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童骨与关节损伤
4152300000037

第37章 临床常用的诊断与治疗技术(3)

如果在测定神经远端功能传导速度有困难时,亦可直接用该段神经潜伏期(m/s)进行比较。神经的平均传导速度与年龄有关。新生儿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低至25m/s,3岁时逐渐増快到45m/s,>5岁的儿童为4565m/s。

发生外周神经炎、神经损伤,神经传导速度的减慢,对区别神经本身的病变还是肌肉或脊髓前角细胞病变也有重要作用。如果为局限性神经病变,测定神经传导速度可确定病变的位置。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是一种顺向测定,将神经远端(指、趾)作为刺激点,继之在近端记录感觉神经电位,通常用表面电极及针电极。从刺激点(只限一个点)与记录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感觉神经电位的潜伏期。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在出生后数月内速度比较慢和波幅低,6月龄后可达到成人的数值。有作者观察证明,从1545岁期间,每个神经的不同节段,每10年降低0.5-2.2m/s,老年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不同神经以及同一神经不同部位的传导速度亦不完全相同,上肢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下肢快,正中神经上臂段的传导速度比前臂段快,感觉神经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降低更为明显。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1)周围神经损伤完全或部分神经断裂和压迫,使传导速度消失或减慢,并且依此亦可确定损伤部位。(2)周围神经病变、各种原因的肢体缺血或神经缺血、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糖尿病等)、中毒(酒精中毒等)、代谢障碍疾病等,均可引起轴突变性或髓鞘脱失,使神经传导速度降低。(3)判断神经再生或恢复、纤颤及正相电位逐渐消失、神经传导速度从无逐渐到有、反应神经再生或恢复。例如:一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减慢患者,在测腕-小指展肌时,其潜伏期延长,而近端(腋、肘)传导速度正常。如果再进一步行节段性测定,可发现肘部之神经传导速度改变最显著。因此,即可判定神经损伤的程度,而且明确其损伤的部位。检查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时(指=腕部感觉神经电位消失或波幅降低,顺向记录时),腕、肘部的混合神经电位消失,但刺激髁上时,在腋部可记录到正常混合神经感觉电位。

(二)诱发电位

随着电生理学的发展,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在感受外在或内在刺激过程中可产生生物电的活动,因此,又出现了诱发电位等技术和测量方法。

用脉冲电流刺激-混合神经干(指、趾皮肤感觉神经末梢或皮节),在神经通路上任何一个部位(神经、脊髓及大脑皮质)都可记录到一个与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电位变化,即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此种电位可反映出感觉冲动传入的活动过程和有关组织结构的功能状态,判断传导减慢、传导阻滞、消失,可估计周围神经是否完全损伤,此种电位变化为一条直线,与临床及肌电图检查结果相一致,临床用于诊断周围神经、脊髓、脑干及大脑半球的病变,亦可用来进行脊柱和脊髓手术中的监护,以及判断昏迷的预后和脑死亡的诊断。其他还有听觉、视觉诱发电位以及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诱发电位电流或磁场经颅或脊椎刺激大脑运动皮质或脊髓所记录到的肌肉动作电位:磁刺激使两侧大脑皮质及神经根兴奋,从两侧上肢的肱二头肌、桡侧腕屈肌、手部第1指骨间肌、下肢的胫前肌与拇伸肌记录其运动诱发电位。在中枢运动传导功能中,传导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定量指标。因此,测量皮肤至脊髓神经根之间的运动诱发电位潜伏期的差及肌肉收缩的波幅是有价值的,如果两者不正常时为运动诱发电位阳性。其主要价值是检查中枢运动传导功能,对周围神经病变仍需结合肌电图来进一步检测。

电诊断学:在神经肌肉系统的疾病诊断过程中电诊断学的运用是一重要辅助检查方法,对明确诊断和鉴别周围神经疾病、肌肉病变、脊髓神经根病变、大脑运动传导功能的测定都非常有价值。此项检查虽然有利于评价神经病变和神经损伤的预后,但还必须正确认识电生理诊断的局限性和准确性,在判断检查结果的同时,必要时还应以临床检查为准,不可完全依赖电诊断学的结果,应注意下面3个问题:

(1)在电生理检查过程中,检查技术的失误,解剖结构的变异及生理差异因素等,也会影响电生理诊断结果。

(2)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中,所用的记录电极往往只检测了神经束中正常部分的最快传导纤维的电位活动,对于那些已经受到损伤的神经束并且已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却不能显示出其严重损害神经束存在的问题,其结果是使感觉、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和潜伏期可能在正常范围。

(3)肌电图的电极针仅仅只能检测针尖周围的100-120条肌纤维的电活动(可能有30个运动单位),肌腹其他区域,已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而不能被这种单针插入的技术检测出。

神经肌肉兴奋性检查:早在1883年Erb描述了神经肌肉的电刺激反应,直到现在仍为一种常用的诊断方法。神经肌肉兴奋性检查有两种方式:(1)电流(直流电或交流电)刺激,应用电流直接刺激神经或肌肉正常状态,在通电或断电时肌肉只产生一次短暂的持续性收缩,肌肉的收缩是由神经传导或直接刺激肌肉所产生的。(2)感应电流刺激,感应电流是电流对线圈在通电或断电时所产生的一种迅速交替的间断变化的电流。一般感应电流仅用于对神经的刺激,迅速重复的刺激神经所引起的肌肉强直性收缩,记录其诱发电位。根据电位幅度的变化,判定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和神经肌肉接头部位的疾病诊断。感应电流刺激检查应全身放松,肢体放在合适的位置。

常用表面电极刺激神经时,可选择接近体表的肌肉神经或活动点,刺激肌肉时可在最易兴奋的部位,通常运动神经的位置是在穿入肌腹的部位或神经末梢最丰富的区域。刺激运动神经可引起其支配的所有肌肉的收缩,通过观察肢体活动,亦可通过触摸肌腹或直视肌肉本身收缩的情况。

刺激强度-持续时间曲线:正常神经肌肉有一恒定的兴奋阈,此兴奋阈与测定时所用的电刺激强度和刺激的时间有关。强度-时间曲线是根据最短刺激时间,记录肌肉最小收缩反应所需最小强度的电流绘制的曲线,有3种基本曲线:(1)正常神经肌肉电刺激后,肌肉的神经组织要比肌肉纤维本身更容易引起反应,所以刺激的反应为肌肉内的神经反应图像。(2)在神经病变或完全失神经支配时,电刺激的反应是肌肉本身的反应兴奋性低下,常需直接刺激肌肉和更强的电流才能使肌肉本身产生收缩。长脉冲刺激的兴奋阈在早期可能下降或正常,随即升高,脉冲间期也比正常短。(3)部分失神经支配或神经再生获得部分功能时,其曲线表现为肌肉和神经各自对刺激的反应。开始阶段表现为正常神经支配的肌纤维收缩反应,而后为失神经支配的肌纤维收缩的反应。

神经病变引起运动能力减退,一般在下神经元损伤后10-14天,可发生典型的电变化,称“神经变性”,早期神经肌肉兴奋性増高,随神经变性的发展,失神经支配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当出现完全神经变性者,用感应电或电流直接刺激运动神经时,均不能引发肌肉的反应;电流直接刺激肌肉时,可产生一种缓慢的蠕动样的长时间收缩,即而转为持续性强直直至电流中断。随着神经的恢复,可出现神经再支配现象,收缩波逐渐明显而且变宽,应进行定期观察,若曲线长期无改变,提示神经不能再生。

有些疾病综合征可产生特征性电刺激反应。Thomsen病(先天性肌强直)和营养不良性肌强直,用正常感应电流刺激的阈值可使肌肉呈持续性收缩并有延迟反应,注射奎宁后这种电反应减弱。肌强直的患者,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均増高。重症肌无力患者,在重刺激后,肌肉消耗产生疲劳,肌张力下降,此反应称Jolley反应。一般肢体近端肌肉及面肌的阳性(异常)率高。锥体和锥体系统疾病、小脑系统病变、癔病性瘫痪等,神经肌肉电检查均无异常,若这些疾病的阴性(正常)表现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第二节)临床常用的治疗技术

儿童骨折与关节脱位的治疗,除了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及内固定之外,在临床上还有一些常用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石膏绷带的应用、小夹板固定、皮肤牵引或骨骼牵引以及外固定器技术。本节重点介绍石膏绷带、小夹板固定、高分子绷带及低温热塑板材的应用以及儿童骨损伤常用的牵引等技术操作。

一、石膏绷带

石膏绷带固定是儿童骨科的一项基本技术,也是儿童骨科医生的一项基本功。

(一)石膏绷带固定的原理

石膏粉是由含2个分子结晶水的天然石膏(CaS0402H20),经碾碎和烘炒加热至107C-130C后,转变成含有半个结晶水的熟石膏(CaS0401/2H20)。熟石膏加水后又变成含有2个水分子的结晶石膏,通常在10-15分钟内完全硬化。利用熟石膏加水后迅速硬化的特性,通常将碾磨极细的石膏粉涂撒在宽10-15cm,长约5m的上浆纱布上,再卷成石膏绷带即可使用。因为熟石膏吸收空气中水分后可变成颗粒状或团块状,也就失去了硬化作用,所以石膏绷带必须防潮保存。临床上利用石膏迅速硬化的性能,将骨折复位后的肢体放置在某一理想体位间固定,从而达到肢体保持稳定,骨折愈合目的。石膏还具有通气性好、允许作楔形切开矫正骨折成角的优点,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外固定材料。

(二)石膏绷带的操作方法

将石膏绷带浸在35C-45C的温水中,待绷带完全浸透后,以手握其两端轻轻挤去过多水分即可使用。在使用石膏绷带固定某一肢体时,需要将石膏绷带环绕肢体,一层层地包绕在肢体上,切勿缠绕过紧。每缠绕一层即用手掌擦抹一次,以使各层互相紧贴,并应在硬化之前对石膏进行塑型。

石膏绷带固定可分有衬垫石膏和无衬垫石膏两种,前者是在垫石膏内衬有软垫,如棉织套、棉花、棉纱绷带或纸棉绷带等,适用于全身各部位的骨折及需外固定的各种骨关节疾患,其优点是在石膏绷带与皮肤间有缓冲衬垫,对于骨折或手术后肿胀预留一定的空间,从而减少或避免发生肢体血循环障碍,防止骨突出部位受压而引起皮肤压迫性溃疡;缺点是在肢体肿胀消退或肌肉萎缩后产生石膏松弛,进而失去确切的固定作用,容易引起骨折再移位。无衬垫石膏是指除骨突出部位外,不用衬垫的管型石膏,适用于肿胀已消退的四肢骨折及单纯脊椎压缩性骨折,其优点是石膏绷带紧贴皮肤,固定确实可靠,有助于维持骨折复位的稳定,且压力均匀,使患者舒适;其缺点是新鲜骨折或手术后肢体发生肿胀者不宜使用,包裹石膏绷带技术要求高,避免使石膏绷带在皮肤上摺皱,从而防止引起压迫疮。

(三)儿童常用的石膏类型与操作方法

1.石膏床

主要用于限制脊柱或髋关节活动,要求根据病人身材和体型预制石膏床。在患者俯卧位时制作,先从头颈至臀纹,甚至到胭横纹处铺上一层湿布衬,继之将水中浸透的石膏绷带一层层地叠加在患者的背侧,并要求与患者的背侧轮廓相服帖。当石膏绷带达到一定厚度和硬化后,再从患者身上取下,待石膏完全风干才能使用,使患者仰卧于石膏床内,主要适用于儿童脊椎损伤的制动治疗。

2.石膏托

将石膏绷带浸在40C左右的温水中,直至完全浸透后,以手握其两端挤去过多水分即可使用。一般前臂石膏托需用8-10层石膏绷带;上肢石膏托可根据具体情况増加1-2层;小腿石膏托需用石膏绷带12层左右。石膏托的宽度一般以能包绕肢体周径的2/3左右为宜。使用石膏托时,要求加适当厚度的衬垫,特别是在骨突的部位需要加厚衬垫,再将做好的石膏托置于肢体背侧或后侧,保持石膏托与固定的肢体相服贴,最后用绷带从近端向远端环绕石膏托,以达到固定肢体的目的。石膏托适用于四肢新鲜骨折、骨关节损伤术后以及肌腱、血管、神经吻合术后的固定。

3.管型石膏

用以逐步地矫正关节挛缩用的一种石膏管型。系用金属关节,连接关节上、下段石膏绷带,并于上段石膏型中安装一杠杆,用绳索连结杠杆末端及下段石膏型,用一小木棍将绳索逐步绞紧,以纠正关节挛缩畸形。

4.石骨背心

主要用于固定躯干,通常始于腋下,止于骨盆前方的耻骨联合和后方的骶尾部。一般在患者俯卧于特殊的石膏床,或者在坐位时包裹石膏绷带,注意保持胸腰段脊柱后伸。穿好衬垫,前侧自胸骨柄至耻骨联合,后侧自胸椎上段至骶骨中部,用石膏绷带环绕而成石膏背心,适用于稳定型脊椎骨折。

5.髋人字石膏(石膏裤)

自腰部至一侧或双侧大腿或小腿的一种石膏塑型,适用于股骨骨折及髋关节术后的患儿。

6.石膏围领

上缘前面托住下颌,后至枕骨结节,下缘前至胸骨柄,后至第2-3胸椎棘突水平的石膏塑型,适用于颈椎骨折及颈椎疾患患者。

7.架桥式管型石膏

适用于肢体环形创面需更换敷料的固定。

8. “U”形石膏夹板

适用于治疗无移位的肱骨、尺骨、桡骨或胫骨、腓骨骨折等。

(四)石膏绷带操作中注意事项

(1)先检查石膏粉的质量,如有潮解或烘炒过度,均不能使用。

(2)确定肢体固定位置,并在缠石膏绷带的过程中注意保持,勿使移位。

(3)包扎石膏时应逐层按摩,以使层层紧贴,増强石膏绷带的坚固性。

(4)在包扎过程中,如石膏绷带变硬或出现颗粒时,则不能再用。

(5)石膏型的边缘和关节处容易断裂,应多缠数层。

(6)石膏型未硬化前应维持好肢体位置,勿使变动,亦勿移动患者,以免石膏型折裂或变形。

(五)石膏固定后的注意事项

(1)应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防止肢体肿胀。

(2)注意患肢血运,经常观察指、趾皮肤的颜色和温度,并与健侧比较,如发现指、趾发绀、苍白、温度降低,则应将石膏立即剪开。

(3)经常检查指、趾的运动能力及皮肤知觉,如指、趾不能主动运动,皮肤知觉减退或消失但血运尚好,表明是神经受压,应立即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如同时有血运障碍,则应考虑缺血性挛缩的可能性,必须立即拆除石膏,寻找引起缺血性挛缩的原因,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4)注意局部压迫症状,其早期症状是局部性疼痛,时间稍久则可引起皮肤坏死和溃疡。发现后应及时在压迫处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

(5)寒冷气候应注意保暧,以防冻伤;炎热天气应预防中暑。

(6)石膏型硬固后,必须使其快干,可使用烤灯烘干,加快硬固。

(7)注意保持石膏的整洁,勿使尿、粪或饮食物玷污石膏;翻身或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护石膏,避免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