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的确,在飞向梦想的进程中,我们栉风沐雨,我们顶烈日战霜雪,我们咬着牙告诉自己,坚持,执著,总会飞翔在充满鲜花和掌声的蔚蓝下。殊不知,降低飞翔的高度,可以更好地为沉重的羽翼增加张力,为疲惫的心灵注入激情。
诚然,坚持梦想可以成功;缩小梦想,也可以成功。鲁迅先生放弃了成为医学家的梦想,而以笔为刀,为民呐喊,终成为新文学的一面旗帜;比尔.盖茨放弃了成为经济学家的梦想,而面对现实选择退学经商,成了“微软”的掌门人。
在梦想面前,我们总是激情昂扬豪情万丈,可在现实面前,我们难免忧心忡忡黯然神伤。缩小梦想,需要一种勇气。面对遥远的彼岸,面对心中的伤痕,缩小梦想,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惊的精神,更需要一种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豪迈。所以,敢于缩小梦想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缩小梦想,实际是对梦想的一种沉淀,是对人生的一种预见,更是对成功的重新领悟和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学会缩小梦想,就是在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如果不能浩荡为一方大海,那就流淌成一条小溪,潺潺而歌,为大地演奏纯净的音乐;
如果不能站立为一棵大树,那就葱茏为一株小草,迎风飘摇,给春天增添些许的色彩;
如果不能崔巍为一座高峰,那就锻炼为一枚石砾,与日月为伴,替大山堆砌微薄的高远。
记住,梦想是人生的羽翼,通向幸福天空的道路不止一条,而降低飞翔的高度,绝不是拒绝蓝天的邀请,而是为了更好地与白云拥抱,与成功握手。如果纯粹为了混日月,一天学不上,一本书不读,如一张白纸,没有价值标准的约束,没有道德原则的限制,混起来似乎更加顺手一些。
要想堕落也不容易
文/马步升
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我回到了我所供职的大学。地方虽偏僻些,却宁静,少干扰,少诱惑,正是潜心做学问的理想场所。想我离家别舍数年苦读,当然是想有所作为的。回到原籍后,立即傻眼了,仅过了几年,情形大变了。当年也曾埋头于学问的同学朋友,如今整日出入舞场酒场,打牌钓鱼,什么好玩儿玩儿什么,想当官的戴上了官帽,想评职称的,或熬够了时间,或找到了窍门,大都如愿以偿。而我除了一屋子乱七八糟的书外,要什么没什么。我向有关人士建议抓教风学风建设,得到的是不冷不热的应付,人们也都用一种别样的眼神看我。
既然无法改变环境,就得回头审视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堂皇点儿说是为了求知,求知又意欲何为,谁都可从中找出一千种一万种堂皇的理由,可现实往往让这种种堂皇变得卑琐可笑。书读得稍多,眼界稍稍开阔一点儿后,也发现读书的动机令人鼓舞,读书的结果却往往是一口陷阱。学而优则仕吧,宦海无涯,遭受灭顶之灾的人不知凡几;读书为稻粱谋吧,身边的许多有钱人与文盲无甚区别;读书成圣成哲青史留名吧,且不说这是一个极其艰苦漫长的过程,板凳要坐十年冷,青灯黄卷,锥刺悬梁,弃绝人间一切繁华,哪怕不把这些常人难以忍受的过程当回事,走这条路还有更大的风险在里面,因为学者三千,成者一人,吃够了苦,谁也不敢保证学有所成。在创作和学术研究上,我本来是有宏大抱负的,视野开阔后,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以长篇小说而论,一部《红楼梦》,一部《百年孤独》,令我绝望;以短篇小说言之,一个契诃夫,一个鲁迅,令我绝望;在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令我绝望;说起做学问,且不说什么西洋的大师,中土的乾嘉学派,随便拉出来一个民国年间的文科教授,即便是钱钟书在《围城》中嘲弄过的那些教授,把学问做到那个层次也是不容易的。既然学不优也可仕,不识字也可发家致富,不学无术也可挥斥一方,既然连巴掌大一篇文章都整不漂亮的人也可当教授,咱费那劲儿干吗?什么官呀教授呀老板呀,不过是个称呼嘛,人们重的是名,是头衔,谁去管别的呢?那一天,我豁然开悟,将手中的线装古书往旁边一扔,断然道:“玩儿谁不会?不会造导弹的人滔滔天下皆是,哪有不会玩儿的人!”
于是就玩儿。舞场里乌烟瘴气,男男女女拥拥挤挤,宛如三流摔跤手在撂跤,毫无美感可言;小湖边,污水横流,垃圾招摇,还未钓到鱼,情趣早失。经过几番挫折,便在麻将桌旁坐了下来。那几年,我所在的城市打麻将蔚成风气,大学也不例外。每晚从家属楼群穿过,灯火通明,哗哩哗啦的搓麻声,在夜深人静时,格外嘹亮悦耳。即便是白天,这种声音也是不绝于耳,声声都在召唤着自甘堕落或在堕落的岸边徘徊的人。我本是请有一年创作假的,别人白天多少还要做点儿事,受点纪律约束,我是彻底的自由民。堕落的念头一生,顿时云破天开,和风习习,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人们不再以我为另类,我见什么也都顺眼了。心里一放松,白日当头,我昏昏大睡,太阳一落山,精气神全来了。一过午夜,牌友们头昏眼花,我则愈战愈勇,几场下来,牌场领袖不由惊呼:一代麻坛新秀诞生了。牌场如战场,较上劲了,上瘾了,谁服谁呀。正好假期来临,我们四人为排除一切干扰,索性出外租房再战,共同约定:谁也不许以任何理由擅离牌桌,比一比谁更能打持久战。饿了,一个电话,饭店送饭上门,实在太困了,趴在桌上迷糊片刻。l1个昼夜过去,四张脸都像从古墓里爬出的野鬼,胡须纵横,蜡黄如裱纸,人色皆无,四双眼睛像顽童在泥墙上随手掏出的破洞,连眼珠都不会转了。四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体能和意志都到了极限,但谁也不想装孙子,首先说出散场的话。还是由我装孙子吧,我不装孙子谁装孙子?
昏睡一个星期后,我爬起来怅望着满屋子的书,还有一柜子的卡片和手稿,突然有了一种罪恶感。小时候,为求学费尽周折,吃够了苦,大学毕业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即使不再努力,把这碗饭吃到底没问题,但总觉得好多该读的书还没读,许多该明白的事还不明白,又去一边打工,一边读研。现在,有点基础了,却打算混了。如果纯粹为了混日月,一天学不上,一本书不读,如一张白纸,没有价值标准的约束,没有道德原则的限制,混起来似乎更加顺手一些。亚里士多德说,追求是人的本性。人活在世上,总得做点什么,总得追求点什么,做得好坏和干脆不做并非一回事,目标能否达到与根本没目标不可同日而语。想明白事理,我又乖乖地坐在书桌前,捧起书本,摊开稿纸。浪子回头后,我写上稿纸的第一句话是:要想堕落也不容易。所谓才华、才学、才识,只有变为才能并施于生活的时候,才有用。
黄金不用是废铁
文/鲍尔吉·原野
讲一个故事吧。故事说,有一个老汉勤劳致富。他种粮食,自用之外卖钱,再把钱换成黄金。这些金子放在一只瓦罐里,摆在房檐下面。老汉累的时候,或者需要娱乐的时候,背着手看这些金锭,它们闪闪发光,像歌颂老汉的不凡。
当然,喜欢黄金的人并不止老汉一个人,别人也喜欢。别人不想经历种粮食、卖粮食、换钱再买黄金这么复杂的历程,把老汉的黄金偷走了。
黄金没了,老汉就哭。他没想到别人用偷的方法积累黄金。他觉得自己的粮食啊、汗水啊、青春啊,特别是黄金,都让这个人偷走了。悲声惊动了邻居,大伙儿围成一圈儿,听老汉哭。
一位邻居说:这些黄金你用过吗?用的意思是打个戒指,或者换一头小毛驴替代劳动,也包括送给别人施善。老汉说:没有。邻居说:没用过,你哭什么?老汉说:什么话?没用过就不心疼吗?没用过就没有价值吗?邻居说:嗨,没用过的东西就跟没有的东西是一样的。老汉说:你这样说话是胡说。邻居说:黄金对你来说,用处只在看。别哭啦,你可以看其他的东西,比如花,比如天空的云彩。还有,你拿几块镀金的元宝放在罐子里,不也好看吗?
老汉止住了哭泣。他不赞成邻居的话,但这一番话让他无法反驳,只好认为自己不曾有过黄金,别人也未曾偷走它。
故事就是这样,不一定真正发生过,但有一点趣味。谁会把黄金放在屋檐下呢?我认识的有黄金的人都把黄金戴在手上,或放在保险柜里。
但——黄金不黄金的事就不提了——一个有才能的人不运用才能,贫穷如老汉,最后也悲伤如老汉。所谓才华、才学、才识,只有变为才能并施于生活的时候,才有用。别忘了,才和能在造词的时候是连在一起的。人们,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崇尚诗书,也用过功,积累满腹才华却吝于用,用的话也用于炫耀。换句话,读书是为了挤对别人。人们爱说一句话:行善。其实行善之小端是施舍,大端是以满腔的能耐造福社会。
书中并无黄金屋,读而有识,笃做笃行,才有金屋,而且别人偷也偷不-走。机会总被那个最先出手的冒失鬼抢到手,抢到手了,成功的可能已先有一半,而那个因循不前的好人,他只有一个零。
冒失鬼抢先赢
文/钟天竺
我有个很得意的女弟子,作文上过杂志和报纸,博古通今,聪慧稳重,我常举荐她参加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爱她爱得要死。班上时常组织各种竞赛,有她在的一组总占优势。
有一回我开知识抢答赛,分男生队女生队互相对垒。原想女生有她在可保夺魁。不料男生队抢答器频响,女生队却鸦雀无声。男生虽正确率不高,但频频抢到答题机会,分数便直线上升,女生队准确率虽高,却屡屡错失抢答机会,比赛叫停之时,男生已遥遥领先。一群小冒失鬼,却抢先做赢家,洋洋得意,旗开得胜。
我不由得问女生:干什么不抢答题机会?女孩苦恼道:还没来得及想到答案。
莫非男生脑子真转得快?转问男孩,男孩道:我们早发现抢答题难度不高,所以先管抢按铃再说,完了再思考答案。
原来如此。冒失鬼有冒失鬼的道理,冒失鬼或许不够渊博,但他们抢到机会,决定了他们最大限度地接近胜利与成功。
我突然想,人生或者也是如此?你也许聪明能干,但你若不如他人善于抢得机会,你或者就是那个怀才不遇、自怨自艾的倒霉鬼?
现代社会,风云变幻,各路人才,层出不穷。职场、情场、生意场,无不波诡云谲。今天你谋一职位,量力再三,始终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正犹豫间,已被他人捷足先登,那个贸然抢在你前面的人,竟是个水平水准处处逊你一筹的人;你邂逅一位美女,思慕不已,辗转反侧,反观自身,房子有了,还差车子,票子有了,还差位子,犹豫再三,不知其可,转眼间,美人名花有主,嫁的竟是个无房无车毫无所长的癞蛤蟆;你想取得一单生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脚踏实地着手准备,第一块蛋糕不觉间已被切去,第一桶金的主人也不是你。
莫非上天亲睐冒失鬼?
机会总被那个最先出手的冒失鬼抢到手,抢到手了,成功的可能已先有一半,而那个因循不前的好人,他只有一个零。
冒失鬼不一定绝对获得成功,但即便失败他也获得经验,在下一轮抢答赛中,他比前面更能轻松获胜。按时间来算,他成功的可能性会一次比一次大,而我们人生中的乖孩子,在徘徊与犹豫中与成功失之交臂。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发现:我们的顶头上司,有时候居然是各方面都不如我们的人;天鹅肉总是被癞蛤蟆吃掉;生意场上的强兵,只是最先的行动者。
你以为那个上司会因为无能而倒台吗?往往,他在他所处的位子上把能力愈练愈强,很快地,你发现他远远跑到前面去了;你以为天鹅会反抗被癞蛤蟆吃掉吗?那只捷足先登的癞蛤蟆,已经慢慢炮制出吸引她的手段你觉得可以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分一杯羹吗?好汤早已被抢先起跑的那个人喝掉了。
现代社会,机会就是你手中拿到的第一张通行证。
从此,我们不再嘲笑冒失鬼,冒失鬼抢先赢。智者让身处糟糕地位的穷人陷入更糟糕的处境,以此来说明,你的处境虽然很糟糕,但还不是最糟糕的,还没有到绝望的时候。
我的处境并不算最糟糕的
文/马步升
有一则故事说,一个穷人与妻子,六个孩子,还有女儿女婿,共同生活在一间小木屋里,局促的居住条件让他感到活不下去了,便去找智者求救。他说,我们全家这么多人只有一间小木屋,整天争吵不休,我的精神快崩溃了,我的家简直是地狱,再这样下去,我就要死了。智者说,你按我说的去做,情况会变得好一些。穷人听了这话,当然是喜不自胜。智者听说穷人家还有一头奶牛、一只山羊和一群鸡,便说,我有让你解除困境的办法了,你回家去,把这些家畜带到屋里,与人一起生活。穷人一听大为震惊,但他是事先答应要按智者说的去做的,只好依计而行。
过了一天,穷人满脸痛苦地找到智者说,智者,你给我出的什么主意?事情比以前更糟,现在我家成了十足的地狱,我真的活不下去了,你得帮帮我。智者平静地说,好吧,你回去把那些鸡赶出房间就好了。过了一天,穷人又来了,他仍然痛不欲生,他哭诉说,那只山羊撕碎了我房间里的一切东西,它让我的生活如同噩梦。智者温和地说,回去把山羊牵出屋就好了。过了几天,穷人又来了,他还是那样痛苦,他说,那头奶牛把屋子搞成了牛棚,请你想想,人怎么可以与牲畜同处一室呢。“完全正确,”智者说,“赶快回家,把牛牵出屋去!”
故事的结局是这样的:过了半天,穷人找到智者,他是一路跑着来的,满脸红光,兴奋难抑,他拉住智者的手说:“谢谢你,智者,你又把甜蜜的生活给了我。现在所有的动物都出去了,屋子显得那么安静,那么宽敞,那么干净,你不知道,我是多么开心啊!”
显然,这是一个寓言。凡寓言总免不了夸张虚构的成分,缺少模仿效法的现实可操作性。但寓言带给人的是一种启示,一种打通内心障碍的方法。那么,这个智者要告诉我们什么呢,他给这个穷人出的主意够不够一个智者的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