的时间和一些基本的材料(如绘画用的纸张颜料、画笔、各种可拼拆的玩具,以及一些半成品等),还要在精神方面给予孩子鼓励、支持。

方法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点燃孩子的创造力

好奇心人皆有之,好奇心表现在孩子的身上尤为突出。面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孩子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路边一朵不起眼的小花、玩具店里琳琅满目的玩具,甚至成人眼中毫无作用的小石块、小瓶子、废螺帽、废纸、空火柴盒、废旧笔筒等等,都可以成为孩子们留连忘返,百看不厌的“研究”对象。

对于那些在成人眼中平谈无奇的事物,他们却会感到那么神奇和不可思议。他们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诸如天上的星星为什么不掉下来,小鸟为什么会飞,母鸡为什么会下蛋而公鸡不会,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好奇心是孩子主动观察,反复思考问题的强大动力,是推动孩子积极主动地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力成功的起点。父亲要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并因势利导,让孩子学会向更高层次思考。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待孩子的提问上,父亲不要因为自己不知道而拒绝回答孩子,或是用一两句话搪塞过去,而是要做到在孩子提问时,认真回答,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应该同孩子一道去查查资料,而不能敷衍了事,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

方法三:鼓励孩子积极探索

当别人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何以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罢了”。积极探索是创新意识的先导,所以,父亲要保护和支持孩子的探索欲望和探究行为。

女儿依依5岁的时候,有一次在楼下玩,叫她吃饭总也叫不回来。于是我下楼走到孩子身边,只见孩子蹲在一棵大树下,聚精会神地在看蚂蚁搬家,我没有打扰她,而是蹲下身子陪孩子观察。

孩子见我和她一起看,便问:“爸爸,蚂蚁这么小怎么能搬那么大的食物?”她接着一面用土堆起一个小土包一面说:“咱们做个小实验吧,看看蚂蚁能不能把食物搬过山去。”我点点头。

实验开始了,只见一只蚂蚁搬着食物来到“山”脚下不能前进了,这时,小蚂蚁放下食物绕到山坡上将食物倒着拖过“山”去。实验做完后,我们爷俩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饭吃得很香,关于蚂蚁的话题直到饭后还饶有兴趣地谈着。

体察童心,爱护孩子的探索欲望,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很有利于孩子萌发的创新意识。

方法四: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激励创造力的发展想象是一种形象思维,它是以记忆的表象为基础,对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孩子在进行创造过程中,必先以想象为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的意向,就不可能进行创造。

做父母的大多有类似这样的经历,一件好的玩具,一到孩子的手里,没玩几天就被拆散了。其实,这是孩子想展开自己的想象进行新的创造呢!假如家长不给予孩子这类机会,甚至干涉孩子,就剥夺了孩子创造的机会了。

明智的家长则应用宽容耐心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这一切,哪怕是幼稚甚至略带破坏的行为,要根据孩子的想象力进一步激励,引导孩子去实现其创造构想。

方法五:要欣赏孩子的作品

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极为精彩的,他们展现自己的心灵世界的方式也是极为丰富的。作为爸爸,要学会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学会欣赏孩子的每一次表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有创意的变化,一句新的词语,一首不成调的歌曲,你都要真心地发出赞叹。

那样,孩子是会很开心的,“创作”的灵感也就来了。

小丽用彩笔画了一个类似电视机的图形,高兴跑来拉爸爸去看。并大声说:“爸爸,这是外星人的家,这里是外星人的床,沙发、电视柜”,在爸爸看来,画得实在不像,找不出一点感觉,怎么看还是一个类似“电视机”的图形,但她爸爸还是故作吃惊的表扬她说:“你画得真棒,外星人肯定喜欢你为他造的房子,我们接着画,再给外星人添置点其他东西吧!”

在爸爸的赞叹声中,女儿创作欲更强了,创新能力更高了。

由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经常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压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使原本独具创意的孩子,常常变得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应变能力差。

作为爸爸,应把培养孩子的创新意意识,为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重要使命,自觉地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开发。

在家庭教育中,爸爸要把对孩子“有所创造的期望”,渗透到教育过程中,而且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孩子的创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创造性就越来越浓。要教育孩子从小事做起,支持孩子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尝试,不必刻意强求孩子照旧的模式去做,要鼓励孩子创新。

幼儿期是开发孩子脑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黄金时期。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否则,这种可贵的创新精神萌芽,就会被扼杀在摇篮中。

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孩子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把握培养孩子创造性人格的良机,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让他们的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未来成为“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爸爸对孩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可以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