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初中生物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4040300000009

第9章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说课稿一

许秀花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板书课题)。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设计、课堂学习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生物圈中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因此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就是引导学生从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讲述细胞的基本知识。第一章介绍的是细胞的基本结构,本章则围绕细胞的生活展开。细胞的生活不仅仅需要物质和能量,物质和能量的变化需要细胞核内遗传信息控制的。而且生物体构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也储存在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库中。本章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与学生的距离较远,但是,从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研究细胞的生活与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对提高人类的是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节在生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学习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技术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确立以下三级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了解细胞核中有遗传信息。

2、知道DNA、基因、染色体等名词的概念,并能理解染色体、DNA与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资料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上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奥妙所在。

学习重点: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学目的要求把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定为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DNA、基因、染色体的相关内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把这部分定为学习的难点。

三、学习任务的设计

1、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任务的设计

本任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直接与课本对话感知教材基本知识并能够进行小组适当讨论学习的过程,根据学习目标,本节共设三个小任务:任务一:分析教材54—55页的图文资料,能说出,遗传信息在细胞核中,小组讨论完成两个个检测性题目。任务二:阅读教材56页相关内容,找出遗传信息的载体是谁,它有什么特征,完成检测题。任务三阅读教材56—57页内容,找到染色体的概念,并归纳出:染色体、DNA、遗传信息的关系。针对此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材所确定的重难点,估测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我是设计四个题目进行检测,通过小组讨论的完成。

2、梳理知识,构建网络任务的设计

初一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还不是很高,所以我给他们提供如下知识框架:

遗传信息在。

是遗传信息库,遗传信息的载体是。

染色体由,和,组成。

3、达标测评,巩固提高的设计

针对本节学习重点,为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设计八个选择题,分别考查学生对遗传信息存在的位置,DNA、染色体、基因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设计

为了达到学的知识能与实际结合,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设计两个小题,1、考查学生对克隆技术原理的理解和遗传现象的深入探究,2、探究自己象父母的原因。

四、课堂学习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创设问题情景:我们的生活到处都需要信息,如果我们失去一切信息,与社会隔离,生活将变得杂乱无章。同样生命的起始也需要信息。有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虽俗,但很有道理。龙只能生龙,凤只能生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在生命的开始就受到了控制,它会控制是生龙呢?还是生凤呢?那么这个控制的中心在哪里?它又是通过什么控制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下面依据学案,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2、自主学习,合作共建

分以下几步:(1)学生边阅读教材,边完成学习任务。(2)小组讨论达成共识。教师巡回指导。(3)有问题提出来,首先对抗组解答,解决不了的,其他同学随机解决。展示交流(以口头展示为主)。对抗组对抗号首先评议对方结论,其他同学修改或补充。由学生肯定的正确结论,教师不讲,出现疑惑、学生把握不准确、有争议的,教师要及时引导,统一正确结论。(4)运用多样记忆法,如读记、相互提问等方法巩固知识。(初定自主学习任务15分钟完成)

3、梳理知识,构建网络

要求:(1)根据知识框架提示,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网络构建。(2)组内交流,达成共识。(3)八个小组的4号黑板上展示成果,限制时间2分钟。(4)对抗组对抗号先评议,其他人再发表看法。教师做整体评价,个别补充,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对本节有一个更直接明了的认识。

4、达标测评巩固提高

活动过程:(1)学生独立完成,限时3分钟。(2)小组内进行交流统一认识。(3)班内交流成果,通过教师提问或学生提问的方式完成,确定正确答案。

5、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克隆鼠的来历,知道它的模样像谁以及原因。在应用的过程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并且能够联系实际,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觉得更有成就感。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