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替罪羊障人眼目
这种出一个小问题来掩盖事情本质的做法,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效。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丢一个小卒,可以保车不失。
人生在世,说话办事离不开法度。就是说要在法律和社会公德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否则,不是受舆论谴责便是被法律制裁。
但是有些时候明知某件事既不是法律所允许,又要受舆论的限制,但经权衡利弊后又不得不办,怎么办?有人在这种情况下总是尝试着打"擦边球"。或者是先造舆论,混淆视听,然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这种办法既可达到非分之目的,又掩盖了众人的耳目,并且同时也使你取得了他人的信任或好感,真可谓一石三鸟。
唐朝时,对官员的选任有很严格的程序,就是科举得中,还要经过吏部考选。李林甫钻营当上了吏部侍郎,掌握选考官吏的大权。不久,就干出了巴结权贵、捞取政治资本的事来,表面装得正直不阿,暗地里大行其奸。
吏部每年考选官吏,放榜公布一次,在放榜前,玄宗的弟弟宁王,暗地里拿给李林甫一个10人的名单,要他以优等列榜首放官。在选官中走后门,当时也是严禁的。
李林甫看到勾结宁王的机会来了。他接过名单,心里高兴,脸上装作为难的样子,说:"王爷一定知道这事不好办,何况一下子开出10个人来!"不等宁王有什么表示,李马上又说:"王爷把这件事交给我说明王爷信任我,抬举我。王爷是皇家,为皇家办事。还能怕担责任?"这一番话,当然让宁王高兴,在他那尊贵的脸上,对李林甫显出抚慰的神色。李林甫又从这种神色中盘算出另一个主意。
"王爷,就这样吧!为了维护朝廷的法纪,也压压别人借机行私,请你允许我从这10人中任挑出一人,当众驳回,留到下次列为榜首,举荐个好任所。"李林甫把内心的奸诈全隐藏起来,表现出的是一副忠诚、恭顺、干练的模样。宁王心里自然高兴了,真把李林甫看成是忠心为朝廷办事,又能干的人,便大加赞赏。
出榜那天,李林甫当众说:"某人托宁王说情,这是败坏朝廷选官,不能容忍!此人不能选。"话一落音,人人吐舌,相互传说:"李吏部,连宁王情面都敢驳回,真是正直清明。"更有人说:"他这官当得真硬,一定深受皇上宠幸,不然,怎能有这胆子?"这事传到玄宗耳中,龙颜大悦,心里说:"朝中有这样的大臣,一定要重用。"
李林甫徇情枉法,却让朝野上下误以为忠,用的就是"一俊遮百丑"的愚弄人的手法。这种方法是利用了人们的思维盲区,即如果10个人都全部选中的话,人们不免要怀疑:"真的是那样吗?"但你首先捅出了一个问题,人们便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一个问题上,从而放走了其余9个有大问题的人。
这种方法用在社会问题上看起来非常高妙,但仔细分析一下,从军事角度去研究,却发现并不是怎么深奥的,它只不过是兵法中诸如"声东击西、金蝉脱壳、浑水摸鱼"之类的演化。因为大多数人都不是军事家,看问题时没有站得那么高,所以眼光自然也就没有那么远。在生活中,有"明降暗升"与"明责暗捧"的,就是这种手法的变形。
在功劳簿上分一杯
如果上司主意已定,再争执下去也不会有好的效果,要不是关系到成败生死的大事,倒不如顺水推舟,为其行事方针提供舆论的支持。这样,论功行赏时,就会有你一份。
汉高祖刘邦战胜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群臣在这个时候彼此争功,吵了一年多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候,封地也最多,但群臣却心中不服,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起争议,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12次伤,而且攻城略地,功劳最多,应当排他第一。"刘邦因为在封赏时已经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给萧何,所以在席位上也不好再坚持,但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经揣摩出刘邦的意图,就不顾众大臣的反对,挺身上前厚脸说道:"群臣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5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而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是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的,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100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啊!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
刘邦听了,自然是无比高兴,连忙说:"好,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刘邦本是个大老粗,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出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因此在安排入朝的席位上,高祖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因此而被改封为"安平侯",封地也比原来多了近一倍。鄂君在关键时刻厚着脸皮说的几句话,使他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汉朝天下初定,刘邦是这个联合公司说一不二的大老板,但是在他分封手下的时候,依然要取得各个部门领导的支持。鄂君的聪明之处在于他冷眼看透了君主的倾向,所以不遗余力地把萧何隆重推出。打天下的人以征杀的功劳受封赏,鄂君以为上司的意愿寻找合适的理论支持受封赏,轻轻松松地分得一杯羹。
任何事情都可以分反正两面来看,如果硬要给一件事找论据,则理由无处不在。当年秦始皇要兴建陵墓,众大臣争执不下,支持的说大兴土木可彰显皇威国势,反对的说太劳民伤财。小人物程郑察言观色,献出自己的理论:历年的战争中,众多的能工巧匠失业,变为流民,此时大兴工程无形中可减少作奸犯科之事,间接地促进了经济繁荣。此言说得冠冕堂皇,深得秦始皇之心。虽说如此投机取巧是有些小人之嫌,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言辞的变化之功,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
做好事也要讲究分寸
做好事也要有分寸。别人管不了或照顾不到的事,你不分青红皂白就插手理顺了,此举有"卖功"与"示好"之嫌,当心有人感激你的同时也有人埋怨你越位。
春秋时候的季孙氏,当了鲁国的宰相,孔子的弟子子路担任季孙氏的封地邴邑的长官。按照惯例,鲁国在5月份要征集百姓开凿长沟,进行水利建设。子路看到工人挖沟辛苦,且出门在外,吃饭不便,就拿自家的粮食熬成稀粥,摆在道边,邀请他们来吃。事情很快传到孔子耳里,孔子就派另一个弟子子贡来找子路,把稀粥都倒掉,把盛饭的器具全部砸毁,并让人转告子路:"老百姓都是鲁君的百姓,你为什么要拿饭给他们吃?"
子路得到消息,勃然大怒。他直闯进孔子的书房,强压怒火,问道:"请教先生,我施行仁义,难道错了吗?"不等孔子回答,子路连珠炮似的把一肚子的不满都倒了出来:"我跟随先生多年,从先生这里学到的,无非"仁义"二字而已。所谓仁义,就是:有了财富,和天下人共同使用;有了好处,和天下人共同分享。现在,我拿自己家里的粮食分给挖沟的工人吃,而先生却派人阻止,究竟是怎么回事?"
孔子叹了口气,说:"这个道理,我本来以为你已经懂得的,可你居然还远未懂得。是不是你本来就像这样不懂礼呢?"孔子接着说,"你拿饭给工人吃,这爱他们。按礼的规定,天子爱普天下的人,诸侯爱本国的人,大夫爱他的职务所管辖的人,士爱他的家人。所爱超出了礼所规定的范围,那就是"越礼"。现在,工人都是鲁国的百姓,而你擅自去爱他们,这就是你"越礼"了,不也太糊涂了吗?"孔子的话还没说完,季孙氏已经派使者来指责他了:"我征集工人,让他们干活;先生却让弟子叫他们停止干活,拿饭给他们吃。先生难道打算争夺我的百姓吗"孔子对子路说:"你看,我说的有道理吗?"他只好带着弟子们乘车离开了鲁国。
为人处世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要尽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和可能的反应。即使做好事,也要注意不张扬,不炫耀,不抢风头,言行谨慎,踏实稳妥地去做。
古代有位大侠郭解。有一次,洛阳某人因与他人结怨而心烦,多次央求地方上的有名望的人士出来调停,对方就是不给面子。后来他找到郭解门下,请他来化解这段恩怨。
郭解接受了这个请求,亲自上门拜访委托人的对手,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好不容易使这人同意了和解。
一切讲清楚后,他对那人说:"这个事,听说过去有许多当地有名望的人调解过,但因不能得到双方的共同认可而没能达成协议。这次我很幸运,你也很给我面子,我了结了这件事。我在感谢你的同时,也为自己担心,我毕竟是外乡人,在本地人出面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由我这个外地人来完成和解,未免使本地那些有名望的人感到丢面子。"
他进一步说:"这件事这么办,请你再帮我一次,从表面上要做到让人以为我出面也解决不了问题。等我明天离开此地,本地几位绅士、侠客还会上门,你把面子给他们,算是他们完成此一美举吧,拜托了。"
重视身边的小人物
有时候,要想赢得"小人物"的心,光靠关心和礼貌是不够的,还要施展一点手腕,尊重他们,让他们有种心理上的平衡,这样才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一个人遇难的时候,连乞丐都有可能成为他的救星。因此,要学会理解别人,了解他人的心理感受,重视身边所有的人,投入自己的感情,这样才会"得道多助"。
有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小蚂蚁到河边喝水,不小心掉到了水中。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游不到岸边,只好绝望地在河水中打转。此时,一只正在河边觅食的大鸟看到了这一幕,很同情它,便衔起一根小树枝扔到它旁边。小蚂蚁挣扎着上了树枝,摆脱了险境,回到了岸上。就在小蚂蚁在河边晒身上的水时,听到一个拿着枪的猎人的脚步声,他准备射击那只大鸟。在这危急关头,小蚂蚁迅速钻进了他的裤管,在他扣动扳机的瞬间,咬了他一口。猎人一分神,子弹打偏了,枪声把大鸟惊起,而后飞远了。
蚂蚁比大鸟弱小得多,但它却帮助大鸟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重视小人物,并赢得他们的心,才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打造出坚实、协调的人际关系基础,否则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成为我们事业上的绊脚石,影响我们前进的步伐。
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业务精英的话,那些刚进入公司的新同事,则可以称得上是小人物。别对他们侧目或者不屑,应该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工作上的指导,向他们谈谈自己的心得和经验。这对于你而言,是易如反掌的,但却会令对方相当感动,并把它铭记在心,始终与你站在同一立场,不管发生什么事,都尊你为老师。很少的付出,就能获得很大的回报,何乐而不为呢?
假若你是一个团体或者大型机构的领导人,就要学会重视那些普通员工,因为他们是使你变得杰出的基础。你应该像一个长辈对待晚辈一样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只有这样,你才会得到他们的真心和忠诚。
有时候,要想赢得"小人物"的心,光靠关心和礼貌是不够的,还要施展一点手腕,尊重他们,让他们有种心理上的平衡,这样才会拉近与他们之间的距离。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记住那些小人物的名字。假如你在邂逅相遇的场合立刻叫出对方的名字,他脸上会很有光彩,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并很快对你产生好感。这样才能够吸引他们向自己靠拢,并帮助自己成就事业。
另外,在与"小人物"交谈时,言行要谨慎。小人物由于处于劣势地位,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尤其是与位高权重的人交往时,更会心有顾忌。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会伤了他们敏感的神经,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或者自己所在的团体,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自己每天所接触的人和身边的小人物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重视每一个人,包括身边的小人物。
竞争中要从对手的缺点切入
在竞争中,如果你的优点比不过人家,就应该避重就轻,瞄准对方的缺点,这样,才会有获胜的机会。
"善胜者不争,善争者不战。"与对手硬碰硬,与对手的优势一比高低,不是智者所为。真正的智者会找到和抓住对方的弱点展开攻势,从而达到不争而胜、不战而赢的目的。
李楠和江勇是一个大公司的同事,他们都喜欢上了公司里的一个名叫陈佳佳的女孩。但是,论相貌、气质、学识、才干,李楠都比不上江勇。所以,他十分担心陈佳佳会爱上江勇,那么,自己会留下终生的遗憾。为此,李楠十分苦恼,他找一帮朋友诉说苦衷,寻求良策,一个哥儿们在酒足饭饱之余剔着牙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你真笨,要想取胜,必须以自己之长攻他人之短,难道没听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只有这样,才会有获胜的机会。"这句话,对李楠深有启发。所以,他利用上班的时间,偷偷观察江勇,发现他不善言辞。另外,他从侧面也了解到江勇的家庭不富裕,而陈佳佳的父母年龄已大,需要有力的经济后盾做支持,才能保老人的衣食无忧。而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可以解除陈佳佳的后顾之忧。于是,为了自己的爱情,李楠逢年过节,便给陈佳佳送一束鲜花和小礼品,并甜言蜜语地说上几句关心的话,陪陈佳佳的父母聊聊天,让他们从侧面了解到自己的优势。闲下来,他还经常打电话给陈佳佳,并时不时说上一段笑话,逗得陈佳佳哈哈大笑。通过这些行动,李楠逐渐赢得了陈佳佳的芳心,现在陈佳佳已改称"李夫人"了。
成功是经验和手段结出的硕果。假如你能够利用自己的敏锐观察力,去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不论多么强的人,都会有他本身的缺点。针对他的缺点,避开他的优点,就会找到获胜的契机。一个企业就和一个人一样,同样具有优点和缺点,假如你针对竞争对手的缺点下手,制订自己企业的战略方针,就会把它打败,从中找到自己的利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