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想要发财就动起来
4126700000004

第4章 储蓄理财:基础投资,永远的避风港(2)

定期存款适用于生活节余的较长时间不需动用的款项。在高利率时代存期就要适中,即将5年期的存款分解为1年期和2年期,然后滚动轮番存储,如此因可利生利而收益效果最好。在低利率时期,存期就要相应的长一些,能存5年的就不要分段存取,因为低利率情况下的储蓄收益特征是“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收益越好”。当然对于那些较长时间不用,但不能确定具体存期的款项最好用“拆零”法,如将一笔5万元的存款分为0.5万元、1万元、1.5万元和2万元4笔,以便视具体情况支取相应部分的存款,避免利息损失。

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储技巧:

零存整取适用于较固定的小额余款存储,积累性强。由于这一储种较死板,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坚持”,决不连续漏存2个月。有一些人存储了一段时间后,认为如此小额存储意义不大,就放弃了,这种前功尽弃的做法损失最大。若有众多同事同时办理零存整取业务,可委托单位的工会等组织进行集体批量办理,省去每个人都跑银行的劳累。

存本取息定期储蓄存储技巧:

要使存本取息定期储蓄生息效果最好,就得与零存整取储种结合使用,产生“利滚利”的效果。即先将固定的资金以存本取息形式定期起来,然后将每月的利息以零存整取的形式储蓄起来。采取这种方式时,可与银行约定“自动转息”业务,免除每月跑银行存取的麻烦。

定活两便储蓄存储技巧:

主要是要掌握支取日,确保存期大于或等于3个月,以免利息损失。

通知储蓄存款存储技巧:

通知存款最适合那些近期要支用大额活期存款但又不知支用的确切日期的储户,例如个体户的进货资金、炒股时持币观望的资金或是节假日股市休市时的闲置资金。要尽量将存款定为7天的档次。

教育储蓄存储技巧:

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开户时储户与金融机构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分月存入,但允许每两月漏存一次。因此,只要利用漏存的便利,储户每年就能减少了6次跑银行的劳累,也可适当提高利息收入。

如何实现储蓄利息最大化

因为不会“算计”,不少人错失了积累“小利”的机会。如果能掌握合理的存款方式,不仅取款方便,还更加有“利”可图。

招数一:选择定期存款。

长期存款利率要比短期存款利滚利的利息高,适用于手上有几年之内不会动用的存款。

比如:你有1万元,存一年,利滚利到3年后:

10000×( 1 + 2.25% )3 - 10000 = 690 元

如果存三年期,到期利息:

10000×3.33%×3=999元

以上两种方法虽然本金相同,存款期限也相同,但由于选择的存款方式不同,致使最后的获利不同。所以你在选择存款方式时,一定要考虑仔细。

招数二:选择短期自动转存。

适用于手上有笔存款,短期内不会使用,但不确定何时会用。

比如:你手上有1万元,先存三个月定期,到期时利息为79.09元。到期后,如果不用这部分钱,之后的三个季度将继续连本带利自动转存,利息分别为79.71元、80.34元、80.98元,转存一年后利息总计为320.12元,比存1万元的活期多出251.72元。

再比如:如果你现在有1.1万元的储蓄存款,全部以活期存在银行,一年应得利息为:11000×0.36%=39.6元。如果你选择约定转存,你可以与银行约定好,1000元存活期,超过部分存一年定期。那么,这1.1万元就被分成了1000元的活期和1万元的一年定期。一年下来,你应得利息为:1000×0.36%+10000×2.25%=3.6+225=228.6元。

两者相比,后者应得利息是前者的5.75倍。所以自动转存很重要。

招数三:运用“部分提前支取”。

适用于手头有大额资金,短期内会使用一部分。目前银行对定期存款可办理“部分提前支取”的业务,即客户把钱先存成定期,用时取出一部分,取出的部分按活期计息,其余的钱仍按照定期存款利率计息。

比如:你手中有1万元,存了五年定期,若中途急用5000元,则这1万元的利息分两部分,一部分为5000元的活期利息,即5000×0.36%=18元;一部分为5000元的五年定期利息,即5000×4.14%=207元,总计225元。这样算下来,要比存活期多出189元。

招数四:选择七天通知存款。

适用于存款金额较大,且要求资金流动性好。“七天通知存款”按1.71%的利率结息,这比普通流动账户0.72%的活期利率高出2倍多。这种存款方式是按复利计息,提前7天就可取款,流动性很强,但门槛较高,存款金额5万元起。

比如:1万元存一年活期,年利息仅68.4元,若按七天通知存款计息,扣除所得税后年利息近170元,比活期存款利息高出两倍有余,而取款灵活性和活期存款相当。

综上所述,你在将闲钱存入银行前,要精打细算,争取让利息最大化。

各种形势下储蓄的优势与风险比较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储蓄一直是最稳健的理财方式,也谈不上风险的概念,然而与其他的投资方式一样,储蓄同样存在风险,只是这里的风险有一点不同。一般来说,投资风险是指不能获得预期的投资报酬以及投资的本金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储蓄风险是指不能获得预期的储蓄利息收入,或由于通货膨胀而引起的储蓄本金的贬值的可能性。

一般说来,如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储蓄存款的本金是不会发生损失的。但是,因通货膨胀而发生本金损失的风险依然存在。在发生通胀后国家为维护储户的利益,会通过各种调控方式将存款利息保持在大于或等于物价上涨率的水平上,但是物价上涨率是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物价变动的平均水平计算的。而各地物价上涨率可能会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布的平均上涨率,如果某储户到期取款时,他所在地区的物价上涨率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率,在无保值贴补的情况下,其存款本金也会因存款的实际收益率(实际利率)为负数而发生损失。

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实际的存贷款利率,对储蓄者有很大的影响。通货膨胀预期越强烈,储蓄者预期储蓄损失越大,对储蓄者而言,通货膨胀加强,存款意味着将来损失。即使在将来加息的情况下,如果利率提高赶不上通货膨胀加强的速度,储蓄者也会有所损失。

每次降息后,很多人都后悔没有及早将活期存款转为定期。于是,很多人认为此时存银行太不合算了,干脆考虑放弃银行储蓄,寻找收益更高的投资渠道。有关调查显示,每逢降息,到民间借贷公司咨询的人明显增多,比储蓄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更是被抢购一空。那么,低息时代抛弃传统储蓄,一心追求高收益的思路是否正确呢?

储蓄存款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种较好的理财方式,利息收益稳定,而且应用的灵活性较好,虽然存款利率下调,也不要完全抛弃储蓄存款。降低存贷利率说明产业经济增长乏力,投资市场不好。这时如果单单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盲目投资民间借贷等高风险渠道可能会遭受本金损失。比如,民间借贷资金一般用于小企业和房产等渠道,在总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小企业经营风险增大,这时个人的投资很可能会血本无归。而以房产抵押的一些民间借贷也会因为房价下跌,抵押物缩水等因素影响投资者本金的安全。因此,在降息情况下,一定要有本金安全意识,尽量放低自己的收益预期,多考虑一些稳定的投资渠道。

出于稳妥的角度,有人计划将资金全部买成稳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会有一个滞后效应,一般用不了多久,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会相应下降。另外,银行理财产品一般不能提前支取,虽然收益有保障了,流动性又会大受影响。因此,低利率时代,适当追求一些稳妥的高收益渠道未尝不可,但一定要适度保持一定的储蓄额度,以实现家庭理财的合理配置。

储蓄的6大误区

当前,储蓄在理财的投资组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不少人因缺乏科学合理的储蓄理财常识,在储蓄时存在着以下几大误区:

误区一:密码选用特殊数字。

很多人会为存款加密码,却不能很好地选择密码,如有的喜欢选用自己记忆最深的生日作为密码,这样就不会有很高的保密性,生日通过身份证、户口簿、履历表等就可以被他人知晓。所以,在选择密码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在选择密码时最好选择与自己有着密切相连、但不容易被他人知晓的数字。

误区二:存单与有效证件保存在一起。

存款时预留密码,如果取款时输入的密码与预留密码不符,就取不到钱,可以起到防止冒领的作用。不少人简单的认为只要密码不被人知道,存款就如同上了保险一样万无一失,而忽视了对存单的保管。

其实这是个误区。目前银行规定:对于活期存折,储户凭存折和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可办理查询密码等特殊业务。储户如果一旦存单与有效证件一起丢失,存单即使留有密码,也难免被冒领。因此,除了为存单加设密码,并且不向外泄密之外,还要将存单与有效证件分开存放,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误区三:存款过于集中。

这里说的集中是指每笔存单的金额,又指存单到期的期限。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反正手中的资金不急于使用,也为了图个方便省事,所以将全部的资金统统的存入到一张存单或者是统一存为相同的期限。殊不知,这样的话,当急需使用一部分钱的时候就要受到损失。

比如:王女士有一笔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存单10万元,现在她急需5万元,除了从这10万元中提取没有别的办法,那么,这5万元的利息只能按活期计算了。如果当初王女士将这10万元分成两张5万元或者更多的存单,再将每笔存单存为不同的期限,就会将损失降到最低。

因此,存款的金额,期限和到期日一定要分开、错开,需要时就会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了。

误区四:存期越长越好。

目前存款的期限,从活期存款到定期存款,最长为5年,利率和存款成正比,存期越长利率越高。这样,许多人往往认为存期越长越划算。结果没有仔细考虑就盲目地把余钱全部存为长期,在急需用钱时再办理提前支取,就出现了存期越长,利息越吃亏的现象。

比如:张先生是一位退休职工,因为认为存期越长利息越高,就把多年的积蓄全部存为5年期定期存款。当时他只考虑让手中的钱最大限度的增值,却没有考虑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加,生病住院的可能性也相应增大。不久,张先生因病住院,需支付医疗费5万元。无奈,只好把存了三年的5万元办理了提前支取。而这5万元只能按活期存款计息,只得到540元的利息,无形当中损失了1110元。如果当初张先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期限较短的三年期或者先存一个两年期再转存一年,就可以避免利息的损失了。

因此,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精打细算,合理选择好存期,使个人储蓄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误区五:信用卡=储蓄卡。

信用卡虽然是银行发行的卡片,但是它的本质并不是普通的储蓄卡,很多人分不清借记卡(储蓄卡)和信用卡(贷记卡)的区别。信用卡有别于借记卡的地方一是可以透支,二就是最关键的一点:存款无利息,取款反而还要收费!不仅仅是透支取款要收费,就连取出溢缴款(多还款的钱,实际上是你自己的钱,不是银行的钱)也要收!

信用卡的最突出优势是持卡人可以在银行为其核定的信用额度内先消费,后还款。如果持卡人信用卡账户内发生的交易全部为消费,且在银行规定的时间内还清全部贷款,可不必支付任何利息。

而提前往信用卡里面存钱,损失在持卡人。首先,银行不会支付利息,相当于给银行一笔无息贷款;其次,持卡人把钱存进去以后又取出来用,将要支付一笔信用卡取现手续费。而使用信用额度透支支取现金,转账则不能享受“免息还款期”待遇,相反还要支付手续费。

比如:刚刚上班的小丹办了一张信用卡,把新发工资都存在卡里,平时包里都不放钱,用钱时到ATM上随时取,她认为这很方便,也很安全。可是,一到下月对账时账户里的钱少了20元,到银行去“算账”,原来是支付了信用卡的取现手续费。

误区六:储蓄存款=银行理财。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相对股票、基金更为保守,但本质上是金融投资产品,并不是储蓄存款。是投资就必然有风险,理财产品购买者要承担“买者自负”的风险。即使是保证收益的理财产品,也可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流动风险,这与银行传统的储蓄业务有着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