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大学语文同步练习
3936900000014

第14章 小说单元(1)

石崇与王恺争豪

一、单项选择题

1.本文选自()。

A.《世说新语》B.《晋书》C.《史记》D.《资治通鉴》

2.在本文中,用铁如意击碎珊瑚树的是()。

A.王恺B.石崇C.晋武帝D.侍卫

3.《世说新语》是一部()。

A.志怪小说集B.笔记小说集C.传奇小说集D.章回小说集

4.本文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现实是()。

A.皇亲国戚的仗势欺人、重物轻人B.门阀制度的壁垒森严、不可逾越

C.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残酷盘剥D.豪门贵族的穷奢极欲、飞扬跋扈

5.小说所围绕展开的中心事件是()。

A.王恺当上了皇亲国戚

B.王恺得到了一棵“世罕其比”的珊瑚树

C.石崇打碎了王恺的珊瑚树

D.石崇与王恺比斗珊瑚树

6.小说故事的关键细节是()。

A.皇帝是王恺的外甥B.王恺的珊瑚二尺许

C.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的珊瑚树D.王恺惘然自失

7.小说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铺垫B.对比C.象征D.侧写

8.为突出石崇的巨富,先写王恺是皇亲国戚,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反衬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染

9.为突出石崇珊瑚树的高大,先极力描写王恺的珊瑚树,这属于()。

A.铺垫反衬B.对比反衬C.象征暗示D.侧面烘染

10.小说刻画王恺形象,重点是()。

A.描写肖像B.记叙行为C.绘声言语D.揭示心理

11.写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王恺珊瑚树的细节,是为了表现石崇的()。

A.豪迈气度B.妒忌王恺C.自夸豪富D.飞扬跋扈

12.《世说新语》所宣扬的名士风度出现在()时期。

A.秦汉B.魏晋C.唐宋D.明清

13.《世说新语》刻画人物的精神、性格,主要用()。

A.典型言行B.典型事物C.典型场面D.典型事件

14.晋武帝司马炎是王恺的()。

A.舅舅B.外甥C.叔叔D.侄子

15.写石崇“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来刻画其性格,属于()。

A.心理描写B.表情描写C.肖像描写D.典型细节描写

二、多项选择题

1.《世说新语》是()。

A.笔记小说集B.散文集

C.记载魏晋士族言谈逸事的小说集D.按德行、言语等门类写作

E.按人物时代先后写作

2.本文的写作特点是()。

A.通篇白描B.用主从人物对比突出个性

C.注重典型细节D.运用追叙手法

E.注重心理描写

3.本文中,石崇的特性有()。

A.穷奢极侈B.飞扬跋扈C.骄横暴戾D.不可一世E.豪迈大度

4.描写王恺心理活动的句子有()。

A.恺以示崇B.恺既惋惜C.以为疾己之宝

D.恺惘然若失E.不足恨,今还卿

5.本文的表现方法有()。

A.对比B.铺垫C.象征D.典型细节E.重视心理揭示

6.本文的铺垫手法体现在()。

A.“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B.“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C.“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D.“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E.“恺惘然自失”

7.本文的对比手法主要体现在()。

A.石崇与王恺两人的对比B.两人的珊瑚树的对比

C.两人比斗中的行为对比D.两人比斗中的心理对比

E.两人的车马服饰对比

8.《世说新语》所记述的主要内容有()。

A.魏晋时期贵族、名人的言谈逸事B.魏晋士族的生活情趣

C.魏晋名士风度D.魏晋王室的夺权斗争

E.风土人情

9.本文表现和揭露了东晋门阀豪族的()。

A.穷奢极侈B.骄横暴戾C.洒脱性格D.飞扬跋扈E.重物轻人

三、词语解释题

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争豪:并:穷:

绮丽:舆服: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柯:扶疏:

罕:比:

3.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疾:色:厉:

4.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

许:

5.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

讫:

6.不足恨,今还卿

恨:

7.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每:

8.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如恺许比甚众

悉:绝:许:

9.恺惘然自失

惘:

四、简析题

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

(1)概括层次大意。

(2)小说的关键细节是什么?

(3)先写王恺是皇亲国戚,珊瑚树“世罕其比”,这是什么表现方法?

(4)王恺的心理有何变化?这变化有何表现作用?

(5)本文反映了怎样的思想内容?

(6)本文的对比反衬手法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若失。

(1)请概括石崇这个人物的个性特征。

(2)这段文字刻画石崇主要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3)这段文字用什么描写方法来表现王恺的心理的?

(4)王恺和石崇这两个人物构成什么关系?

宝玉挨打

一、单项选择题

1.《红楼梦》从体例上看是()。

A.话本B.拟话本C.笔记体D.章回体

2.下列作家中,属于清代的现实主义作家是()。

A.施耐庵B.曹雪芹C.吴承恩D.罗贯中

3.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峰是()。

A.《水浒传》B.《西游记》C.《红楼梦》D.《金瓶梅》

4.《红楼梦》的主要线索是()。

A.宝黛的爱情悲剧B.贵族青年的叛逆行为

C.四大家族的兴衰D.荣、宁两府的兴衰

5.在《宝玉挨打》中,揭示各自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是()。

A.置众多人物于不同的尖锐矛盾冲突之中

B.具体描绘不同人物对同一事件的不同态度

C.侧重于中心人物与四周人物的复杂关系

D.侧重于次要人物各自形象的刻画

6.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

A.与琪官交往B.是一个封建贵族的叛逆者

C.贾环告恶状D.戏弄金钏

7.宝玉挨打的实质是()。

A.断绝宝玉与戏子的平等交往B.杜绝宝玉调戏丫环行为

C.调和嫡庶之间的尖锐矛盾D.正统势力对叛逆者的坚决镇压

8.宝玉挨打以后()。

A.有些后悔B.痛改前非

C.有所悔改D.在叛逆道路上越走越远

9.王夫人在维护宝玉时声泪俱下,她难过的是()。

A.贾珠早逝B.宝玉不争气C.贾政心狠D.自身地位难保

10.宝钗探望宝玉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这是属于()。

A.肖像描写B.心理描写C.表情描写D.细节描写

11.黛玉对宝玉说:“你可都改了吧?”这句话是()。

A.出自自觉自愿B.被情势逼迫不得已

C.试探宝玉D.痛惜宝玉

二、多项选择题

1.《红楼梦》着重描写的府第是()。

A.王府B.薛府C.荣国府D.史府E.宁国府

2.宝玉挨打的导火线是()。

A.宝玉不以仕途经济为念B.为金钏含羞自尽而哀伤

C.与戏子们平等交往D.宝玉冷落宝钗

E.贾环出于嫡庶间的矛盾告恶状

3.点燃“宝玉挨打”的导火线的有关人物是()。

A.袭人B.蒋玉函C.柳湘莲D.贾环E.金钏

三、词语解释题

1.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

造次:

2.下官来此,并非擅造潭府

擅:造:潭府:

3.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

见谕:谕:宣明:

4.十停倒有八停人都说:他近日和衔玉的那位令郎相与甚厚

停:令郎:

与:厚:

5.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和宝玉过去

冠带:家私:一应:

6.众门客见打的不祥了,赶着上来,恳求夺劝

门客:不祥:夺劝:

7.你虽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哥哥素日恣心纵欲

沉心:素日:恣心:

8.请几位僧人念经超度他

超度:

9.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

五内:摧伤:

10.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

垂:丧气:

11.宝玉只是怔怔的站着

怔怔:

12.贾政见他惶悚暗自思忖道

惶悚:思忖:

13.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殒轻生的祸来

克夺之权:暴殒轻生:

四、简析题

1.“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倒休提这话!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我已不孝;平昔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结果了他的狗命,以绝将来之患!”

(1)贾政为什么要毒打宝玉?

(2)贾政下狠心要置宝玉于死地,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

(3)由此可以看出宝玉挨打的实质是什么?

2.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在夫妻分上。我如今已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越发要弄死他,岂不是有意绝我呢?既要勒死他,索性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如一同死了,在阴司里也得个倚靠。”说毕,抱住宝玉,放声大哭起来。

因哭出“苦命儿”来,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着:“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1)王夫人为什么抱着宝玉,哭的却是贾珠?

(2)既然如此,王夫人为什么还要拼命地保护宝玉?

(3)这说明王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3.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1)这段文字采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

(2)宝钗的话表达了哪两层含义?

(3)这说明薛宝钗是怎样的人?

4.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听了宝玉这些话,心中提起万句言词,要说时又不能说得半句。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的话。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1)黛玉的话表明了她怎样的心理?

(2)宝玉的回答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理?

(3)这里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刻画黛玉的?

(4)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黛玉是怎样一个人?

5.下面引述的是《宝玉挨打》一文中四个人物所说的话及说话的前后情景。请根据人物的口吻,按照在原文所留空处号码的次序,分别指出说话的人物是谁?

再看看(1)一声“肉”一声“儿”的哭道:“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也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这会子你倘或有个好歹,撂下我,叫我靠哪一个?”

(2)见他睁开眼说,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此时(3)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利害。

半天,方抽抽噎噎的道:“你可都改了罢!”

(4)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活。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6.这里宝玉昏昏沉沉,只见蒋玉函走进来了,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一时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宝玉半梦半醒,刚要诉说前情,匆又觉有人推他,恍恍惚惚,听得悲切之声。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黛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他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禁,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旧倒下;叹了口气,说道:“你又做什么来了?太阳才落,那地上还是怪热的,倘或又受了暑,怎么好呢?我虽然捱了打,却也不很觉疼痛。这个样儿是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给老爷听。其实是假的。你别信真了。”

(1)这段话主要用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来刻画宝玉的?

(2)宝玉梦中“见蒋玉涵”“见金钏儿”属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表现出他怎样的品性?

(3)宝玉哄骗黛玉说自己装疼,这体现出他怎样的品性?

(4)这里用什么人物描写方法刻画黛玉的?

风波

一、单项选择题

l.本文选自()。

A.《呐喊》B.《彷徨》C.《朝花夕拾》D.《坟》

2.本文是一篇()。

A.长篇小说B.短篇小说C.纪实小说D.讽刺小说

3.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祝福》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故乡》

4.本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反映的深刻主题是()。

A.辛亥革命不彻底B.农民对社会革命无动于衷

C.戊戌变法不彻底D.农民不喜欢社会变革

5.本文在总体上采用了()。

A.白描手法B.对比手法C.通篇比兴D.象征手法

6.本文的中心线索是()。

A.辫子事件B.戊戌变法C.张勋复辟D.辛亥革命

7.本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A.九斤老太、七斤B.七斤嫂、八一嫂

C.六斤、九斤老太D.七斤、赵七爷

8.本文中的赵七爷代表()。

A.乡村先生B.封建遗老C.破落地主D.满清官吏

9.下列句子中不是细节描写的是()。

A.“一代不如一代!”九斤老太说。B.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

C.(竹布长衫)三年以来,只穿过两次D.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

10.本文开头与结尾的环境描写对小说主题所起的作用是()。

A.渲染B.烘托C.直接点题D.轻描淡写

11.具有落后无知又粗野泼辣特征的人是()。

A.九斤老太B.六斤C.七斤嫂D.八一嫂

二、多项选择题

l.下列鲁迅作品中属于小说集的有()。

A.《呐喊》B.《彷徨》C.《野草》

D.《朝花夕拾》E.《故事新编》

2.本文所展示的当时农村的真实面貌是()。

A.革命没有真正给农村带来变革B.革命基本上唤醒了民众

C.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肆虐D.农民还处在愚昧、麻木、落后的状态

E.农民已有初步的民主主义觉悟

3.本文运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有()。

A.细节描写B.心理描写C.环境描写D.对话描写E.场面描写

4.本文的结尾与开端相呼应,说明了()。

A.辛亥革命给农村带来了变革

B.只有彻底的大革命,农村才会改变其落后面貌

C.农民仍然浑浑噩噩,生活如一潭死水

D.经历一场风波后的农民生活起了微妙的变化

E.对辫子风波起到对比衬托的作用

5.本文中的“辫子事件”是()。

A.一个重要的细节B.全文叙述的中心

C.一场风波的起因D.贯穿全篇的中心线索

E.能展示赵七爷和七斤人物形象

6.本文中用以刻画赵七爷形象的典型细节有()。

A.辫子放下又盘上B.竹布长衫脱下穿上又脱下

C.三句不离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D.时常坐着一字一字地读《三国志》

E.时常坐在门槛上抽烟不说话

7.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有()。

A.赵七爷的竹布衫又穿在身上

B.七斤的烟管的白铜斗星的火光,渐渐发黑

C.七斤嫂的筷子在六斤的双丫角中间扎下去

D.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

E.八一嫂也发怒,大声说

8.本文中人物对话所起的作用有()。

A.刻画人物性格B.展开矛盾冲突C.推动情节发展

D.揭示人物心理E.暗示主题内容

9.本文中用以刻画七斤形象的细节描写有()。

A.时常坐着一字一字地读《三国志》B.时常坐在门槛上抽烟不说话

C.知道张大帅是张翼德的后代D.知道什么地方闺女生了夜叉之类

E.因为六斤打破一只碗而大打出手

10.本文所描写的主要人物有()。

A.七斤B.九斤老太C.赵七爷D.七斤嫂E.六斤

11.九斤老太的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反映的内容是()。

A.农民的生活今不如昔B.农民的愚昧落后

C.农民的保守复旧心理D.九斤老太的麻木不仁

E.农民的觉醒

三、词语解释题

1.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

飞黄:腾达:

2.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道

搡:

3.没有辫子,该当何罪

当:

4.从前是绢光乌黑的辫子,现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

僧:道:

5.我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

昏: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