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把男孩培养成男人
4182700000001

第1章 把男孩培养成自强的男人(1)

男儿当自强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是出自北宋着名学者汪洙的训蒙幼学诗《神童诗》,意思是王侯将相本来不是天生的富贵种,贫穷人家的孩子发愤努力,也可以成为栋梁之材,好男儿应当发愤图强。

“傲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奋发图强做好汉/做个好汉子每天要自强/去开天辟地为我理想去闯/我是男儿当自强/昂步挺胸做栋梁……”这是成龙演唱的国语歌《男儿当自强》。

这也是东子喜欢的一句诗和一首歌,做为男人,东子从一个十几岁辍学的农村少年走到今天,自强不息的人生箴言一直激励我前行。

从古到今,男人的生理特点和社会角色决定了他必须要自强自立,成为国家的脊梁。“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句励志语,历经沧桑变化,还能广为流传,说明这是一句贯通古今的真理,是男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可我们现代的一些成年男性,却不具备这种素质了,未成年的男孩也更多的显现不自强少自立。所以,把男孩培养成男人的第一步,就是把他培养成一个自强的男人。

所谓自强,就是自己努力图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相当之快,具有自强精神尤显重要,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里,这种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缺乏自强精神,人便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这样的男人,要想成就自己的梦想和事业恐怕只能是空想。

有道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挫折、困难。这些处在“温室”里的“幼苗”不知天高地厚,不了解人情世事,没有学会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一旦脱离“温室”怎能经得起人生风雨的考验,怎能克服前进中的困难与挫折呢?更谈不上如何振兴家业,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了。

案例——

事业有成的王先生妻子娇美儿子可爱,有一个让人羡慕的幸福三口之家,这个看似美满的家庭,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苦衷,王先生感慨道:儿子小鹏从不惹是生非,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可是即将升入初三的孩子,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

刚上初一的时候,班里选学生干部,小鹏像没自己事一样,甭说参加,就连问也不问。爸爸问他为什么不报名,他说觉得当干部太累,当班干部是为同学们服务的,他自己都管不过来,不想服务别人。爸爸妈妈一想,自己孩子比较内敛,对当干部没什么兴趣,反正也不是人人必须当干部,于是没太在意。

后来慢慢课程紧了,小鹏依然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爸爸妈妈发现小鹏的成绩一直在班级中间晃悠,可也没见到他努力学习,就常常鼓励他,希望他可以努力学习,为考上重点高中打好基础。小鹏只是“哼哈”的答应,却不见什么行动,除了应付写完作业,就不再看书。周六日,总是和朋友出去疯玩儿,毫无努力的迹象。

对学习如此,对生活也是这样,15岁的大男孩了,什么家务也不做,有啥事还得70多岁的奶奶伺候着。见这孩子越来越不上进,爸爸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找小鹏正式的谈。经过了解才知道,在小鹏心里,没有什么事情是需要努力争取的,学习不好也没什么,不是没考倒数第一嘛?学习那么好有什么用呀,还要天天回答老师的问题,上好高中和普通高中在他心里,也没什么区别。爸爸听小鹏这么一说,火冒三丈,就要打他。

可小鹏还振振有词地说:“你说我干嘛还要努力呀,我还没上高中,你们就已经给我安排好了工作,我还没到谈恋爱的年龄,你们就把结婚的房子给我准备好了,我上进学好了不也就是为了个工作和生活嘛,你们都给我安排妥当了,我还上哪门子进呀,除非是傻子,可我一点不傻……”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儿子不自强,家长是根源

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生下来就衣食无忧,甚至没受过一点委屈,更别提过苦日子了。他们不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不知道社会竞争的残酷。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样安逸的生活是理所应当的,他没有看见父母在外面打拼的场景,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有什么。

慢慢的,孩子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来,他想要的东西,家长早已准备好了,不需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像案例中这位家长一样,孩子未来所需都已经准备好了,而人本能都是避苦趋乐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努力呢?所以说,孩子不自强的根本原因,大多数还是出在家长身上。家长若是有培养孩子进取精神的意识,孩子也不会如此不自强。

孩子是不傻,那谁又是傻子呢?读者应该看出来了,显尔易见,是自认为聪明的孩子父母。看到此案例我想到我的一个战友,战友和我一样是农村苦孩子出身,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他熬到了副团职转业,儿子十多岁时就把婚房准备好了,孩子刚上高中就开始托人给孩子联系工作。

有一次,我问这孩子想不想当兵,他说不想,我为问什么,他说他爸爸不让,我又问为啥不让,您猜这位当了20多年兵的团职军官怎么说,怕孩子吃苦!我得知后,我把战友痛骂了一顿,我说他根本就不配做军人,这样的溺爱只能害了孩子,果然孩子读高中了,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凡事要听他爸爸的。

孩子不自强的始作俑者就是这些自以为是的家长,是他们剥夺了孩子自强的机会和进取精神。我非常喜欢也一直践行的,林则徐对子女说的那句话:“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毁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可见,把男孩培养成男人家长是先行,若家长都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我们的泱泱大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男孩不自强,未来具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也就会越来越少,此当家门之不幸,更是国之悲哀。

2.儿子要自强,需要给机会

要啥有啥的孩子会真正的快乐吗?

从我对青少年心理研究的结果看,恰恰相反,这样的孩子虽然锦衣玉食,但心里很空虚、不充盈、缺乏安全感,他们也和大多数孩子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或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是,由于家长都给安排妥了,自己也就只好顺其自然了。所以,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真正的收获快乐,要孩子自强自立,必须给孩子机会。

其实,让孩子拥有进取精神、自强意识,并不是件多么难的事,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不要让孩子轻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说孩子喜欢某一物件,不要马上给他买,这时,你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当然这些要求一定是孩子力所能及的。比如让他做一次家务,或是阅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等。然后,把他想要的东西,作为奖励送给他。这样,在孩子心中就会有一种意识,凡事要付出努力,才能达到愿望,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可能。

通过自己辛勤付出得来的东西,孩子也会更加珍惜。慢慢地,他就会有一种“想得到,就得先付出”的想法,并且会不由自主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从而培养出孩子的自强心理。作为一个男孩儿的家长,所付出的心血也许要比女孩子的家长多,因为一个不够自强的女孩子,或许可以被社会接纳,但是一个不自强的男孩子,却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培养一个男孩,首先要培养男孩儿的自强精神。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人类发展到今天,可到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无论是上天还是入地,都需要具备自强、自信、自立的勇气和信心,而这些信心都来自从小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

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为孩子的父母,孩子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溶入到我们的世界。从此,孩子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生之始,都是由父母代劳的,给他穿衣喂他吃饭,扶他学走路教他学说话。孩子的任何成长阶段,都有其自然的成长规律,违背了规律结果只能背道而驰。到了该自己吃饭穿衣的年龄,就必须让孩子独自完成属于自己的事情。可当下出了很多能干的家长,出于爱子之心,恨不得为孩子做一切事情。他们处处照顾孩子,更是时时保护孩子。由于家长“搞大包干”,以至于剥夺了孩子锻炼自我的机会。所以,在“勤快”、“能干”的父母身边,大多是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和自强精神的孩子。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懒惰、不上进、怕吃苦、自理能力差。

那么,是这些孩子一开始就不愿意自己做事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大多数孩子都有过尝试自己做事的愿望,但我们的家长往往在这时,不遗余力地把这种自立的思想萌芽给扼杀掉了。而且理由种种:“孩子还小,自己哪能做好,自己吃饭弄得到处都是,做家务我还得返工,反而麻烦。”“正长身体,累坏咋办,咱有条件犯不着吃苦,有保姆不用还闲着啊。”“自己小时候就什么都干,怎么忍心让孩子受屈,咱能做的就替他做了吧。”……

上面是东子在和家长沟通中,听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说法。如此糊涂的家长,真的让人痛心,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对他们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啊。自己做事情既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又能让孩子体会劳动成果的喜悦,做为家长,我们应给予支持。

案例——

“妈妈,我的红领巾呢?”“妈妈,我的书包装好了吗?”“妈妈……”每天早上,10岁的小宇都要这样叫妈妈很多遍,以至于每天早上上学前,妈妈都要围着他转。

小宇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在学校,老师都夸他表现好,可是在家里,就显得有些懒惰。早上起床,从来不叠被子。晚上回家以后,写完作业就玩儿,连书包也要妈妈帮忙整理。

小宇上三年级时,劳动技能课老师留了一个家庭作业,要求同学们独自洗一双袜子。小宇犯难了,他可是从未洗过袜子呀。把事情和妈妈说完了之后,妈妈帮他倒好水,把肥皂放在水盆边上,准备好了让他洗,可是他肥皂也不会打,搓也不会搓,妈妈看着十分着急,索性就帮他洗了。

第二天上学,老师问到大家完成作业的情况,小宇的脸红红的。后来,老师又布置了一些回家的做作业。每次小宇都不能完成,因为总是做不好,妈妈便帮他代劳。后来小宇想,反正老师也不知道,不如干脆不做了。

这两天,小宇要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可是他的钉鞋开胶了。妈妈正忙着单位里的事情,没有时间,就叫小宇自己去鞋铺修一下。小宇却缠着妈妈说,自己去不了,还是让妈妈帮他去修。妈妈和他说,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把鞋给修鞋的老爷爷,然后把钱给他,等修好了再把鞋拿回来。不管妈妈怎么说,可是小宇就是不干,说自己没做过担心做不好。

妈妈无奈的看着小宇,嘟囔道:“都十岁的男孩子了,怎么连去修鞋这点小事也不能做呢?”

东子给家长的建议——

1.不要总为孩子代劳

了解东子教育理念的读者,可能知道我是用自己独创的“三三教育”引领孩子成长的,我的“三三教育”中,最重要的是“三强”——自理能力强、自立意识强、心理素质强。所以,从孩子听得懂成人的话那天起,我就对她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由此,我培养了一个自强自立的阳光少年,孩子的健康成长,使我的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孩子生下来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个未知,就是在一点点积累,一点点实践,才学会去做事的。孩子在幼儿时期,我们应该有意识的锻炼他,不能什么事情都替他代劳,而是要让他有参与意识。其实,很多事情,孩子并不是没有能力去做。

无论是吃饭、穿衣还是叠被子,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由他自己去做,在此之前,家长可以先帮助他完成,然后是协助他完成,最后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完成,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学时孩子肯定是做不好,从不会到会总是要有个过程的,尽管有时做的不尽人意,但家长要给孩子及时的肯定和鼓励,纠正不足的地方,孩子就会慢慢学会的而如果家长一直帮孩子代劳,当孩子去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时,看到别的小朋友能够自理,而自己什么都不会,会产生一种不自信的心理和不进取的思想。反之,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天生就该如此,家长为他做什么他都觉得理所应当。这样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会变得没有自强精神。觉得自己就算试了也没用,最后不可能会成功,到时候求家长,遇到问题,不如直接求爸爸妈妈,省了自己白费力气。

就像案例中的小宇,文中所谈的事情本来应该他自己去做,而且也能够做好,可就是不去做,如果家长不妥协,孩子也就做了,家长不能坚持放任了孩子。就说修鞋吧,又不是让他自己去修鞋子,只是把鞋子送到修鞋铺修补,这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女儿依依(范姜国一)6岁多就能拿鞋,到楼下市场门口去修,六、七岁女孩子都能做的事,十多岁的男孩子咋就办不到呢?所以,这位妈妈应该做的是:拒绝孩子。并了理直气壮地告诉儿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失去了父母的代劳,孩子就会想尽办法,把事情做了。而不是遇到一点挫折就想要请父母帮忙。慢慢的,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其中会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他会觉得这样做很开心,自然也就不再依赖父母。

而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本身就是一种自强的表现。孩子小的时候,具备了自强的精神,长大以后,也会拥有这样的品格。遇到什么事情,首先是尽心尽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试着把事情做好。

2.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没有哪个人天生就什么都会做的,作为父母不能出于疼爱孩子,就包办代替一切;也不能认为孩子小,不用着急,长大了自然就会了,而不给孩子做的机会;也不要怕孩子做事太慢或者做不好,因为不耐烦而剥夺孩子做事的权利……

要知道,孩子在一岁半以后,就有了自己做事的愿望。他们什么都想试试,有时候要做的事情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可是还是很有兴致。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忽略了这一点,错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渐渐形成依赖心理了。

所以,家长要给孩子提供各种动手的机会。平时孩子要端饭,只要不能烫着,就让孩子端;孩子要刷碗,哪怕把碗打碎了,也要继续鼓励他;孩子要扫地,就把笤帚给他准备好……总之,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解放孩子的手脚,让他们大胆去做。没有机会,就无从谈锻炼和提高。

无论怎样,当孩子要求做事的时候,如果确定孩子自己能做到,那就满足并告诉他:爸爸(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一百年前,梁启超先生慷慨陈辞:“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是否能让我们警醒,我们该为国家培养怎样的年轻一代?你的儿子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