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应知的经典教子故事
3932900000004

第4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3)

过了一些天,达·芬奇偶然发现家里有一块白白的木板,就制作了一番后把它弄成一个盾牌。盾牌做成之后,他看上面什么也没有,不怎么好看,便想在上面画点画。画什么呢?他琢磨来琢磨去,就将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画了上去。画好后,他拿去给父亲看。

比埃罗看到上面画有蛇、蝙蝠、蝴蝶、蜻蜓、蚱蜢,还有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小动物。数量均匀,而且结构合理,栩栩如生。

比埃罗高兴极了,心想孩子真的能画出点东西来,他决心支持孩子去学习画画,把孩子培养成为一名画家。

1466年的一天,比埃罗同儿子去了佛罗伦萨。他们遍访名师,终于带着儿子找到了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和雕刻家罗基奥,向他说明了来意,并将达·芬奇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番。

罗基奥看达·芬奇既有画画的天赋,又有画画的毅力,就答应收下这个小徒弟。达·芬奇实在太高兴了。

从此,他就在画家罗基奥的细心指导下,在罗基奥的画室里专心致志地学习画画。后来,终于成为着名的画家。

他的绘画把科学知识和艺术想像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当时的绘画技艺提高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达·芬奇的成功,不乏名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勤奋,但是父亲比埃罗对达·芬奇好奇心的呵护起了重要作用,这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来说更富于启发意义。

10、对孩子的期望要恒定

——费狄亚对儿子阿基米德的培养

阿基米德(前287-前212),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明家。

他毕生献身于科学事业,在数学、几何学、力学、流体静力学、光学和天文学等诸方面皆有造诣;他应用数学知识巧妙地提出了许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物理定律,诸如浮力定律、杠杆原理、滑轮原理,以及重心理论等。

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数学理论和力学用之于工程技术之中,作出了历史上罕见的巨大贡献。恩格斯评价阿基米德是对科学作出了“精确而有系统研究”的科学家。

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流传至今,那就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的父亲费狄亚是当时希腊的天文学家兼数学家,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可是到他这个时代,这个文明古国的文化已经衰落了。费狄亚多么盼望自己的儿子能承前启后,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振兴祖国的科学文化,所以他给儿子取了这个不平常的名字——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希腊语里,它的意思是:杰出的思想家或第一流的思想家。

在阿基米德很小的时候,费狄亚就对儿子进行启蒙教育。费狄亚本人知识非常渊博,自然是儿子最好的老师。

费狄亚开始教儿子学习语言,同时,他还注意从生活中教儿子学习各种知识。

一有时间,费狄亚就带儿子去植物园辨识各种植物,去动物园观察各种动物,用这种方法来激发阿基米德的好奇心,培养他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随着阿基米德一天天长大,费狄亚开始教阿基米德一些书本知识了。他亲自当儿子的教师,教学内容有数学、几何、天文学等,同时,费狄亚还教儿子哲学、文学以及一些思维方法,比如如何推理、如何证明一些哲学问题等等。

费狄亚丰富的知识和学问是阿基米德成长的主要营养来源,阿基米德的智力也得到了充分全面的开发,这为他以后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智力基础。

阿基米德11岁那年的一天,费狄亚带着阿基米德来到海边,指着远方问道:“孩子,你知道地中海的对岸是什么地方吗”

阿基米德极目望去,除了湛蓝湛蓝的海水和翱翔着的点点海鸥,什么也望不见。但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那里有一个名叫埃及的国家,爸爸。”

“对的。”费狄亚高兴地点点头,“在埃及,有一个港口叫做亚历山大里亚。在那里,集中了很多着名的学者,还有藏书丰富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和博物馆。亲爱的孩子,你愿意到那里去学习吗?”

阿基米德向往极了,他睁大了明亮的眼睛,肯定地点点头说:“要是能够到那里去学习,我真是太高兴了,爸爸。”

海浪卷着白色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轻微的响声。

费狄亚说:“孩子,大海现在很安静,可是,有时候它会发怒的。你不怕航行中浪涛把你吞没吗?”

“不怕。”

“你将离开家庭很远很远,不想念爸爸和你亲爱的妈妈吗?”费狄亚望着孩子稚嫩的眼睛,又试探地问。

“我当然会想念您和妈妈。等我学习完了,就回家来看望你们。”

“你不会感到孤单吗?亲爱的孩子,在亚历山大里亚,可只有你一个人啊!”费狄亚将手伸向年幼的阿基米德,轻轻地抚摸着被海风吹乱了的蓬松卷发。

“怎么会呢?爸爸。您不是说过,在那儿有许多的学者和去求学的年青人,还有藏着许多许多图书的图书馆吗?我可以在那儿认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我会有新的朋友,还可以看很多的书,我不会感到孤单的,您放心吧!”

费狄亚看到阿基米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就决定想办法送他到亚历山大里亚去求学。

紧跟着,出现了问题,费狄亚没有钱送阿基米德到埃及去求学。幸好,费狄亚和叙古国王希艾罗是亲戚。得到希艾罗的资助,年仅11岁的阿基米德终于乘上了去往埃及的商船,勇敢地横渡波涛汹涌的地中海,向世界文明古国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城进发了。

在世界闻名的学术中心亚历山大里亚城,阿基米德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终于成了名扬千秋的“想撬动地球的人”。

阿基米德的父亲对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世界上许多父母都可能是这样,但不同的是,阿基米德的父亲认认真真地去实现这一期望,而且最终成功了。

无论是亲自教孩子还是为他选择求学道路,每一步都要走得扎扎实实。不要空喊着要儿子或女儿去做一个科学家、政治家之类的,而是看看需要为孩子做点什么,引导着他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11、积极回答孩子的“为什么”

——熊庆来父亲的“问答式”教育

熊庆来是我国出色的教育家和近代数学的先驱,他1893年生于云南省的竹园坝。

父亲熊国栋在当地从事教育、水利等工作。他思想开明,酷爱科学,经常和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士们来往。这对熊庆来影响颇大。

熊庆来5岁时即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各种知识。父亲经常考他以前学过东西,由于他聪慧好学,每次父亲都很高兴。

像很多聪明的孩子一样,小庆来很爱动脑筋,凡事爱问“为什么”,对此,父亲总是给予积极的引导。

一次,父亲检查完庆来的作业后说:“很好,你都写对了,能出去玩了。”庆来却说:“不,爸爸,有一个问题我弄不明白,请您给我说说吧!”说罢,端来一碗水,拿来一根筷子,又把筷子插到水里,问父亲:“您是不是看到筷子折了?”父亲看了一看,说:“好像折了。”庆来说:“筷子其实没有折,为什么插到水里就像折了呢?”

父亲觉得儿子这个问题提得好,便鼓励他说:“爸爸也解释不了这个问题,以后你进了学校,学了更多的知识,就会明白了。”

熊国栋在工作之余,经常与受过新式教育的人们聚会,他们在一起谈人文、地理,有时还发表一些政治观点。每当他们谈论的时候,小庆来总是很好奇地听着。

和父亲来往的朋友中,有两位教师,他们很喜欢熊庆来,便主动向熊国栋提出担任庆来的教师,他们一位教法语,另一位教数学和一些自然科学知识。在他们的细心指导下,小庆来的成绩提高很快。他的好学精神使两位老师深受感动。于是,他们建议熊国栋将庆来送到昆明继续深造。

在昆明学习几年之后,熊庆来经过考试获得了去欧美留学的资格。可是,他的大伯坚决反对他出国,庆来的祖母力排众议,认为孩子的前程最要紧,支持庆来去走自己想走的路。

正是因为祖母的竭力支持,熊庆来才得以到法国深造了8年。后来,他将现代数学引入中国,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12、培养孩子的好奇感

——达尔文父母的“解谜式”教育

达尔文(1809-1882),出生于英国,进化论的奠基人,是闻名世界的生物学家。他曾乘船做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达尔文经过长时间的考证和研究后,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一举世闻名的着作,在生物科学上进行了一次新革命。

达尔文从小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他尤其热爱大自然,喜欢探险、采集各种标本。

他的父母对儿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很重视,总是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努力学习,探索真理,这为达尔文以后能成为闻名于世的生物学家起了很大的影响。

有一次小达尔文和妈妈一起到花园里种树。妈妈对达尔文说:“泥土是个宝,小树只有在泥土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别小看这泥土,它能长出青草,青草又喂肥了牛羊,我们才有奶喝,才有肉吃;是它长出了小麦和棉花,我们才有饭填饱肚子,才有衣服可以御寒。泥土太宝贵了。”

这些话,又让小达尔文想到了一个问题,他疑惑地问:“妈妈,那泥土里能不能长出小狗来呢?”

“当然不能呀!”妈妈笑着说,“小狗不是泥土里长出来的,是从狗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

达尔文又问:“我是妈妈生的,妈妈是妈妈的妈妈生的,对吗?”

“对呀!所有的人都是他妈妈生的。”妈妈微笑地回答。

“那最早的妈妈又是谁生的?”

达尔文接着问。“是上帝!”妈妈说。

“那上帝是谁生的呢?”小达尔文穷追不舍地问。

妈妈答不上来了。她对达尔文说:“儿子,世界上有好多事情对我们来说是个谜,你快快长大吧,这些谜需要你去解释呢!”

达尔文六七岁时,和同学们相处得不好,因为同学们认为他总在“说谎”。

比如,他不知从哪儿捡到了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就会对同学们煞有介事地说:“看,这肯定是一枚宝石,可能价值连城。”

同学们当即哄堂大笑,可是他却并不在乎这些,继续对身边的很多东西发表着各种稀奇古怪的看法。还有一次,他向同学们说,他能制造出一种“秘密液体”,这种液体能制成各式各样颜色的花。

但是,他却没有把这次试验搞成功。久而久之,老师也对他有了看法,把他的问题反映到了达尔文的父亲那里。父亲听了,认为达尔文这是在想像,不是撒谎。

有一次,达尔文在外面捡到了一枚硬币,他把这枚硬币拿给他的姐姐看,并郑重其事地说:“这肯定是古罗马硬币。”姐姐接过来一看,发现这分明是一枚十分普通的旧币,只是由于受潮生锈,显得有些古旧罢了。

对达尔文“说谎”的行为,姐姐很生气,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希望通过父亲好好教训他一下,让他彻底改掉令人讨厌的“说谎”习惯。

可是当父亲听完姐姐的叙述后,并没有过多地在意,他把儿女叫过来说:“这不能算作是撒谎,这正说明了达尔文有丰富的想像力。说不定这种想像力会用到他的事业上去呢!”

达尔文的父亲还在花园里给达尔文搭了一间小棚子,让他自由地做化学试验,以便能更好地开发他的智力。

达尔文十岁时,父亲还陪他一起去威尔士海岸度过一个月的假期。达尔文在那里大开眼界,他采集了很多的海生动物标本,这更是激发起了他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如果达尔文没有好奇心,更没有想像力,今天的“进化论”就不会存在了。而达尔文的父母最成功之处就在于支持儿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

“好奇是知识生根发芽的土壤”。

当你的孩子第一次向你提问题,或许这些问题是幼稚的,但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这正是他们走上成才之路的开始。

想像力与好奇心对一个人很重要,如果没有想像,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不可能有任何预见,我们的社会也不可能进步。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就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想像,既丰富了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是孩子开发创造的源泉。

孩子的生活里到处都充满着想像。

他们把几个小凳子连在一起,便把它想像成一列奔驰而来的火车;他们抱着布娃娃,会想像自己是医生,在给病人认真地治病。

这就是孩子,孩子在这些千奇百怪的想像里成长着,作为父母要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美的童话和科学幻想故事。注意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充实孩子的感性形象和理性知识。

13、美的熏陶

——卢梭和他幼时的“神奇”教育

法国伟大的教育家卢梭,刚一出生时就失去了母亲,由他的姑姑把他带大,姑姑对他从小进行的美的教育为他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在《忏悔录》中这样写道:“我对于音乐的爱好……绝大多数是受了姑姑的影响。

她可以唱无数优美的歌曲,她那富有磁性的嗓音,唱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这位出色的姑娘的优美歌声,能驱散她本人和她周围一切人的寂寞和惆怅。她的歌声是那样的扣人心弦,现在她所唱的很多歌曲都留在我的记忆当中,甚至在我的记忆力日渐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儿童时代就已经忘记了的歌曲,随着岁月增加,又重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了我一种难以言状的乐趣,这种乐趣会陪伴我终生。”

晚年的卢梭,每当他回忆起姑姑教过的歌曲,他都会像孩子那样欣喜若狂。

有一支姑姑教给他的歌曲一直使他很动情,遗憾的是他把后面一半的歌词忘记了,他曾几次想请人补全了这首歌曲,但是他始终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想让这支使他动情的歌曲还有另外一个人也会唱。

卢梭童年时期学习的这支歌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

美的熏陶竟有如此神奇的力量,有时简直让人无法相信。

14、孩子的不当想法应立即修正

——伽利略父亲的“因势利导式“教育”

伽利略(1564-1642)出生于意大利,是意大利伟大的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为科学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在科学的历史上他首先将实验与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三门知识融会贯通在一起,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宙的认识。

他用系统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精确的科学数据推翻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自然观,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后人尊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父亲文森佐·伽利略崇尚科学,不迷信权威,他曾着有《音乐对话》一书。父亲不仅擅长数学,也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伽利略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对音乐、文学、绘画以及数学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森佐对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童年时期,伽利略所得到的教育、知识,都是由父亲和几位家庭教师教授的。

伽利略聪明好动,喜欢探险并且同时也很爱研究周围的一切事物。

文森佐对当时比萨的教育机构很不满意,他强烈地反对自己的儿子到其中一所学校去接受教育。

他希望伽利略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所以,便把伽利略送到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了。

当时,欧洲的科学、教育都在神学的统治之下,很多学校都设在修道院里。在人们眼里,修道士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为上帝献身,这种精神更是可贵的。可伽利略的父亲得知这个消息后,坚决不同意。

他知道,伽利略是个爱思索的孩子,从小对任何事物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