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与应用
4019400000025

第25章 概说四季养生原则(3)

人如何顺应这一阶段的气候?《黄帝内经》给出了对策(见上面的释义)。由于人感受燥邪发病多见于秋季,又称“秋燥”。燥邪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开始。燥邪伤人,以耗伤人体津液为主要特点,出现干咳、出汗、便干等一系列温燥症状。另外,秋季人体阳气往里收,人易产生内热,不要过早的穿上冬衣。俗语说“春捂秋冻、寒衣慢添”,就是让人体要渐渐内敛,与秋气“收”的过程同步。

如穿的多,一动就出汗,此时毛孔打开,阳气散了就破坏了这个“收”的格局。

同时寒气侵入容易导致感冒。小孩秋天易感冒多数由于这个原因,春捂秋冻在小孩身上反应比较明显。少穿点让人体逐渐适应寒冷,还可以锻炼人体抗寒能力。

五行相生之理,造成肺气焦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吃得过饱。积食生热与燥盛便干上下夹击,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加重肺气焦满,破坏秋“收”的格局。

所以,秋冬进补要注意温润适度、饥饱适中,根据个人的情况灵活掌握。

阴平阳秘是人体中庸状态的基础。肺脏担任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任务,肺脏喜润恶燥、怕寒,气候凉燥太过直接伤人肺经,对素体阳虚的人来说,要随时注意增减衣服。春分和秋分前后正是百姓“二八月乱穿衣”的季节,此时既要防温燥,又要防凉的太过,以保肺的宣发肃降、主皮毛卫气的功能正常。

2.燥证的表现特点

燥邪最易伤肺。“燥盛则干”,肺为娇脏,开窍于鼻,喜清肃濡润。燥邪致病特点是易上火夺人津液,主要症状是口鼻咽干,皮肤干燥皴裂,毛发不荣,舌苔干燥,大便燥结,小便短少,口渴喜饮等。所以秋天感冒多见鼻流浊涕、咳嗽(多干咳)、咽干痛、鼻子红、脸红、痰干黏、大便干燥等等。

常见的燥证如下:

(1)温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干咳无痰或痰黏量少,缠喉难出,咳而不爽,胸胁疼痛,皮肤及鼻咽干燥,口渴,舌干红等。温燥之证多属于正气未衰、正邪相争的状态。

(2)凉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咳而少痰或无痰,舌苔薄白而干等。凉燥多见于气血亏损、不能化津。凉燥之症多属于邪盛正衰,往往体质虚寒又加寒燥,多久病难愈。

肺在液为涕。肺受邪,可见鼻塞、流涕、嗅觉异常等。如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鼻涕黄浊,肺燥则鼻干涕少等。

3.肺病的起伏规律和调养方向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长夏,起于秋,禁寒饮食寒衣……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

这一段是说肺病在一年和一天中起伏变化的五行规律和调养方向。其中“愈在冬”和“夜半静”是指金生水、子能养母有利于病愈;“甚于夏”、“日中甚”是夏天和中午火热,是火克金之意;“持于长夏”是土生金之时,湿气有利于肺愈;“起于秋”指秋天的凉是肺气的本气,有利于收,有利于肺的功能恢复。肺为娇脏,怕寒,所以要禁寒凉饮食和注意保暖。

肺的习性是“收”,食酸味利于收,从脏腑以顺为补的原则出发,秋季养肺要适当偏食酸味,以助肺气收敛肃降。若肺的宣发不足,收敛太过,要用辛味“泻”

之,以助肺的宣发之性。这里的“泻”字,可以理解为感冒寒邪闭肺时,需要宣肺发汗的用药过程。

(四)秋季养“收”的要点

以润对治秋燥,使人体阳气得以收敛,达到以阴抱阳、阴平阳秘的状态。应注意以下几点:

(1)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即晚上效法鸡的睡眠时间,早晨鸡鸣即起。

(2)在情志方面要使情志安宁,收敛神气,使肺气清肃,保持心情愉快。

(3)谨防燥邪伤人,及时适量饮水,少吃辛辣之物,辣味辛散伤津,应多吃养阴润肺鲜嫩多汁的食物。

(4)尽量减少剧烈运动,少出汗,以适应秋天“收降”的气候。

(5)寒衣慢添,适度秋冻,收敛阳气,以利过冬。

(五)秋季养肺的方法

日常养肺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植物的花、果、根、茎、叶大部分鲜而多汁,大自然为人类和动物秋冬养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材料。苹果,梨,西瓜,面食,银耳,都是润肺佳品。

秋季的养生药膳是比较丰富的,用雪梨熬制的梨羹、莲子银耳羹、百合山药白米粥,菊花、大枣、莲子泡茶等等不胜枚举,自由搭配也很简单,主要掌握的原则是:根据身体需要,选择凉润还是温润对治气候和肺气的温燥或凉燥。

用麦冬30克、雪梨1000克熬膏,出锅前用250克蜂蜜收膏,装入玻璃罐密封保存,每天早晚各用10毫升,如咳者可加川贝粉2~4克冲服。

养肺大穴——太渊。

是手太阴肺经原穴,位于掌后内侧横纹头,与中医切脉的寸口脉位置相同。

太渊穴是肺脏原气留止之处,它不但可以调整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还可以调畅三焦气机,使人体气血、水道畅通。按摩刺激太渊穴不但具有很好的预防保健功能,还可以治疗肺系统的许多病症。如咳嗽、胸闷、气喘、多痰、咳血等。说话过多的人容易伤气,经常按摩太渊穴,会有很好的补气作用。

推荐两个日常养生的药膳:

(1)夏秋之间的温燥,适用沙参玉竹老鸭汤。材料:去头、去脏、洗净的鸭肉架,剁成小块儿备用。沙参20克,玉竹20克,麦冬20克,料酒、葱、姜、香菜、盐少许。做法:先将沙参、玉竹、麦冬清水浸泡(鲜品可不泡)20分钟后,上锅煮20~30分钟,放入鸭肉块儿、料酒、葱、姜、盐,大火至水沸后,文火慢炖至鸭肉烂熟,出锅放入香菜叶,喝汤吃肉,具有很好的养阴润肺的效果。

(2)深秋凉燥时,需要适当增加食物的温性。可将上述的鸭肉换成鸡肉,再适当增加葱、姜的用量即可。为了增加色香味,出锅前还可放入少量枸杞、香油,以提高护肝的效果。

两个对症调理方:

(1)当归羊肉汤:羊肉补虚劳、祛寒冷、温补气血,能开胃健力、补益肺肾。

适用于气虚自汗,肺气不固,反复感冒等诸多因虚引起的病症。制作方法:瘦羊肉50克切成丝或片,当归10克,放水煮熟,放入面条适量煮熟,再加香油、盐少许调味,即可出锅,切忌不能太咸。建议每周二至三次当早餐食用,坚持一个月就会收到明显效果。

(2)祛肺火:秋天的菊花、麦冬、胖大海合用或单用都有很好的润肺防燥热效果。对肺热感冒发烧者,用芦根一味30克煮水当茶饮,可以很快退热。芦根可以预防和治疗肺热引起的各种疾病,对春秋反复感冒的小孩儿,经常饮用芦根水,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于肺阴虚燥咳严重者,可选用养阴清肺丸加甘草合剂,如大便干燥者,可选用清肺抑火丸,大便通下即停。

总之,秋季的养生重点是维护肺的温润适度,以确保肺气宣发卫外和肃降收敛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谨记三防:防燥以润,防热以清凉,以温润防凉燥太过,以保证人体维持37℃的阴平阳秘状态。

四、如何理解、把握冬三月的养“藏”之道

(一)冬三月,此谓闭藏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讲道:“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呼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释义如下:

首先,这段经文为我们描述了冬天的景象:天寒地冻,水冻成了冰,“地坼”

就是地都被冻裂了,万物闭藏,昼短夜长,植物把能量藏在根部,冬眠的动物进入冬眠了。

其次,要求人与大自然一样,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必待日光是指要等到太阳出来时才可到户外活动,因为太阳没有出来前,地面覆盖的阴浊之气没有散尽不宜外出。

第三,人的情态应保持一种收敛状态,像已有所得,已经满足,像保守私密而不张扬的状态。

第四,行为上要避寒就温,以不扰动体内收藏状态的阳气为原则,不使寒气直击皮肤,尽量避免出汗。

第五,这就是冬季养“藏”的道理,不遵从就会伤肾,提供给春天生长的物质基础也会薄弱,春天容易得痿厥(缺乏生机,凋萎,委靡不振)一类的病。

(二)冬季的主气是寒,主“闭藏”

1.闭藏的实质是什么

秋天收什么,冬天就藏什么。自然界把阳气藏在地下的湿土中,古人叫水土合德,是蕴藏万物生机勃勃的物质基础。刘力红老师把蕴藏在地下的能量物质,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这些不可再生的能源统称为地球的元阴元阳。越冬的植物将能量储藏于种子、根系,以待来年“春风吹又生”。人类和动物把元阴元阳藏于肾,肾气为人一身阳气之根,阳(像树根一样)以阴(营养物质,阴精)的形式贮藏其中,所以冬季万物皆藏,实质是封藏了元阴元阳,保护了来年的希望。

瑞雪兆丰年,说的就是雪为地面覆盖上了“棉被”,使冬藏生物不致过冷、风干,这样就保证了“藏阳”的基本条件。

2.冬季的寒冷,是藏的必要条件

冬季三个月是从立冬到立春。其中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受北极冷高压控制,多北风,天气寒冷,“水冰地坼(chè)”,万物皆藏。然而,冬天的寒冷,正是“闭藏”的必要条件,不冷就破坏了这个基础条件。应该说,适合于越冬动植物的寒冷程度(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才能保证闭藏的条件。有些植物像人一样必须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低温和时间长度,才能保证自身生命体发育的需要,例如冬小麦,这个过程叫“春化”。瑞雪兆丰年,就是保证了这个适当的基础条件。过于寒冷将动植物冻死冻伤,也失去了藏养的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昼夜温差也大,夜间也相当于冬季),北方尤其是东北,冬季几乎占6个月,而南方又几乎没有冬天,南北方人体身高、体魄健壮程度是不是与冬天藏养的时间长短呈正比呢?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几个朋友的孩子身体瘦弱,到东北读书几年回来,身体变得健壮多了。我的孩子生于天津到高中一直身体健壮,到南方读书四年,身体变得单薄、爱生病了(回到北方又恢复了)。当然这些不能说明什么,毕竟人体存在差异,但我相信规律肯定会起决定作用。

3.冬季寒气对应人的肾系统

人秉大气之寒气生肾。冬季属北方,多北风,主气为寒,故与人体肾系统相对应。《素问》中有:“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这一段说的是肾与冬气相通,北风寒冷多在冬季,人易得寒痛的病,病根多在肾,反应位置在腰股;并将自然的寒、水、黑色、咸味儿,人体的骨、肾脏、耳、人的情志“恐”、肾病的呻吟声等按五行归为一类,都具有收藏、闭藏之性,与人体的足少阴肾经为纲相互联系,构成中医理论的肾系统概念。肾为先天之本,主闭藏,主骨,生髓,肾部有病多因寒,表现多在腰股、耳和骨的病变。

(三)逆冬气,少阴不藏,肾气独沉1.逆冬气就是伤“藏(cáng)”

少阴,即指足少阴肾。肾主闭藏,“藏精而起极也”,指藏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先天之机。肾为一身阳气之根,如果肾气不藏,元阴元阳挥霍殆尽,肾气自然缺乏阳动而独沉,使人失去生机活力。逆冬气,就是伤害了这个“闭藏”

的格局。

如果冬季高温,越冬植物提前萌动发芽就容易受晚霜冻害。树木在冬天发芽,春天可见冻伤;人体冬天不适当的活动造成冬不藏阳,春天就会得“痿废不用”

的病。按一日四时的规律,夜间人体的睡眠休息就是藏(养)阳,是免受日冬阴寒所伤的需要。总之,冬天阴寒气盛时,扰动人体阳气藏养状态,使之外泄,如同开窗换气,冷热交换,结果寒气袭入,致使人体发病,常被形容为“鸠占鹊巢”,这就是“伤寒”的过程。

2.逆冬气的种种表现

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空前提高。人类对化石能源(地球的元阴元阳)的无度开采和应用,使阳气大量释放到大气层中形成温室效应,地球两极冰川消融,致使地球各种自然灾害频发。有关资料表明,现代自然灾害频率比古代提高了几十倍,过去几年一遇的极端灾害气候,现在一年要发生几次。这就是人类扰动“地球元阴元阳”破坏了闭藏的结果。

人们冬季和晚上过强的健身运动、桑拿、踩背等,都违背“闭藏、勿扰乎阳”

这一原则。另外在睡眠状态下,如果室温过低或覆盖单薄,人体闭藏的肾精会立即释放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人就会惊醒,《黄帝内经》把这种现象称做“意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意思是说,当人体肾阳不足的时候会心悸、易惊、易醒、睡眠轻浮。

总之,地球的“元阴元阳”藏得好,自然界就会风调雨顺,生态和谐;动植物冬天藏得好,来年春天就生得好,就预示着来年的好收成;人体藏得好,预示着来年有个好身体。地球是生命之母,只有地球藏养得好,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才能藏养得好。化石能源的无度开发应用造成“温室效应”,使地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藏养条件。保护地球,已经刻不容缓。

3.冬气通于肾,逆冬气会伤肾

《黄帝内经》中有:“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逆冬气,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寒是冬天的正气,有利于藏养元阴元阳;从病理的角度讲,寒为阴邪,伤人(肾)阳气,会出现下列症状:

(1)怕冷,手脚凉。女孩手脚凉,在10~20年内会出现妇科肌瘤等。养生学认为,肿瘤为寒聚之物。

(2)因寒性收引,血遇寒则凝,凝则不通,会出现诸多痛证。

(3)肾主骨,肾阳不足,骨质疏松,腰腿疼。特点是骨内寒痛,冬天加重。

(4)《黄帝内经》中讲:“寒胜则浮。”寒伤阳气,无力护卫四肢,可导致四肢交替水肿。

(5)虚弱之人,易感冒和哮喘。

(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寒极生热。春为痿厥,腰腿无力,头昏头晕等。

4.肾病的规律及调养方向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说:“病在肾,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长夏,长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火)热食温灸……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这段经文说的是肾病在一年和一天中起伏变化的五行规律和调养方向。其中“愈在春”是水生木,春天的肝木为肾水之子,子能养母利于病愈。“甚于长夏”

为“土克水、化克藏”长夏的湿寒不利于肾脏的闭藏。“持于秋,起于冬”应“金生水”,有利于肾病的康复。肾为做强之官,“肾欲坚”是其习性。苦味有使物坚刚之性,故有补肾功能。“咸泻之”咸味有软坚散结之性,与“肾欲坚”相反,故在肾病时要适当忌盐。这段讲的是“肾阳不藏”的肾阴虚热证,所以要“禁焠火、热食、温灸”。即要禁止用火疗、吃热性食物、用艾灸一类的治疗方法。

(四)冬季养“藏”的要点

总的原则就是勿扰乎阳,即不做扰动阳气的事。

1.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冬天太阳“落山”较早,地面阴寒气盛,所以要早睡;早晨太阳未出,地面被阴寒之气包裹,所以人要等待日出才能出门,否则易伤人阳气。

2.闲情逸致有益健康

人的情志,不宜张扬宣泄,应该是一种藏而不露、心满意足的状态。因为心神不定会起急生燥,而扰动阳气。

3.去寒就温,勿泄皮肤

穿暖是最基本的要求,勿泄皮肤,使气亟夺。可以从三种状态理解:

一是不暴露皮肤,免受寒湿气直击;出汗时皮肤开泄,寒热激烈交锋,更易伤寒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