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临床肿瘤外科疾病治疗与护理
4172000000004

第4章 肿瘤概述(4)

超声检查的目的就是根据声像图所显示占位病灶的大小、形态、数目,占位病灶的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对邻近器官组织的影响,深呼吸、转动体位及推动占位病灶的是否移动综合判断其良恶性。

七、病理学检查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内镜摘取、手术切除、活体组织穿刺以及采取脱落的组织细胞等方式,获取可疑肿瘤组织的活体标本以进行形态学检验的一种方法,可诊断真性肿瘤与瘤样病变、肿瘤的良性与恶性,确定肿瘤的组织学类型与分化程度、恶性肿瘤的扩散与转移等。

肿瘤的病理学检查主要包括:

(一)细胞超微结构

目前观察到恶性肿瘤在电镜下主要异常表现在细胞膜和细胞连接的异常、细胞质异常和细胞核的异型性。

(二)免疫组织化学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可以在组织原位显示肿瘤所含的抗原成分,可用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

(三)肿瘤的DNA分析及细胞动力学

常用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1.流式细胞技术:用于对肿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

2.显微分光光度计技术:主要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癌前病变的分析及肿瘤预后的判断。

3.放射自显影技术:是肿瘤细胞动力学及DNA倍体分析方法之一,可测定DNA指数、瘤细胞周期和研究肿瘤细胞恶性度,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4.银染核仁组成区技术:该技术能在石蜡切片上观察细胞核仁核糖体DNA基因的转录活动,对肿瘤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5.肿瘤的自动化诊断:常用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恶性程度和癌前病变的客观指标等。

6.原位核酸分子杂交:常用来诊断肿瘤发生。

八、内镜检查

应用内镜技术,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管道脏器、体腔内的病变,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快速的发展,内镜的形式、种类到应用技术都在不断完善,内镜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同时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善之处,并有许多禁忌证,应用时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功能。

(一)常用内镜检查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内镜有以下几类。

1.消化系统:胃镜、胃十二指肠镜、食管镜、小肠镜、直肠镜、乙状结肠镜和结肠镜等。

2.腹部外科:腹腔镜、胆管镜和经皮胆镜等。

3.妇产科:宫腔镜、阴道镜等。

4.泌尿科:膀胱尿道镜、肾镜、前列腺切除镜和输尿管镜等。

5.五官科:鼻咽镜、咽喉镜、动态喉镜和耳镜等。

6.胸外科:气管(支气管)镜、胸腔镜等。

7.骨科:关节镜。

8.神经科:脑室镜。

(二)常用检查方法

1.超声内镜(EUS):常用于早期胰腺癌的检测。

2.内镜造影:用来发现食管处的早期癌变情况。

3.内镜激光血卟啉衍生物(HPD)探测:在胃癌、肺癌及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4.内镜下放射性核素检查:主要用于进行肿瘤的定位和鉴别良、恶性肿瘤。

九、细胞学检查

临床细胞学检查是以组织学为基础,通过对获取的标本进行涂片,观察其组织碎片、细胞团块和单个细胞的结构、形态及细胞间的毗邻关系作为诊断标准。简便、安全、准确、迅速,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特别适用于健康人群的疾病普查及健康体检。对于某些肿瘤的早期症状及时进行细胞学检查,可以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提高准确率。临床细胞学检查在临床上分级一般采用巴氏五级法。

Ⅰ级:未见异形或不正常细胞。

Ⅱ级:细胞学有异形但无恶性特征。

Ⅲ级:细胞学怀疑有恶性但证据不足。

Ⅳ级:细胞学高度怀疑为恶性。

Ⅴ级:细胞学肯定为恶性。

国外常用三级法进行分级:①找到癌细胞,肯定阳性。②发现难以确诊的异形细胞,不能肯定为癌细胞或高度异形细胞,定为可疑。③仅见正常或炎症变性细胞,阴性。

§§§第七节肿瘤外科的治疗原则

一、手术切除肿瘤的要点

1.正确选择单纯手术切除的患者。

2.考虑手术后局部控制与功能损伤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保留器官功能。

3.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二、无瘤技术和无瘤原则

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肿瘤手术不同于一般外科手术。任何检查或不当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肿瘤的扩散。医源性肿瘤扩散和转移是造成手术失败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术前准备时按压、手术中挤压等均可以使肿瘤细胞转移和污染手术野。因此,提出了“无瘤技术”的概念。无瘤原则包括防止肿瘤细胞扩散和防止肿瘤细胞局部种植。

(一)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1.术前检查应轻柔,尽量减少检查次数。

2.术前皮肤准备应轻柔,尽量减少局部按压,以防止癌细胞的扩散。

3.尽量不用局麻药,因为局部麻醉后可导致组织水肿,造成解剖困难,局麻药还可使局部压力增高,容易造成肿瘤细胞的扩散。此外,除了抗癌药物放射性粒子植入外,原则上不应在肿瘤内注射任何药物。

4.手术切口要充分,暴露要清楚,以利于手术操作。

5.手术时应尽量采用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用电刀切割不仅可以减少出血,还可以封闭小血管及淋巴管,而且高频电刀也有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所以可以减少血行和淋巴结途径的播散与局部种植。

6.手术时先结扎静脉,再结扎动脉,可以减少癌细胞的扩散。

7.先处理手术切除的周围部分,再处理肿瘤的邻近部分,一般与原发灶一起做整体切除。

(二)防止癌细胞局部种植

1.创面及切缘应用纱布垫保护。

2.肿瘤要用手术巾保护,或者用塑料布、纱布将其包扎,使其与正常组织及创面隔离。

3.切除的范围要充分,包括病变周围一定的正常组织。

4.勤更换手术器械,用过的器械应用蒸馏水或千分之一的氯化汞液冲洗后再用。

5.手术者的手套不直接接触肿瘤。

6.结肠、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常常发生在吻合口部及切口附近。因此,手术时在搬动肿瘤前先用纱布条结扎肿瘤的上下端肠管,防止癌细胞种植于创面及沿肠管播散。

7.手术结束时,可以用抗癌药物如氮芥、噻替派、顺铂等冲洗创面,然后再依次缝合。严格遵循“无瘤原则”。肿瘤的转移主要决定于肿瘤的扩散途径和生物学特性,也与机体的免疫状况有关。

§§§第八节临床常用抗肿瘤药物

一、烷化剂

烷化剂属于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部位在DNA,不良反应是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按其结构、特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氮芥类

1.氮芥(HN2):主要用于霍奇金病及其恶性淋巴瘤、肺癌,也用于恶性腔内积液、上腔静脉综合征以及头颈部癌等。可用于静脉注射及胸膜腔注射:静脉用量为0.1mg/kg,每周2~3次,总量30~60mg为1个疗程。用于胸膜腔注射时,5~10mg/次,每周1次,一般不超过5次。

护理时要注意以下情况的发生:

(1)出现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及血小板总数下降时,需要停药2周。

(2)对皮肤黏膜刺激性大,引起局部皮下组织坏死时要立即注射0.25%硫代硫酸钠或0.9%氯化钠注射液封闭及冷敷6~12h。

(3)用药时不能接受紫外线治疗。

(4)本药挥发性强,应现配现用。

2.美法仑(PAM):临床常见药名苯丙氨酸氮芥,爱克兰。临床多应用以下肿瘤疾病:于多发性骨髓瘤,乳腺癌,卵巢癌,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还可以采用动脉灌注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治疗肢体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肉瘤及骨肉瘤。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时要注意以下情况的发生:

(1)可能出现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3)其他如环磷酰胺(CTX)也是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

(二)亚硝脲类

1.洛莫司汀:药品常见的有环己亚硝脲(CCNU)。临床多应用于治疗原发性及转移性恶性脑部肿瘤。与其他药物合用,可治疗霍奇金病、黑色素瘤等。口服,每次100~130mg/m2,顿服,每6~8周1次,3次为1个疗程。或每次15mg/m2,每3周1次或遵医嘱。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给药途径为口服,不良反应主要是消化道反应,用药4~6周可出现骨髓抑制。

(2)服药期间不能饮酒,不宜与茶碱同用。

(3)低温保存,取出后立即用凉开水服用。

(4)不用手直接接触。

(5)宜先服镇静剂,止吐剂或于睡前服用。

(6)宜空腹服药。

(7)服药期间需要注意观察血常规变化。

2.司奠司汀:如Me-CCNU以及甲环亚硝脲。临床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脑瘤、黑色素瘤、肺癌等。口服:单用为200~225mg/m2,每3~6周给药1次;或36mg/m2,每周1次,6周为1个疗程。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对骨髓、消化道及肝肾有毒性。

(2)胃肠道反应主要有:口腔炎、恶心和呕吐。

(三)其他

包括乙撑亚胺类,如塞替派、卡波醌。磺酸酯类,如白消安等。

二、抗代谢药物

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甲氨蝶呤(MTX)也称氨甲蝶呤。临床应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头颈部癌、支气管肺癌等,大剂量给药时用于骨肉瘤。通常成人口服2.5~10mg/d,总量50~150mg。儿童1.5~5mg/d。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骨髓抑制和黏膜炎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2.肾功能正常应用大剂量疗法时,须配合亚叶酸钙解救。自治疗前一天开始至治疗后两天,应充分水化,补充电解质、水分及碳酸氢钠,使尿液呈碱性,保持尿量>3000ml/d,同时禁止含酸性成分食物的摄入。

3.本药静脉或动脉连续滴注时,毒性明显增加。

4.肝功能不全者、孕妇禁用。

(二)脱氧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

1.氟尿嘧啶(5-FU):即5-氟尿嘧啶。临床主要用于消化系统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恶性葡萄胎、肺癌等。静脉注射500~750mg/次,隔天1次。用于静脉滴注时一般为15mg/kg,溶于等渗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2~8h,1次/d。还可用于动脉内滴注。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严重者可有腹泻和黏膜炎。

(2)用本品时不宜饮酒或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3)与甲氨蝶呤合用,应先给甲氨蝶呤,4~6h后再用本品。可以小剂量作放疗增敏剂。

(4)静脉缓慢滴注4~8h或遵医嘱。

(5)增敏治疗时亚叶酸钙要在氟尿嘧啶前静脉滴注。

(6)密切观察毒性反应。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骨髓功能低下者慎用。

2.复方氟尿嘧啶:如口服溶液艾消,临床药品安瘤乳、疾康平等。临床应用于消化道癌症、乳腺癌、原发性肝癌等。口服,1个疗程总量为5~7.5g,40~80mg/d,分2次服用。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1~2周,继续第2个疗程。

使用过程中及护理注意有以下问题:

(1)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严重者可有腹泻和黏膜炎。用于眼科时,若注射液发生外漏,应立即冲洗结膜囊。

(2)用本品时不宜饮酒或服阿司匹林类药物。

(3)与甲氨蝶呤合用,应先给甲氨蝶呤,4~6h后再用本品,否则会减效。可小剂量作放疗增敏剂。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骨髓功能低下者慎用。

3.其他:常见的有替加氟、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去氧氟尿苷及卡培他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