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常缓慢,那就表示对对方怀有不满或敌意的意思。
·说话的速度忽然比平时加快,那就表示对方有弱点存在,或者表示说话的内容不确实。
·凡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忽然变得能言善辩,那就表示他内心含有一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
·说话声调很高昂的人,表示他自己任性的性格。
·有人说话的抑扬程度非常激烈,大部分属于自我显示欲很旺盛的人。
·说话很有决断的人,对于谈论的内容满怀坚定的信心。
·无缘无故小声说话的人,主要是对于事情缺乏信心,大部分都带有女人的性格。
·希望把一种话题拉得很远,故意说个没完,这是害怕别人提出反驳的证据。
·有意立刻得出结论来的人,也是害怕别人提出反对的表不。
·有人不断把视线脱离说话者,或拨动手指,这表示对于话题已感到厌烦了。
·反复探询对方所说的话意,这是很有耐心,而且也是好奇心很旺盛的人。
·一面仔细倾听,一面点头称是,这是认真听话的证据。
·一面听话,一面点头,但不把视线集中于说话者的身上,那就表示他对于话题不发生共鸣。
·表示太多不必要的点头,或者胡乱答话的女人,大部分对对方谈话的内容都不太明白。
点评:
了解了这些,就能比较全面地洞悉对方各方面的情况,以使他帮你成大事作好铺垫。
5.知人善用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成大事必离不开下属的鼎力相助,故领导者一定要懂得“知人善用”的道理。知人难从哪里显示出来?这里给你一双慧眼。人才有多种多样,是不容易鉴别的,用语言也表达不尽。有博学的人才,有宏通的人才,有开创的人才,有守业的人才,有俊发的人才,有雅懿的人才,有刚直的人才,有运筹帷幄的人才,有勇悍的人才,有涵容的人才,有豪侠的人才,有雄辩的人才,有木讷的人才,有果断的人才,有智巧的人才,有俊杰的人才,有清逸的人才,有恬静的人才,有躁锐的人才,有持重的人才,有诚实的人才,有大受的人才,有远略的人才。形形色色的人才,审视他,详察他,明辨他,而后慎用他,这样就不会有所遗漏了。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怎么会暴露他的胸怀呢!心是外貌的根本,审心而善恶自现。行为是由心所产生,观察行动而祸福就知道了。这确实是由心术而观察人的行动,由行动而得出心术的独家法门。
只有人才难以了解,了解人固然是不容易的。如若平常没有其它的长处,只不过以毁誉为用为舍。他之所以得到赏识,或出于杯酒谈笑之间,或是看到他丰韵神意的状态,或者是生平没见过一面,突然觉察到他的行动而得到的。都是虚心独鉴,不听人言。
必须看到他的正面,又要看到他的反面,才能了解他的心;必须看到他的外表,又要看到他的内心,才能了解他的意;必须看到他亲近什么人,又要看到他疏远什么人,才能知道他的情。
问他的话,看他回答的详细。追究他的回答,以观察他的变化。与他论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事,来观察他的诚意,明质显问,就可以看出他的德行。给他财物,来观察他是否廉洁,试着给他女色,来观他的贞节。告诉他的困难,来观察他的勇气。让他醉酒,来观察他的态度。人证齐备,就能分别出贤与不肖。
富的时候看他是否犯法,贵的时候看他是否骄傲,委以重任看他是否忠实完成,处理问题时看他是否隐瞒欺骗,危险时看他是否临危不惧,他从事复杂工作时是否被难住。富的时候没有犯法,是仁;贵的时候没有骄傲,是义;委以重任能不折不扣地完成,是忠;处理问题不隐瞒欺骗,是信;危险的时候不恐惧,是勇;做事时不能难住,是智慧。这是姜太公论知人的方法。这些都是知人不能片刻忘记的,没有第二个更好的方法。
知人的方法有七种,问他的是非,而观察他的心志。追问他的辩词,而观察他的变化。询问他的计谋,而看他的忠诚:告诉他的祸难,而看他的勇气。以酒醉他,而看他的性格。让他面对利益,而看他的清廉。期待着他办事,而看他的能力。这是诸葛亮论知人的方法。
观察他的决定与措施,以明白他的间杂。观察他的感变,以审视他的常度。观察他的志向,了解他对于名声的态度。观察他的原由,以辨解他的依从。观察他的敬爱,以了解他的通塞。观察他的情机,以辨别他的恕惑。观察他的短处,以知道他的长处。观察他的聪明,以知道他的通达。平静与高傲的气质在于神,明与暗的实处在于精,勇与怯的趋势在于筋,强与弱的主体在于骨,静与躁的决定在于气,悲惨与欢喜的心情在于色,邪与正的心情在于仪。态度的动在于容,缓急的状态在于言。观察他的短处,以知道他的长处,偏向于才的人,都有他们的短处。所以正直的也失去隐私的一面,刚强的也失去严厉的一面,柔和的也会失去急躁的一面,所以说正直的没有隐私,无以成就他的正直,既然喜欢他的正直,不可没有他的隐私,揭发他人隐私的人,是正直的象征。刚强的人不严厉,就不可接济他的刚强,所以不得不严厉。这是刘邵论知人的方法。
点评:
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不同人的不同优点,然后尽用其才成就自己的事业。
6.用人要用长处
如果你是领导层的人物,那么如何用人将能决定你能否成大事。正确的用人方法是,用人要避其短,扬其长,效果方佳,否则只能事倍功半。
不管什么人,在稍有不慎的情况下,是不能保证他不会失言的。何况在政治、社交的场合下,多有激进的言论而误人。有很多领导人物,有些时候在需要的情况下,经常故意散发烟幕弹,用来迷惑世人的耳目。例如袁世凯称帝时,蔡锷将军故意以迷恋名妓为烟幕,从而逃脱了袁世凯掌握的计谋,最后成就了云南起义。
我们不仅要以“听他说话,再观察他的行为”,作为求取将来事业上的证明,而且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倾听他的言谈,以求证过去的事实,并测度出他在言论上的效果。不能只要抓住了一只角,而一概认为是整条牛。这一点,从有子的一段故事就可以证明这方面的重要性。
从前有子询问曾子是否向老师问过有关丧的事情。曾子用“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来回答有子。有子是一个对过去孔子的一切行事,曾经作过很仔细周详考查的人,并深深地印入脑海,所以乍听之下,便认为不是孔子说的话。曾子却证实说是他亲耳听到的,有子仍然坚持不相信,又去询问子游,问曾子说的是不是真的。有子还认为,孔子的话必然是有所目的才说。后来曾子又问子游,有子果然是这样的人。大概前面的话是居住在鲁国时,知道南宫敬叔因事失职离开鲁国,以后有机会再回来,用珠宝行贿鲁王身边的大臣,求得复位而说的。后面的话是住在宋国时,看到桓司马自造石棺,三年都不成功而说的。于是曾子便甘拜下风,并请教有子所知道的东西。有子告诉曾子说:“从前老师制定在中都,以四寸厚的棺,五寸厚的椁,以为这样不会马上腐烂。老师失去鲁国司寇的职位,准备到楚国去,大概先派子夏去,随后又派了冉有,以这样知道不想马上贫贱。”所以,我们对于一个人过去的言论、行为、思想等等,都要作详细的考察。
每一个有才能的人,都有他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如果样样都要求全才用他,那么天下就没有可用的人了。了解人的长短方法,阎循观说得最精辟,他说:“了解人有四点:知道人的短处,知道人的长处,知道人短处中的长处,知道人长处中的短处。用人有两点:用人的长处,避开他的短处。教育人有两点:成就他的长处,除去他的短处。”能做到这样,天下可用的人才就举不胜举。
知人之术,不外乎是:知道人的心性,知道人的气质,知道人的品德,知道人的才学,知道人的好恶,知道人的长短。还要了解人的环境,了解人的欲望,了解人的历史,了解人的交往。
点评:
欲成大事如果能以这十条为指导原则,并进行周详的考察,必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挖掘其价值,为自己的事业注入无穷动力。
7.给人所需获己所要
要借助别人的力量成就大事勿必从满足别人的需要出发,结果定能尽人意。
从你来到世界上这一天开始,你所有的每一种举动,出发点都是为了你自己,都是因为你需要些什么。请看一个故事:
每一年的夏天,我都去梅恩的钓鱼。以我自己来说,我喜欢吃吃杨梅和奶油,可是我看出由于若干特殊的理由,水里的鱼爱吃小虫。所以当我去钓鱼的时候,我不想我所要的,而想它们所需要的。我不以杨梅,或奶油作引子,钓鱼勾扣上一条小虫或是一只蚱蜢,放下水里,向鱼儿说:“你要吃那个吗?”
你为什么不用同样的常识,去“钓”一个人呢?让这个人忠诚地帮你成就大事呢?
有人问“路依特·乔琪”,如何能在别的战时领袖们都退休不闻事后,他还身居权位?他作这样的回答:如果他官居高位,可以归功于一件事的话,那就是由于他已知道钓鱼时,必需放对了鱼饵的道理。
为什么我们只谈自己所要的呢?那是孩子气的,不近情理的。当然,你注意你的需要,你永远在注意。但别人对你却漠不关心。要知道,其他的人都像你一样,他们关心的只是他们自己。
世界上唯一能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谈论他所要的,而且还告诉他,如何才能得到它。
明天你要别人替你做些什么时、你要把这句话记住!就作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你不愿意你的孩子吸烟,你不需要教训他,只需告诉他,吸烟可能使他不能参加棒球队,或是不能在百码竞赛中获得胜利。
不论你是应付孩子,或是一头小牛、一只猿猴,这是值得你所注意的一件事。
例如:有一次,爱默逊和他的儿子,要使一头小牛进入牛棚,他们犯了一般人所有的错误,只想到自己所需要的,没有想到那头小牛身上……爱默逊推,他儿子拉。而那头小牛正跟他们一样,也只想它自己所想的,所以挺起它的腿,坚持拒绝离开那块草地。
旁边那个爱尔兰女佣人,看到他们这情景,她虽然不会写书做文章,可是至少在这次,她懂得牛马牲口的有感受和习性,她想到这头小牛所需要的是什么。这个女佣人把她的拇指放进小牛的嘴里,让小牛吮吸她的拇指,一面温和的引它进入牛棚。
哈雷·欧弗斯屈脱教授,在他一部《影响人类行为》的书中说:“行动是由我们基本欲望所产生的……对于未来想要说服人家的人,最好的建议,是无论在商业中、家庭中、学校中、政治中,都要先激起对方某种迫切的需要,若能做到这点就可左右逢源,否则到处碰壁。
明天你要劝说某人去做某件事,在你尚未开口前,不妨自己先问:“我如何能使他要做这件事?”
那问题可以阻止我们,在匆忙不小心之下去见人,和毫无结果地谈论我们的欲望。
请再听一个故事:
我租用纽约一家饭店里的大舞厅,每一季需要二十个晚上,是为举行一项演讲研究会。
在有一季开始的时候,我突然接到那家饭店的通知,要我付三倍于过去的租金。可是我接到这项消息时,通告已经公布,入场券已经印发。
我自然不愿意付出增加的租金,可是,和饭店谈到我所要的有什么用呢?他们所注意的只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过了两天,我去见那家大饭店的经理。
我向那位经理说:“我接到你的信时,感到有点惶恐……当然我不会怪你,如果我们易地而处,我也会写出这样类似的信。你做经理的职司,是如何使这家饭店盈利。若是你不这样做;你就会被撒去这个职务,而且也应该被革职的。现在我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有关你的利和害……如果你是坚持要加租的话。”
我拿了一张纸,经过纸上的中心点,划出一条线,上端写上“利”,另一端是“害”。
我在“利”的那一行写着:“舞厅空着”几个字,然后接着说:“你可以自由的出租舞厅,作跳舞诸类聚会之用,那是一项很大的收入。像那种情形,显然你的收入,要比租给一个以演讲集会为用的收入更多。如果我在这一季中,占用了你舞厅二十个晚上;你一定会失去了那些有更多盈利的收入。”
我又说:“现在我们来谈谈另一方面……由于我无法接受你的要求,减少了你的收入。在我来讲,因为我不能付出你所需要的租金,不得已只有在别处举行演讲。可是,另外有一项事实,我相信你该想到的。我这个演讲研究会,使上层社会知识分子的群众,到你这家饭店来,对你来讲,是不是做了一次成功的广告?事实上,如果你付出五千元的广告费,不会有我研究会演讲班里的那么多人来这家饭店,这对你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是不是?”
我说这话时,把这两种情形写在纸上,然后把那张纸交给了经理,又说:
“这两种情形,希望仔细考虑一下,当你作最后决定时,给我一个通知。”
第二天,我接到那家饭店一封信,告诉我租金加百分之五十,而不是百分之三百。
请注意,我没有说出,有关我要减少租金的只字片语……我所说的,都是对方所要的,和他该如何得到它。
如果我照普通一般人的做法,闯进这位饭店经理的办公室,跟他理论。我可以这样说:“我入场券已经印好,通知已经公布,你突然增加我三倍的租金,那是什么意思?百分之三百,太可笑了’……不近情理,我不付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