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别毁了你的孩子:教育孩子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3928400000035

第35章 培养孩子处事能力时父母最易犯的错误(4)

“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有些事自己应该可以做主了,可在我们家,民主根本行不通。上回我去同学家玩儿,我妈规定我晚上9点必须回家,我才迟到了半个小时,回家后我爸就打了我,竟然还说:别说半小时,给你规定了时间,你迟到一分钟都不行。这次升学考试更离谱,我一直都喜欢园林设计,我妈却说这门学科太丢人,说别人家的孩子毕业后都当白领,而我这没出息的才去搞花花草草。她自己也没主意,竟然去问别人我报考哪个专业合适。现在我每天都觉得特压抑,喘不过气来,家里好像牢房……

场景2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父母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弄得满桌子都是掉的饭菜,还是没吃到嘴里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父母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场景3

有一次,一个4岁的美国儿童正在弯腰吃力地系鞋带,一个路过这里的成年人提出要帮助他,却遭到了拒绝。

孩子问成年人:“你知道我多大了吗?”

“不知道,可我想你应该很小。”

“我已经不小了,我都4岁了。”

深度诠释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正是因为父母的过度“嘘寒问暖”,造成了孩子心理和性格上的许多缺陷:自私,反叛,唯我独尊,没有责任心,不知道感恩,只知享受和索取,不知付出和奉献。

凡事都有个限度,过犹不及,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也是如此,不能过度。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主要是因为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存在几种问题:

1.过分表示亲昵

亲昵本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如幼儿仍有婴儿的行为;学龄儿童仍保留婴幼儿的态度,说话奶声奶气;父母不在身边时,遇事只会哭。但父母如过分表示亲昵,对孩子将来不会适应社会。

2.过分给予关爱

孩子的生活需要成人的照顾,这种照顾应随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有些家长却不是这样:当孩子可以自己穿脱衣服时,还要替他穿脱;当孩子可以自己吃饭时,还要一口口去喂;当孩子已经走得稳当了,还不让他独自上下楼等等。父母整天形影不离,不给孩子一点锻炼的机会。在这样“照顾”下成长的孩子,可以说没有一个不娇气的,当他们离开父母以后,必然无法独立生活。

3.过度关注饮食

孩子在生长发育期,注意饮食中的营养是对的,这是保证孩子健康体魄所必须的。但超出身体需要的营养,不但在经济上是种浪费,而且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也不利。有些家长误以为孩子摄入的营养越多越好,除牛奶、鸡蛋、鱼、肉之外,还迷信各种广告宣传,买些保健品给孩子吃,使孩子营养过剩,出现越来越多的小胖墩。

无数事实证明,过度关注,只能不断削减孩子的环境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对孩子有害无益。过度“嘘寒问暖”与棍棒教育的后果是一样的,都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都是对孩子权利的剥夺。棍棒教育伤害孩子的途径是从肉体到心灵,而过度关爱伤害的途径是从心灵到肉体。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特别是中国的父母,被公认是付出“爱”最多的父母。他们为了孩子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付出再多也心甘情愿,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也不求什么回报,可以说是无私到极点。然而这种爱是一种糊涂的爱、愚昧的爱,而不是科学的爱、智慧的爱。

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各个方面都要严格掌握火候,做到恰如其分,让孩子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解放他们的头脑、眼、嘴、空间、时间。

迷津指点

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父母要学会爱孩子。真正爱孩子,不仅需要父母有宽阔的胸怀,还要有敏锐的眼光和理智的头脑。父母要敢于放手,走出过度“嘘寒问暖”。

1.让孩子劳动起来

其实每个孩子从小都是喜欢做劳动的,是父母亲手把孩子劳动的兴趣给扼杀了,把磨炼孩子意志的机会给剥夺了。其实,从小让孩子做些家务,养成劳动的习惯,对培养孩子的爱心、责任心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2.必要原则问题不能松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对于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家长不要迁就姑息,不要妥协退让,更不能优柔寡断,从而给孩子以可乘之机。要斩钉截铁地给予回绝,不留任何余地。

上初三的小华要爸妈给他买手机,买MP3。被爸爸一口回绝后,他不死心,软磨硬缠妈妈。爸爸严肃地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咱不赶这些时髦。”小华赌气蒙头大睡,一个下午都没去上学。到了晚上,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咱家的经济条件不好,再说这也不是必需品,你趁早死了这条心,也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小华虽然当时不高兴,但也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第二天照常上学去了。

3.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能受到孩子尊重的父母是优秀的父母,能让孩子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父母是杰出的父母。

星星早上总是起不来,起床总要父母喊。父亲为了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晚上把星星叫到跟前说:“上学是你自己的事,你应该操心。从明天起,父母不再叫你了,你自己起床吧。”第二天早上,父母没再喊星星。星星睡过了头,上学迟到了,挨了老师批评。第二天星星早早起床,第一个到学校,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4.给孩子最需要的

给孩子最好的不如给他最需要的,过分的呵护会使孩子难以承受挫折,过分的照顾会使孩子无法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愿面对生活工作的压力,不会换位思考,不懂得感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聪明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在关心孩子生活的同时,会从孩子的心理特征人手,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从生活、学习、交往等各方面,给孩子最需要的并让孩子理解身为父母的辛苦。

错误8:忽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

场景再现

场景1

有些家长大量供给孩子钱财,任由孩子挥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对金钱的崇拜;还有一些家长以孩子尚小、不知如何花钱为理由,事必躬亲,剥夺了孩子经管钱财的权力。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错误的,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孩子很小就应懂得花钱买东西的道理,五六岁的孩子应会用钱买零食、买玩具,如果孩子不懂得这些,长大成人之后将难于参与全社会的经济活动,生活中既要消费又要投资,人们必须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自己的经济实力及需求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如果父母忽视了孩子早期的理财教育,会让孩子在踏入社会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风云变幻的经济活动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场景2

据报道,浙江省某市的一所小学开设了别开生面的理财教育课,在课堂上,全校所有的班级个个开设小超市,让同学自己经营自己的柜台,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充当“商人”和顾客。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同学们将自己不用的玩具和课外读物等东西,带到班上的超市里,跟同学以物换物。这样的一种实践方式,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并使他们懂得如何合理地支配和使用金钱。当孩子手里拿着有限数目的金钱时,他就会学着取舍,从而进一步地培养他们的经济独立意识。

深度诠释

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绝不是要对孩子灌输拜金主义的腐朽观念,也不是倡导孩子互相攀比、比比看谁家更有钱,更不是现在就让孩子在同学中进行“有偿服务”、借同学的用具都要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