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诡辩术
3966600000005

第5章 诡辩术中的幽默(2)

×××料不到鲁迅会有这一招,弄得极其狼狈。接着,鲁迅抓住机会,力陈研究院的经费不能少的道理,一条条,一项项,有理有据,驳得他是哑口无言,只能灰溜溜地收回自己的主张。

鲁迅之所以能驳回×××,在于他巧妙地偷换了“有钱”的概念,出奇制。×××讲的“有钱”与鲁迅讲的“有钱”涵义不同。但鲁迅正是利用这一不同,打乱了×××的阵脚,一开口就气势非凡,使对方在心里发怵,从而无言以对。

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对方的无理主张时,如果巧妙地偷换概念,故意曲解某一词语在对话中的意义,就能驳倒对方。

有个富翁,左邻是铜匠,右舍是铁匠,成天叮叮咚咚地吵个不停。于是,富翁特意备一酒席请他们搬家,他们也都答应了。

两个邻居搬家后,还是叮叮咚咚的,原来,左边搬到了右边,右边搬到了左边。

富翁所说的搬家,照字面上解释是挪动住处。而与其本意搬到远离富翁的地方根本上不同。他的邻居利用这一点整治了富翁。

但是如下面的“偷换概念”应加以反对:

一个青年在逛公园时损坏公园的栏杆,管理人员索赔,这青年反问:“这为什么要我赔?”管理人员说:“损坏人民的财产就应该赔!”

这青年却振振有词地说:“我是人民中的一员,人民财产有我的一份,用不着赔,我的那一份不要了!”

这是一种诡辩。我们对该青年利用偷换概念以逃避赔偿责任的行为应加以谴责。

35.顺佯敌意

陈毅急公好义,最看不得人受委屈。1956年夏的一天,当他一听说第二外国语学院要开大会批判外交系统的工作组,立即吩咐司机,直往东郊外语学院急驰。

汽车停在操场上。陈毅在主席台落座后,批判大会刚开始,主持大会的造反者高呼将“镇压群众运动的刽子手张彦押上来”,这时,戴着破纸篓糊起的高帽的张彦被连推带扛地架到右台上,头被猛地按下去,其状非常悲惨。

陈毅一看这情景,气就上胸了。但他很快又镇静下来,拿起桌子的大蒲扇,呼噜呼噜地扇着,借以安定情绪。发言刚开始没两句,便有造反派冲上台,硬要张彦跪下来“请罪”。

陈毅把手中的扇子往桌上一拍,提高嗓音大声地说:“张彦,广大群众提了这么多问题,你怎么光听不做记录?”说完,转过脸向主持人说:“让他们坐下记录,回去好好交待检查!”

张彦跌坐在台上的一张椅子上,其他受批判的人员也被勒令坐下记录。没过五分钟,在一片“站起来”、“低头认罪”的口号声中,张彦又被揪起。

骂声刚起,陈毅用指节咚咚咚地敲着桌子,以不耐烦的口吻重复着:“张彦,你坐着记,你坐着记嘛!”如此几起几落,批判发言总算结束了。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英雄本色,但硬顶容易碰壁,在无法扭转局面的情况下,不如假装顺从他人的意图,“顺佯敌意”,“投其所好”,争得一分便是一分。陈毅对蒙受污辱的同志假批真保,也真是过人之处。

36.见风使舵

1722年,乾隆皇帝突然起念纂一部囊括天下千年之书的《四库全书》,想创永世不朽之功业,博万古流芳之美名。但是,他为编书的人选问题而愁肠百结,因为悠悠中华书籍浩如烟海,要约定一部集天下之大成的《四库全书》,没有一位博闻强记、年富力强的通儒,是不可能完成的。

后来,东阁大学士刘统勋向他推荐了因“坐泄机密”罪而被充军新疆的大才子纪昀来。于是,乾隆连下三道圣旨,召回纪昀到北京。

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个出了名爱卖弄学问的皇帝,这不,他又想出对联来考考纪昀。纪昀回京的第二天随群臣进宫朝罢,乾隆叫过纪昀,说:“纪爱卿,朕欲与你戏对一联,不知你这几年在新疆这联对功夫是否有长进?”

纪昀一听,皇帝老子又在找借口考他,但他又不好反对,只好说:

“臣遵旨。”

“好!朕说‘两碟豆’。”乾隆开口了。

“我说‘一瓯油’。”纪昀紧紧跟上。

“朕说‘林间两蝶斗’。”乾隆利用谐音换了概念。

“我说‘水上一鸥游’。”纪昀如法炮制。

“人云‘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乾隆不想就此罢休,又抛出一个话题。

纪昀立即识破乾隆的企图,略一思索,接口便说:

“我说‘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

乾隆一听,呵呵大笑。立即授予纪昀《四库全书》主编官。

中国有两句成语,一是“见风使舵”,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虽说法不同,但实质一样,说的都是随机应变的智囊。在上述的故事中,纪昀的“见风使舵”可谓恰到好处!当乾隆以谐音变换手段:“两碟豆”成“两蝶斗”时,纪昀也以“一瓯油”和“一鸥游”相对,并见风改变舵向:“水上一鸥游”与“林间两蝶斗”构成了天衣无缝、无懈可击的妙联。而当乾隆皇帝企图以“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开题时,纪昀更是见风使舵一语双关地说出“北国一天一地一圣人”,既对仗工整地对上了乾隆出的上句,又于其中巧妙地拍了乾隆的马屁,歌颂他是北国一统江山的圣人。乾隆听了这话当然十分得意,授予纪昀为主编官也在情在理了,这便是纪昀的“见风使舵”的智慧所在!

37.投桃报李

纪晓岚因才华出众而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乾隆皇帝更是带他不离左右。这也使纪晓岚非常的苦恼,因为他也是个有感情的人,他也有与常人相同的与家人团圆相聚的向往。然而他不能得到,颇有点学问而又爱卖弄自己的乾隆需要他时常呆在身边对答学问。

人言“每逢佳节倍思亲”。又到了中秋团圆日,此时的纪晓岚多想回到沧州崔尔庄,在纪家那丹桂同香的花园中,对着一轮痴情、皎洁的月亮,与老母、妻儿一起吃讲赏月,共度良宵啊!然而,至今也不见乾隆有让他回家的意思,这多烦人呢!想到此,纪晓岚不免愁容满面。

不料,乾隆也是个细心之人,见纪晓岚似有满腔心事的样子,使试探着问:“朕见卿似有难言之苦衷,莫非是一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

纪晓岚听皇帝这次蛮会体谅人情,正猜中自己的心病,心想何不趁机让自己回家欢度中秋。机敏的纪晓岚已意识到乾隆的话中含着一个对子上联,是皇帝抛出的话柄,于是他不加思索地接口道:

臣因久居朝中,颇念堂中老母。若蒙皇上恩准省亲,可谓——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乾隆听罢,满面含笑,一口答应让纪晓岚回家探亲,并赐于金银财宝等礼物。

像纪晓岚这样侍候皇帝是件不简单的事,首先要随时地把握皇帝话中真正内涵,然后要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否则,轻惹皇上发怒,重则引火烧身。乾隆皇帝自恃有点学问,生平喜欢卖弄,同时也喜欢有才华的臣子,希望他们能迎合自己的心思对答皇帝的“难题”。幸亏,纪晓岚是一个聪明绝顶的才子。所以他一听皇帝的问话,便“破译”出其中的对子的上联:口十心思,思妻、思子、思父母,这是一个较难应付的对子。乾隆用拆字的手法,并用问话的形式出现,但纪晓岚做得十分出色,他同样也用拆字法以“言身寸谢”对“口十心思”。并且上下联对仗十分整齐,三个均由动宾结构组成,其中的“天、地、君王”大于“子、妻、父母”,投桃报李式地迎合乾隆的心理。

先巧妙地向乾隆请了假,而后感谢了乾隆,拍了乾隆的马屁,使乾隆不得不准假,而且是高兴地批假让纪晓岚回家探亲。

38.依样画葫

19世纪末,美、英、法、俄、德、意、奥、日等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北京和天津,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只是一味地与之屈膝求和。一次议和会上。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代表,想借机侮辱中国,并显露自己的才能,他阴阳怪气地对清政府代表说:“听说你们中国有一种特物的形式,叫做对联,要求语词对称、音调协调、严密工整。现在我出一上联,看你们是否对得出下联!”其他的代表趁机捧场叫好,想一睹清政府的丑相。

他傲慢地环视四周,油腔滑调地说:“我这上联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请对下联吧!”这显然是在诬蔑中国人。八国代表一听这上联,发出阵阵狂笑,并蔑视中国代表,看他们如何应答。

可怜的清政府代表,虽胸中不平,但一时竞也无词以对。只好尴尬地苦笑,而八国联军代表过分得意忘形。

就在这时,只见一位清政府代表身后的小秘书霍然起立,正义凛然地用电光般的目光扫过全场,而后以洪亮的声音说道:“既然外国人能想出上联,中国人就能对出下联!”他不慌不忙地说:“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下联对的文字严密、内容锐利威慑群魔。使挑衅者相顾悄然,满脸窘态。

对联是中国文学的传统表现形式,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它能表现出答对者敏捷的才思和出口成章的卓越口才。也可以说在上述的故事中,小秘书是“依样画葫芦”对出了下联。在对敌斗争中或反击不怀好意的对手时,因为对手的恶毒、被攻击者或被侮辱者往往缺乏相应的方式反击对方。这时,可以不必与对手论长短,只须根据对方使用过的手段模拟出与之形式上相当、内容上等量的言辞回报对方,便可一举击败对手。

宋元佑年间,丞相赵正夫和太史黄庭坚都在馆阁,住在一块,可赵正夫从来不征求黄庭坚的意见,每次吃饭只点自己喜欢吃的“来日吃蒸饼”。

有一天,大家聚餐喝酒。黄庭坚提出个办法:“每个人说五个字,要从头到尾合成一个字。”赵正夫想了许久,说了句:

禾女委鬼魏

黄庭坚应声答道:

来力敕正整

这五字与“来日吃蒸饼”谐音,引起满座人的哈哈大笑。

黄庭坚的应答妙在既是“依样画葫芦”不违规矩,又具有双重意义。

39.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国进兵赵国,邯郸告急,赵王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孙膑率兵救赵,两人出发后,并未直奔赵国,而去围攻魏都大梁。魏军闻讯,立即撤兵回救。不料,齐军已中途设伏,结果重创魏兵。这是着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

两千年后的乾隆年代,纪昀巧妙地用在了与皇帝对恃之中,并取得了独特的效果,救了纪昀一命。

一个夏天,乾隆宴请诸大臣。大臣们吃得很开心,饮得颇为畅快。这时,乾隆的诗兴又来了,借着突变的雷雨天气出了一个上联:

“玉带行兵,风刀雨箭云旗百鼓天为阵”。

这一联不仅组字成句颇为巧妙,贴合那时的雷雨天,而且出句颇为气派。可是正当乾隆征求下联时,众官却埋头无语,对不上来。乾隆见此情景,心中欣喜万分,竟然没人对得上!

这情景没过多久,便被纪昀打破了。乾隆自以为厉害,便点明纪昀答对。

纪昀便遵旨说了下联:

“龙王设宴,日灯月烛山肴海酒地当盘”。

话音刚落,群臣赞叹,而乾隆动怒半日无喜色,沉吟不语。群臣不解其中的奥秘。

纪昀看看乾隆,又瞧瞧大臣们,接着说了一句:

“圣上为天下,所以风、雨、云、雷都归你调遣,威震天下;小臣酒囊饭袋,所以希望这日、月、山、海都能在酒席之中。可见,皇上是好大神威,而小臣只不过是好大肚皮而已!”

这么一解释,乾隆立即笑逐颜开,连忙表扬纪昀:“饭量虽好,但若无胸藏万卷之书,又哪有这么大的肚皮!”

本来,乾隆在上联已具有一代英王的豪迈气概,不料纪昀下联一出,便光彩暗淡起来,因为,纪昀的下联也颇合当时的情景,同时以“日、月、山、海”巧对“风、雨、云、雷”,在气势上压倒乾隆,把乾隆围在城内,乾隆当然不悦。同时,纪昀又陷入了作茧自缚的境地。因为他得罪了乾隆,所以也把自己围在城中。

因此,当纪昀意识到自己惹了祸,妙对却反困于城中,只好自认倒霉,自搬救“兵”了,于是他故意抬高乾隆是“威震天下”,而自己只不过再现了小人“酒囊饭袋”之志。这样一捧一抑,乾隆的心理便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挽回自尊面子,也不便再追究纪昀的“罪状”了。

于是,纪昀通过这番“围魏”之策,终于使自己脱险,解了围。

40.以硬对硬

战国时,秦王想用500里土地来换安陵,安陵君不允,秦王很不高兴。安陵君为说服秦王,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来秦国拜见秦王,秦王却十分傲慢地说:“我认为安陵君是个谨慎的人,所以不把他放在眼里,今天我用500里地来扩大安陵君的地盘,他却违抗我,是何道理!”

唐雎说:“安陵君想永远保住祖先的土地,即使拿1000里土地也不敢对换,何况只有500里?”

秦王听了更加恼怒,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天子发怒,会使百万尸首横地,鲜血流淌千里!”

唐雎不甘示弱,反问他:“大王可曾听说过布衣之士发怒?”

秦王说:“这是平常人发怒,也不过是扔掉帽子,空手赤脚,用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说:“从前,专诸替吴公子行刺吴王僚时,彗星冲击月亮;聂政为严仲子杀韩傀时,白虹穿过太阳;要离刺杀吴王僚的儿子庆忌时,苍鹰在殿上扑击。这三位都是布衣之士,他们满腔怒气还未进发,上天就已预兆。现在加上我,便是第四位了。如果非要布衣之士发怒,倒在地上的尸体虽只有两具,流血不过五步,可天下人都要穿上丧服。现在是时候了!”说完,拔出宝剑,跃起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