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情感述怀:天地无爱不圆满
1尽孝须趁早,莫待人去楼空独悲切
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个字也不识。
季老有一篇名为《赋得永久的悔》的文章,在文中,他回忆了自己的母亲,情真意切,感人备至。这一切的回忆都源于季老对母亲的悔,源于他的少小离家,与母亲分离,不能尽孝。
季老说他小时候家里极穷,是“贫中之贫”,而母亲的家境也与父亲家相差无几,不然两人不会相识并走到一起。因为家境贫寒,季老小时候便没吃过什么好吃的。“有一年中秋节,母亲不知从哪里弄来点月饼,给我掰了一块,我就蹲在一块石头上,大吃起来。”而当时季老也没注意母亲是否在吃。“现在回想起来,她根本一口也没吃。不但是月饼,连其他的‘白的’(指麦子面),母亲也从来没有尝过,都留给我吃了。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粱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那就只有吃野菜了。”
除了月饼,季老还在文章中说到了其他吃的。季老说,他之所以写到那么多吃的,不是因为自己馋,而是因为那些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关,这里面也有自己的愧疚。除了这些,更让季老内疚的是,他从6岁离开家乡,之后四处求学漂泊,与母亲相处的时间极少极少。现在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容都有些模糊。有一次,季老在回老家的时候,听邻居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其中的辛酸与思念已无以言表,而季老除了悔恨,就是期盼年轻人能孝敬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守一份孝道。
这孝道不仅属于人类,在自然界其他生物身上也同样存在。
自然界有一种鱼叫黑鱼。老黑鱼产子后双目暂时失明,小黑鱼出生后便侍奉在老黑鱼左右,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老黑鱼嘴里钻,自我献身以饱母腹,表达孝心。待到老黑鱼的眼睛复明,能捕捉食物了,剩下的小黑鱼才离去。
我们惊叹,我们感动,为天地之间有这样一份孝心而震撼。当这份孝道发生在人身上,人的命运也可能因此发生改变。
1898年5月1日,马尼拉湾大战刚刚开始。舰艇上,指挥员命令大家脱去衣服,准备行动。其中一位弹药手匆匆脱下上衣时,衣服从他手中滑了出去,飘进了大海。此时,他转身走到舰长跟前,请求允许他跳进大海把衣服捞上来。舰长没有答应他。于是这个弹药手就走到这艘船的另一边,径自沿着梯子爬下去,跳进海里,游过去抓住了衣服。当他回到船上以后,因为违反了军令而被戴上镣铐。
事后,海军准将杜威对这个案子很感兴趣。因为他很想知道,为什么一个弹药搬运工为了一件上衣,竟敢冒着生命危险去违犯军规。
当杜威将军找他谈话时,弹药手忍不住哭了。原来在脱掉上衣之前,他在看他母亲的照片,还吻了吻这张照片,然后把它放进了上衣的里兜。不料,一不小心,衣服飘落到了海里。将军噙着眼泪听完了他的话,然后将他从椅子上扶起来,拥抱了他。随即将军下达命令,立即释放并赦免他。
将军感慨地说:“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捞自己母亲照片的孝子,在这艘舰艇上是不能被戴上镣铐的。”
故事中的主人公因自己对母亲的爱和孝而重获新生,可见孝对人的意义和对他人的震撼。所以,当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将孝落实到行动上,不要只说不做。
当代女作家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父母走了,带着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所以,请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真正的孝敬自己父母。孝心无价,及时尽孝,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