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名流趣话
4184300000040

第40章 明清时期(6)

李莲英不仅在处理慈禧与光绪关系的时候懂得赢得人心,而且也因为他善于笼络人心,所以有时尽管一分钱都没有掏,却得了一个“体恤”下属的好名声。慈禧借六十大寿重建颐和园,但是由于工程紧张,园中有些建筑的装修还没竣工,六十大寿就到了。当李莲英带慈禧在园中游玩时,故意绕着走,躲过还没修好的建筑。如果有些地面的方砖没有铺好,李莲英就紧走几步,站在缺砖的地方,用长袍遮住,挡住慈禧的视线。这一招掩饰,也使负责修建颐和园的官员对其感恩不尽。

胡雪岩暗中打击并购竞争对手

胡雪岩是清末著名的大商人,有一次他在福州开了家钱庄,名叫阜康钱庄,开张不久,当地的“会首”元昌盛钱庄的老板卢俊辉就开始找他的麻烦。卢俊辉凭借自己钱庄长期积累的信用,想挤垮新来的阜康钱庄。这个时候,胡雪岩就不得不想个对付的办法。

多年经营钱庄的胡雪岩深知,既然对方是抱着想置自己于死地的态度来了,那么自己也不能心软,反击必须沉重有力,务求击中要害,将对方打得趴下,再无翻身之日。可是眼前的这个对手毕竟是非常强大的,那么它的软肋会是在哪里呢?

胡雪岩巧妙利用元昌盛伙计赵德贵打听出对手的内情。原来卢俊辉为了获厚利,大量开出银票,元昌盛现有存银50万两,却开出几近百万两银票,这样空头银票就多出40万两,这是十分危险的经营方式。倘若发生挤兑现象,存户们把全部银票拿到柜上兑现,元昌盛立刻就要倒闭破产。

于是胡雪岩立即行动,调集资金,收购元昌盛的银票,一切都在暗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而卢俊辉尚蒙在鼓中,全然无知觉。没过两天,元昌盛柜上忽然来了一批主顾,手持银票,要求提现银,结果一天之中就被顾客提走20万两库银。卢俊辉听伙计报告后还以为偶然现象,并不在意。谁知第二天却有更多的顾客蜂拥而至,纷纷挥舞手中银票提现。没等卢俊辉反应过来,库银已提取一空。但是还有好多顾客的银票都没有兑现。

这个时候,元昌盛门前闹哄哄一片,不能兑现的顾客骂声不绝,义愤填膺。卢俊辉赶紧叫伙计关了店门,自己根本就不敢出来露面。眼看事情将要闹大,官府已派人来钱庄弹压,声言庄主若不拿出银子平息民愤,将按律治罪,抄家拍卖。这意味着老板将会被治罪流放,妻儿也将被拍卖为奴,家破人亡。

卢俊辉思前想后,唯有把店门抵押给他人,钱庄易主,才可免祸。但同行钱庄老板谁也不愿多事,大家只隔岸观火,作壁上观。这时候,胡雪岩来到了,卢俊辉就像抓住了救星一样赶紧求他救救自己,于是他便同卢俊辉以较低的价格谈妥,以接收元昌盛银票为条件接管钱庄铺面。契约签订后,胡雪岩当场向顾客宣布:凡元昌盛银票,均可到阜康分号兑现,决不拖欠分毫。而持银票的顾客大多系胡雪岩有意安排而来,听他此说,一哄而散。一场风波,顿时云开雾散。

接着便清盘,“元昌盛”大到房屋家具,小到一根铁钉,俱一一作价。胡雪岩则名正言顺地将阜康分号搬进元昌盛旧址。成了这里的主人。

吞并当地最有实力的第一大钱庄后,初来乍到的胡雪岩阜康分号,也算是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扩张,开始越做越大了。

胡雪岩看准了对方的软肋,下手之快、手段之猛,是好多人都想不到的,虽然他的做法很不地道,但有些人我们不击败他们,他们就会将我们击败,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恶意的对手,就要用击其软肋的方法把他的气焰灭下去,为自己留出一条道路来。

胡雪岩借人之力赚大钱

清末的胡雪岩很知道利用外界的力量来助推自己的事业。胡雪岩出身贫困,后经商致富,并与洋务派官僚左宗棠相交,得以为官。由于屡建功勋,他被皇帝赏给头品顶戴,穿黄马褂。但他并未放弃经商,始终保持亦官亦商的身份,人称“红顶商人”。

胡雪岩小时家中贫穷,他父亲无力送他去私塾读书,他便在家自学。慢慢地粗通文墨。后经亲戚推荐,到杭州的一家钱庄当学徒。三年满师后,被升为钱庄跑街。所谓跑街,即为钱庄招揽生意和讨要债款者。当时的杭州,有很多候补、捐班的官吏。他们花钱捐了官,就等着有空缺时外放做知县、知府一类的实职官员。由于花了很多钱捐官,在候补期间,他们中许多人两手空空,只能向钱庄借贷度日;即使补了缺,上行时打点也需要钱,还得向钱庄借。胡雪岩充当钱庄跑街,主要就是招揽这批人的生意以及督催他们到期还钱。这是一个不好干的苦差事,想做得圆满,还需处处小心,笑脸相陪,软的不行时还得来点硬的,软硬兼施。

虽然工作不好干,但胡雪岩以他坚强的毅力挺了下来,并逐渐锻炼得机敏、泼辣,善于投机,留给他人的印象则是慷慨好义,能济人急难,所以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基础。

关于胡雪岩的发迹致富,有种种传说,比较流行的是说他曾借钱助人,受助者后来为报恩又支持他开钱庄,以至发迹。至于他所助之人,一说为王有龄,一说为湘军的一个营官。王有龄是当时的浙江巡抚,年轻时因父亲去世,曾贫困潦倒,流落杭州。一天他遇到正跑街的胡雪岩,胡见他气度不凡,不像没出息的人,便询问他为何这般落魄。王将自己的处境对胡讲了,胡表示愿助其一臂之力,可送他进京谋官,遂将刚为钱庄收上来的一笔500两银子借给他,他不愿接受,怕胡回去后会受老板责罚。胡表示没关系,有什么风险自己一人承当。王千恩万谢地拿了钱北上,终于找到有权有势的故交,当上了浙江粮台总办。王得官职后便去找胡雪岩,将以前所借的银子加上利息奉还,一再致谢,又让他辞了跑街工作,支持他自办钱庄。几年后,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又保荐胡雪岩接任粮台,使胡成了掌管浙江粮食的最高官员。胡本有经商才能,自己开办的阜康钱庄已经营得很红火,加之掌管粮食,其事业就更兴旺了,相继开设了不少店铺,并与外商做生意,手头周转之钱常以千万两计,终成为富甲杭州的大商人。

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湘军的一个军官到胡雪岩所在的钱庄借贷银2000两。当时老板不在,胡雪岩自作主张借给了他。老板回来后知此事大怒,将其赶出店门。不久军官来还钱,在路上遇到已失业的胡雪岩,见他似乎很穷困,问明原因,知是为自己借钱事所致,深觉过意不去,便请他去军营,供以鲜衣美食,并把自己暴得的10万两白银交给他去开钱庄,后又辗转把他引荐给浙江巡抚王有龄。由于王的扶持,胡雪岩从而渐渐致富。

不管哪种说法,都能看出胡雪岩之发迹与王有龄密切相关。正是受知于王有龄,他才有了官府做经商的靠山,故能事事顺遂。自然,王有龄对胡倾心倚重,也在于他自有让人信赖的品质和能力,而且是一般商人所难以企及的。

俗话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钢,也打不了几个毛钉。一个涉人社会生活的人,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

奕譞谨慎做人一生平安

清朝末年的醇亲王奕譞(xuan),一生生活于极其可怕的政治环境中,但他靠着夹着尾巴做人,愣是得享一生平安。

奕譞是清咸丰帝的弟弟,他的夫人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因此,他不仅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又是其妹夫,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七爷。

奕譞年轻时曾锐意于清廷内部权力的争斗,他在热河时就与慈禧太后联合在一起,秘密准备发动政变、惩处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谕旨,回到北京随慈禧太后、六哥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后,又带领军队夜抵密云捕捉肃顺,为慈禧太后上台垂帘听政立下了汗马功劳,被授以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但是,不久以后他就看到清廷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无情,特别是比他功劳更大、地位更高的奕,曾因小过险遭罢斥之祸之后,奕譞的处世态度顿为大变,时时事事谦恭谨慎。他特意命人仿制了一个周代的欹器,这个欹器若只放一半水,就可以保持平衡,若是放满了水,则会倾倒,使全部的水都流失掉。奕譞便在欹器上亲自刻了“谦受益,满招损”的铭词。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1874),同治帝驾崩,无子嗣,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等宣布说,欲立奕譞的儿子载恬为皇帝。听到自己的儿子被选立为皇帝,奕譞不但没有丝毫的兴奋,反而被吓得昏倒在地,碰头痛哭,被人搀扶而出。

奕譞及其夫妇都深知慈禧太后气量偏狭,待人凶狠无情,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同治帝也时常遭慈禧的责骂虐待,自己儿子一旦为帝,如人虎穴,不但儿子时刻有忤旨杀身之祸,就连他奕譞本人也难免为慈禧太后所疑忌。因为他的儿子做了皇帝,他本人就成了“皇帝本生父”了,本生父虽然与太上皇不同,但如果将来他的儿子大权在握,就有可能把他尊为太上皇,这就会损害慈禧太后的权力,而慈禧太后恰恰欲旺炽盛,是万万不能容忍的。为了远避嫌疑,表明自己的心迹,奕譞一面言辞悲悯地恳请罢免一切职务,表示要“丧尽余生,与权无争”;一面秘密地向慈禧太后呈递奏折说,将来很可能有人利用他是清光绪帝本生父的特殊地位,援引明朝皇帝“父以子贵,道遭所尊亲”的例子,要求给他加些什么尊号,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应该将提倡建议的人视之为“奸邪小人,立加摒斥。”

巧合的是,光绪帝继位的第15年,果然有一个官员上疏清廷,请求尊奕譞为“皇帝本生父”。慈禧太后见疏大恕,拿出奕譞以前的奏折为武器下谕痛斥此人以邪说竞进,风波很快平静了下去。

在我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之下,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像奕譞这样具有皇帝生父特殊身份的人,更容易遭到慈禧太后的猜忌,稍有不慎,就会大祸临头。奕譞谦虚谨慎,不因自己有功而大肆宣扬,不但保全了自家的性命,而且还赢得了慈禧太后的欢心。

曾国藩让人三尺得美名

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有得有失,人们也常会因得而喜,因失而忧,而随着时间的转变,结果又常不是这样。所以,在得失之间,何谓得,何谓失,有时候实在是难以说清。通常,心胸大度者更能明辨得失,而且还往往能变“失”为“得”,纵观古往今来成大业者之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清末名臣曾国藩有过这样一件趣事,那是他在京城做官时,有一天,湖南湘乡老家来信,称府上为盖新宅,与邻居为一墙之隔的地界发生争执,几乎闹到要打官司的地步,甚是不快,欲求助曾国藩的权势压制对方。

曾国藩收到此信后权衡得失,不禁联想起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写的一首诗。于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弟弟曾国潢,并附上张英的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曾家父子兄弟读了曾国藩的信和此诗后,胸襟豁然开朗。“让他三尺有何妨”!毅然将地退缩了三尺。

曾家的这一举动,深深地感动了邻居,使邻居不仅不再与曾家争执,见自家的地方很方便,也秉着“让他三尺有何妨”的爱心与宽慰,也退后三尺以方便曾家扩建新宅。而曾家见邻家这方大方,怎好接受这样的馈赠?便建议两家各出这三尺地界建条小巷,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六尺胡同”,这条胡同方便了两家乃至很多路人的行走,时人及后人都对此举赞颂不已。

倘若曾国藩当初见信后大怒,下令强占邻居土地,即便得手也不过得了一小片土地,却失去了天下人心。所以,在得失之间权衡时,我们不能执著于表象,而要从一个“大”的角度来看事情,这样才能明辨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