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4019400000059

第59章 结束语

经过近3年的努力,终于写完了本书的全部内容,完成了一个科普人的多年夙愿。当然,其中所阐述的观点正确与否,需要“有心人”的亲身体验。

笔者对中医学理的探讨、修正,是相信《黄帝内经》所讲的阴阳五行才是世间正道,与现代教科书有本质的区别。当然,世间的道理、古今的道理都应该是相通、相联系的,只是古汉语不容易被今人理解,在没有弄懂古人原意的基础上,误解五行之理,是造成古今理论隔阂的客观原因之一。

造成理论隔阂客观原因之二,是古人留下来的学问只述而不论,没有说明考证的过程,这就给古今科学的沟通带来困难。从古至今对“道”和“阴阳”本质的理解还一直没有确切答案,所以才出现了许多曲解。例如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泰学”讲座时明确指出:“阴阳是道生的,道是没有办法解释的。”这样就把自然规律“玄化”了,原因是没有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以及运行规律去理解。

现代科学的空前发展,尤其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为我们理解古人的思想提供了工具,使我们能用现代人的眼界,站在古人的角度,理解古人在说什么,再用现代的语言加以表达,才能实现古今科学的沟通。笔者的这部《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只是完成了一次和古人单方面的对话,还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去检验。

笔者从事科普工作30年,广泛涉猎自然科学,为说明阴阳五行的原理创造了条件。一位看了书稿的朋友说:“你写的不是小事情,单让中医或西医写,谁也写不出来。”我对此话的理解是:“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能看清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外。横批:旁观者清。”

笔者多年来涉猎了天文学、生物学、遗传学、古中医学、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史等大量古今之学,以《黄帝内经》前五篇为依据,用现代科学知识,从天文学的日、地关系找到“阴阳五行”的自然科学本原是寒和热,从而理解了“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父母、变化之纲纪、生杀之本始”的含义,理解了世界物质、生命运动演化、“万物生长靠太阳”的原理;从原子微观结构与太阳系宏观结构的相似性,理解了物质的统一性与人来源于自然,回归于自然的必然关系;从生物的精卵结合到有丝分裂的过程,来理解“道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法则;从四季的日地关系和植物在一年内的生长周期,来理解“生、长、化、收、藏”这五种力量,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正是这五种力量的忠实继承者和执行者,又随时受天地间这五种力量的制约,进而要求人的生活起居、社会活动,遵循五种力量运动规律。至此,真正弄明白了古人想表达“天人合一”

的真实含义,以及对我们后人的谆谆教诲,这正是《黄帝内经》养生原理《实践篇》诞生的理论根据。

研究自然科学技术史的资深学者、国际易学联合会会长董光璧先生,近年在多次演讲和多篇文章中指出:李约瑟(英国哲学家)反对把中国传统科学视为失败的典型,认为它保存着“内在而未诞生的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这段话给我们两条信息:一是英国学者也认为中国传统科学是没被现代人理解的科学,而不承认是失败的典型;二是说传统科学,保存着“最充分意义上的科学”。也可以这样理解:现代科学有许多不完善、不充分之处。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解不开的迷。

《生命智力学暨智因进化论》的作者王红旗先生,一直在求索中国传统科学的理论特征,认为:“科学与传统之间的差异,主要不在科学内容本身,尽管不同传统所包含的科学内容有差别,因为自然规律不因发现它的民族不同而改变。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科学规律的表述,而这种表述的不同,根源于自然观的哲学基础,及其影响所及的逻辑形态和理论构造方式。”这段话王先生表达得非常贴切,尽管对科学规律的表述方法或最终表达形式不同,但核心的“理”都是相同的,古今亦然、中外亦然。

接下来他说:“考察中国传统特征,我把它概括为生成论的自然观、比类和互补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化的理论结构……21世纪已经成为中国人重构人类知识体系的历史机遇期。”其中“比类和互补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化的理论结构”,这样概括是否确切呢?自然中的阴阳五行是控制世间物质、生物的总的约束力量,这种力量如何化生出生物,是五行之力作用的必然结果,二者是有因果关系的,只是人类还没有办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而已。简单的用“比类、逻辑推理”和人为的“模型化”来概括,是否有失传统科学的科学性,有待商榷。

我们处在大兴创新变革的时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广泛应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理性思考,这种科技创新主要是理论“应用”的创新,而理论创新的本质是探索发现规律。《科学技术史》表明,人类不能创造规律,只能是发现和利用规律。从一项科学理论的发现到社会的广泛应用,需要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人类的知识体系,是有史以来对自然认识成果的积累,人类在不断地发现自然规律,为人类知识体系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而“重构人类知识体系”的提法是否有些失当呢。

关于中医理论创新,笔者有五点需要说明:

其一,没有进行深入研究的否定或创新,都难免荒谬。《黄帝内经》记载的是古人发现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规律,用现代科技、仪器,还没有办法去一一验证,但是几千年的中医实践,充分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性。目前,中医在人们心目中的状态,就像人们不知道苹果是怎么栽培出来的,但人人都在吃苹果。然而,在理论界就有那么一些人,不弄明白“苹果”是怎么长出来的,就是不相信它能吃。

笔者斧正“阴阳五行”的目的,等同于告诉人们“苹果是怎么长出来的”。有人发表言论:“好端端的肝肾,怎么就会虚呢?”我想,这样的人也一定想不明白“电池没电”的道理。现代科技不能验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否定中医原理,说明现代科技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我们后人应该做的是,先无条件地继承,再在实践中去粗取精,发现新理论。否则,在没弄懂古人着作思想的前提下,就否定或创新,都难免谬之千里。

其二,《中医基础理论》不应该是“学说”的集合。有人说中医“无学理”,原因也正是翻开《中医基础理论》都是“学说”。我认为是曲解了“阴阳五行”,使中医理论中断了“源”,少数人能把传下来的技术练得“炉火纯青”而成为“大师”,对于理,就成了谁也说不清楚的“谜”。笔者追根溯源,在本书《原理篇》

中,忠于《黄帝内经》的思想,对历代“阴阳五行”曲解进行纠正和重新描述,目的在于使《中医基础理论》不再是各种“学说”的拼凑,而形成说得通、理得明、经得起推敲的“真理”,为中医理论融入自然科学大家庭,为中医的继承、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做出努力。

其三,“阴阳五行”是自然规律,哲学意义是它的“衍生品”。人类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在于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过程要分成三个层次:一是客观认识事物的阶段,解决“是什么”的定性问题;二是认识事物变化、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阶段,发现“为什么”变化、怎样联系的规律,按古人说法是“道”

的问题;三是利用规律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阶段,解决“怎么办”的实现方法、技术问题。这是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和改造世界的三部曲。哲学是人对自然规律高度抽象、思维加工的“产物”,反过来可以帮助人认识、理解事物的规律性。这就是“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定义的依据。人是自然的产物就要用自然规律诠释生命现象。《黄帝内经》的“生之本,本于阴阳”是自然科学层面的的概念,决不能用“生之本,本于哲学”来调换概念,这是世人不能接受的逻辑。所以本书的意义之一在于还原“阴阳五行”自然规律之本。

阴阳五行是生身、养育人类及地球生命的规律,或称法则,要求人类必须无条件遵从,否则就“疴疾起、灾害生”,这一点古今都有无数事实可以证明。本书以遵循规律为主的养生方法,是区别于现实任何养生书籍的独特之处。它的重点在于说明人类的健康生活方式,不只是现代文明的需要,更是自然规律的客观要求,不能“随心所欲、人定胜天”,而恰恰是有章可循、需要遵规守纪的。其中各章介绍的养生方法,有少部分摘自古籍和老师的论述,大多数是本人实践体验的结果,经过许多验证和去伪存真的过程。对不足、错漏之处,还请各界同仁批评指正。

其四,中西医结合具有广泛的创新空间。笔者通过比较,探讨了中西医不相融合之处(很不全面),希望引起重视。探讨中西医真正意义上的结合,是用“道”

来解决“器”的问题,而不是把“中药、西药”配合应用,或是中、西医大夫一块儿看病那样简单。用对抗的思路用中药,其实质还是西医治病。西医用发汗的办法治疗感冒,也是符合中医之道的行为。所以中西医结合的本质,是理论的贯通、“器”与“道”的有机衔接。这样才会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其五,本作品以科普读物的形式面向大众。原因如前述“苹果”是怎么栽培出来的,只要栽培它的人知道就行了,而养生的道理,是每个人的刚性需求,只有广泛普及,才会发挥造福人类的作用。笔者是热爱科普工作的公务人员,没有从医经历,完全是把多年所学养生知识与探讨阴阳五行规律的实践结合的结果,对本人来说是一次大胆创新、尝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有一项民意调查,让公众对中医药发展急需做的几项工作排序。笔者认为,普及中医药知识最为重要。目前我国的中医药发展落后于日韩,除了理论不明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民众中的普及不够,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有深厚的民众土壤,才是传承发展不竭的活力所在。如今药店里的非处方中药,给百姓提供了方便,可是,又有多少人会自己选用呢。笔者写本书想达到为世人启迪心智的作用,用生活化的语言,把《黄帝内经》养生活的灵魂交给读者,既普及知识,又推荐了调养方法和非处方中成药如何使用等。如果诸君能看懂原理,就会正确选用。笔者的体会是,人只要尊重规律,比用药的力量要大得多。所以,只有普及了中医药原理和知识,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利国利民,也是笔者感觉欣慰之处。

本书的面世,希望能起到以下作用:告诉大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原理;为对中医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明示中医原理和养生的内涵,使读者能够分辨是非,把握自己的人生;为有志学习中医的人,尽快把握理论精髓;为有志研究中西医结合的人,提出参考意见。希望本人的一些见解,能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宏观(重点是保障睡眠)政策制定上,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受到领导、老师、朋友、听众的大力支持和鼓励是笔者写作本书的动力,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因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错漏,希望广大同仁和老师批评指正。

张世启

于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