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天摧地陷:地震的防护与自救
4140900000010

第10章 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1)

地震时最不幸的就是被埋在废墟下,此时周围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极小的空间,要想获救就要掌握一定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自救脱险。脱险之后,赶快投入到救援的工作中,拯救更多的人。

震后被埋怎么办

地震后如发现自己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一片漆黑,空间极小,一定不要惊慌,应该坚定获救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自救方法视被埋压情况而定,有:

1.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

2.尽量活动手、脚,防止其麻木。慢慢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和压在身上的物件,维持呼吸畅通。

3.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或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他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保持足够空气。

4.朝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挪动,寻找和开辟通道,设法脱险。

5.—时无法脱险,要尽量保存体力,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大声呼救。如有可能,要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以防余震使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

6.随身带的水、水果等食品要节约使用,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可用自己的尿液解渴,以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救援。

7.设法向外界传递消息。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外面有人活动时,可用砖、铁管等物体敲打墙壁。当确定不远处有人时,再呼救。

若有几个人同时被压埋,要互相鼓励,团结配合,共同商量和采取脱险行动。

震前12秒

在大地震发生前的瞬间,往往有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先于强震动十几秒钟前出现于地表,作为大震即将来临的预警信号。这些临震异常现象为人们提供了最后一次自救机会。

如海城地震前,31次快车于19点36分运行到极震区唐王山车站前,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在车头前方从地面至天空出现大面积蓝白色闪光。这位司机懂得地震知识,意识到这是地光,判断地震即将到来。他果断、沉着地缓慢减速,在减速过程中,19点36分07秒地震发生了。由于速度彳艮低,未出现事故,列车安全停了下来。根据对唐山地震部分幸存者的调查,震前有很多人觉察到了地声、地光和地面微动,其中有5%的人判断出地震即将来临,迅速逃离建筑物,保全了性命;而大多数人并未立即想到地震,行动迟缓,失掉了这最后的逃生机会。事例告诉我们:一定要吸取这些血的教训,普及有关12秒钟自救救机会的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伤亡。

埋在废墟中如何求救

通常在地震时被埋在废墟中,自救之后向外界求救是最重要的。有效的求救方式能够大大增加自己被成功救出的机会。因此,被埋压者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条件,发出不同的求救信号。一般情况下,重复三次的行动都象征寻求援助。

1.声响求救

遇到危难时,除了喊叫求救外,还可以吹哨子、击打脸盆、木棍敲打物品、斧头击打门窗或敲打其他能发声的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2.利用反光镜

遇到危难时,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最有效的办法。常见工具有手电筒以及可利用能反光的物品如镜子、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

当听到废墟外面有声音时,要不间断地敲击身边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如金属管道等,向外界求援。

确切地说,这些求救方法的核心首先是,遇难者身处险境时,在听不到救援人员到来的情况下,不要胡乱挣扎,空耗自己的体力,而是要极力保持镇定,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其次是,在听到救援人员的声音后,如果自己的声音足以让救援人员听到,就可以大声呼救;如果自己被深埋在废墟下,喊出去的声音不足以让人听到,就要靠振动力来暴露自己。钢管的声音最脆亮,墙壁的声音震动力最强,所以,这样的方法最有效。

再次是,既没有钢管、又没有墙壁可敲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这就需要遇难者细心观察,四周有没有气孔,如果有,就可以摸到一些细长的小木棍或者小树枝,伸到气孔外面去摇动,吸引救援人员的目光,让他们及时发现这里还有生命存在。

总之,求救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是在遭遇灾难时,要保持高度冷静,细心观察什么东西可以拿来暴露自己。但需谨记的一点是,靠物器来暴露自己的方法,最好在白天使用,因为黑夜一般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而靠声音来暴露自己的方法,最好在黑夜使用,因为黑夜比较安静,声音传出更清晰。

伤情的包我处理

地震发生后,无论是被埋压的人,还是设法脱险的人,身体上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有伤。由于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不能马上赶到,所以在人员、药品短缺或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地震伤害的自救措施,对于地震受伤者来说非常重要。另外,震后对身体伤害的及时自救,在另一个意义上看也是进行专业医疗救助的准备和前提。针对地震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伤害,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自救措施,并避免不当的处置,是非常重要的。

1.不要堵塞头部外伤出现的耳漏鼻漏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耳朵或鼻子。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

2.锐物刺入胸部时不要拔出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及生命。其次,空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膈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3.肠子外露不要往回塞

肚皮是人体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伤,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肠子脱出。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的下意识动作是用手托住脱出的肠子往肚腔里塞,这也是十分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三点:一是脱出的肠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没有医疗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导致严重的腹腔感染;二是盲目地回塞肠子时,容易使肠子扭塞,导致机械性肠梗阻;三是脱落出的肠子很可能已经被刺破,回塞容易导致一些粪便等脏物透过肠壁溢出,导致严重腹膜炎。

4.不要用泥土糊皮肤破损出血处

民间有种说法,对于皮肤破损出血的情况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泥土中含有一种厌氧菌——破伤风杆菌,用这种方法不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还很容易导致破伤风,重者致命。

5.身体被砸后不要“轻举妄动”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况,首先要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那么在自救的过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动,防止骨折断端受到二次伤害,加重血管和神经的损伤。可因地制宜,找两个小木棍之类的东西越过关节夹住骨折部位,再用绳或布条缠绕,以远端指趾不麻木为宜,就会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包救脱险,及时救人

地震发生时,高效有序的紧急撤离能够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而在撤离的过程中,可能就需要对弱者伸出援助之手。比如,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小孩,或者是身体上有伤或残疾的人士,都需要我们在关键时候助一臂之力。可以这样说,在撤离中帮助别人脱险,其意义并不亚于被埋压后再进行救助。地震发生后,如果自己没有受困,或是虽然受困但通过自救活动脱险成功。在地震平息期间,抓紧时间去救别人,是人们的正常反应。实际情况也确实证明,在地震发生不久后的短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互救活动,能够最及时、最有效地减少人员伤亡。

抢救越及时,救活率就越高,这是一个很直观的概念。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内获救的人员,救活率可以达到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人员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被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获得救助,是完全可以保住生命的。

在汶川大地震中涌现出来许多的救人英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地震发生后很短的时间里,对其身边受困的人员进行施救,才使很多的人再次获得生命。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人们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人们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地震发生后,挽救人生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抓紧时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地震发生以后,谁能抓住时间,谁就掌握了主动权。震后救人,力求时间要快,由此引申出来我们应该注意的许多细节。

由于时间的紧迫性,震后救人要注意先救近处的人,后救远处的人,而不应舍近求远。地震发生以后,脱险的人可能会想到要去救援家人,这也是情理之中的想法,但是如果家人根本不在近处的话,自己再赶往远处去救家人,地震发生以后道路可能已经受阻,也许根本就到达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即使到了,也耽误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这样做的更大坏处在于,近在身边的人本来可以获得自己的救助,就因为这样的耽搁,可能就失去了获得新生的机会。如果所有的人都选择“舍近求远”,那救援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人们都能够做到先救近、后救远的话,很多生命都可以得到挽救。

时间很重要,对救援者来说是如此,对受困者来说更是如此。因此,抓紧时间就有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救援者在地震发生以后尽快投入到救援之中,挽救别人的生命;二是在救人的过程中,要注意给更多的受困者以生还的机会,地震互救中有一种说法是“先救生、后救人”,即是强调在救援的过程中,如果有很多人受困,那么应该先为受困者解除死亡威胁,比如扒开头部的埋压物保证其呼吸通畅,然后再实施让其完全脱困的救援,这样做可以挽救尽量多的生命。时间就是生命,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至理箴言,在地震发生后的紧急状态下尤为正确。受困者应当抓紧时间争取自救;脱险者应当抓紧时间进行互救;专业的救援队伍也应当抓紧时间集结出发、奔赴灾区,进行有组织的救援活动。在地震救灾中,有一个“黄金救援72小时”的说法,就是强调在地震发生后3天内对受困者进行救援,其生还希望较大,一旦超过这个时限,即使救出,生还的希望也已非常渺茫。因此,分秒必争地组织救援队伍、准备救灾工具和物资、做好救援的服务和保障也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社区志愿者如何进行地震应急与救援?

社区志愿者是社区地震应急的骨干力量,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社区志愿者应立即开展地震应急与救援工作。

震后,社区志愿者应收集并报告震情与灾情,对附近的房屋、景物进行观察,观察房屋有无倒塌,地面和景物有无破坏;了解自己负责的区域内房屋倒塌、人员埋压情况;将观察和了解的情况向社区报告。

在收集并报告震情与灾情的同时,社区志愿者应根据预案自动到指定地点集合。分工、分片地开展搜索、营救、急救等救援行动;当所处建筑物及附近建筑物倒塌破坏时,队员可首先进行家庭自救,就近参加邻里互救,参与和指导群众自救互救。

震后救人,条件、环境十分复杂,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关键是保障被救人的安全。这里给出救人的一般的步骤、程序和方法,以及应注意的事项:

1.定位

根据求救声、呼喊声寻找被埋压人员,判定被埋压人员的位置。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多种办法和方式分析被埋压人员可能所处的位置。

2.扒挖

扒挖时要注意幸存者的安全。当接近被埋压人时,放弃使用利器刨挖。扒挖时要特别注意分清哪些是一般的埋压物,哪些是支撑物,不可破坏原有的支撑条件,以免造成塌方,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扒挖过程中应尽早使封闭空间与外界沟通,让新鲜空气注人,以供呼吸。

3.施救

一定要保证幸存者的呼吸。首先将被埋压者的头部暴露出来,然后将被埋压者口、鼻内的尘土清除,再使其胸腹和身体其他部位露出。对于不能自己出来的,要暴露全身,然后抬救出来,千万不能生拉硬拽。

4.护理

救出被埋压者以后要给予必要的特殊护理。对于在饥渴、窒息、黑暗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应给予特殊的护理:为了避免强光刺激,要用布蒙上眼睛。不能一下进食过多,不能突然接受大量的新鲜空气。被救人的情绪不能过于激动。如果被埋压者身上有伤,要就地做相应的紧急处理。

5.运送

对于那些被救的人要分情况处理。对救出的危重伤病员、骨折伤员,运送过程中应该有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重伤员,应送往医疗点或医院进行救治。

应特别注意的是,救人过程中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否则将会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在河北唐山大地震救人过程中,救援人员踩踏了巳经倒下的房盖,使房盖下本来可以获救的被埋压者不幸身亡。扒挖时一定不要用利器,因利器伤人致命的事也发生过。因此,在抢救他人时,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救人,千万不能鲁莽行事。

什么是救援的黄金72小时?

从地震废墟中救出被埋压人员,就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夺生命。因此,抓紧分分秒秒,尽快将被埋压人员救出是地震应急和抗震救灾中最关键的环节。据以往救灾经验,在震后三天之内救出的被埋压者的存活率大大高于三天以后救出的存活率。这三天的72小时就称为地震救援的黄金72小时。

震后互救注意事顶

专门的抢险营救人员以及已经脱险的人员营救被压埋在废墟中的人的活动称为互救。互救在抗震救灾中的意义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救援力量未到达的情况下,灾民互救更是不可缺少的救生措施。互救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时间要快

调查结果显示,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58%的人是因为窒息而死亡的。如果救助及时,这些窒息死亡的人,完全可以保住性命的。因此,在整个抗震救灾中,人参与及时互救行动,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2.如何寻找被埋者

大震过后,很多人被压埋在倒塌的房屋内,这时如何尽快地找到伤员呢?根据我国近年来几次大震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即“问、听、看、探、喊”五字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