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识茶 泡茶 品茶
3880600000005

第5章 泡茶篇(1)

茶因品质、老嫩的不同,水温、浸泡时间等也有所不同,明辨其中的区别,才能让每一种茶都释放其应有的茶香。

辨颜色

若想茶叶的色泽匀正,具有该类茶叶所特有的深浅、润枯和鲜暗,不仅需要选择优质的茶树品种、采摘茶园和叶色合适的茶叶,还要配以精良的加工。

干茶叶的色度依茶类不同差异很大。以绿茶为例:绿茶以茶芽鲜嫩呈黄绿色为佳,如果颜色浅绿,则低一等次,而颜色深绿则最差。鲜嫩茶芽所制成的茶叶,色泽油润,隐含着光泽;但是如果采摘时茶芽过嫩,则茶叶青绿,颜色发暗;而采摘时茶芽过老,则颜色干枯,不生动。茶叶的色度和制作工艺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杀青不匀,会造成茶叶光泽不匀、不整齐;若制作工艺粗劣,即使鲜嫩的茶芽也会变得粗老枯暗。

细感受

直观感受是评茶的一个重要标准。取适量的干茶叶置于手掌中,通过感受茶的重量,可以判断茶叶的精粗度和紧密度。还可用手指将掌中的茶叶摊开,减少重叠,对单个茶叶作检查。抓茶叶时,要注意茶叶的光滑紧凑度,看是否有茶末、茎梗、茶片等杂质。

闻香气

香气是茶叶的灵魂,各种茶有各不相同的茶香。选茶时,干茶香气的高低、强弱、持久程度、纯正与否都是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双手捧茶叶,靠近鼻端轻嗅,一是辨别香气的高低;二是嗅闻香气的纯正程度,以高锐、鲜爽、浓烈、持久、纯正、无异味为佳。凡是高香茶、新茶、足火茶,干嗅必然香气高、气味正;而劣质茶、陈茶或水分含量多的茶,则干嗅香气淡薄、低沉,且夹杂着杂味、霉味以及其他异味。

观汤色

鉴别过干茶后,须开汤审评,进一步判断茶叶优劣。通常取茶叶3~5克,用150~200毫升沸水冲泡,静置3~5分钟后,将杯中茶汤倾入另一空碗中,审看茶汤的色度、亮度以及清浊度。

好的茶叶茶汤香气浓郁纯正,闻之神清气爽,汤色显浅绿或者黄绿色,清而不浊,明净澄澈;劣质茶叶则亮度差,饱和度差,透明度低,暗淡混浊。

品茶味

由于茶叶种类的不同,茶汤口感也不同。一般来讲,绿茶茶汤鲜爽醇厚,初尝略涩,后转为甘甜;红茶茶汤甜味更浓,回味无穷;花茶茶汤滋味34清爽甘甜,鲜花香气很明显。

而所有类型茶叶的劣质茶的滋味都很平淡、苦涩、略有焦味,无回味或者回味短。

看叶底

茶叶的叶底往往最能反映茶叶的本来面目。叶底完整,说明茶叶的采摘和加工精细;叶底明亮有光泽,那么泡出的茶水也会明亮有光泽;叶底柔软,说明原料鲜叶比较细嫩,相反叶底粗硬,说明原料鲜叶粗老。好的叶底,能够给人赏心悦目的观感。

叶底的整碎、薄厚、色泽、匀杂等情况都可以作为判定质量优劣的标准,审评时除用目光观察外,还可借助手指按压、牙齿咬嚼等方式。

选器

“器为茶之父”,茶具的材质对茶汤的香气和味道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茶具多以材质的不同来进行分类。如今,最常使用和出现最多的茶具主要有紫砂茶具、瓷器茶具、漆器茶具、金属茶具、玻璃茶具和竹木茶具六大类。其中,精致典雅、精品荟萃的紫砂茶具和晶莹细腻、端庄淡雅的瓷器茶具在众多种类的茶具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深受饮茶人青睐。

紫砂茶具

一件完美的紫砂壶作品既要具有实用性,又要兼具艺术价值。如果购买紫砂壶是自用,那么选购者可以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更多地考量其实用性;若是为了收藏,则要更多地注重其工艺水平和艺术之美。

关于紫砂壶的实用性主要考量以下几点:

杯容量,大的可供几十人使用,要根据饮茶人的多少、饮茶习惯、茶的种类来选择。

第二,壶把执握方便、舒适,重心稳定。判断壶把与壶身的设计是否精准,可在壶内注入3/4壶的水,水平提起茶壶,缓缓倾倒。如果无须用力紧握,感觉平稳顺手,即是好壶。

第三,壶嘴出水是否顺畅。

紫砂壶以出水刚直有力、水流长又圆、倾倒壶水能使壶中滴水不漏者为佳。

第四,壶盖与壶身的吻合是否紧密。密合度越高,越能完好地凝聚茶香。将茶壶注满水,用手指紧压壶嘴,颠倒壶身,若壶盖不会掉落,则密合度足矣。

紫砂壶多是手工作品,一把壶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才能制成,无论价值几何,都倾注了制造者的心血。界定紫砂壶的优劣,只要看其是否整体协调,使用舒适。至于它是大是小,是曲是直,是否出于名家之手则无第一,茶具的需关注。只要能愉悦身容量要适当。茶心,陶冶性情,带来身壶的容量大小各心的共鸣,就是一把值不相同,小的仅一得珍爱的好壶。

瓷器茶具

中国是陶瓷艺术的发源地,几千年来的制瓷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早在宋代,瓷器制造业就已经极度繁荣。瓷器作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发明之一,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陶瓷制品独有的淡泊清雅之气提升了品茶情趣,深受好茶之人的喜爱,从古至今,它一直是最流行的茶具类型之一。主要有白瓷、青瓷、黑瓷、彩瓷几种。

上好的白瓷坯质致密透明,色泽纯洁,欺霜赛雪。成品茶具轻巧精美,壁坚而薄,器型稳厚,线条流畅,敲之音清韵长,传热、保温性能皆强。因色泽纯白光洁,能更鲜明地映衬出各种类型茶汤之颜色,适用范围较青瓷更广。元代以后,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造型精美,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名人书画加以点缀,艺术气息浓厚,欣赏价值极高,堪称饮茶器皿之珍品,远销国外。时至如今,白瓷依旧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茶具。

青瓷为玻璃质地透明淡绿色青釉,瓷色纯净,青翠欲滴,明澈如冰,温润如玉。此类茶具质感轻薄,圆滑柔和,具有瓷器 茶具的众多优点,得到陆羽的大力推崇。青瓷茶具因釉色青中透绿,冲泡绿茶时最能衬托出茶汤碧色之美。不过,若用青瓷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本色不够分明,略为美中不足。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在宋朝达到鼎盛,延续于元,明、清时衰微。宋代斗茶之风盛行,为黑瓷茶具的流行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白色茶沫与黑色茶盏色调分明,便于观察;且黑瓷胎体较厚,能够长时间保持茶温,最适宜于斗茶,这两点主要原因使得黑瓷茶具成为宋代瓷器茶具的最主要品种。

彩瓷是指带彩绘装饰的瓷器,比单色釉瓷更具美感,可细分为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以及釉上、釉下相结合的斗彩,于明清年间兴起。在现代,彩瓷的应用仍十分广泛。对于茶具而言,釉下彩瓷器在健康环保方面胜于釉上彩,因彩绘图案是在釉的下层,受釉层保护,不会脱落退色,彩绘中含的有色颜料不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辨别陶瓷茶具的质量,主要在于闻其声与观其色。用食指在瓷器茶具上轻轻弹扣,若能听到悦耳的叮当声,且声色清脆,回音宛转,如珠落玉盘,表明瓷器胎质细腻,烧制良好;反之,如声音喑哑沉闷,说明有瓷釉破损或瓷坯质劣。

做工精良的瓷器表面光滑细密,色泽纯净,柔润如玉,在阳光下质感通透,瓷釉光洁,平滑如镜,釉面无斑点、气泡等瑕疵,釉色准确均匀,图案清晰美观,纹饰完整统一。若是挑选整套茶具,还要注意不同器具间形状的协调,色彩、图案的搭配。

选水

“水为茶之母”正是无水则无茶之意。水与茶依依关联,茶色、茶香、茶味都通过水来体现,可以说“清水出茶心”,所以,择水便理所当然地成为饮茶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就十分讲究饮茶择水,烹茶鉴水是中国茶道的一大特色。明代熊明遇在《罗芥茶记》中提到:“烹茶,水之功居大。”张大复于《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

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茶十分,茶只八分耳!”由此可见,好水对泡出好茶起到的作用之重。

现代茶道认为,“清、轻、甘、冽、活”五项指标俱全的水才称得上宜茶美水。唯有佳茗配美泉,方可体现出茶的真味。

首先,水质要清。水清则无杂、无色、透明、无沉淀物,方能体现茶汤本色。

其次,水体要轻。水的比重越大,溶解的矿物质越多。各种金属矿物质对茶汤的滋味都有或浓或淡的影响,甚至含有毒性。

所以选水宜选轻。

再次,水味要甘。即水一入口,舌尖立时便会有甜滋滋的美妙感觉,咽下去后,喉中亦觉甜爽。用这样的水泡茶自然会增添茶之甘甜。因此古人有云“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

第四,水温要冽。古人云“冽则茶味独全”。寒冽之水多源于地层深处的泉脉之中,未被外界空气污染,故而泡出的茶汤滋味纯正。

第五,水源要活。流水不腐,流动的活水中细菌不易繁殖,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较高,同时活水有自然净化作用,泡出的茶汤特别鲜爽可口。

泡茶技巧

泡好一杯茶除了需要好茶叶、好水和好器以外,还要注意以下要素。

茶叶用量

茶叶用茶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但茶叶投放量太多或太少都不恰当。茶叶量太少,茶中浸出物质就少,汤色浅,香气低,滋味淡薄;茶叶量多,茶中浸出物质就多,汤色深,香气高,滋味浓。浓淡合适才能够充分体现出茶的色香味。

茶叶用量因茶种类不同而不同,在茶壶容积相同的情况下,绿茶或者花茶的投茶量在3克左右,红茶的投茶量在3~4克,茶、水比皆为1∶50左右;普洱茶的投茶量为5~10克,茶、水比为1∶30;而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1/3至1/2,茶、水比为1∶20左右。

程度的重要因素,对不同的茶,应视不同类茶的级别要求用不同温度的水。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闷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变黄,茶香也变得低浊。

冲泡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时间的长短,对茶叶内的有效成分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任何品种的茶叶都不宜浸泡过久,最好是即泡即饮,否则有益成分会被氧化,不但减低营养价值,还会泡出有害物质。此外,茶不宜太浓,浓茶有损胃气。

一般来说,绿茶以冲泡2~3次为好,乌龙茶可冲泡茶的水温

泡5~9次,有的陈年普洱甚水温高低是影响至能冲泡到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20~30次。

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 泡茶工序

泡茶时,只有茶、器、水皆优,并且采用正确的泡茶工序,才能让茶更加香醇。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泡茶工序。

烫壶:在泡茶之前需用开水烫壶,一则可去除壶内异味;二则热壶有助挥发茶香。

置茶:一般泡茶所用的茶壶壶口皆较小,需先将茶叶装入茶荷内,鉴赏茶叶外观,再用茶匙将茶荷内的茶叶拨入壶中,茶量以壶的1/3为度。

温杯:先将烫壶的热水倒入茶盅内,再行温杯。

高冲:冲泡茶叶时需高提水壶,让水自高处“低泡”。如果客人多,可将第一泡茶汤与第二泡茶汤在茶盅内混合,中和茶汤浓度,以示对待客人平等;第三泡茶汤与第四泡茶汤混合,以此类推。

分茶:将茶盅内的茶汤再行分入杯内,杯内之茶汤以七分满为度。

敬茶:将茶杯连同杯托一并放置客人面前,是为敬茶。

闻香:品茶时,需先观其色,闻其香,方可品其味。

品茶:“品”字三个口,一杯茶需分三口品尝,轻啜慢饮细细体会茶之真味。

下注,使茶叶在壶内翻滚,散开,这样可以充分泡出茶味。

低泡:泡好的茶汤即可倒入茶盅,此时茶壶壶嘴与茶盅的距离以低为佳,以免茶汤内的香气无效散发,俗称 绿茶的冲泡

绿茶属不发酵茶,以汤色碧绿清澈,茶汤中绿叶飘逸沉浮的姿态而着名。其滋味鲜爽,回味无穷,品之神清气爽。绿茶中的天然物质保留较多,“儿茶素”是绿茶成分中的精髓部分,故绿茶的滋味收敛性强,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甚至降脂减肥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绿茶种类

炒青绿茶

加工过程中采用炒制的方法来干燥的绿茶称为炒青绿茶。由于炒制过程中手法变换及机械外力的影响,使得成品茶叶呈现出长条形、圆柱形、扇形、针形、螺形等不同的形状,故又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扁炒青等等。

长炒青状似眼眉,故又称眉茶,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成品花色有珍眉、针眉、秀眉等,各自又有不同特征。圆炒青外形细圆紧结,色泽绿润,颗粒饱满,好似珍珠,故得名珠茶或圆茶。其特点是香高味浓,经久耐泡,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完整。扁炒青扁平光滑,香鲜味醇,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湖龙井。制造龙井茶所采摘的鲜叶十分细嫩,并要求芽叶均匀成朵,高级龙井做工更加精细。

烘青绿茶

用烘笼烘干进行干燥的绿茶为烘青绿茶,初制工序分为杀青、揉捻、干燥3个过程。烘青绿茶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色泽墨绿,香清味醇,汤色明亮,但是香气一般不如炒青绿茶高。烘青绿茶根据外形分为条形茶、尖形茶、片形茶、针形茶等。一些烘青名茶 品质特优,特种烘青主要有黄山毛峰、六安瓜片、天山绿茶、峨眉毛峰等名茶。

晒青绿茶

晒青绿茶是绿茶里一个独特的品种,鲜叶在锅炒杀青、揉捻之后,不再采用人工加工,而是直接通过太阳光的照射来进行干燥。根据产地不同,晒青绿茶分为滇青、川青、陕青等品种,其中以云南大叶种的滇青品质最好,可作为沱茶和普洱茶的原料。其他各地区的晒青茶虽各有千秋,但均不及滇青。

茶中珍品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茶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干茶颜色呈嫩绿色或翠绿色。冲泡后茶香幽雅清高,汤色碧绿黄莹,叶底嫩匀成朵。

入口后,滋味甘鲜醇和,清新可口,回味无穷。

信阳毛尖也称“豫毛峰”,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属紧直形绿茶。高档毛尖茶以一芽一二叶为主,中档茶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毛尖茶外形紧圆细直,色泽 嫩绿隐翠,冲泡后,茶汤色泽嫩绿,清澈明亮,香气清高,带熟板栗香。入口后,甘甜浓厚,头道苦二道甜,回甘生津。

碧螺春属卷曲形绿茶,其外形纤细卷曲呈螺状,嫩绿隐翠,清香幽雅,鲜爽生津,汤色碧绿清澈,叶底柔匀,饮后回甘,香气极为浓郁。

六安瓜片属片形绿茶,外形呈单片状瓜子型,冲泡后香气清高,滋味鲜甘,而且十分耐泡。

太平猴魁也是绿茶精品,其色泽苍绿,叶脉绿中带红,肥厚壮实,满披白毫,含而不露,叶主脉呈绛紫色,如橄榄一般。

冲泡后,茶芽挺直成花朵,扁平匀整,两端略尖,汤色明澈嫩绿,滋味醇厚鲜爽,具有“一泡香高,二泡味浓,三泡四泡香犹存”的特点,这就是太平猴魁独特的“猴韵”。

冲泡要领

茶具选用

绿茶冲泡后的最大特点就是茶叶条索舒展,在水中的形态富于变幻。尤其是西湖龙井、碧螺春等细嫩的名贵绿茶,绿芽入水后在水中舒展游动,上下翻滚,少顷便徐徐沉入水中,或直立而下,或曲折徘徊,姿态婀娜。欣赏茶叶的动态美是茶道文化的一个方面。为了能更好地观察茶的动态美,冲泡绿茶时应首选透明度极佳的玻璃杯,透过玻璃杯,可将茶叶冲泡时的优美姿态尽收眼底。