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启迪中国青年的100篇人生美文
3884300000025

第25章 尘世真情(5)

一起去吃饭时,他总爱点一个菜:凉拌苦菊。那是一道非常便宜的菜,只要三四块钱,嫩嫩的绿,撒上点味精、盐、香油、蒜泥就行了。他说那是他家乡的菜,有时去山里可以采一些,现在都是人工种植的。苦菊吃后可以败火、清热,现在读书和工作压力这么大,他喜欢吃苦菊。还有一个必点的菜是她爱吃的:腰果虾仁。虽然价格不菲,每次他照点不误。

两个菜,一个凉拌苦菊,一个腰果虾仁。再要两碗面,一碗放肉,归她,一碗不放,归他。他说自己不喜欢吃肉。

两年来,在他过生日或她过生日时,他们几乎一直这么吃饭。只是,她一直不喜欢吃苦菊,只尝过一次,那涩涩的苦让她的味蕾无法忍受,她说:怎么喜欢吃这种东西?

两年之后,他们读完了研究生,她留在一家台资的大公司里,他却非要当什么志愿者。

他们吵了很多次,她说,你要去可以,我们分手吧。话说得很绝情,他慢慢低下头,仍然说:我不能不回去。她并不知道,他父母双亡,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他是那个小村里出来的唯一的研究生,是全村人的骄傲。

那时,她又认识了一个男人,一个海归派,带着她到名典咖啡屋吃50块钱一个冰激凌的男人,还夹杂着英语和她说欧洲的种种浪漫。

分手,是在一个雨天,他们又去了常去的那个小饭店,还是点的那两个菜。

她却连腰果虾仁都不屑于吃了,她说,这种高热量的东西是垃圾食品,谁还要吃?

那是他和她最后一次吃饭。他吃光了自己面前的凉拌苦菊,照样给她要了一碗肉丝面,自己要了一碗素面。

多年后,他们各自结婚。他成了家乡的教育局长,出席了全国的教育工作会议。从他去后,那里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没变的,是他仍然爱吃苦菊。当时吃,是因为苦菊最便宜,还能清热败火,但他并不爱吃苦菊。到了后来,他却真的爱上了苦菊:那是一种先苦后香的菜,也是他初恋的菜。

她却离了婚,海归的人总有新潮的思想,要丁克,要找情人,她无法接受,于是只好一个人过下去。

她常常一个人去吃饭,看到菜单上有凉拌苦菊时,她愣了一下。好多年过去了,她还记得他爱吃这个菜,而当时,自己只吃过一次,就嚷嚷着苦。如今,吃苦菊的那人在哪里?给她要一盘很贵的腰果虾仁的男子还记得她吗?

她要了一盘凉拌苦菊,吃了一口,当然还是淡淡的苦,再回味,那味道里居然有了清香,流连在唇齿之间。她的眼睛忽然有了泪:为什么当初她没有等到唇齿留香就吐了它呢?为什么尝到了一点点苦就全盘否定了呢?

后来,她爱上了这道叫凉拌苦菊的菜,去饭店和朋友吃饭时,她常常会点这个菜。朋友笑着说,够节约啊!她又想起当年的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苦菊,而为她要的菜却是苦菊价格的好多倍——那一盘凉拌苦菊里,不是别的,是爱情啊。

苦菊,苦菊,那苦的后面,是淡淡的香和淡淡的甜啊。在历经了沧海桑田之后,那苦菊渐渐占满了她的心……人都有七情六欲,难保不犯错,或利欲熏心,或鬼迷心窍,这是人性的阴暗面;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光辉的一面,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

在地震中重生

文/姜钦峰

史无前例的大地震无情地蹂躏了这座城市。这里原本是一个戒备森严的看守所,地震过后,几乎被夷为平地,许多警察在睡梦中再没醒来。犯人相对幸运一些,因为监房建得格外牢固,没有完全震塌,但墙壁全部破裂。一个个犯人从监房钻出来,高高的围墙不见了,笨重的铁门躺在瓦砾中,平日荷枪实弹的岗哨也不知所踪。总之,所有限制自由的东西统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废墟。黑夜、死亡和漫天飞舞的灰尘,交织成一幅凄惨的画面,令人窒息。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犯人们茫然不知所措。

一名警察从废墟中爬了出来,手中握着枪,只穿着裤衩和背心,浑身被尘土包裹,像一尊不屈的雕塑。灾难没有让警察放弃职守,当他发现犯人“逃出”监房时,立即朝天鸣枪,在枪声的警告下,犯人挤成一堆不敢轻举妄动。虽然犯人们陷入暂时的茫然,可警察头脑格外清醒,此时情况万分凶险:通讯肯定全部中断,求援无门;虽然自己手中有武器,但面对的是100多个毫无束缚的犯人,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将发生什么。警察的分析很准确,地震过后,就连市政府也被埋入废墟之中,不仅建筑物和生命遭受了灭顶之灾,而且原有的社会秩序也随之荡然无存。实际上,方圆十几公里以内已处在无政府状态,如果犯人集体越狱,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阻止。

第二次“地震”似乎正在酝酿,犯人们逐渐骚动起来。这时,有犯人站了出来——那是个二进宫的抢劫犯,警察认识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枪。“二进宫”高声喊道:“管教,我们要去救人。”看来不是越狱,警察暗中松了一口气,可职业的敏感让他不得不充满戒心:如果让他们救人,一旦局面失控,全跑了怎么办……瓦砾中不时传来呼救声,警察没有选择的余地,一跺脚,大声喊道:“好!我同意你们救人,但如果有人想趁机逃跑,一定就地正法!”说完,他高高扬起了手中的枪。警察当然清楚,这其实是个赌局,如果犯人跑光了,自己输掉的将是后半生的自由。

话音刚落,犯人已四散跑开,到处搜寻生还者。瓦砾中不断有活人被扒出来,有少部分是犯人,大部分是警察。被扒出来的大多是重伤员,断手断脚的比比皆是。有个强奸犯以前是医生,他自告奋勇站了出来,指挥众人抢救伤员,这个断肢的怎么接,那个断腿的如何绑。有个犯人被砸坏了膀胱,被尿憋得死去活来,惨叫声不断划破夜空,格外凄厉。医生急得眼睛都红了,大声吼叫:“快去找管子来!”因为必须有管子才能导尿,可四周一片废墟,到哪儿去找管子啊,眼看无计可施,活人岂能让尿憋死,一个盗窃惯犯二话不说就凑了上去,用嘴巴帮他吸出尿和血……

这里不再有警察和犯人的区别,只有死人和活人、救人的人和需要救助的人。这又是一个感人的场面,被救出来的轻伤员又迅速投入到救人的队伍中去,没有绷带他们就撕下自己身上的衣服,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手扒,抢救结束后,没有一个犯人的手是完好的。

天已放亮,能救的都救出来了。犯人被重新集中起来,一个个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警察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三个。事后查明,有两个犯人因为离家较近,救完人后溜回家看了看,然后主动回来了,还有一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那些犯人没有借助任何工具,徒手从瓦砾堆中扒出了112人,创造了奇迹!

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好莱坞的灾难大片,这是真实的故事,发生在河北唐山市,时间是1976年7月28日。人都有七情六欲,难保不犯错,或利欲熏心,或鬼迷心窍,这是人性的阴暗面;可是谁也不能否认,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光辉的一面,哪怕是十恶不赦的罪犯。地震带给人们的无疑是毁灭,可是那些犯人却获得了新生,当他们奋不顾身抢救别人的同时,也拯救了自己。据说,后来有不少犯人改了生日一一7月28日。危墙之下,犹自能说出“不悔”二字。真个的,掷地有声。

“不悔”二字怎生书

文/叶倾城

16岁,他便知道了诱惑。

那时他在全城唯一的五星级宾馆做门童。玻璃门的开合之间,他短发微湿,眉目清秀,身体饱满热烈如萨拉热窝血玫瑰。偶一抬头,某一层的豪华湖景套房,素白镂空窗纱无风自动。到了晚上,窗纱后的中年女子打电话叫他上去。

开宗明义:“你愿意跟我去深圳吗?”

100万,买他的三年青春。中年女子缓缓喷出一口淡蓝的烟:“那时你也还年轻,想读书,创业,交女朋友,或者吃利息……都很简单。”金发染过,发根却灰白。

起初只眩晕,怀疑是幻听或者电影,渐渐地,心在胸中怦怦怦,万马奔腾:1000个昼夜,100万,原来春宵一刻真的值千金,是他一生都赚不到的钱。竟然口吃了:“我,我……”却还是拒绝。

他说得非常简单朴实:“她比我妈妈年纪还大一些呀。而且我当时也没有‘那个’过,我也想给我自己喜欢的人一一其实男人也很重视这个的。”我笑问:“现在后悔了吧?”——十年后的今日,他是泰康保险的业务员,日日行走在烟尘滚滚的街,西装疲惫。尚年轻到不足以说贫富,但的确有时拮据到连吃一碗粉都是素的。

他诧异地看我:“我为什么要后悔?100万是很多,可能我一辈子都赚不到,但这样的钱没意思呀。”

他的不悔简明笃定。我却深深震撼,为自己那漫不经心的一问:是什么,使我不假思索地推定,他必然后悔?而如果,此时有欲望的幻影前来勾引挑逗,我究竟能否大声说出“不”,如曾经16岁的少年。

靡菲斯特尚且不屑购买我的灵魂,我已自动拍卖并且全场二折起售;大难还不曾当头灭顶,我早选择了屈从。是太知道自身的脆弱及诱惑的势不可当吧?当我在生命里流徙如雁,而风正凄凄。

我曾认真构造我的生命,细细粉刷道德、操守.原则……如装饰我的新屋。而岁月过去,新屋年久失修,它们层层剥落。危墙之下,犹自能说出“不悔”二字。真个的,掷地有声。他一直说阳光路17号,她听着,在黑暗中流下眼泪。最后,她握住他的手:因为有你,那条路应该叫阳光路。

阳光路17号

文/王虹莲

她和他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结婚时只买了一张床,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打工了,山里养不活人。

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的信和寄来的钱。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钱来,收到钱的时候,她像个孩子一样,跑到储蓄所全部存起来,舍不得花掉1分钱。

收到他信的时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文化都不高,仅仅能写一封信而已。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写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想念和惦记,正是新婚,她还如薄酒小试春衫透的小妻子,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他的地址她早就背下来了,阳光路17号。阳光路,多好听的名字。在那个繁华的大城市,这条阳光路一定是铺满了金灿灿的阳光。哪像这个小山村,总是叫什么寨什么寨的。

于是她对阳光路17号充满了向往。何况,在来信中他说,阳光路是一条非常漂亮的路,绿阴蔽日,有碎石铺满的小路,条件相当好,住的是有阳台的房子,虽然是打工,也不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