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路漫漫兮
4101400000009

第9章 此番离去几时回

老秀才答应沈寂,中秋后,为他出一次手。

这是少年走出迷阵的机会。也许往后自己武道上有所进展也能自行走出,但是少年等不得。在镇上的生活很充实,但是对他来讲,跟虚耗时光没什么两样。这不是他该留的地方,赶马车送货,也不是他该做的事情。

鱼化龙腾飞于云际间,也许曾经在湖泊里游戏,也食过寻常的水和小鱼虾。但是它终究会化龙离开,只有腾翔于天地之间,才是他的志向所在。

老秀才抚琴于院中,月光暗淡,向西而走。已是深夜,诸葛思源和四个学童已经离去。教导完五个入门修行者基本武技的沈寂,翘着腿躺在屋顶,借着月光研读手上的兽皮文字,不时手上拳掌变化,演练招式。

再有个把时辰,便会鸡鸣,又是一日的开始。沈寂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珍惜时光。也许,从前有,但那是草原上的记忆。以后的日子不会安生,多一分自保的能力,多一分智慧,都是很重要的。

老秀才今夜无眠,看着屋顶上细读文字,时而翻身打拳的少年,老秀才微微点头。

算来,相识已经有四个年头,看着当初失魂落魄的小小少年,逐渐长大。老秀才向来把这个同样来自异乡的少年当作朋友。是可以喝酒打拳的小朋友。

老秀才不是迂腐的人,尽管知道少年往后的日子不是一条坦途,他也决定出手帮上一帮。

老秀才的把握并不高,在命轮境上徘徊进十年,他迟迟跨不出去那一步。几次破镜都险些生死道消。老秀才也逐渐放下破镜的念头。静心做起了教书先生。也是这十年的教书先生,让老秀才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未来。

不一定,只有走到巅峰的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人活着,短则数十年,长则数个甲子,若有修为惊天地者活个千年春秋也不是没有。修行者确实比凡人能活的更久,走得更远,看的更多。因此他们比常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和恒久不变的日月星辰比较起来,人确实太过渺小,存在只是一刹那的时光。

老秀才觉得小镇真的很不错,这里证明了他的存在和未来。

也许,很久以后,他的学问,他的修行,他的本事,都会在小镇上一代一代传下去。就如同他获得新生一般。

这样的未来,真的挺好。

少年专心在屋顶演练武技,兽皮文字中的许多要点,让他受益匪浅,和他所习练的草原刀法互相印证。少年隐隐间有所感悟。

沈寂打从心底感激老秀才。不光是兽皮上的拳法武技,更感谢他让他教导诸葛胖子五人。当他思考五人所合适修行的武者,五人的身体素质及以后的修炼方向,一些从前没有注意到的方面被沈寂发现。

他感觉自己在重新认识武技。

他开始发现,武者为什么能够凭借低下的境界,平凡的刀剑和拳法,击败能实用术法神通,甚至飞天遁地的修行者。因为武者比修行者更懂的人的弱点,更擅长利用自己的强悍之处,更明白什么事厮杀决斗。

少年隐隐感觉,自己察觉到了武者的真谛。

看一眼屋下抚琴的老秀才,消瘦的面颊,花甲老胡须迎风微微抖动。这个穷苦一生,仍心生热血,信奉圣贤之道的老头子,其实也有许多可爱之处。

小镇真的挺好。

再有三个月,便会离去。

此番离去不知几时回!

。。

。。

沈寂收起手中的兽皮,见天就要亮了,便回到老秀才的书房,将兽皮收好。

身为一品武者,肉身天生无垢,虽然不能修行,无法感知天地灵气,但是沈寂的精神非一般人可比。

几个昼夜不休息,也是寻常的事。

沈寂驱赶灰毛驹拉着木板车上街道。

灰毛驹懒散地踏在陈旧的青石板上。坐在车上的沈寂,双眼微微闭上,脑海中闪现首批书中记载的拳法。

兽皮文字有些古老苦涩,连老秀才读起来都不能全部理解。少年却对这些文字异常熟悉。

每一个字符的意思,少年都能准确理解。就好像原来他就懂得这种文字一般。老秀才说,这些不是草原上的文字,也不是佛国和尚记载经典用的梵文,更不是南方苗蛮国的部落文字。

这是荒古之时留下来的文字。

文字古朴,兽皮奇异。无一不让少年对这套拳法更加好奇。

三个月的时间,足够自己上手这一套拳法,不用刀和斧子,少年也能有几分自保的能力。

外面的世界很大,了不起的人也很多。

少年依稀记得,从前碰见的那些修行者,飞天遁地,呼风唤雨,都不在话下。

这个世间很强大,少年明白,一品武者的实力不够看。短期内入后天武者的可能也不高。

也许,该准备一些外物。

少年睁开眼,看着石板街道上最热闹的打铁铺。

沈寂心理盘算着,自己这几年也有些存余,让黄叔打些护身的用具应该是足够了。灰毛驹拉的这个木板车该淘汰了。要是能换个厚实的大车厢,往后的日子也舒服一下。

沈寂知道自己这匹懒惰的灰毛驹,虽说看上去瘦弱地不比小马驹大上几圈,气力和耐力却惊人。日行千里完全不在话下。

此番离去,不知几时回。

若是有缘能回,总要回得体体面面。

这番离去,总该多准备下衣物、粮食。

。。

。。

都说时光最是不留人。

日落月升,便是一天。

匆匆的一天,可以读书可以练刀,却总是不够用的。

小镇上的木棉树,在夏季都结满了白色的木棉花。后山湖泊里的白色莲花也盛放地艳丽。

少年无暇去看这样的美景。

小镇上的人看厌了这样的美景。

无人欣赏的木棉花,白莲花,在夏季匆匆走过后,便凋落。

没有人葬花,没有人写诗篇赞赏花的孤芳自赏和清丽脱俗。

没有人欣赏的花,再美丽,也枉然。注定是要走过一个平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