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手摸着鼻子或遮着嘴巴,说他身上没带钱。
D.双手放在背后,慢条斯理地问你需要借多少。
答案:
A:这种朋友对你来讲,可以说是个难得的患难之交。他的热心助人是没话讲,不过似乎也太冲动了些,或许他是信得过你,或许他是本性如此,像他这样热心有余,细心不足的人,是很容易被人骗的。所以,奉劝你,如果你有这种朋友,跟他借钱之后,千万不要赖账,因为这种敦厚老实的好人不多了,而且一旦他对你的信用失去信心,以后你再也别想找他借钱。相反,如果你能诚心地对待这种人,以后不管你要借多少次,借多少钱,他都会借给你的。
B:你在借钱时,最好能察言观色一番,像这种朋友虽然嘴巴问你要借多少钱,但是心底有一百个不愿意。为什么?因为他的双手会不自觉地交叉胸前,这个动作其实是潜意识中暗示着你最好不要借。或许他是有钱,可是又不好意思不借你,但是要借你他心底又很不放心,于是就会有这种小动作出现。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肢体语言,最好找别人借。
C:他的动作很明显地表示他是根本就不想借你钱,从他的动作中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他在讲话的时候,总是会很巧妙地摸摸鼻子,或是假装嘴边很痒,要去抓一抓,不然就是很明显地遮着嘴巴说话。这些都是人在说谎的时候会有的下意识动作,只是他自己没发觉罢了。如果你看到对方有这样的举动,你就趁早打消念头吧。
D:在讲话时把双手藏在背后的人,很明显不会对你坦诚,而且他说话时还慢条斯理的,更说明了他是个很聪明又心机很重的人。他之所以会把双手藏在背后,就是怕他的手会不听使地露出潜意识的讯息。
亲友面前不必打肿脸充胖子
行为表现
在生活中,由于亲戚间来往比较密切,聚会和碰面的机会比较多,大家都愿意在亲友面前表现出风光的一面,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别人,由此而引起攀比的风气。但在亲友背后,也许每个人都有难以说出口的苦衷。
生活案例
周先生今年35岁,自己刚刚经营一家私营企业。他平时的工作就很忙,管理企业很劳神,各个环节都要抓,年终的时候要对全年的工作进行总结,盈利多少,效益比去年增加多少,哪个部门业绩突出等,岁末忙得头晕,忙完总结,各种应酬就接踵而来了,招待上级领导要参加,各部门的聚会要参加,朋友同学的聚会还要参加,各种关系单位、往来客户的应酬就更不能少,算下来少说也有几十桌。应酬一个不能少,如果周先生不出席,很多人会认为他有钱了就不给面子了。去年连续半个月没在家吃过晚饭,家里人对周先生的意见很大。
在过节前就得开始计划给亲戚朋友送礼和给孩子包红包。以前还好,但如今在亲戚面前,自己好歹算是个人物,总不能比别人给的少,给少了怕亲戚觉得自己小气,所以只能多不能少,如果对方孩子读高中大学,他就必须表现出诚意,将红包硬塞到这个孩子手上。周先生家加上他爱人家,再加上亲朋好友的孩子,大大小小加起来少说也有十几个,每个小孩给一百元到二百元不等,这些都不得不算在内,对于刚刚经营企业的他是个不小的负担。
心理诊治
有句俗语说:“人比人,气死人。”事实上,人比人并不要紧,人比人而生气的人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使自己有了自卑心态。生活的差别无处不在,而攀比之心又是如此难以克服,这往往给人生的快乐打了不少折扣。理性地分析生活,人们就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即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每个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人生。
攀比是一件不必太在乎的事情,人们更是没有必要在攀比面前自卑,只要认清了这一点,就会惊讶地发现,许多事只要知道就行,不必把它常常挂在心上。与其事事攀比,裹足不前,还不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攀比去吧。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会往往不自觉地进行着各种比较,把自己的能力和他人对比,自己的经济收入和他人比较,自己的成绩或者是成就和他人比,自己的家庭出身和他人比较,自己的长相和他人比,还有自己的孩子、爱人和他人比等,不一而足。比较的心态,是一种人之常情,完全放弃是相当困难的。而一定程度上的比较,从对自我成长有利的方向来比较的话,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比如说注意到他人的长处和优点,然后向他人学习,从而在这个方面也促进自我提高与进步,应该说是一件好事。
问题在进行比较之后,以什么心态去面对或者改变。具有攀比之心的人,在进行了比较之后,并不愿意去接受现状,而是希望甚至是强求自己能够和他人一样,尤其是对一些外在的东西,渴望和他人一样。和别人一样的漂亮,和别人一样的成功,和别人一样的富有,和别人一样找个好伴侣,和别人一样有个良好的出身,有钱的父母……可是人生中的一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对于出身,我们能够做的只有接受,而是否能够取得成就,我们可以有一定的控制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许可以到达和别人一样的位置。
当然,会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在个人的成功之路上起作用,即使努力了,最后的结果如何,依然是难以预料的。当周围的人外在表现和过去有所不同时,往往最容易发生攀比的心理。以前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好,大家都认为能够有一番作为,在社会上有一个良好的地位。可因为种种原因,多年过去了,只是一个普通人,若发现身边一位过去各方面不如自己的同学、朋友混得比自己好得多,内心因此产生强烈的震撼,无法接受这种巨大的反差以及对自尊心的过度打击,此时攀比而产生的痛苦会最强烈。
攀比心理对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在这种心态之下,容易自卑、失落,感觉丢脸,甚至产生嫉妒等负面情绪,不仅损伤身体健康,也会影响行动能力。因为看到别人好的地方而产生了自卑感,从而不断地埋怨自己,甚至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种情形发生时,是难以积极地采取行动去改变现状的。
现在的人,有的日常消费很可观,比如经常上馆子吃饭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平时和一些朋友交流时就深有体会。因为同学请了你,就不得不回请,虽然心里不是很情愿。一方面是面子的问题,另外一方面是害怕如果自己太小气,将没有人缘。在这个问题上,个性特点是出现这种攀比现象的原因之一,另外也和社会的风习有关。有些人在其他的一些物质消费方面也同样存在攀比行为,比如说穿着打扮等,因而也就给自己带来或是自卑,或是经济方面的压力。下面给出几个矫正攀比心理的方法:
1.放弃对一些事情的过分在意,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自己的人生和发展更加有意义的事情上。
2.接受不能改变的,积极行动去改变能够改变的。
3.让比较成为自己振作和更好地前进的动力,而不是束缚。
小测试
测试你的攀比心理指数
根据自己的行为表现,可以有目的地检查一下攀比心理程度,以便心中有数。仔细回忆一下,最近两个月以来,你经常有下列情况发生吗?
1.当别人有了车以后,自己也想买,而且是超经济实力买更好的车吗?(是)(否)
2.当别人提职后,认为该先提自己吗?(是)(否)
3.别人的手机、照相机、电脑、摄像机、音响好,看见以后,决心要买更好的吗?(是)(否)
4.别人的孩子好,就要求自己的孩子更好吗?(是)(否)
5.别人的衣服高档,自己也不切实际地买更高档的衣服吗?(是)(否)
6.别人婚礼办得很隆重,自己也想办得更隆重吗?(是)(否)
7.同事技术好,出国学习深造,自己没有技术,也想出国深造吗?(是)(否)
8.别人去旅游,自己不顾经济条件,也去旅游吗?(是)(否)
答案:
上述八个问题,建议你在自然的状态下,真实地填写出来。根据填写的结果,可以自测攀比心理指数。在上述问答中,如果出现两个以上“是”的话,说明有了攀比心理,应该及时调节,逐步走出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